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八中2024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答案解析1、C【解析】A项,“其作品艺术成就超越真人”错误,原文并没有信息指出这一点。B项,“可以把已有的视觉元素复制、拼接”错误,材料一中表述为“不是让机器把一种已有的视觉元素进行复制、拼接”。D项,“其文艺创作能力只能处于”低幼“阶段”错误,材料二中表述为“尚处在”低幼“阶段”。2、B【解析】“艺术鉴定判断力”也是人工智能具备的。材料二中表述为“现在的人工智能艺术创造活动以其闪电般的创作速度、高超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多彩的表现手法、充沛的情感表达、丰富的想象力、自如的风格转换能力、精准的接受者预测、明察秋毫的艺术鉴定判断使众多文学家和艺术家相形见绌”。3、C【解析】材料二的观点是“人工智能在文艺方面的‘造诣’尚处在‘低幼’阶段,离人类的文艺创作水平还差很远,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难以跟人类匹敌”。C项突出了人工智能的“理性”这一缺陷和不足,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化的表现形式,人工智能的“理性”特点决定了其创作要受人的控制支配,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其文艺创作水平难以与人类匹敌。4、观点一:不可以删去。这一段强调了“人工智能导致了文学艺术的模式化”这一负面影响,既是对材料二观点的进一步佐证,同时也为下文论述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提升文艺创作做了铺垫。(观点1分,论述理由3分)观点二:可以删去。这一段中所涉及的人工智能的局限和不足,在材料二中已多有论述,有重复之嫌,如果删去,论述会更加紧凑、集中。(观点1分,论述理由3分)5、材料一认为人工智能将会对人类独有的艺术创作能力形成极大的挑战;(2分)材料二认为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还无法与人类的相匹敌,还不会取代人类的艺术创造力;(2分)材料三认为不应一味排斥人工智能,应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艺术创造力为人类的艺术创作服务。(2分)6、C“收下两块鸡血石等细节均体现了他富有雅趣、不流于俗的特点”错误,文中徐老板收下两块鸡血石是为了让于瑞军心安理得地接受赠石,这是一种礼尚往来,体现了徐老板对他人的尊重与友善。7、B“……到惊喜”错误,文中于瑞军“大吃一惊”中蕴含的心理不是惊喜,而是震惊和意外。8、①奇石(或“奇物”):这块石头形似东坡肉,天然珍奇。(1分)②奇人:奇在买家于瑞军的爱石成痴。他为了奇石三次拜访古玩店,甚至不惜卖掉了房子,充分表现了他对奇石的喜爱;奇在卖家徐老板的任情洒脱。他不重钱财,最终将价值不菲的奇石赠送给于瑞军,充分表现了他的大气超然。(2分)③奇遇(或“奇事”):奇在于瑞军一次无心的闲逛却遭遇奇人奇事,卖掉房子后又得到徐老板赠送的经历,也奇在徐老板六十年前因帮助他人而获得奇石的传奇。(1分)9、①从结构上看,以无人四野、水流花开、长空明月等景物描写作结,含蓄蕴藉,余韵悠长(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的联想)。②从人物形象上看,这段景物描写烘托了于瑞军终于得到奇石后的复杂心情,也突出了徐老板超然洒脱的人物形象。③从主旨上看,这段景物描写重在写意,构筑了一个幽静开阔的艺术世界,寄托了于瑞军与徐老板两位奇人因石结缘,互为知音的惺惺相惜之情。(每点2分)10、ACF句意:这种谋求小仁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大仁的损害,所以我取得天下以来,绝不颁发赦令。【解析】“夫谋小仁者大仁之贼”为判断句,其中的“者”除了表示判断,还表示句中停顿,“之”是结构助词“的”,“大仁之贼”是偏正关系,“大仁”为修饰限制语,与“贼”关系紧密,之间不能断开,“故”为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引出结果句子,可见AC两处需要停顿;“我有天下以来”为时间状语,之间不能断开,“来”后停顿,“绝不”修饰限制“放赦”,之间不断开,F处断开。11、B【解析】A.正确。均为意动用法,感到羞耻/把……看作边疆。句意:丢了帽子,感到羞耻。/越过别国1{#{QQABZQiAogAgAhBAAAhCAwFyCEOQkBGCAAoGQAAIsAAAABFABAA=}#}{#{QQABJQAAggCgABAAAAgCEwViCgEQkBCCACoGREAEoAAAgQNABAA=}#}而以远处地方为自己的边邑。B.错误。意思相同,均为揭开、打开。句意:于是打开粮仓将粮食分赐给贫穷的人。/看到爸爸不在(家),偷偷打开盆子来看。C.正确。句意:长孙皇后生了病,日渐危重。D.正确。12、C【解析】“又有鉴于梁武帝的教训,因此治理蜀国十年不赦”错,原文是“故诸葛亮治蜀十年不赦,而蜀大化。梁武帝每年数赦,卒至倾败”,逻辑关系不成立,文中梁武帝的事情并非诸葛亮治理蜀国十年不赦的原因。13、(1)赏赐没有功劳的人,民众就存在侥幸心理而希望在君主那里得到意外赏赐;不惩罚有罪的人,民众犯了罪不受惩罚就容易为非作歹。(采分点:“偷幸”,苟且侥幸;“诛”,惩罚;“民不惩”,被动句;句意1分)(2)如今四海安宁,礼义盛行,特殊的恩典,数不胜数。(采分点:“兴行”,盛行;“非常”,不同寻常、特殊;“弥”,更加、越发;句意1分)14、(1)齐桓公认可赦免,认为赦免可以得民心,洗刷自身问题。(1分)(2)唐太宗反对赦免,认为赦免是小仁,让小人受益,伤害好人心,导致混乱朝纲,四海不宁。(2分)【解析】由“管仲曰:‘此非有国之耻也?公胡其不雪之以政?’公曰:‘胡其善!’因发仓囷赐贫穷,论囹圄出薄罪。”可知,齐桓公认可赦免,所以多次实行了赦免。齐桓公认为,赦免是一种体现仁爱的方式,可以安抚民心,缓和社会矛盾,洗刷自己的耻辱。由“愚人好犯宪章。凡赦宥之恩,惟及不轨之辈。古语云:‘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岁再赦,善人喑哑。……惠奸宄者贼良人。……故诸葛亮治蜀十年不赦,而蜀大化。梁武帝每年数赦,卒至倾败。夫谋小仁者大仁之贼故我有天下以来绝不放赦”“将恐愚人常冀侥幸,惟欲犯法,不能改过”可知,唐太宗反对赦免,称帝后绝不赦免,认为赦免是小仁,受益的是图谋不轨的小人,让他们心存侥幸,而且会伤害好人的心,最终导致法律失去威严,社会混乱,甚至亡国。参考译文:齐桓公喝酒喝醉了,丢失了帽子,感到羞耻,三天不上朝理事。管仲说:“这是国君的耻辱,您为什么不用搞好政事来洗刷它呢?”齐桓公说:“您的意见多么好啊!”于是打开粮仓将粮食分赐给贫穷的人,审查狱中的囚犯放掉罪轻的人。这样办了三天以后,民众就唱着说:“齐桓公为什么不再丢失帽子啊!”有人说:管仲在小人中洗刷了齐桓公的耻辱,却在君子中滋生了齐桓公的耻辱。假使齐桓公打开粮仓把粮食分赐给贫穷的人,审查狱中囚犯而放出罪轻的人,是不合乎义的,就不能够洗刷齐桓公的耻辱;假使这样做就是义,齐桓公不及时行义,要等到丢失帽子以后才去做,那么齐桓公行义不就是因为丢失了帽子的缘故吗?这虽然在小人中洗刷了耻辱,却在君子中滋生了耻辱。况且打开粮仓把粮食分赐给贫穷的人,是赏赐没有功劳的人;审查狱中囚犯而放出罪轻的人,是没有惩罚有过错的人。赏赐没有功劳的人,民众就存在侥幸心理而希望在君主那里得到意外赏赐;不惩罚有罪的人,民众犯了罪不受惩罚就容易为非作歹。这是国家混乱的根源,怎么可以用来洗刷耻辱呢?(节选自《韩非子·难二第三十七》)材料二:贞观七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天下无知的人多,聪明的人少,聪明人不会做坏事,无知的人却屡屡触犯法律。大凡国家赦免宽恕的恩典,只是惠及那些不遵守法律的人。古话说:‘小人的幸运,就是君子的不幸。’一再赦宥罪人,好人都不想再发表意见了。凡是侍养杂草会伤害禾苗,施恩惠给犯法作乱的人会伤害好人。从前蜀先主刘备曾对诸葛亮说:‘我曾和陈元方、郑康成往来,常听到他们讲说治乱之道,他们已经2{#{QQABZQiAogAgAhBAAAhCAwFyCEOQkBGCAAoGQAAIsAAAABFABAA=}#}{#{QQABJQAAggCgABAAAAgCEwViCgEQkBCCACoGREAEoAAAgQNABAA=}#}讲得很齐全了,但从来不曾讲到赦宥。’因此诸葛亮治理蜀国,十年不赦,而蜀国大治。梁武帝每年几次赦宥,终于导致倾覆败亡。这种谋求小仁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大仁的损害,所以我取得天下以来,绝不颁发赦令。如今四海安宁,礼义盛行,特殊的恩典,数不胜数。只怕赦宥会使无知的人常存侥幸之心,只想犯法,而不能改正过错。”长孙皇后生了病,日渐危重。皇太子对皇后请求说:“所有的医药都用遍了,现在母后的尊体仍不能痊愈,请奏知父皇赦免犯人,超度一些人入道,以求上天保佑母后痊愈。”长孙皇后说:“生死都是命里注定,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如果涵养福气能延长寿命,那么我向来没做过坏事;如果做善事都没有效果,那么又去乞求什么福分呢?赦免犯人是国家的大事,佛道不过是皇上有意识保留的一种外来宗教罢了,常怕做出有违事理体统的事情。现在怎能因为我一个妇人而乱了国家的法度,不能按你说的办。”(节选自《贞观政要·赦令第三十二》)15、C【解析】“承认自己日渐衰老、没有才华的事实”错。16、“移官岂至尊”用反问语气写出诗人相信自己被贬绝非皇帝的旨意,是为“不怨”;“近得归京邑”“移官”写出自己艰难逃回却又很快被外贬,委婉表达出诗人对皇帝的抱怨与不满,是为“怨”。(6分。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17、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18、示例:A.到底该减什么糖B.被添加进去的糖【解析】A.此处提出“减糖”的概念,而且针对这个概念提出了一个问题,由后文“人们需要控制摄入量的‘糖’是游离糖,而非传统认知里的食糖”可知,这是对“糖”的理解,可推知答案是:到底该减什么糖?B.此处也有一个概念是“添加糖”,“它指的是”是对概念的解释,顾名思义,就是在食品加工制造过程中被加进去的糖。可推知答案是:被添加进去的糖。19、示例:②修改:以甘蔗或甜菜为原料制取的糖;⑤修改:完整食物中的糖由一层植物细胞壁包裹;⑥修改:不易在短时间内产生较高热量以致形成多余脂肪。【解析】②“甘蔗或甜菜为原料制取的糖”成分残缺,缺少与“为”搭配的介词,应在最前面加上“以”;⑤“由植物一层细胞壁包裹”语序不当,“植物”应放在“一层”后面;⑥“不易在长时间内产生较高热量”不合逻辑,“长时间内”改成“短时间内”。20、①“擦擦”与“擦”相比,显得程度要轻,说明额头的汗不多,劳动的强度不大;②“谈谈”与“谈”相比,显得更为随意,表达出谈话时的轻松心情;③“咯咯罗罗”与“咯罗”相比,显得更为热闹,说明交谈时气氛较为活跃。【解析】“擦擦”,可以理解为“擦一擦”,暗含所擦之物不需要大规模清理之意,与“擦”相比,显得程度要轻,此处说明额头的汗不多,劳动的强度不大;“谈谈”接近口语,与“谈”相比,显得更为随意,表达出谈话时的轻松心情;“咯咯罗罗”反复呈现声音,与“咯罗”相比,显得人多,更为热闹,说明交谈时气氛较为活跃。21、示例一:①从语境上看,两个逗号使长句变为短句,与整个语段以短句为主的句式特点相符;②“从表达效果看,“暮春”“中午”各自单独成句,能引起读者注意,更能强调表达的意思,突出时令的美好和气候的宜人,给人愉悦之感。(每点2分)示例二:②从语境上看,两个逗号使长句变为短句,与整个语段以短句为主的句式特点相符;②从表达效果看,“夏天”“夜晚”各自单独成句,代入感强,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能感受到夏夜的凉爽和劳动后的轻松之感。3{#{QQABZQiAogAgAhBAAAhCAwFyCEOQkBGCAAoGQAAIsAAAABFABAA=}#}{#{QQABJQAAggCgABAAAAgCEwViCgEQkBCCACoGREAEoAAAgQNABAA=}#}(每点2分)22、①同:两句都运用了比喻(暗喻)的修辞手法,分别将“一棵新芽”比作“一颗珍珠”,将“一畦菜”比作“一首诗”;(2分)②异:第一句只运用了比喻(暗喻)的修辞手法,第二句还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1分)【解析】同:两句都运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第一句本体是“一棵新芽”,喻体是“一颗珍珠”,比喻词是“是”;第二句本体是“一畦菜”,喻体是“一首诗”,比喻词是“是”。异:第一句只运用了比喻中暗喻的修辞手法,第二句“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还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23、【材料解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由对比鲜明的两段材料组成。一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答案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衡阳市八中2024届高三第2次月考生物试卷
2023-11-24 22:48
7页 -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2次(10月)月考地理答案(1)
2023-11-24 22:48
3页 -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2023-11-24 22:48
12页 -
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衡阳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2023-11-24 22:48
6页 -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2023-11-24 22:48
15页 -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数学+Word版含解析
2023-11-24 22:48
9页 -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政治+Word版含解析
2023-11-24 22:48
22页 -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语文+Word版含解析
2023-11-24 22:48
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