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历史(九省联考考后提升卷,甘肃)(考试版)
历史(九省联考考后提升卷,甘肃)(考试版)
格式:docx页数:6页大小:70.1 K上传日期:2024-02-15 17:54浏览次数:89 侵权/举报

2024年1月“九省联考”考后提升卷(甘肃卷)高三历史(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共48。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中华文化中“中”的观念由来已久。史学家唐兰认为“中”最初为氏族时代议事场所居中之徽帜,群众望之而趋附,其所立之地恒为中央,“因更引申为一切之中”。商周以降,“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立宫,择宫之中立庙”成为重要的政治思想。这反映出( )A.早期政治的中央集权特点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C.古代建都以地理中心为主D.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特征2.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全国27郡有盐官共36处,铁官在40郡中有48处。其分布范围在东北远至辽宁的盖县,西南至云南的安宁,西北达内蒙古的河套西北,南抵广州,东南到浙江的海盐。汉代的盐铁制度( )A.满足了汉代政府的经费需求B.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C.开创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D.提供了物美价廉商品3.南朝时,寒门人士出任品级不高的中书舍人的现象较为突出。刘宋时,寒门出身的戴法兴、戴明宝、巢尚之等人出任中书舍人,孝武帝刘骏处理官吏选授、升降和赏罚等大事,都与他们商议,然后做出决定。连士族出身的太尉王俭都自叹不如。这种现象说明( )A.选官制度变革使人才选拔更加公平B.原有的统治基础不能适应社会发展C.世家门阀的统治地位已经走向崩溃D.中书舍人成为中枢决策机构的核心4.范宽所作《溪山行旅图》是北宋山水画的典范。画家用散点透视等手法,全面观察、了解所要绘制的自然物象,做到了穷尽广大、穷尽细微之处。画家不只客观记录山水,更将物理层面的观物引申到精神层面的察己,将自己的主观精神融合其中。这种创作体现了( )A.程朱理学的方法论B.儒家经世致用的理念C.以形写神的艺术风格D.生活气息浓厚的特色5.清初保持满族传统的宁古塔人,“尚淳实,耕作之余,尤好射猎。近年汉字事件日增,竞谈文墨”。乾隆五十七年,乾隆帝降旨:“盛京等处旗民杂处,而地广土肥,贫民携眷出口者,可藉资口食,即人数较多,断不致滋生事端,又何必查验禁止矣。”乾隆帝的上述举措( )A.试图改变清廷闭关自守政策B.促使汉语逐渐成为满汉通用语言C.导致满汉民族交融步伐加速D.推动汉民开始大量移居东北地区6.1876年,沈葆桢在中国台湾创立基隆煤矿,矿务局盲目抬高煤价,致使上海市场为日本廉价煤所夺。局方还一味坚持原价,宁可“坐视上等之煤渐化为次等,次等之煤再化为下等,下等之煤,一火自焚,不值一钱”。此事例可用来说明洋务企业( )A.产品的生产与市场脱节B.缺乏市场化经营意识C.阻滞了中国近代化潮流D.受到外国资本的控制7.1924年,有人评价时局时曾有这样的表述:“北京所发生之事实,于全国无重大影响。北京乃一隅,而非全国,且不能统治全国。”材料表明当时( )A.政局剧变导致政治中心发生转移B.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城市地位高低C.北伐战争推动革命形势迅速发展D.地方势力膨胀致使中央权力式微8.中国共产党在一次会议中曾指定12本干部必读书。规定3年内看一遍到两遍。其中有《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经典著作。这次会议( )A.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B.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C.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D.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9.1950年,周恩来说:“我们已经掌握了国家大门的钥匙。”刘少奇说:“从今以后,中国工业就不致受到帝国主义的廉价商品的竞争,中国的原料将首先供给自己工业的需要。这就扫除了一百年来使中国工业不能发展的一个最大的障碍。”这说明,当时中国( )A.明确了工业是经济建设的重点B.坚持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C.坚定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D.认识到主动对外开放的重要性10.1982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商业部合并,但保留了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牌子,设立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保存了省以下供销合作社的独立组织系统。改革后的供销合作社在为农服务、改进经营方式、提高综合实力和扩大对外交往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些做法在当时( )A.标志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B.使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得以完成C.有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D.服务于改革开放事业总体进程11.中世纪欧洲地图常常把“海洋环绕陆地形成一个O字型,而在亚非之间用水域隔开,构成一个T字型,在这些地图上,耶路撒冷永远属于中央最显著的位置。”这反映了,中世纪欧洲( )A.绘制地图的技术领先世界B.流行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念C.基督教神学影响文化发展D.地圆学说开始为人们所信12.17世纪初,西属美洲殖民地生产的烟草大量输入西班牙,经西班牙的工场加工后再大量出口。这一时期,英国从西班牙进口了大量烟草,西班牙据此平均每年可获利10万镑。为防止货币外流,英国对进口烟草征收重税。这从侧面反映出( )A.西班牙主导了商业革命B.世界市场逐步发展C.世界贸易格局多中心化D.殖民霸权争夺激烈13.1784年,英国一磅细纱的售价为10先令11便士,原料费用为2先令;1812年,一磅细纱的售价为2先令6便士,原料费用为1先令6便士;1832年时,其售价为11.25便士,原料费用为7.5便士。这一变化会导致( )A.棉纺织业提高机械化水平B.英国率先建立新型垄断组织C.商人加大对中国鸦片走私D.政府逐步放弃自由贸易政策14.列宁认为:“我们曾计划依靠这种热情直接实现与一般政治任务和军事任务同样伟大的经济任务。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得出这一结论是基于( )A.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B.国家政权基础的改变C.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问题凸显D.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15.1689年起,英国商人开始直接从中国购买茶叶,此后饮茶之风席卷了整个英国,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英式茶文化。正宗的英式下午茶非常讲究,幽雅舒适的环境、丰盛的点心、高档的茶具以及悠扬的古典音乐都是必不可少的。上述材料集中反映了( )A.政治变革助推了文化的认同与创新B.文化伴随着商品流动在借鉴中发展C.英式茶文化体现出含蓄内敛的西方哲学D.中英之间的茶叶贸易满足了大众的需求1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迁移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例如:德国与东部邻国的国界重新划定,引起约1700万人口大规模迁移;苏联与波兰国界重新划定,引起约300万人口的迁移;1947年印巴分治,造成1400余万人口在印巴之间迁移。这些现象反映出( )A.大国“冷战”使人口分布失去平衡B.世界人口的迁移加速了全球化C.人口迁移主导了世界格局的演变D.国际政治性人口迁移规模巨大第Ⅱ卷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下表示意“封”“郡”二字的字形结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材料二公元前227年,罗马建立第一个行省,之后,随着罗马海外征服的范围不断扩大,行省数目大为增加,行省制成为罗马统治海外领地的重要制度。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后,行省制度趋于完善。长期的战争以及行省需要重兵驻扎,从而为军阀的出现提供了条件。行省制的发展,破坏了罗马城邦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即与氏族血缘关系有联系的具有闭塞性质的罗马公民集体,最终导致罗马城邦走向崩溃。……古代中国的县,出现在春秋时期。……郡大概到春秋末期才出现,秦国郡辖县制度的形成,大概要到战国末期。秦帝国建立后,废除分封制,确立郡县制为帝国的地方行政制度。在秦汉帝国,氏族血缘关系残余被较为彻底地铲除,但罗马帝国仍存城邦时期血缘关系的残余。罗马与秦汉的专制政体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秦汉郡县的机构庞大,尽管秦汉郡县机构复杂,人员众多,但管理层次则是相当分明的,罗马行省机构则远不及秦汉帝国那样复杂。罗马行省之下为城市,由于城市具有自治或半自治的性质,所以罗马行省机构设置简单,官吏人数不多。行省主要负责税收、司法和治安等方面事务,远不及秦汉郡县管辖得那样广泛。尽管随着罗马帝国的发展,中央政府对行省控制不断加强,但罗马行省始终没有形成层次分明的管理机构。——摘编自易宁《秦汉郡县制、罗马行省制与古代中西文明的特点》(1)根据材料一,从表中字形结构演变来分析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主要区别。(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秦汉郡县制和罗马帝国行省制建立的异同点,并分析不同的主要原因。(10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材料一1958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该条例彻底废除了城乡人口自由流动的政策规定,正式建立起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通过设置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城乡人口流动被纳入国家计划,农民基本失去了自由流动的权利,与农村和农业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其后的人民公社制度将这一机制发挥到了极致。与此同时,城市中也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建立起由政府统一安排的就业制度和商品粮供应制度,以及其他与人们生活相关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一系列制度,最终形成了城乡社会二元体制。——张海鹏《中国城乡关系演变70年:从分割到融合》材料二通过改革获得制度变革收益是自发性的,也是不可逆的,日益摆脱制度性束缚的农民,不断寻找着发挥生产潜能、增加家庭收入的各种经济机会,从而促使传统的城乡关系格局以惊人的速度得到改变。……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基于中国城乡发展的现实,中央着手对城乡关系做出重大调整。从2000年开始,政府就逐步推行了农村税费改革,尝试从制度上减轻农民的税费负担,进而改善城乡关系。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基本方针。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的要求,并将“统筹城乡发展”列为五个统筹之首。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经过几年的探索,政府对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思路更加明晰,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成为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新目标。——张海鹏《中国城乡关系演变70年:从分割到融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城乡二元体制的表现。(6分)(2)进入21世纪后,党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改善城乡关系?(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5世纪末16世纪初期,一方面由于日本入华朝贡的使节不断生事,另一方面,日本国内政局出现极大动荡,导致贸易秩序混乱。1548年明朝政府拒绝了日本使者进行贸易的请求。日本商人只有退而求其次,绕道东南亚。与此时把持东南亚贸易的葡萄牙商人进行贸易以获得来自中国的生丝。同时葡萄牙占据了中国的澳门,由于澳门背靠中国大陆,所以获得中国的生丝和丝制品十分容易。而葡萄牙人正是靠着向马六甲、印度果阿和日本出售生丝,赚取白银,成为日本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葡萄牙人在中国和日本之间来回奔波就是想获得日本的白银,几乎每年都能获得60万两左右的白银。这批数目巨大的白银使葡萄牙商人们在中国市场上如鱼得水。他们用白银和中国人交易瓷器、茶叶、生丝、黄金等价值连城的货物。——摘编自赵文红《17世纪上半叶欧洲殖民者与东南亚的海上贸易》材料二商业的发展,首推法兰德斯的安特卫普。它是当时欧洲最重要的商业和金融信贷业的中心。有不少满载美洲金银和商品的西班牙船首先在这里停泊,然后将货物转运欧洲各地。欧洲各国的出口商品也大都在这里集散。安特卫普的港口可同时停泊大小船只2000多艘。街上每日往来的外商达5000—6000人。各国的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