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风向卷(一)(教师版)
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风向卷(一)(教师版)
格式:docx页数:7页大小:7.3 M上传日期:2023-11-23 11:11浏览次数:236 侵权/举报

机密启用前 姓名准考证号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风向卷(一)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时期,在渭水平原和漠北草原之间的黄土高原上,生活着介于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之间的“戎”“狄”。到战国秦汉时期,史籍则普遍记载西周时的猃狁、戎、狄,战国时的胡、匈奴都是同一民族。这反映了()A.民族交融淡化了民族差异B.华夏民族拓展了农耕区域C.匈奴族群完成了局部统一D.统一观念影响了史籍书写【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先秦时期的民族交融。西周时期生活在黄土高原区的“戎”“狄”是不同于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其他少数民族,而战国秦汉时期史籍认为这些少数民族是同一民族的原因在于民族交融使民族间的差异变小,而不是因为受统一观念影响故意将不同民族记作同一民族,故选A项,排除D项;B、C两项只侧重华夏族或匈奴族,且材料信息并没有体现,故排除。2.汉武帝推行盐铁官营,武帝死后,大司马霍光组织会议讨论盐铁专营的利弊,盐铁专营政策的主持者桑弘羊遭到批判。但此后的宣、元、成、哀、平五帝中,仅元帝短暂地废除了盐铁专营。这说明盐铁专营A.使工商食官传统成为主流B.缓和了官府和民间的矛盾C.是武帝后常态化经济政策D.成为官僚政治斗争的筹码【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汉朝经济政策。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自汉武帝后基本都采用盐铁专营政策,故选C项;工商食官在春秋战国后已经瓦解,后世并未成为主流,排除A项;盐铁专营政策对普通民众的压迫性很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民间百姓的负担,排除B项;官僚政治斗争不是材料主旨,排除D项。3.下图是唐朝某一时期的人口密度图,据此推断最合理的是A.边疆地区的开发遇到困难B.南方经济水平得到快速提升C.安史之乱使北方大受打击D.此时经济重心尚在黄河流域【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唐朝前期整体经济状况。由图可知黄河流域人口密度最大,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唐朝的经济重心尚在黄河流域,故选D项;从图片信息可知,中原地区人口集中,结合所学可推断此时是安史之乱爆发前,唐朝繁荣安定,边疆地区的发展环境良好,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南方地区中长江下游和四川盆地人口密度大,但其他地区人口密度仍然较低,“快速提升”的表述不恰当,排除B项;此时北方人口密度仍然较大,意味着安史之乱尚未发生,排除C项。4.在汉朝时,不仅有在军事训练中培养士兵作战能力的蹴鞠,而且还有音乐伴奏的舞乐蹴鞠。到了两宋时期,蹴鞠花样逐渐翻新,技巧性更强,向着“高难美新”发展,职业蹴鞠表演者随之出现。这反映了宋朝时期()A.职业化推动蹴鞠运动精英化B.重文轻武政策改变蹴鞠定位C.锻炼在市民社会中逐渐普及D.运动是生活娱乐的重要组成【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宋朝的社会生活。根据材料可知,汉朝时期蹴鞠运动兼具娱乐性质和军事性质,而到了两宋时期蹴鞠运动得到进一步发展,娱乐性质越发增强,其表现就是难度技巧增加,职业表演者出现,故选D项;职业化使蹴鞠运动中出现了精英,但是不代表整个运动只有精英能够参与,因此用精英化描绘蹴鞠运动是不恰当的,排除A项;蹴鞠形式的变化体现不出重文轻武政策,排除B项;材料中蹴鞠花样变化、职业蹴鞠表演者出现等表明蹴鞠运动娱乐化,是观赏性的提升,并非直接体现市民参与锻炼,排除C项。5.北宋中期,四川地区的大宗交易中因铁钱使用不便,由十六户富商担保发行交子。明朝中后期,白银在中国商品市场的大宗交易和赋税缴纳中使用日渐频繁,形成“朝野率皆用银”的局面。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明朝商品经济的进步显著B.中国处于全球贸易优势地位C.地域性商帮参与长途贸易D.小农经济受到商品经济冲击【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明朝普遍使用白银的原因。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新航路开辟拓展了欧洲同中国的商贸活动,中国处于优势的出超地位,欧洲购买中国的大量商品,中国从国际贸易中获取大量白银,白银数量的猛增使普遍使用白银有了条件,故选B项;明朝商品经济的进步的确给国内市场普遍使用白银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但并非主要原因,排除A项;商帮长途贩运与使用白银没有直接关联,排除C项;小农经济的变化属于农业范畴,同货币领域关联不大,排除D项。【易错警示】本题易错选A项。本题设问是“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找到明朝普遍使用白银的主要原因,即当时中国处于全球贸易优势地位导致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给普遍使用白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商品经济的进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白银的使用,但仅是次要原因,故排除A项。6.清代,临沂地区张氏家法规定:族内如有诉讼,族长要在祖宗牌位前发誓绝不徇私,如果可以在家族内解决,则以祖宗名义责令;如果无法解决,则上报官府。所报之事,官府多批示“按张氏家法处置即可”。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小农经济的封闭B.宗族势力的强大C.宗法制度的延续D.地方豪族的割据【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清代的社会状况。材料表明虽然张氏家族将一些族内诉讼报官,但官府又会建议张氏家族按家法处置,这一现象体现了官府对张氏家族的优待,这是因为大家族在地方上势力强大,故选B项;材料信息未提及小农经济的特点,排除A项;宗法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逐渐瓦解,排除C项;清朝时的家族没有形成“割据”的情况,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7.《天津条约》订立后,一些小国欲跻身条约国行列,恭亲王奕等奏请予以拒绝,得到咸丰帝谕准,谓“以各小国小弱之邦”,不得与英、法、美三国平列,“一体换约”。据此可知,清政府A.着力摆脱弱国地位B.推行以夷制夷的策略C.谋求融入国际体系D.蕴含近代的外交理念【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外交的发展。由材料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一些小国意欲借机谋求同英法等列强同样的侵略权益,被清政府明确拒绝,这表明清政府意识到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性,初步具备了近代外交理念,因此D项正确;拒绝小国对华利益的侵害并不能表明清政府着力摆脱弱国的地位,因此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出清政府借列强的势力打击列强,因此B项错误;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已经被迫融入国际体系,因此C项错误。8.1922年春,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工商八团体在上海召开“国是会议”,讨论“国家根本建设”的办法,并决定组织“国民监督财政会”。1923年初,上海总商会登报征集裁兵春联,刊印后广为散发,给军阀政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由此可知,当时A.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B.军阀混战割据成为众矢之的C.民主政治建设趋于稳定D.民族资本家政治影响力扩大【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由材料可知,20世纪20年代民族资本家联合起来反对当时的军阀混战割据与专制,并且给军阀政府造成了较大压力,这反映出民族资本家的政治影响力扩大,因此D项正确;这一时期伴随着列强经济侵略的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陷入萧条,因此A项错误;军阀混战受到民族资本家的反对,这并不意味着军阀混战成为众矢之的,因此B项错误;这一时期处于军阀割据混战时期,民主政治受到冲击,并非趋于稳定,因此C项错误。9.1938年3月,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统一革命理论肃清政治斗争之意识案》,为使“民族斗争意识消灭政治斗争意识”,大会制定了多项宣传“民族统一阵线”的办法。这一提案旨在A.积极争夺抗战领导权B.动员全民族协同进行抵抗C.强化国民党一党专制D.维护全面抗战路线的需要【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抗战期间国民党的抗战政策。由材料可知1938年国民党积极宣传民族抗战政策,这一宣传旨在动员全民族抗战,因此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对抗战领导权的争夺,因此A项错误;国民党强调的是要加强团结,避免政治斗争,这并不会强化国民党的一党专制,因此C项错误;全面抗战路线是中共的抗战政策,因此D项错误。10.邓小平曾说:“我们好似一根扁担,挑着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打出去,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来。我们打出去挑的担子愈重,对全局愈有利。”(见下图)此战A.粉碎日寇扫荡计划B.成为合作抗战典范C.基本解放长江以北D.实现战略态势演变【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后,对陕北和山东两个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来”即是打到外线去,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减轻陕北和山东的压力,实现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是此战的主要目的和意义,故选D项;粉碎日寇扫荡计划和合作抗战都是发生在抗战期间的斗争,排除A、B两项;解放战争期间三大战役的胜利基本解放长江以北地区,排除C项。【关键点拨】此图中有“晋察冀”等字样,但它已经不是抗战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名称,而是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所在地,不能误解成抗战时期。而结合材料描述,此时正符合解放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发动重点进攻的史实,所以本题考查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完成从战略防御向战略反攻的转变,同时威胁南京和武汉,以减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压力。11.下表为1978—1984年《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关于“万元户”的报道篇目数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中国()年份1978年1979年1981年1982年1983年1984年《人民日报》0041429116《光明日报》00011724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迅速铺开B.个体经济逐步得到官方认可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过程。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从1978年到1984年,《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关于“万元户”的报道篇目明显增加,这反映出个体经济的地位逐渐得到官方认可,因此见报数量增加,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迅速铺开与“万元户”报道的增多并无直接联系,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初步建立,排除C项;20世纪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未进入深水区,排除D项。12.罗马法规定,债务人要与债权人订立债务口约,举行仪式,债权人需要在司秤和证人面前说出特定的程式,要求债务人清偿他的对应损失。当事人必须说出特定的套语,必须在裁判官面前执行,并获得裁判官的确认。这一材料说明罗马法A.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保护奴隶主贵族利益C.奠定了西方近代法律的基础D.注重严格的法律程序【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原则。根据材料中“债务人要与债权人订立债务口约,举行仪式”“说出特定的套语”等信息可以得出,罗马法重视法律程序,故D项正确;材料中并未强调保护私有财产,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奴隶主贵族利益,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提及西方近代法律,C项错误。【刷有所得·拓展】罗马法的司法原则和体现的法律精神1.司法原则:权利平等原则、契约自由原则、不告不理原则。2.法律精神:自然法和私法的精神。自然法是罗马法的精髓,它倡导法律至上和人的自然权利。私法指关于普通公民的个人事务与财产关系的法律条文。13.1692年起英国议会下院多次提出《任职法案》,规定凡议员得到国王任命或从国王那里领取薪俸后,就失去了议会下院议员资格。该法案被听命于国王的上院否决,以后如此多次,直到1707年才获得通过。下列对上述内容解释正确的是A.英王最终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B.英国政体出现了十分严重的倒退C.英王违背了《权利法案》的规定D.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在渐进中完善【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通过对国王权力的不断限制,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在渐进中完善,故D项正确;随着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英王才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故A项排除;据题干“1692年起英国议会下院多次提出《任职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