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试题(老高考旧教材)+专题1+论述类文本阅读+突破练2 分析论证特点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试题(老高考旧教材)+专题1+论述类文本阅读+突破练2 分析论证特点
格式:docx页数:4页大小:27.9 K上传日期:2023-12-19 15:36浏览次数:467 侵权/举报

突破练2 分析论证特点(限时20分钟,赋分18分)一、(2023四川成都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许多人认为,中国哲学是一种入世的哲学,很难说这样的看法完全对或完全错。持这种见解的人认为,中国无论哪一派哲学,都直接或间接关切政治和伦理道德。因此,它主要关心的是社会,而不关心宇宙;关心的是人际关系的日常功能,而不关心地狱或天堂;关心人的今生,而不关心他的来生。不过,这只是从表面上看问题。用这种过分简单的办法是无从了解中国哲学的。中国哲学的主要精神,不能把它称作完全是入世的,也不能把它称作完全是出世的。它既是入世的,又是出世的。由于有这样的一种精神,中国哲学既是理想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它讲求实际,但并不肤浅。入世和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是对立的一样。中国哲学正是要在这种两极对立中寻求它们的综合。按中国哲学的看法,能够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中实现这种综合的人,便是圣人。圣人既入世,又出世;他的品格可以用“内圣外王”四个字来刻画:内圣,是说他的内心致力于心灵的修养;外王,是说他在社会活动中好似君王。这不是说他必须是一国的首脑,从实际看,圣人往往也不可能成为政治首脑。中国哲学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发展这样的品格。因此,中国哲学讨论的问题就是内圣外王之道。这里的“道”是指道路,或基本原理。既然哲学所探讨的是内圣外王之道,它自然难以脱离政治。在中国哲学里,无论哪派,其哲学思想必然也就是它的政治思想。这不是说,中国哲学里没有形而上学、伦理学或逻辑学,而是说,它们都以不同形式与政治思想联系在一起。举例来说,名家所辩论的“白马非马”,似乎与政治毫不相干,但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认为“欲推是辩,以正名实,而化天下焉”。在今日世界,政治家们都标榜追求和平,事实上,我们不难看到,有的一面侈谈和平,一面却在准备战争。这就是名实不符。按公孙龙的意见,这种名实不符应当纠正。的确,要改变世界,这就是需要加以改变的第一步。由于哲学以内圣外王之道为主题,所以研究哲学就不是仅仅为了寻求哲学的知识,还要培养这样的品德。哲学不是一种智力游戏,而是十分严肃的事情。金岳霖教授在一篇未发表的论文中说:“哲学要求信奉它的人以生命去实践,哲学家只是载道的人而已。哲学家应终身持久不懈地操练自己,生活在哲学体验之中,超越自私和自我中心,以求与天合一。这种心灵的操练一刻也不能停止,因为一旦停止,自我就会抬头,内心的宇宙意识就将丧失。因此,从认识角度说,哲学家永远处于追求之中;从实践角度说,他永远在行动或将要行动。这些都是不可分割的。在哲学家身上就体现着‘哲学’这个词本来含有的智慧和爱的综合。中国哲学家,在不同程度上,都是苏格拉底,因为他们把伦理、政治、反思和知识都融合在一起了。对他们来说,哲学不是仅供人们去认识的一套思想模式,而是自己据以行动的内在规范。”(摘编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的精神》)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指出“中国哲学是一种入世的哲学”这种看法有失偏颇,持该观点的人并未深入理解中国哲学的精神。B.按中国哲学的看法,只有圣人才会在入世和出世两极对立中寻求综合,“内圣外王”是对圣人品格的概括。C.中国哲学所探讨的是内圣外王之道,它既注重实际,又有深刻性,具有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双重特征。D.金岳霖认为,哲学家一旦停止心灵的操练,生活在哲学体验之外,自我就会抬头,内心的宇宙意识就将丧失。2.(对点练)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从本文的论证中,既可看到哲学精神对哲学家的影响,也可以发现哲学家对哲学精神的塑造。B.文章第三段以“白马非马”相关看法为例,说明中国哲学总是以不同形式与政治思想相联系。C.文章援引金岳霖的论文肯定了中国哲学家的追求,表明研究哲学与智力无关,重在培养品德。D.文章有破有立,从中国哲学的精神内涵及讨论主题等角度廓清了人们对中国哲学认识的误区。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中金岳霖观点的一项是( )(3分)A.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孟子认为“得道”是关键,只有“得道”才能“人和”,才能在征伐中获得胜利。B.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批评时人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发出了“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慨叹。C.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写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强调要正确判断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D.明代思想家王守仁主张“知行合一”,他在《传习录》中指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二、(2023江西校联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以人为本”是指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注重人的生命与价值。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自古而今源远流长、含弘光大。早在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在向齐桓公陈述成就霸业之道时就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意为:霸王之业的开始,是以人为根本的。这个“本”理顺了国家才能巩固,这个“本”搞乱了国家势必危亡。在这里,管仲所说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他的这番话虽然是从当时统治者的立场出发的,却道出了治国安邦、成就伟业所应遵循的不移至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无数次告诉世人,无论风云如何变幻,一个政权或政党的兴亡更替,最终取决于民心向背、民意顺逆。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古代诸子百家、历代王侯将相等阐释与推崇民本思想的睿语哲思,无万大千、不可胜数。以人为本是先贤理政之本,从老子“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到孟子“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再到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均强调了这一点。它也是朝代兴废之由,从《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到唐太宗《民可畏论》“国以民为本”,都深知这个道理。它还是个人修身之道,从《诗经·大雅·抑》“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到孔子“仁者,爱人”,再到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无不如此。这些爱民、富民、保民、养民、利民的民本思想,虽然百家争鸣,但皆是一个“民”字贯穿其中,终而殊途同归,源源不断汇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泽被后世,成为我们继续前行的不竭力量。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不是抽象的、空洞的、凝固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党更是坚定地站在人民一边,在不同历史时期,演绎着不尽相同的感人故事,彰显着各自精彩的时代精神。在长征途中,红军经过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三位红军女战士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半条送给乡亲。“半条被子”的故事虽小,折射的却是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这和传统民本思想不同的是,立场发生了根本变化,人民立场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立场,党始终代表着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传统文化民本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内涵相近相通,我们党创造性地将传统民本思想精髓与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相结合,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以人民为中心,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的朴素情感、思想认知和价值认同,是我们治国理政的方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人民生活幸福就是“国之大者”。在推进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实践中,我们坚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生存权、发展权为首要的基本人权,提出“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如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我国人权事业发展打下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内容的以人为本,千百年来薪火相传,并在当代中国照进现实,涵泳、传递着岁月无法磨灭的内在价值和生命力。(摘编自丁兆丹《济大事者,必以人为本》)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春秋时期,管仲就向齐桓公提出“以人为本”的霸业主张,认为它是治国安邦、成就霸业的根本所在。B.中华典籍中有无数推崇民本思想的言论,古代思想家和王侯将相都懂得民心向背、民意顺逆的道理。C.爱民、富民、保民、养民、利民等民本思想都以“民”为核心,既是先贤理政之本,也是个人修身之道。D.中国共产党人将传统民本思想精髓与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相结合,创新性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对点练)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开头引述管仲的言论,是为了论证中华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基本精神源远流长。B.文章第三段引用古人的话,从多个角度解读“以人为本”,便于使人理解其丰富具体的内涵。C.文章讲述“半条被子”的故事,突出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理念优于马克思主义人民观。D.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点明论题,再具体分析,然后由古而今纵向展开,最后总结全文。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民心、民意决定了一个政权或政党的兴亡更替,历史证明,顺民心者则昌,逆民意者则亡。B.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虽百家争鸣,但殊途同归,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造福后代。C.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政方略指引下,我国解决了贫困问题,国家发展正走向康庄大道。D.中国共产党将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放在基本人权的首位,视“人民幸福生活”为最大人权。 答案与解析突破练2 分析论证特点1.B 解析B项,“只有圣人才会在入世和出世两极对立中寻求综合”曲解文意,原文指出能够实现入世和出世两极对立综合的便是圣人,并非只有圣人才会寻求综合。2.C 解析C项,“表明研究哲学与智力无关”错误,应是为了说明“哲学不是一种智力游戏,而是十分严肃的事情”。3.D 解析D项,强调的是“知行合一”,结合最后一段中“把伦理、政治、反思和知识都融合在一起”“哲学不是仅供人们去认识的一套思想模式,而是自己据以行动的内在规范”可知,与文中金岳霖的主要看法一致,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4.B 解析B项,“古代思想家和王侯将相都懂得民心向背、民意顺逆的道理”说法绝对,原文是“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古代诸子百家、历代王侯将相等阐释与推崇民本思想的睿语哲思,无万大千、不可胜数”。5.C 解析C项,曲解文意,“半条被子”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无论在任何时期都是“以人民为中心”,原文并未比较我党“以人为本”的理念与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哪个更优。6.C 解析C项,“我国解决了贫困问题”错误,原文说“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绝对贫困”与“贫困”的概念不同。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