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入学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总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长为75分钟卷Ⅰ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1.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不少东汉的画像砖、画像石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住宅、楼阁、院落、粮仓、磨房、猪圈、马车和农夫等,还可以看到在住宅附近的大片稻田、山林、池塘、盐井、渠道,还有收获、舂米、酿酒、纺织等景象。这些画像砖、画像石()A.是庄园生产生活的反映B.标志着小农经济的形成C.体现出薄葬习俗的变革D.反映了基层治理的成效2.下表是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述,由表格信息可知()公(曹操)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魏书·武帝纪》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周瑜)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资治通鉴》利,引次江北A.疾疫爆发影响赤壁之战战局B.疫病流行加剧军阀混战C.曹操借瘟疫推卸战败的责任D.赤壁之战导致疾疫蔓延3.对历代帝王陵墓的保护是中国古代固有的文化传统。北魏孝文帝在恢复祭陵制度的同时,对汉、魏、晋诸陵的维护沿袭了魏明帝的做法,并以古代帝王祭祀的礼仪“太牢之礼”祭汉光武及明、章三帝陵。孝文帝这一做法旨在()A.尊重历代的贤明君主B.传承和弘扬鲜卑族文化传统C.彰显其人道主义情怀D.表明北魏入主中原的正统性4.宋代盛行郊祭大礼和恩荫制。自宋真宗、仁宗起,每三年举行一次盛大的祭天地、祭祖宗的活动,每逢祭祀,大小各官,皆得恩荫,仅北宋末年的一次祭天大典就有4000人恩荫得官。由此可以推知宋代()A.阶级固化现象初现B.恩荫入仕成为主流C.官僚体系日趋完善D.王朝统治存在危机5.在元明戏曲小说中,唐代诗人李白被塑造成才华横溢的文士、蔑视权贵的狂士、针砭时弊的志士、仗义疏财的侠士、志高意远的逸士、嗜酒如命的酒中仙。元明文人对李白的形象塑造()A.表达了对社会黑暗现实的愤懑B.顺应了市民对世俗文化的需求C.宣扬了儒士兼济天下的价值观D.寄托了士人的心理期待和追求6.洋务运动时期,具有商洽性特色的照会文种在外事交涉过程中使用最为频繁;条约文种数量较1861年之前大幅减少;多呈现合作性质的章程文种数量逐渐高过条约文种,成为这一时期缔约类文种的主导。这反映出晚清政府()A.对外交往的艰难抗争B.抛弃了闭关锁国政策C.维护与列强平等关系D.逐渐接受了国际惯例7.下列表格反映了晚清国民生产总值和政府财政收入所占比例。通过表格可以看出()晚清国民生产总值约33.38亿两白银其中来自农业生产部门约占75%~80%其中政府财政收入总额约2.5亿两白银其中中央政府财政收入约1亿两白银A.传统经济结构阻碍近代化进程B.晚清中央集权制度趋于瓦解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日益解体D.列强对华经济侵略逐步加深8.民国初年,政府宣布废除旧历改用公历,并决定把每年的1月1日叫作“新年”,同时第1页共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废止农历新年。在农历新年来临时,所有的公务机关以及学校等地,全部按部就班坚守岗位,不准放假。民国政府此举()A.旨在顺应各阶层民众呼声B.扩大了辛亥革命的社会基础C.折射出其试图西化的用意D.斩断了传统农耕文化的根基9.如图是载于1919年5月1日《上海泼克》杂志中的一幅漫画,(注:酒瓶上标明:青岛啤酒,图中英文为:“啤酒已尽,乃以空瓶归还原主。此种计划,未免侮人太甚”)·创作该漫画的作者意在()A.抨击北洋军阀的卖国行径B.唤醒国人维护国家主权意识C.声援北京开始的五四运动D.谴责列强窃取民族工业成果10.中国古代的农具改进大都朝着轻便、小型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像西欧近代那样向着机械化、大型化,适合于大农场的方向发展。这主要是由于()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B.农具制造技艺落后C.政府不注重农具改进D.地理形势的局限11.早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就开展了不定期的人口基本情况调查。到奥古斯都时代(公元前27—公元14年),人口普查趋于系统化和制度化,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类似于地理考查、地图绘制、分门别类的归档、地籍管理等行政管理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这主要表明,这一时期的古代罗马()A.人口普查服务于财税制度B.国家管理水平在逐步提升C.公民人身自由得不到保障D.君主专制程度在不断加强12.有学者指出,在印加帝国时期,私人交换规模有限,交换形式主要是物物交换。有些物品虽能传到较远地方,但传递方式是一个又一个相邻部落互相渗透的,而不是商人渠道。这可用于说明,在印加帝国时期()A.道路交通遭到破坏B.内部统治秩序紊乱C.商品经济较为落后D.社会阶层流动频繁13.下表为英国学者麦迪森统计的1500年和1700年各国人均GDP水平(以1990年国际元为换算单位):中国法国意大利葡萄牙英国15006007271100632762170060098611008541405据表格可知这一时期()A.各国经济水平差距在拉大B.工业化助推英国经济发展C.中国生产力出现衰退迹象D.经济发展推动力出现变化14.法国传统派精英一开始认为,启蒙哲人们是前一个世纪的唯物主义者,是自由思想家的平庸继承人。后来,在他们眼里,启蒙哲人的形象变得越来越阴险,越来越政治化。据此可知,启蒙思想()A.影响力度逐渐得到提升B.具有较广泛的社会基础C.符合立宪政体发展需要D.呈现典型的反传统特色15.1939年春天,设在伦敦的帝国战争博物馆的馆长提交了年度报告。报告指出,1938—1939年是博物馆运作最好的一年,有超过45万的参观者,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思考如何应对未来战争,包括壕沟和防空洞的修建,应对毒气攻击的防御以及有效伪装的方法。这表第2页共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明()A.绥靖政策已经丧失人心B.帝国战争博物馆加大宣传力度C.民众对战争的担忧加剧D.全民社会动员取得明显的成效16.有学者描绘当今的世界新现象:“中国和拉美在讨论农业合作,非洲和阿拉伯在开展基础设施合作,欧洲和东南亚正在打造自由贸易,美国和非洲在合作修电厂,中国和欧洲准备合作开发北极。”这些现象反映出()A.全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B.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C.地区经济差距日益缩小D.合作共赢成为时代的潮流卷Ⅱ非选择题(52分)二、材料分析题(40分)17.(12分)政治妥协是冲突双方通过政治谈判、协商等方式互相作出让步,以缓解矛盾并达成共识的一种行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概括地说,美国宪政发展与政治妥协的密切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分析:第一,美国宪法所设定的政治体制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妥协机制;第二,从宪法的产生过程看,它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第三,从宪政发展过程看,许多关键性的、重大的问题往往是通过政治妥协缓解并进而一步步解决的。——摘编自龙太江《论政治妥协:以价值为中心的分析》材料二1911-1912年间以南北议和、清帝逊位和南北政府融合构成“大妥协”……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来已有学者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喻大华即指出,《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这一妥协避免了列强干涉、内战和国家分裂,维护了民族团结,具有积极意义。——摘编自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宪法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是如何实现“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辛亥革命这场“大妥协”。(6分)1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是最早开始人工制糖的国家。明末至清中期是中国糖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革时期。甘蔗从名贵植物发展到普通经济作物,手工制糖经验得到系统总结,制糖技术日益程式化,这使得中国糖品的供应数量成几何倍数增长,日常生活用糖以及以节令用糖、社交用糖为代表的民俗用糖日渐普遍化,糖品从漫长的稀有药品、贡品、奢侈品时代转入普通生活品、生活必需品时代。中国糖品对外销售远涉印度、英国、美国、瑞典、丹麦、荷兰、波斯、日本、苏门答腊、越南、墨西哥、葡萄牙和海伦娜岛等国家及地区,这一时期中国的甘蔗种植、制糖技术、糖品消费和糖品外贸等方面在东亚甚至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是当之无愧的东亚糖业大国。——摘编自赵国壮《论中国糖业经济的“明清变革”》材料二1884年以前,我国蔗糖仍大量出口,畅销香港地区和英、美等国,据中国海关贸易报告数据,到1884年仍出口白糖2475万公斤,黄糖5415万公斤。19世纪末20世纪初,糖品生产贸易情况逐渐发生变化。1924-1930年,我国每年平均进口白糖60万吨,1931-1937年,每年平均进口约30万吨。直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我国进口糖有增无减。从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中国内地机制糖厂年产糖3万吨,加上生产的土糖17万吨,合计食糖年产量也就20万吨,在当时世界产糖国家排名第26位。这一时期,中国也开始在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建立了机械化制糖企业,甘蔗栽培与糖业的衰败状况有些许改观。第3页共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摘编自《简谈糖业发展史之中国篇》(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末至清中期糖业经济变革所呈现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糖业经济演变的趋势及原因。(8分)19.(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唐朝以前中国孔子庙空间分布格局唐朝中国孔子庙空间分布格局——摘编自李梦羽《中国孔子庙空间分布特征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别说明推动和阻碍汉至南北朝时期孔子庙修建的因素。(8分)(2)根据材料指出唐朝孔子庙分布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6分)三、论述题(12分)20.(12分)【社会变迁与人类发展】材料安东尼·吉登斯在他的著作《现代性的后果》中指出,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变迁是一种剧烈变化,即古登斯所说的“现代社会制度从传统的社会秩序中分离出来是断裂的”。这种“断裂”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现代性时代到来的绝对速度;二是现代化变迁的范围;三是现代制度的固有特性,即在旧秩序中无法简单找到现代社会的组织形式。请以“社会变迁”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论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第4页共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历史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数学
2023-11-28 17:35
4页 -
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政治答案
2023-11-28 17:35
1页 -
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英语
2023-11-28 17:35
8页 -
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生物答案
2023-11-28 17:35
2页 -
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
2023-11-28 17:35
8页 -
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英语答案
2023-11-28 17:35
4页 -
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历史答案
2023-11-28 17:35
1页 -
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生物
2023-11-28 17:35
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