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格式:docx页数:18页大小:725.2 K上传日期:2023-11-23 22:18浏览次数:343 侵权/举报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二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横线上。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画与诗的融合所以有意义,是因为画与诗在艺术的范围中,本来可以说是处于两极相对的地位。任何艺术都是在主观与客观相互关系之间所成立的,艺术中的各种差异,也可以说是由二者间的距差不同而来。绘画虽不仅是“再现自然”,但究以“再现自然”为其基调,所以它常是偏向于客观的一面;诗则是表现感情,以“言志”为其基调,所以它常是偏向于主观的一面。画因为是以“再现自然”为基调,所以决定画的机能是“见”。达·芬奇便以画与雕刻是“以见为知”,而画家必是“能见”的人。诗因为是以“言志”为基调,所以决定诗的机能是“感”。钟嵘《诗品》一开始便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而诗人必定是“善感”的人。可以说,画是“见的艺术”,而诗则是“感的艺术”。在美的性格上,画常表现为冷澈之美;而诗则常表现为温柔之美。当然,二者既同属于艺术的范畴,则在基本精神上必有其相通之处。并且古希腊时代的西蒙尼底斯已经说过“画是静默的诗,诗是语言的画”;而黑格尔也认为诗有音乐的一面,也有绘画的一面。但上面的观念,在西方毕竟是相当突出的观念;所以在西方也毕竟不曾像中国那样,把诗与画直接融入于一个画面之内,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摘编自徐复观《中国画与诗的融合》)材料二:诗与画是同胞兄弟,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母亲,即是生活。具体些说,即是它们都来自生活中的环境、感情等等,都有美的要求,有动人力量的要求等等。从具体作品来看诗画关系,略有以下几点:画面境界会因诗而丰富提高。画是有形的,而又有它的先天局限性。画某人的像,如不写明,不认识这个人的观者就无从知道是谁。一个风景,也无从知道画上的东西南北等情况都需要画外的补充。而补充的方法,又不能在画面上多加小注。即使加注,也只能注些人名地名、花果名、故事名,却无从注明其中要表现的感情。事实上画上的几个字的题辞以至题诗,都起着注明的作用,如一人骑驴,可以写“出游”、“吟诗”、“访友”甚至“回家”,都可因图名而唤起观者的联想,丰富了图中的意境,题诗更足以发挥这种功能。苏轼《题虔州八境图》云:“涛头寂寞打城还,章贡台前暮霭寒,倦客登临无限思,孤云落日是长安。”景物在图中不难一一画出,而诗中的那种惆怅心情,虽荆浩、关仝、李成、范宽也必无从措手的。这八境图我们已知是先有画后题诗的,这分明是诗人赋予图画以感情的。但画手竟然用他的图画启发了诗人这些感情,画手也应有一份功劳。诗画可以互相阐发。举一个例:曾见一幅南宋人画的纨扇,画一个大船停泊在河边,岸上一带城墙,天上一轮明月。船比较高大,几占画面三分之一,相当充塞。另一名题字:“泬寥明月夜,淡泊早秋天。”不知是谁作的。也不知这两面纨扇,是先有字后补图,还是为图题的字。这画的特点在于诗意是冷落寂寞的,而画面上却是景物稠密的,妙处在即用这样稠密的景物,竟能把“泬寥”、“明月夜”和“淡泊”、“早秋天”的难状内容,和盘托给观者。足使任何观者都不能不承认画出了以上四项内容,而且了无差错。如果先有题字,则是画手善于传出诗意,这定是深通诗意的画家;如果先有画,则是题者善于捉住画中的气氛,而用语言加工成为诗句。总之,或诗中的情感被画家领悟,或画家的情感被题者领悟,这是“相得益彰”的又一典范。诗画结合的变体奇迹。元代已然是“文人画”成为主流,在创作方法上已然从画帧上贴绢立着画而转到案头上铺纸坐着画了。无论所画是山林丘壑还是枯木竹石,他们最先的前提,不是物象是否得真,而是点划是否舒适。换句话说,即是志在笔墨,而不是志在物象,又与他们的诗情相结合,成为一种新的东西。倪瓒那段有名的题语,说他画竹只是写胸中的逸气,任凭观者看成是麻是芦,他全不管。这并非信口胡说,而确实代表了当时不仅止倪氏自己的一种创作思想。能够理解这个思想,再看他们的作品,就会透过一层。在这种创作思想支配下,画上的题诗,与物象是合是离,就更不在他们考虑之中了。(摘编自启功《启功谈艺录》)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艺术范围中的画与诗的差异很大,源于二者的主观与客观相互关系的差距有所不同。B.因为诗与画的基本精神有其相通之处,所以二者即使机能不同但都被归之于艺术的范畴。C.题诗是给风景画“加注”的方式之一,其更能唤起观者的联想,从而使画面意境得以丰富。D.“志在笔墨”是“文人画”的作画前提,此笔墨下的物象会与个人的诗情结合成一种新的东西。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绘画以“再现自然”为基调,所有的作品都偏于客观的一面,则画家是一定需要更多地观察客观事物的。B.尽管西蒙尼底斯和黑格尔认识到了诗与画的相通之处,但西方不似中国,未把诗与画直接融入于一个画面。C.诗不但能注明画的内容并赋予感情,还可以和画互相阐发,从而如八境图一样突破画的先天局限性。D.倪瓒认为画竹重胸中逸气而非物象,从这个例子来看,元代“文人画”中的诗画结合已经出现变化。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诗画结合的变体奇迹”观点的一项是()A.先有题诗“踏马归去马蹄香”,后有人画蜜蜂蝴蝶追随着马蹄飞舞,被评为上等。B.宋代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C.晁补之在《捕鱼图》序中写到“右丞妙于诗,故画意有余”,由此可见诗于画的助益。D.八大山人所画麂猫鱼鸟皆翻白眼,题画之诗几无一首可解,真是要以“不似”为主了。4.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画与诗在艺术上的不同。5.苏轼曾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强调诗画追求自然天成,富有情致清韵。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B2.A3.D4.①从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上看,画偏向于客观,诗偏向于主观;②从机能上看,画的机能是“见”,而诗的机能是“感”;③从美的性格上看,画常表现为冷澈之美,诗常表现为温柔之美;④从创作者上看,画家是“能见”的人,诗人是“善感”的人。5.①“诗画本一律”是指诗画有同样的艺术规律。诗画的基本精神有相通之处,二者可以互相阐发和补充,而且都是源于生活,有共同的美的要求。②“天工与清新”指诗画最终的追求是自然天成而又能传达创作者的感情,在画工之外蕴含清韵。诗与画的“相得益彰”,二者巧妙结合,真正传达出创作者的胸中逸气。【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B.“因为诗与画的基本精神有其相通之处,所以二者即使机能不同但都被归之于艺术的范畴”说法错误,原文为“当然,二者既同属于艺术的范畴,则在基本精神上必有其相通之处”,可知选项颠倒因果关系。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所有的作品都偏于客观的一面”错误,原文为“所以它常是偏向于客观的一面”,选项扩大范围。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先有题诗……后有人画……”并不是诗画结合。B.苏轼的说法打破了诗与画的壁垒,强调一种意境的契合,不属于“诗画结合的变体奇迹”。C.强调的是“诗于画的助益”,也不属于“诗画结合的变体奇迹”。D.结合“换句话说,即是志在笔墨,而不是志在物象,又与他们的诗情相结合,成为一种新的东西”可知“所画麂猫鱼鸟皆翻白眼,题画之诗几无一首可解,真是要以‘不似’为主”属于“诗画结合的变体奇迹”。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一第一段“绘画虽不仅是‘再现自然’,但究以‘再现自然’为其基调,所以它常是偏向于客观的一面;诗则是表现感情,以‘言志’为其基调,所以它常是偏向于主观的一面”可知从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上看,画偏向于客观,诗偏向于主观;结合材料一第二段“画因为是以‘再现自然’为基调,所以决定画的机能是‘见’……诗因为是以‘言志’为基调,所以决定诗的机能是‘感’”可知从机能上看,画的机能是“见”,而诗的机能是“感”;结合材料一第二段“在美的性格上,画常表现为冷澈之美;而诗则常表现为温柔之美”可知从美的性格上看,画常表现为冷澈之美,诗常表现为温柔之美;结合材料一第二段“而画家必是‘能见’的人……而诗人必定是‘善感’的人”可知从创作者上看,画家是“能见”的人,诗人是“善感”的人。【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诗画本一律”是指诗画有同样的艺术规律。结合材料一第三段“二者既同属于艺术的范畴,则在基本精神上必有其相通之处”材料二第一段“诗与画是同胞兄弟,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母亲,即是生活。具体些说,即是它们都来自生活中的环境、感情等等,都有美的要求,有动人力量的要求等等”第二段“画面境界会因诗而丰富提高”第四段“诗画可以互相阐发”可知诗画的基本精神有相通之处,二者可以互相阐发和补充,而且都是源于生活,有共同的美的要求。“天工与清新”指诗画最终的追求是自然天成而又能传达创作者的感情,在画工之外蕴含清韵。结合材料二第四段“总之,或诗中的情感被画家领悟,或画家的情感被题者领悟,这是“相得益彰”的又一典范”最后一段“倪瓒那段有名的题语,说他画竹只是写胸中的逸气,任凭观者看成是麻是芦,他全不管”可知诗与画的“相得益彰”,二者巧妙结合,真正传达出创作者的胸中逸气。(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紧急命令谢志强垦区的师政委当年还是个团长,姓林。林政委的儿子叫林晋苏,1941年10月生于延安,幼儿期父母不在身边,他被安置在延安第二保育院。保育院里的小孩儿大多跟他的情况相似。胡宗南占据了撤空的延安,六岁的林晋苏由组织安排,寄养在小山村的一个农户家里。农户夫妻没有孩子,就把林晋苏当成自家的儿子。国民党军队闻知林晋苏的父母是共产党,就杀了农户夫妻。林晋苏侥幸逃生,开始寻找父母,流浪,讨饭,跟叫花子混在一起。“林晋苏”这名字中的,“晋”“苏”二字,分别取自父母战斗的地方。他偶然听大人说起他的父亲在晋北,他的母亲在苏州。他边流浪边打听,以为两个地方是同一个地方。后来,有个老叫花子告诉他,那是两个地方。他打算先去晋北寻找父亲,找到父亲后再找母亲。寻找父亲的途中,他不知道,身在晋北的父亲已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他不知道,母亲也在苏州被叛徒出卖牺牲了。他对父母的形象,没有一点儿印象。流浪六个月,他走到了山西汾阳,撞上了打仗。他折回风陵渡,差一点儿走进战场。硝烟散去,他追上了晋冀鲁豫野战军的一支部队,这支部队刚打扫完战场,准备转移。林晋苏一眼认出军装,是他要找的解放军。找到了解放军部队,他便在部队里找父亲,像在一个家里捉迷藏。那是一个营长。营长给了他一个馒头。他还摘了营长的帽子,帽子太大,罩住了他大半个脑袋。一个小叫花子,竟然一点儿也不怕当兵的。营长问,他答。几个来回,营长笑了,说:“我认识你爸爸。”营长也不知道他的父亲已牺牲。部队接到命令,即将奔赴另一场战斗,营长就把他送到团部,团部派人送他到师部,师部又派人送他到纵队司令部。他很自豪,心想父亲那么有名气,肯定是个英雄。司令员看着这个在“延安红色摇篮”里成长起来的小男孩儿又黑又瘦,衣衫褴褛,不忍透露他父母已经牺牲的实情。司令员给他洗浴、理发,将一套军装裁小给他穿,可是,他穿上了还是嫌大,仿佛又成了保育院里的小男孩儿。司令员考虑到这个烈士的后代寻找父亲的艰难曲折的遭遇,就想让那个营所在的团的林团长当他的父亲。林团长是一员猛将,打起仗来总是冲锋在前。林团长以为司令员要给他布置战斗任务,可一听到叫他当个孩子的爸爸,立即反对说:“我连老婆还没有呢!”司令员说:“这是紧急命令,别跟我讨价还价。你要是不姓林,还没有条件当爹呢!你现在就赶过来报到。”林团长策马赶到纵队司令部,一进门就看到了军装和身体不配套的林晋苏。司令员做了个“冲锋”的手势。林团长抱起林晋苏,双手高高地托起,说:“儿子,终于见到你了。”林晋苏似乎还不习惯,一个劲儿地躲避林团长亲昵的脸。司令员说:“你,来之前,就不知道刮刮胡子?”林团长说:“我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