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格式:docx页数:6页大小:289.9 K上传日期:2024-03-06 12:23浏览次数:279 侵权/举报

2024高三第二学期期初学业质量监测历史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上。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考试证号与您本人的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的签字笔写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春秋时期,一些贵族因为种种原因往往离弃宗国,避入他邦,重新入仕,加入到异姓大夫行列中。战国时期,更有苏秦这样的“游士”背井离乡、四处游说,以寻求统治者的赏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这些现象表明该时期()A.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B.选官注重个人才能C.宗法体制遭到破坏 D.变法改革渐成潮流2.汉和帝时期,太学考试允许博士弟子自由阐释经义,主考官五经博士在阅卷时经常难定等第。后来,考试改革为设置50个问题进行测试,按照博士弟子解释的多少和引文明确与否判定等第,使五经博士在评定其等级时有据可依。此可知,东汉A.察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B.五经博士影响太学生入仕C.太学考试禁止发挥个人见解 D.选拔人才的标准发生了变化3.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农民归附政府户籍的数量激增,户口总数比肃宗乾元三年(公元760年)增长近一倍。更多的小农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开始兼营手工业和商业,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弃农经商,或靠佣工维持生计。这些现象反映了()A.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 B.赋税征收不再以人丁为主C.以庸代役促进农业商品化 D.户籍制度的作用大为削弱4.宋辽订立“澶渊之盟”的第二年,宋真宗大幅增加了北方科举的解额,更多举人获得参加省试的资格。庆历元年,陕西边界受到西夏的攻击,宋仁宗特令陕西路诸州“解额不及十人者增五人,十人以上增三人。”由此可知,宋代()A.选官制度强调公平竞争 B.科举人才主要集中在江浙地区C.科举解额用于政治治理 D.边疆战事加剧官僚队伍的膨胀5.下图反映的是上海轮船招商局的部分负债情况。这一情况可以用来说明()A.官办企业缺乏资本原始积累 B.洋务工业难以获得政府资金支持C.中国近代造船工业揭开序幕 D.传统金融机构支持近代企业发展6.从1926年6月至1927年6月短短一年间,部分省份农会会员的人数发生了明显变化,如广东省从64万人发展到80万人,湖南省从3.8万人增加到450万人,湖北省从4000余人猛增到280万人。这反映出()A.农民群众日益成为革命主力 B.反帝反封建主张的普遍认同C.国民大革命形势不断发展 D.民族革命社会动员成效扩大7.清末民初的体育教材都包含了大量的兵式体操内容。1928年出版的《新学制体育教材》则摒弃了兵式体操的训练,为了促进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和“养成圆满的人格”,安排了田径、舞蹈、足球等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内容。体育教材的这一变化A.深受民主科学思想影响 B.顺应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C.迎合国民政府专制统治 D.适应国民革命运动的需要8.1951-1952年,教育部发出指示,要求接办教会学校和接受外国津贴的私立中小学。到1953年,人民政府基本完成了对外国在华教育事业的接收与改造。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在于A.维护文化教育的独立自主 B.满足工业化对人才的需求C.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D.建立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9.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我国政府在刘少奇的大力倡导下,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办托拉斯的经验,试办了汽车、橡胶等12个专业公司和联合企业,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国营企业政企不分的弊端。这一做法A.体现了转变政府职能的探索 B.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性C.加快了国企所有制改革步伐 D.推动了工业企业公私合营10.下图为古代世界的帝国扩张示意图,在该帝国统治下()A.希腊文化中心逐渐东移 B.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C.罗马法体系推动社会发展 D.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11.据《君士坦丁惠赐书》记载,4世纪时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把西欧大部分地区的统治权赐赠给了教皇。学者瓦拉(1406—1457)对此产生怀疑,仔细考证《君士坦丁惠赐书》后,以圣经和历史文献为依据,证明此“神圣文本”是教会伪造的。瓦拉的研究A.反映了新教教义的政治影响 B.否定了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C.冲击了君权神授的专制观念 D.显示了人类理性的主体意义12.印度西海岸城市果阿为深水良港,也是印度西海岸的贸易中心和北上麦加朝圣的出发点。后来罗马教廷在果阿成立主教区,其辖区从好望角一直延伸到日本的广大地区。耶稣会也在果阿建立了传教中心。当时的果阿被称“东方的罗马”。果阿的变迁折射出()A.印度人口结构的重大改变 B.大帆船贸易航线的开辟C.天主教在印度的全面流行 D.全球贸易网的逐步形成13.下表为欧洲、非洲、美洲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其变化反映了()年份欧洲非洲美洲1650年18.318.32.41750年19.213.11.61850年22.78.15.11900年24.97.49.0A.殖民活动影响世界人口分布 B.工业革命推动世界人口增长C.地理大发现是美洲人口增长的根源 D.人口自然流动导致非洲占比的下降14.1930—1932年间,全美有400万个家庭购买了收音机,听众沉迷于五花八门的新闻、广告和娱乐节目。好莱坞电影工业也迎来其历史上第一波小高潮,大多数电影的内容都是讲述俊男美女们的奢华和传奇。这反映出A民众淡定应对危机 B.社会保障刺激消费增长C.经济危机持续加深 D.工业复兴取得良好成效15.1988年,德国政府颁布了《疾病保险体系结构改革法》,该法案在医疗保险制度中引入竞争体制和激励体制,强调个人在医保中的责任和义务,提倡多种形式的医保,将互助、风险共担与自我管理相结合。这一举措A.实质上是削减了福利国家的规模 B.主要是要应对经济“滞胀”局面C.反映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影响深远 D.体现了国家干预在医保领域加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52分,请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明万历(1573—1620年)年间,苏州王生,自幼父母双亡,与婶母杨氏相依为命。转眼间王生到了十八岁,一日,杨氏对他说:“你如今年纪长大,岂坐吃箱空?我身边有的家资,并你父亲剩下的,待我凑成千来两,你到江湖上做些买卖,也是正经.”王生欣然道:“这个正是我们本等。”王生与一班为商的计议定了,说南京好做生意,先将几百两银子置了些苏州货物。拣了日子,雇下一只航船,一路上京。途中遇到一群强盗,尽数抢走了船上金银货物。王生盘缠货物都没了,只能先回家,再作计较.杨氏见王生不久就回,又且衣衫零乱,面貌忧愁,已自猜个八九分。杨氏问他仔细,王生道:“以后只在近处做些买卖罢。”杨氏道:“男子汉千里经商,怎说这话!”在家一月有余,王生又与人商量道:“扬州布好卖。松江置买了布,带些银子到扬州,氽了米豆回来,甚是有利。”杨氏又凑了几百两银子与他,到松江买了百来筒布,独自买了一只船,身边又带了几百两氽米豆的银子,合了一个伙计,择日起行。——据(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正式成书于1627年)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16世纪明朝社会有哪些史料价值。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7世纪,华商加强在东南亚的贸易后,每年数次雇用信使将资金运送到中国。在移民的早期阶段,这种汇款方式或多或少是随着机会的出现而发展的。这些信使大都是第一代移民,与汇款人有亲属或地缘关系。明清时期的“禁海令”意味着充当移民都是死罪,航行途中也会遇到许多危险,从汇款到收到回执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两三年的时间。这些汇款及附带的书信是海外华人连接家庭与侨乡的重要纽带。这种联系既体现在人员、商品的跨境流动,也体现在对“华人身份认同”的保持上。材料二1860年《北京条约》使华工出国合法化,加剧了中国移民的增长速度,经营侨汇的批局业务得到了发展。批局利用邮船或内河轮船上的网络,几乎可以到达中国所有的城市和县城,还以多种方式从他们与银行的关系中获益,从而确保汇款的安全。19世纪,大量的侨汇被用于重建厦门、汕头等东南侨乡城市,促成了东南部资本主义的诞生。到了20世纪,特别在电信开始后,侨汇时间缩短至一周到十天。日本全面侵华初期,华侨通过侨汇渠道把来自海外的大量捐款和各类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中国国内,在他们的信封上印上了呼吁联合抵制日本的口号。1949年后,汇款继续在中国经济和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摘编自班国瑞、刘宏《亲爱的中国——移民书信与侨汇(1820-1980)》(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早期华侨汇款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侨汇业务发展的原因。(3)根据材料,简述侨汇在推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图1图2图3上面三幅地图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城市化的演变。请你为它们配上解说词。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英国文官制度改革前,大选中获胜的政党会任命利益相关者担任一些官职,进行所谓的政治“分赃”,而两党交替执政的局面也使当时政府人员不断更替,随之而来的便是工作效率下降、决策迟疑以及政策连续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英国政府迫切需要进行一场改革。1853年,查理·屈威廉和斯坦福·诺斯科特作了一份被称之为“纲领性文件”的调查报告。报告指出英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几条重要原则:文官分为两级,高级文官负责政策执行,低级文官处理日常事务;文官筛选录取的方式为公开考试,高级文官的考试内容以“牛津和剑桥大学的课程为主”,因此低级文官晋升成为高级文官可谓少之又少;文官的晋升与提拔依靠其政绩与勤奋程度;文官没有政治偏见。文官制度改革跨越数十年,最终以1870年英国再次颁布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制度才得以确立。——摘编自王康旭《浅议十九世纪英国文官制度改革》(1)根据材料,概括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积极影响。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