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六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六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格式:docx页数:10页大小:259.9 K上传日期:2023-11-18 11:28浏览次数:117 侵权/举报

南通市海门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生物一、请你选择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A.光 B.水 C.温度 D.湿度2.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母鸡下蛋 B.铁皮生锈 C.雨后春笋 D.葵花向阳3.韭黄和蒜黄是我们冬季常吃的蔬菜,它的叶片呈黄白色,这是由于人们在蔬菜生长过程中,没有给予它( )A.肥料 B.水分 C.光照 D.适宜的温度4.为探究光对玉米发芽的影响,肖聪同学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在甲和乙两个花盆中种了玉米,并对光、温度和水加以控制,下表中①、②两处分别是( )花盆阳光温度水甲向阳处20℃充足乙暗室①②A.20℃、不充足 B.20℃、充足C.30℃、不充足 D.30℃、充足5.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大雁南飞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鱼儿离不开水 D.秋风扫落叶6.用糖拌西红柿,盘中会出现一些液体,主要原因是西红柿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A.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B.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C.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D.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7.“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农作物提供( )A.水 B.氧气 C.无机盐 D.有机物8.李聪发现阳台上的花向阳一侧生长快。他想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他第一步要做的是(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C.制定探究计划 D.动手进行探究9.生活在北极的狐与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狐相比,耳朵要小得多。下列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哪种是正确的( )A.捕食能力更强 B.奔跑速度更快C.听觉更灵敏 D.减少散热量,更适应寒冷气候10.在做“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时,一组选用5只鼠妇,二组选用50只鼠妇,哪一组的实验结果更准确?为什么?(       )A.二组;可防止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B.一组;数量少便于控制C.一组;实验过程更简短 D.二组;数量多有利于竞争11.到了寒冷的冬天,杨树落叶,而松柏常青,这表明( )A.松柏适应寒冷的气候 B.杨树比松柏对寒冷更敏感C.杨树与松柏适应寒冷环境的方式不同 D.寒冷的环境有利于松柏结果1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生物圈D.荒漠生态系统13.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A.叶 B.叶肉 C.叶绿体 D.叶肉细胞14.用显微镜观察叶下表皮临时装片时,发现一气孔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想使该气孔移至视野中央,装片应移向(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15.如图为探究阳光与有机物关系实验的某一装置,该装置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 )A.分解叶片中的有机物 B.把叶片煮熟C.褪去叶片中的绿色 D.除去叶片中的淀粉二、请你看图填空16.图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1)在图中所指示的A、B、C中,表示粗准焦螺旋的是________。(2)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该注视___________,避免压破载玻片。(3)目镜10×,物镜10×,物像放大___________倍。(4)操作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物B存在。移动装片污物不动,换上40×物镜后,污物仍不动。但换上16×目镜后,污物消失,说明污物在________(填“装片”或“物镜”或“目镜”)上。17.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生产者有_________,消费者有__________。(2)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是非生物成分和___________。(3)草在阳光下能进行___________作用,所需原料有___________;根能吸收水和无机盐主要是根尖的某区,该区有大量_______增大表面积。三、请你探究实验18.如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依次看到的视野。分析回答:(1)由视野①→②的操作是将临时装片向________移动,使观察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由视野②→③的操作是转动________(填“转换器”或“遮光器”)换上高倍物镜。       (2)由视野③→④的操作可先选用________(填“平”或“凹”)面镜使视野变亮,再转动________(填“粗”或“细”)准焦螺旋使视野变清晰。19.为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以鱼腥藻为材料,利用下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光源分别置于距烧杯15cm、25cm、35cm、45cm处,观察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重复多次、取平均值,得到图2所示的实验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光照强度的大小是通过控制________来实现的;光合作用速率是通过_____反映出来的;产生的气泡中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_。(2)实验需要重复多次,这样有利于___________。(3)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在一定范围内,随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__。(4)有同学建议,将本实验使用的白炽灯改为LED灯,因为白炽灯产热多,会使不同组之间的温度产生差异而影响实验结果。此建议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赞同,这是因为这一改进有利于遵循___________原则。 参考答案1.C【详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故选C。2.B【详解】母鸡下蛋属于生物的繁殖现象,雨后春笋属于生物的生长现象,葵花向阳属于向日葵对光的刺激作出的反应,铁皮生锈是化学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3.C【详解】韭黄和蒜黄之所以呈现黄色是因为在培育的过程中,没有接受到阳光的照射,没有叶绿素形成。如将韭黄和蒜黄移到光下,韭黄和蒜黄中将有叶绿素形成,因而将变绿色。因此,韭黄和蒜黄是我们冬季常吃的蔬菜,它的叶片呈黄白色,这是由于人们在蔬菜生长过程中,没有给予它光照。肥料和水分为韭黄和蒜黄提供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为韭黄和蒜黄提供生长的适宜条件。故选C。4.B【详解】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故“探究光对玉米发芽的影响”这个实验,实验的变量就是光,其余因素都相同。因此,B符合题意。5.B【详解】A.大雁南飞,是受地球绕太阳公转影响形成的季节节律,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该选项符合题意。C.鱼儿离不开水,是受水环境条件的影响,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秋天植物叶衰老被秋风吹落是环境中的风对生物的影响,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6.D【详解】当植物细胞内外液体有浓度差时,植物细胞就会吸水或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细胞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细胞吸水。用糖拌西红柿,则细胞外的糖分多,液体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西红柿细胞就会失水。因此一段时间后,盘中会出现一些液体。故选D。7.C【详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施肥的目的就在提供植物生长必需的无机盐。故选C。8.A【详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所以李聪发现阳台上的花向阳一侧生长快。他想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他第一步要做的是提出问题。故选A。9.D【详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适者生存。北极狐耳朵要小,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保持体温,适应寒冷的北极环境。而非洲沙漠的狐,耳朵较大可以增加热量的散失,降低体温,适应高温的环境。因此北极的狐比非洲沙漠的狐耳朵要小的多。故选:D。10.A【详解】不能用5只鼠妇,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验出现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实验中应尽可能多选几只鼠妇,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11.C【详解】寒冷的冬天,杨树纷纷落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杨树冬天落叶,是植物对冬季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松柏的叶细如针,叶的气孔较少,而且气孔深陷表皮下,叶的表面还有一层蜡质保护,因此蒸腾作用非常弱,可以减少热量散失,适应冬天寒冷的环境。因此,杨树与松柏适应寒冷环境的方式不同。故选:C。12.C【详解】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森林生态系统。故答案C正确13.C【详解】光合作用的公式:。由此可知,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有光。故选C。14.D【详解】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题中气孔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想使该气孔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下方移动装片,气孔才能移动移到视野中央。15.C【详解】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食物实验过程包括如下步骤:图示中的装置是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将叶片中的叶绿素脱去,便于观察实验现象。故选C。16.(1)B(2)物镜(3)100(4)目镜【详解】(1)图中B表示粗准焦螺旋,能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2)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避免压破载玻片或损伤镜头。(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目镜10×,物镜10×,物像放大10×10=100(倍)。(4)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玻片,污点移动就在玻片,不动就不在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所以操作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物存在,移动装片污物不动,换上40×物镜后,污物仍不动。但换上16×目镜后,污物消失,说明污物在目镜上。17.(1)草    兔、鼠、狐、蛇、鹰(2)分解者(3)光合    二氧化碳和水    根毛【详解】(1)图中的草是绿色植物,它们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兔、鼠、狐、蛇,都是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物是动物,是消费者。(2)生态系统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