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卷(仿2023年全国乙卷)第一模拟(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本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人们在学习中能否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学习目标不同,采取的阅读模式也不同。大体而言,阅读模式有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两种。研究型阅读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疑问式阅读。在知识型阅读阶段,读者往往将自己所阅读的著作视为权威的看法与正确的结论,很少对它们提出疑问,对经典的作品与权威人士的著作就更是如此。但是在研究型阅读中就大不相同,怀疑是读者面对所有著作应该持有的态度。疑问式的阅读对于研究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所有的学术研究不外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又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而具有质疑的眼光又是发现问题的前提,可以说提出问题是所有人在学术上取得进展的基础。提出的问题如果一时解决不了,最好的做法就是先将它存起来,等遇到坚实的证据时再解决。脑子中有一批问题储存着,这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学术财富。二是对比式阅读。在知识型阅读阶段,由于要追求知识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读者就必须精心挑选阅读的对象,并将其作为权威的说法加以记忆,从而构成自己稳定的知识谱系。但是这种阅读习惯也容易形成盲从的缺陷。其实我们认识事物,经常都是在对比中进行的,研究型阅读也是如此。例如对比西晋郭象、东晋支遁与南宋林希逸对《庄子·逍遥游》中“逍遥”的解释,我们就会发现支遁的解释比较接近庄子的本意,而郭象与林希逸的解释则深受魏晋玄学与宋代理学的影响。一般来说,在阅读这类经典性的古籍时,研究者很少只读一种本子,而是选择几种重要的权威注本,同时进行细读以便进行对比,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三是联想式阅读。在知识型阅读阶段,由于记忆知识的需要,读者常常将知识归纳成要点,然后努力将其纳入自己的头脑中。至于它们之间究竟有何联系与同异,一般是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围之内的。研究型阅读则不然。一个从事古代文学研究的学者读书时不仅会常常想到自己的专业,更重要的是还会常常想到自己目前所研究的对象与问题。经常进行这种联想式的阅读,就会有效地训练自己眼光的敏锐性与思维的鲜活性,从而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尽管联想式的阅读不大可能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先天因素,但人们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可以大大提高或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的先天能力。在人的一生中,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相互结合,互为补充,人们需要弄清哪些领域需要研究型阅读,哪些领域又需要知识型阅读,并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才是至关重要的。(摘编自左东岭《从知识型阅读到研究型阅读》)1.(3分)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知识型阅读阶段,读者都会将自己所读的著作视为权威看法与正确结论。B.人们只要精选阅读对象并将其作为权威说法,就能获得准确、可靠的知识。C.研究型阅读中,发现问题的前提是对阅读对象持怀疑态度,具备质疑眼光。D.在研究型阅读过程中,不用归纳知识点,只关注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异同。2.(3分)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为引导人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着重论述了研究型阅读的三种主要方式。B.文章以郭象等人对“逍遥”的解释为例,旨在证明学术观点易受时代思潮影响。C.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突出了研究型阅读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D.文章在论述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差别的基础上,强调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3.(3分)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提出问题是所有人在学术上取得进展的基础,张三有质疑能力就能取得学术上的进展。B.经常进行联想式阅读能有效训练眼光敏锐性与思维鲜活性,因而能有效提高思辨能力。C.研究者阅读经典古籍时选择几种权威注本进行细读对比,一定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D.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两者之间是互补的关系,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二者缺一不可。【答案】1.C2.B3.B【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A.“读者都会将自己所阅读的著作视为权威的看法与正确的结论”中“都会”有误,由原文“在知识型阅读阶段,读者往往将自己所阅读的著作视为权威的看法与正确的结论”可知,原文是“往往”会,而不是“都”会。B.“只要……就能……”转述有误,由原文“读者就必须精心挑选阅读的对象,并将其作为权威的说法加以记忆,从而构成自己稳定的知识谱系”可知,原文中还有“加以记忆”,且说法绝对,原文是“追求”,没有说必然“就能”。D.“不用归纳知识点,只关注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异同”中“不用归纳知识点”“只是”于文无据。原文是说“在知识型阅读阶段,由于记忆知识的需要,读者常常将知识归纳成要点,然后努力将其纳入自己的头脑中。至于它们之间究竟有何联系与同异,一般是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围之内的。研究型阅读则不然”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旨在证明学术观点易受时代思潮影响”分析有错,根据原文,旨在证明“我们认识事物,经常都是在对比中进行的”。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张三有质疑能力就能取得学术上的进展”说法绝对。由原文第二段“提出问题是所有人在学术上取得进展的基础”可知,有了质疑能力,学术上不是肯定有进展。C.“一定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说法绝对化由原文第三段“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知,这种做法有可能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是一定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D.“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二者缺一不可”曲解文意。由原文第一段“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学习目标不同,采取的阅读模式也不同”可知,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两者并非缺一不可。故选B。(本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曾经随意丢掉的萝卜皮变身食堂的腌咸菜,餐厅大碟、大碗换成了小容量容器,“杜绝餐饮浪费”成为桌签标识……“‘自助’变‘自觉’,‘剩宴’变‘光盘’,如今大家都在行动,做一名文明就餐者。”这不是一地的变化。如今,厉行节约、反餐饮浪费正从全民共识走向全民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反食品浪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提出明确要求。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再次强调,“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遏制餐饮浪费,不仅源于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勤俭节约的坚守,更源于对粮食安全的重视。根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成升魁研究团队的估算,每年我国城市餐饮业餐桌上造成的食物浪费(熟食)约为1700万~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5000万人口一年的食物。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反食物浪费的法律。我国也成为世界上继法国、意大利和日本之后较早对反食物浪费立法的国家。《反食品浪费法》对食品浪费的定义、反食品浪费的原则和要求、政府及部门职责、各类主体责任、激励和约束措施、法律责任等作出相关规定。从不能浪费粮食,到不能浪费食品,再到不能浪费食物。食品主体概念拓宽,食品浪费场景更加明确,相关主体的责任得到明晰。法律的施行表明,我国反对食物浪费历史性地由道德约束层面上升到国家法律治理层面,反食物浪费治理工作正迈上科学化、系统化的轨道。(摘编自《以光盘致敬食物:如何治理舌尖上的浪费》)材料二: 材料三:近日,肯德基推出了儿童节套餐,购买指定套餐即可获得随机一款宝可梦联名玩具。据媒体报道,其中一款可达鸭音乐盒玩具在网上爆红,不仅多家肯德基门店断货,而且出现了“代吃”和炒作价格的现象。这一幕让公众颇感熟悉:今年年初,肯德基就曾因在套餐中引入盲盒形式,引发消费者花钱找“代吃”而被中消协点名批评。当时,有消费者为集齐玩具,获得数量稀少的“隐藏款”,不惜斥资1万余元购买上百份套餐。此次肯德基虽然没有采取盲盒的营销方式,也没有推出“隐藏款”,但由于套餐限量且玩具款式随机赠送,还是引发了一些消费者抢购的热潮。而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可达鸭音乐盒的“身价”更是水涨船高,从100元到500元不等,远超套餐本身售价;还有一些卖家放出多个可达鸭音乐盒的库存照片,不排除这些卖家是“买椟弃珠”,只留下可达鸭音乐盒待价而沽。5月24日,肯德基回应加价行为属个人行为,与公司无关;目前公司正在紧急调配中。回顾新闻可以发现,“饥饿营销”已成为近年来商家十分热衷的营销手段。诚然,物以稀为贵,商家借此制造一点噱头,用以提升销量,其实无可厚非。但对于餐饮企业来说,一旦使用“饥饿营销”导致消费者超量购买,冲动消费,进而造成无谓的食物浪费,不仅有违公序良俗和商业伦理,而且涉嫌违反《反食品浪费法》。(摘编自《谨防饥饿营销引发食品浪费》)4.(3分)下列对材料二的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越是大型的餐馆,食品的浪费就越严重,家庭消费不存在浪费。B.从农业收获阶段开始,食品浪费就在发生,包括种子、饲料浪费等。C.对于消费后的食品,我们可以用堆肥、沼气等方式再利用,以减少浪费。D.大型批发市场、超级市场、餐馆是食品浪费的主要场所,应重点整治。5.(3分)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萝卜皮变身腌咸菜,大碟大碗换成了小容器,表明厉行节约、反餐饮浪费正从全民共识走向全民行动。B.目前,我国已公布并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这是第一部反食物浪费的法律。C.粮食、食物、食品都属食品的主体概念,每年我国城市餐饮业餐桌上的食物浪费约为1700万~1800万吨。D.对于餐饮企业来说,如果使用“饥饿营销”造成食物浪费,就涉嫌违反《反食品浪费法》6.(6分)请结合材料内容,为我国进一步减少食品浪费提几条可行性建议。【答案】4.C5.B6.①弘扬和坚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勤俭节约,制止浪费。②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加强地方立法与监督。③加强对餐饮行业,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行业的监管,减少食品浪费。④加强终端处理与有效回收利用,减少浪费。⑤关注、干预商家的食品营销方式,打击不良营销手段,避免不必要的食品浪费。【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A.“家庭消费不存在浪费”错;家庭消费也存在浪费,只是程度不同。B.“从农业收获阶段开始”错,从农业生产阶段开始,食品浪费就在发生;D.“大型批发市场、超级市场、餐馆是食品浪费的主要场所”于文无据,材料二只是比较不同餐馆人均食物消费量和不同环节食物损失与消费情况,并没有提及“大型批发市场、超级市场、餐馆是食品浪费的主要场所”。故选C。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这是第一部反食物浪费的法律”错,《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反食物浪费的法律。我国也成为世界上继法国、意大利和日本之后较早对反食物浪费立法的国家。故选B。6.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①材料一“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遏制餐饮浪费,不仅源于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勤俭节约的坚守,更源于对粮食安全的重视”弘扬和坚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勤俭节约,制止浪费。②材料一“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反食物浪费的法律”“法律的施
第一模拟(仿全国乙卷)-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卷(解析版)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第一模拟(仿新高考I卷)-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卷(原卷版)
2023-11-24 15:39
14页 -
第三模拟(仿全国乙卷)-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卷(解析版)
2023-11-24 15:39
22页 -
第三模拟(仿全国乙卷)-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卷(原卷版)
2023-11-24 15:39
13页 -
浙江省百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起点调研测试生物试卷及答案
2023-11-24 15:39
10页 -
浙江省百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起点调研测试英语试卷及答案
2023-11-24 15:39
20页 -
浙江省百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起点调研测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2023-11-24 15:39
13页 -
浙江省百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起点调研测试物理试卷
2023-11-24 15:39
8页 -
浙江省百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起点调研测试物理答案
2023-11-24 15:39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