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题型21 诗歌阅读之形象类(答题模版)-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题型21 诗歌阅读之形象类(答题模版)-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格式:docx页数:16页大小:537.6 K上传日期:2024-02-15 17:58浏览次数:555 侵权/举报

题型21诗歌阅读之形象类1.命题形式近几年都保持着2道题:一道选择题加一道主观题。一般选择题为3分,主观题为6分,共计9分。2.选材特点选择唐诗宋词中的诗歌较多,大多数是近体诗,也会考查古体诗。2023年新高考卷考查的是宋代林逋和林希逸的诗。林希逸是南宋的最后以为理学家,考查的是一首哲理诗。2022年考查的是唐代李白和宋代理学家魏了翁的诗。2021年考的是宋代陆游和唐代杨巨源的诗。近三年来看,考查词的时候少。诗歌的形象是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且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这些形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扣住诗歌形象是鉴赏诗歌,感受诗情、领悟诗意、体会诗境的基本途径。近年来从考查题型来看,高考主要从4大角度命题:人物形象鉴赏、景物形象鉴赏、事物形象鉴赏、意象含义(内涵)及作用分析。关于诗歌形象类的考查一般情况下,是出在选择题里,2023年新高考2卷,15.小题A.诗人描写自己乘船归家途中所见,笔下画面随着行程逐次展开,自然流畅。B.诗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晖的映照之下,有动有静,多姿多彩,令人愉悦。C.诗人如处仙境的感觉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D.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状物生动,笔触鲜活而细腻。四个选项都蕴含了对诗歌形象的考查。考点一人物形象突破一 鉴赏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诗人的痕迹。诗人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憎、价值观和人生追求。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时所感悟和想象的诗人的形象用语言准确形象地描述出来。在偏重叙事或诗人隐身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高考设题方式一是鉴赏人物形象,二是鉴赏塑造人物形象所用的手法,第二个方面放在“表达技巧”章节讲解。【迁移拓展】下列教材中的诗句或诗歌,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特征是什么?诗 歌主要人物形象特征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陈子昂《登幽州台歌》陆游《示儿》、辛弃疾《破阵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翰《凉州词》、王昌龄《出塞》柳永《雨霖铃》、李商隐《无题》答案 豪放洒脱、傲岸不羁 心怀天下、忧国忧民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 友人送别、思念故乡 献身边塞、反对征伐 爱恨情长、缠绵悱恻考题示例:透析考题,知能迁移【常见设问】1.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3.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方法指导】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阮郎归·初夏苏 轼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①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注】 ①水沉:指沉水香。古人用它来熏室内。这首词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的?请简要赏析。解析 第二问应该从手法角度作答,其中要明确诗歌常用的手法或技巧,本词中,上片重点写了庭院和景致,属于烘托人物;下片写少女“纤手弄清泉”,属于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答案 (1)词中塑造了一个娴雅、活泼,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女子形象。(2)①上片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琴棋、熏香之家写其情趣雅致,绿槐高柳的庭院写其性情沉静。②下片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赏雨赏花写其兴奋好奇,纤手弄泉写其活泼天真。考点二鉴赏景物形象鉴赏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从高考命题来看,对景物形象的考查往往有三种类型:一是画面描述题,二是意境赏析题,三是写景作用题。前两种类型有诸多相通之处,区别主要体现在前者答案要点有“画面特点”“画面内容(意象)”两部分,对情感分析一般不作要求;后者答案要点除以上两点外,还要分析其所蕴涵的感情、所运用的艺术技巧。古代诗歌意境特点意境风格意境特点豪放类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浩瀚辽阔、广袤高远、旷达洒脱清幽类清新明丽、宁静恬淡、淡雅闲适、和谐静谧、恬静优美伤感类凄清冷寂、孤寂冷清、哀怨低沉、凄惨萧条、苍凉悲壮婉约类缠绵悱恻、哀婉动人、委婉含蓄、蕴藉风流、朦胧缥缈超脱类超脱世俗、远离尘嚣、高雅脱俗、超凡脱尘、风致雅洁华美类富丽堂皇、华美绚丽、华妙艳丽、瑰丽神奇、色彩斑斓【迁移拓展】下列教材中诗歌名句,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特点?诗歌名句意境特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答案 雄浑壮丽 壮阔苍茫 苍凉悲壮 闲适恬淡 清幽明净 明丽清新 萧疏凄寂 安谧美好 高远深邃 淡雅幽远 清冷幽静考题示例:透析考题,知能迁移(一)画面描述题【常见设问】1.“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方法指导】画面描述“3步骤”说明:第三步根据题干要求,有时可以省略。【典例示范】典例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东晋]陶渊明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注】 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解析 第一步:概括特点。本题通过明确重点词语的含义来概括画面特点。如“平畴”指平旷的田野,“怀新”指孕育着新的生机。第二步:描绘画面。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这两句诗所描绘的画面。答案 平旷的田野上,从远处吹来的微风,轻轻拂过禾苗。长势良好的禾苗,焕发出勃勃生机。(步骤一、二)【即练即悟】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杜 甫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集,人远凫鸭乱。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一川何绮丽,尽日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②孔父即孔子。③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解析 概括时,首先要明确重点词语的含义,如“滋漫”在这里是“满溢”的意思。这两句诗的大意是:远远望去,山色苍茫,空旷远寂,夕阳照在江面上,江水满溢,夕照增辉。描绘的是一幅寥廓壮美的画面。作答时用简洁的语言将诗句所描述的画面概括出来即可。答案 描绘了一幅山色苍茫、空旷远寂、夕照增辉、江水满溢的寥廓壮美的画面。(二)意境赏析题【常见设问】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方法指导】意境赏析“4步骤”说明:有时有些步骤需要结合在一起运用,因此,作答时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典例示范】典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度破讷沙①二首(其二)李 益破讷沙头雁正飞,鹈泉②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注】 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鹈泉:泉水名。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解析 第一步:筛选诗歌中的典型景物(意象)。前两句的主要意象有辽远的大漠、高飞的大雁。后两句的主要意象有日出、铁衣。第二步:描述诗歌中所呈现的图景画面。把第一步中筛选出来的主要意象组合和画面描摹出来。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第三步:概括画面氛围特征。辽远的大漠、高飞的大雁,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构成喜忧对比;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下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构成暖冷、声色等的比照。由此可概括出雄健、壮美的意境。第四步:据氛围特征分析情感。根据上面的意境分析,不难概括出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答案 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下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步骤一、二、三)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步骤四)【即练即悟】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解析 ①审题。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其实就是指所描写的景物营造了什么氛围。②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从品味关键字词入手,把每个意象综合起来归纳出意境的特点。③进行必要的联想、想象,体会诗中这些意象所构成的意境给我们的感受。④选择准确的词语概括。例如幽深僻远、清幽明净、幽静平和,雄浑壮阔、雄浑刚健,孤寂冷(凄)清、萧瑟凄凉、凄苦悲凉,恬静优美、恬淡闲适、瑰丽清新、安谧美好、清新自然、迷离渺远等。再来结合这首诗,“莓苔”给人幽静的印象,“白云”“春草”“静渚”“闲门”则充满静穆淡逸的氛围,一切都显得恬静自然,和谐默契,不受丝毫纷扰。抓住这些内容就把握住了这道题的命脉。答案 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三)分析写景作用写景的作用与诗歌所要表达的主旨密不可分,这一点是分析写景作用的根本。但面对具体的诗歌、特定的要求,一定要指出其作用的独特性,若面面俱到,或牵强附会,皆不可取。【常见设问】)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方法指导】1.把握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1)交代事件发生的时令、地点。(2)渲染气氛,营造氛围。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氛围。(3)烘托人物的形象或心理。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的修辞手法,如雪、竹、梅、松、鹤、荷、平仲、金风玉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4)在情节结构中的作用。开篇: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奠定情感基调。中间:承上启下,推动情节的发展。结尾:照应开头,使结构更加完整。以景结情,含蓄蕴藉,回味无穷。(5)写景的作用还有寄情、寓理、显志等。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包孕着对晚唐衰败的叹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蕴含着变化发展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哲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显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快意。2.分析写景的作用,一定要联系诗歌的主旨,一定要遵照题干所指定的方向思考作答。答题规范:1.首先,明确指出其作用。2.然后对所写景物进行分析,一定要与“作用”对应。3.若“作用”是多方面的,可按题干要求逐条亮明观点并作具体分析。【典例示范】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②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③迟。【注】 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6分)解析 第一步,审题。题干有两方面的限定:一是仅对上阕的景物描写进行分析,而不是全篇的景物描写;二是谈“作用”,只针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而言,而不是面面俱到。第二步,弄清全词抒发的感情是什么。显然是词中女主人公的“愁”——内心的痛苦——深闺独处的无奈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