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九省联考”考后强化模拟卷高三历史(考试时间:7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从河南二里头和时间稍后的四川三星堆遗址中,考古发现两地有一些共同特征的器物,都有陶盉(酒器)、龙形牙璋(礼器)、镶嵌绿松石铜牌、海贝等。但三星堆独特的青铜神像、金杖、面具和神树等,显示其特殊的祭祀行为。解读最准确的是( )A.夏人礼仪在古蜀文明中传承 B.古蜀文明兼收并蓄、个性鲜明C.两地的区外贸易都相当发达 D.两地文明之间存在着交流互鉴【答案】B【解析】材料告诉我们,两地出土的器物存在明显的共同特征,但三星堆器物也保留特殊个性,且结合所学三星堆遗址反映古蜀文明的特点可知古蜀文明具有兼收并蓄、个性鲜明的特征,B项正确;三星堆遗址的器物与夏朝器物具有共同特征,不能认为夏人礼仪在古蜀文明中得到传承,排除A项;虽然海贝在两地考古都有发现,但不能就此证明区外贸易相当发达,排除C项;根据材料“从河南二里头和时间稍后的四川三星堆遗址中”可知,两大文明从时序上,不能得出互相借鉴结论,排除D项。故选B。2.汉武帝以前,任丞相者全为列侯,他们大都是军功大臣及其后裔,在朝廷势重位尊,权力很大。元朔五年,汉武帝任用出身微贱的《公羊春秋》学者公孙弘为丞相,封为平津侯,改变了过去以列侯为相的旧制。汉武帝的这一调整,旨在()A.营造崇儒的社会氛围 B.加强对朝政的全面控制C.削弱列侯的政治特权 D.改进汉代选官用官制度【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武帝任用出身微贱的公孙弘而不是列侯为丞相,这样的调整使得势重位尊的列侯权势下降,而汉武帝对朝堂的控制力度上升,即君主集权加强,B项正确;崇儒为作用之一,但并不是汉武帝的主要目的,A项错误;削弱列侯的政治特权是表象,其深层次的目的是加强对朝政的控制,C项错误;材料仅涉及丞相任命,并未涉及汉代的选官制度,D项错误。3.吕思勉在《两晋南北朝史》中谈到:“然人士流移,非一朝可复;而吴(东吴)平未几,五胡之乱复起,南北隔越,侨置之州郡县遂多,土断之法,盖终晋、南北朝之世,未能尽行;此则九品中正之法,所以相沿而不废也。”据此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实施()A.表明士族门阀势力强大B.旨在预防地方割据重演C.深受特殊社会环境影响D.推动官吏群体的儒家化 【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人口迁移频繁,原有的选官制度无法推行。而九品中正制深受特殊社会环境影响,在战乱时期人士流移的条件下发展而来的,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C项正确;材料表述的是九品中正制产生背景,并未体现士族门阀势力强大,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的实施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主旨并不是预防地方割据,排除B项;材料表明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深受特殊社会环境影响,未体现官吏群体的儒家化,排除D项。故选C项。4.唐朝旅游业发达促进了旅游思想的多元化发展,既有以济世安邦为目的的宦游,又有以化羽登仙为目的的仙游,更有以结得善缘为目的的释游,还有“身在江湖之上,心游魏阙(朝廷)之下”的隐游。这反映了( )A.阶层流动性增强 B.户籍管理松弛 C.三教并行的影响 D.魏晋遗风盛行【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济世安邦为目的的宦游”体现的是儒家思想,“以化羽登仙为目的的仙游”体现的是道教思想,“以结得善缘为目的的释游”体现的是佛教思想,因此综合起来,唐朝旅游思想的多元化与三教并行相关,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阶层流动性的增强,这是科举制的影响之一,从题干中无法得出,排除A项;B项表述不符史实,唐朝大索貌阅,户籍管理严格,排除B项;魏晋遗风是指魏晋时期的风度与气骨,一种旷达的名士态度与傲然的精神操守,题干的信息体现不了,排除D项。故选C。5.明清时期,珠算的运用得到普及和发展,徽州人程大位有关珠算的著作《算法统综》“晓畅易通,穷搜博采,故为世所重”。该书一经刊行,坊间翻刻,盗版成风。该书的刊行()A.说明我国数学水平领先世界 B.促成传统科技的突破C.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D.推动了印刷术的改进【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明清时期珠算得到普及和发展,关于珠算的著作也风行一时,体现了珠算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C项正确。题干并不能体现我国数学水平与其他国家的对比,排除A项;珠算著作的风行仍是传统科技,但没有促成传统科技的突破,排除B项;题干并不能体现印刷术的改进,排除D项。故选C项6.甲午战争以后,从“商业救国”思潮发展而来的“实业救国”呼声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辛亥革命后,“非实业不足以立国”、“实业救国”一时成为社会的最强音。这反映出()A.社会对政府改善民生的期盼B.民众对发展民族工业的信心C.发展近代实业环境不断恶化D.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的主题 【答案】D【解析】根据“非实业不足以立国”、“实业救国”、“一时成为社会的最强音”,说明“救国”成为社会的最强音,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的主题,故D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对政府的期盼,排除A;材料反映“实业救国”的呼声,无法体现民众对发展民族工业的信心,排除B;材料信息不能看出发展近代实业的环境不断恶化,从“非实业不足以立国”、“实业救国”一时成为社会的最强音看出,国内环境对发展近代实业是有利的,故C错误。7.如图为1913年7月出版的《新闻报》刊载的漫画。漫画中展示了被袁世凯玩于掌上的几个小人,“免官”的是江西都督李烈钩,“宣抚使”是广东都督胡汉民,“筹边使”是安徽都督柏文蔚。该漫画体现出()A.对袁窃取革命成果的嘲讽 B.国民党政治建设面临挑战C.资产阶级结束了封建帝制 D.民众支持护国战争的信念【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3年中国。漫画中的大手是袁世凯的大手,被袁世凯玩于掌上的几个小人,“免官”的是江西都督李烈钧,“宣抚使”是广东都督胡汉民,“筹边使”是安徽都督柏文蔚,说明袁世凯当时倒行逆施,违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意欲称帝,体现出国民党政治建设面临挑战,B项正确;A项发生于1912年,题干涉及时间是1913年,时间不符,排除A项;C项同样发生在1912年,时间不符,排除C项;题干涉及时间是1913年,袁世凯称帝是1915年,护国运动发生于1915年,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8.1935年1月,伍修权在参加某次会议期间作《七律·历史转折》一诗:“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此次会议()A.成为了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彻底结束了“左”倾在党中央统治C.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D.解决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1935年1月”“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可知,该会议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了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项正确;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统治地位,但“彻底”说法错误,排除B项;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遵义会议并未出现这一作用,排除C项;“解决了”说法错误,遵义会议后,党内依然存在分歧和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9.20世纪30年代,福建龙岩县流传着一首民谣:“阿婆苦了几十年,军队来后分了田……香糯酿酒美又甜,酒甜难比有了田;酒甜只能甜一时,有田就能甜年年。”这首民谣的传播()A.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进程 B.有利于中共土地革命的开展C.宣传了减租减息的政策 D.有助于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了福建龙岩县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土地革命实施的情况,反映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当地的践行,该民谣的传播证实了土地革命的成功,有利于推动土地革命的开展,B项正确;1927年国民革命结束,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A项;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减租减息,而此时的土地政策是“打土豪,分田地”,排除C项;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D项。故选B项。10.《中国文摘》于1946年12月在香港正式出版,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创办的第一份面向海外发行的英文期刊。该刊揭露国民党的内战阴谋和腐朽统治,向全世界报道解放战争的消息,宣传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革命。《中国文摘》的刊发()A.扭转了解放战争的不利局面 B.使国民党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C.促进了民众思想的极大解放 D.有利于共产党革命形象的构建【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1946年的中国。根据材料“该刊揭露国民党的内战阴谋和腐朽统治,向全世界报道解放战争的消息,宣传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革命。”可知,《中国文摘》通过向海外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过程和成就,让更多海外的人了解解放战争,了解中国共产党,这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有利于中国共产党革命形象的构建,D项正确;“扭转解放战争不利局面”的说法夸大了《中国文摘》的作用,表述不准确,排除A项;材料无法直接得出国民党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与题干及史实不符,排除B项;《中国文摘》面向海外发布,与民众思想解放没有必然关联,排除C项。故选D项。11.雅典没有全职军队,没有所谓的“常备军”,所有的军人都是兼职的。一旦战争爆发,不管是经商或务农的公民都要放下日常营生,聚合成军。农民步兵常是阿里斯托芬喜剧中的主角,公共艺术品如帕特农神庙中,理想的公民形象就是步兵。这说明雅典()A.公民必须能征善战 B.全民皆兵好战风气C.城邦实行公民政治D.军队是民主的源头【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雅典。材料“一旦战争爆发,不管是经商或务农的公民都要放下日常营生,聚合成军”体现的是雅典公民有保卫城邦的义务,说明当时城邦实行民主政治,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公民的参军义务,非能征善战和好战风气,排除AB项;军队并非是民主的源头,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2.百合花图案原是基督教的一种神学象征符号,后逐渐成为法国国王的专属纹章。13世纪中后期,法兰西王国内的王室领地或领有国王“特许状”的城市在其印章上加上了百合花图案。这反映了()A.百合花成为法国的象征符号B.法兰西王权有一定程度加强C.等级君主制在法国已经形成D.世俗王权完全超越教会教权【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中世纪(法国)。百合花图案由神学的象征变成为法国国王的专属纹章,王室领地或领有国王“特许状”的城市在其印章上加上了百合花图案,代表尊奉和效忠国王,反映法兰西王权有一定程度加强,B项正确;中世纪百合花图案主要代表王室,而非象征法国,排除A项;等级君主制在法国的形成是以1302年三级会议的召开为标志,排除C项;材料只能体现世俗王权加强,不能断定世俗王权完全超越教会教权,排除D项。故选B项。13.有学者指出,19世
历史(九省联考考后提升卷,广西)(解析版)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历史(九省联考考后提升卷,广西)(原卷版)
2024-02-15 17:54
8页 -
生物(九省联考真题完全解读,江西卷)-2024年1月“九省联考”真题完全解读与考后提升
2024-02-15 17:54
28页 -
物理(九省联考考后强化卷,安徽)(解析版)
2024-02-15 17:54
19页 -
物理(九省联考考后强化卷,安徽)(原卷版)
2024-02-15 17:54
8页 -
物理(九省联考考后强化卷,黑龙江、吉林)(原卷版)
2024-02-15 17:54
8页 -
物理(九省联考考后提升卷,河南)(解析版)
2024-02-15 17:54
17页 -
物理(九省联考考后提升卷,河南)(原卷版)
2024-02-15 17:54
7页 -
物理(九省联考考后提升卷,江西)(解析版)
2024-02-15 17:54
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