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24届海南省高三学业水平诊断(五)语文试题
2024届海南省高三学业水平诊断(五)语文试题
格式:docx页数:11页大小:39.2 K上传日期:2024-05-15 14:08浏览次数:337 侵权/举报

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三学业水平诊断(五)语文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我们一直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现在我们又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我说过,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第一,“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不是硬凑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比如,天下为公、讲信修睦的社会追求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相通,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与人民至上的政治观念相融,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担当与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相合。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把握人的本质,中华文化也把人安放在家国天下之中,都反对把人看作孤立的个体。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说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第二,“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把先进的思想理论带到中国,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从民本到民主,从九州共贯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中华文明别开生面,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摘编自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材料二:文化的意义,在于总结人类生活实践的历史经验、引导实践主体创造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改变世界和改易人性的伟大力量。马克思指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尊重人、爱护人、发展人的人类新文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以文化人”,造就新时代的实践主体。马克思认为,“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个人的充分发展”是“最大的生产力”,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要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就必须培养兼具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素养的时代新人。这就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深刻理解古代中国、现代中国和未来中国的常与变;“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我们要在具体实践中把“两个结合”的思想内化,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转化为现实主体的德性,形成新时代实践主体的浩然正气、崇高境界和思想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化成天下”,体现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全过程。人类社会有机体是一定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与文化形态相互交织、互动的整体。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体现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之中,渗透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之中,引导中华民族创造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传承、创新中华民族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等问题的普遍智慧和生机活力,是“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的文化表达。从人类文明史来说,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扬弃人类在“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等历史阶段的文明成果,不断创造“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提供化解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社会危机、生态危机、精神危机等尖锐挑战的中国方案,回答人类走出资本主义、实现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摘编自杜运辉《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旦在中华文明基础上思考问题,就理解了中国道路的必然性,明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中华文明这一观点。B.中华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来源不同,二者又在理论色彩、深度诸方面存在差异,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化提供了可能。C.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可借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生产力关系的论断,从历史角度把握中国的常与变,去造就新时代实践主体。D.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指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现代文明。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个结合”是一种规律性认识,加深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理解。B.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这是二者“结合”的必然性的结果。C.“人”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文化形态的重要内容,事关文化创新创造。D.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要扬弃人类一些文明成果,体现出人与物的辩证统一。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采用总分式结构,对“两个结合”的具体内容展开论证,条理清晰。B.材料一第四段运用排比,既突出中华文明全面、跨越式发展,也增强了论证气势。C.材料二引用马克思、习近平相关论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进行了深入论证。D.材料二第四段在论证时侧重人类文明史角度,揭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意义。4.材料一第四段使用“拼盘”“物理反应”“化学反应”等词语,请整体分析其作用。(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两则材料都谈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二者侧重点有什么不同?分别通过哪些内容来表明有关观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太行山上的夜莺关仁山他像一只夜莺,走到哪里哪里就亮起来。周合伟出生在保定市阜平县吴王口村,笔名冷山。冷山个头不高,白白的脸庞,大大的眼睛,自带微卷的黑发,朴素中透着贵气,孤独中透着文气,厚实,庄重,飘逸。他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毕业后在景德镇创办了陶艺公司。冷山虽然不是纯粹的油画家,但是他有文化情怀,回故乡搞文化扶贫的想法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应该抓住的机遇。几年前他在景德镇聚餐,从电视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自己的家乡阜平,去看望骆驼湾和顾家台的困难群众,冷山激动了好几天:“阜平要变了,我应该为老家做点事。”他并不匆匆,而是细细准备,虽然艺术乡建自己是个新兵,但时代的条件和机遇不可错过。二○一九年正月,雪花飞扬,龙泉关镇刘俊亮书记带冷山到了黑崖沟。看见这高山、这村庄、这山坡上的樱桃园、这高耸的大桥,他眼睛一亮,双手有些颤抖,仿佛未来激动人心的日子已经在眼前展开。这一刻,他想承担点什么,既是黑崖沟需要自己,也是自己需要黑崖沟。妻子常常责怪他是个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难道不好吗?尽管理想主义时代结束了,但是阜平红色的文化滋养了他,用他的知识回报故乡,是他心中永久的理想。回到家,冷山把这个想法一说,家里即刻炸了锅。父亲差点儿栽倒,大声吼:“你个大学生,毕业以后在外混得好好的,回黑崖沟扶贫?你的前途不就完了吗?”冷山梗着脖子犟:“你说啥是前途?”父亲喊道:“啥叫前途?前途就是有钱就图。啥叫理想?理想就是有利就想!”他的声音里有杂音,呼噜呼噜的。冷山对父亲的话失望至极,他的脑袋像撞上了什么东西,顿时一阵迷糊。母亲深深叹息一声,坐在炕沿儿上,默默无语。丈夫的意见,她也有同感,毕竟贫困之家培养个大学生不容易,既然在城市里已经安家生子,就过一种世俗而幸福的生活。听说他回到黑崖沟文化扶贫,母亲的心也彻底乱套了。扶贫,当娘的没有意见,为人行善,是他们祖上的家风,如今家里过上了好日子,不就是靠党和政府扶贫吗?土地流转、菌菇大棚,这可是政府干的事,你一个个人怎么扶贫?一个人浑身是铁能打几颗钉?儿子的选择,在她看来不可思议。冷山脸色慌慌地站在屋里,懵了。父亲喊:“咱把丑话说前头,你要是任性胡来可不行!”他呼呼喘着,内心是心疼的、难过的。一瞬间,冷山心中是孤单的,孤单不是寂寞,而是无奈的寂寥。其实,景德镇那里有许多让他牵肠挂肚的事,公司怎样继续经营?家庭怎么处理?女儿培养怎么办?这些都是他必须面对的问题。但是,人生有得就有失。屋里沉默了,房间弥漫着看不清的白气。冷山望着纠结的母亲,母亲的脸又幻化出奶奶的模样。他忽然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事,村里一户邻居,常常找奶奶借盐吃,奶奶从来没有让人家空过手。那人前脚刚走,小冷山仰着脖子问:“奶奶,他家为啥老借盐?借了也不还!以后不能再借他们啦!”奶奶训斥他:“你不懂,人家不到穷得活不下去的地步,怎么会张嘴借盐呢?”小冷山接着问:“她为啥不管别人家借?我家也不富裕啊!”奶奶微笑着说:“傻孩子,也就奶奶心眼儿好,别人不会借给她!”此时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奶奶就像一根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了小山村的人心。奶奶去世的时候,乡亲们都来参加葬礼。奶奶留给自己的是一笔精神财富:自强,悲悯,助人。对弱者的体恤和帮助,不正是你今天要追求的吗?山里天黑得早,这些折磨、狂热、犹豫使冷山彻夜难眠。他一骨碌爬起来,独自沿着村子走了几圈儿,两眼迷迷瞪瞪。表面来看,村里人以为他是一个怀才不遇、看破红尘、自命不凡的家伙!其实不然,他只是要完成一种精神的还乡。在南京读大学的时候,冷山读了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虽然出身贫穷,平凡却不平庸,不甘受命运摆布,在苦难中奋起,即使失败了,也有勇气面对生活的担当,获得了劳动者的尊严。自己虽然也是草根,生活的路有困难,有坎坷,但不绝望,不气馁。虽然开了公司,也没有大富大贵,但是从小到大跟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跟着父母,唯一不缺的一样东西,就是爱,爱让他充实,让他富有。他到黑崖沟文化扶贫,带给乡亲们的不是钱,是人的精神,是美好情怀,是爱心!风停在唇边,突然没有安全感,需要大山的拥抱,但冷山有了莫名的兴奋。他不要那一套泛泛之谈,他要遵从自己内心的呼唤,做一个创造历史的人!天亮了,村里最后一遍鸡叫,冷山回家了,见到父亲,他不再与父亲争吵。父亲是勤劳的,他敬重父亲。如果他是一棵成材的树,父亲就是土壤、铺路石,是泥土里的根,他慢慢就会想通的。冷山内心已经决定:回到阜平,回到黑崖沟。因孩子老婆都在南京,春节一过,冷山就准备开车回南京了。母亲佝偻着腰望他,他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