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24届高考作文押题16:中国精神系列——莫高精神-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押题与热点素材必备
2024届高考作文押题16:中国精神系列——莫高精神-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押题与热点素材必备
格式:docx页数:33页大小:53.3 K上传日期:2024-05-27 17:58浏览次数:449 侵权/举报

2024高考作文备考:中国精神系列——莫高精神莫高精神莫高精神的核心内涵包括“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这种精神品质是在75年的发展历程中,由以常书鸿、段文杰和樊锦诗为代表的几代敦煌研究院文物工作者共同创造和凝练的。它代表了在极其艰苦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对于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事业的坚持不懈和卓越成就。这种精神不仅是敦煌研究院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文化遗产行业科学保护、精心管理的典范,更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甘肃河西走廊大漠深处,记录着古丝路灿烂文明的文化瑰宝敦煌莫高窟曾数经磨难,濒临毁灭。70多年来,以敦煌研究院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几代院长为代表的敦煌莫高窟文物工作者坚持不懈奋斗,在遗产保护、研究、弘扬事业中取得显著成绩,让这颗丝绸之路上最璀璨的明珠重放光彩,同时也凝练形成了可贵的莫高精神。莫高精神的核心内涵就是“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坚守大漠院长的坚守1.第一任院长常书鸿一生致力于敦煌艺术研究保护等工作,被人称作“敦煌的守护神”;2.第二任院长段文杰1945年刚毕业就来到魂牵梦萦的敦煌,敦煌艺术的精美与损毁,让他在惊喜和痛心之间下定决心,把后半生交给了莫高窟;3.第三任院长“敦煌的女儿”樊锦诗1963年北大毕业后就一直坚守莫高窟,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敦煌;4.第四任院长王旭东,积淀千年的敦煌文化让他的心开始在敦煌落地生根,做了30年莫高窟“扫地僧”;5.现任院长赵声良毕业后就决心去敦煌。他怕回家被家人劝说改变主意,索性毕业后直接踏上了开往甘肃的火车,开始了长达30余年的守护敦煌的生活。史苇湘、欧阳琳夫妇1946年来到敦煌,一辈子临摹壁画,做了很多奠基之作。甘于奉献常书鸿创建“敦煌研究所”:逆境中的坚持1943年,法国留学归来的常书鸿长途跋涉来到莫高窟筹备敦煌艺术研究所。从第一天起,“就感到有种遭遗弃的服‘徒刑’的感觉压在我们的心头,而这种压力正在与日俱增。”但他仍然信念不改。1945年,成立不到一年的研究所因财力紧张被政府解散,他仍坚持领导大家干下去:“我们的工作本来就是全凭自己的力量干起来的。”段文杰:奉献终生无怨无悔去世前一年,93岁的段文杰在病床上已经认不出老友面容,却依然常念“敦煌”的名字,他一生奉献敦煌却从未后悔。樊锦诗:我是敦煌大树上的枝条“经过了与莫高窟朝朝暮暮的相处,我已经感觉自己是长在敦煌这棵大树上的枝条。离开敦煌,就好像自己在精神上被连根砍断,就好像要和大地分离。我离不开敦煌,敦煌也需要我。最终我还是选择留在敦煌。”“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无数莫高人的奉献1李贞伯放弃了自己的专业,转学摄影,为了保存石窟影像贡献了许多力量;2怀揣画家梦的娄婕在敦煌甘愿做一名临摹壁画的“描摹匠”;387岁的文物修复师李云鹤今天仍在20多米脚手架上坚守修复一线。勇于担当樊锦诗不负重托1998年,年近60的樊锦诗再一次选择接受组织的重托,在即将退休的年纪又重新站在了起跑线上,一干又是17年。上任不久她就多方奔走呼吁,避免了将莫高窟捆绑上市的悲剧;2014年,她凭着“宁可丢了乌纱帽,也要保护莫高窟”的信念,顶住压力连连上书,阻止莫高窟纳入“敦煌莫高窟—月牙泉”大景区,保持了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最原始的面貌。开拓进取常书鸿组建敦煌艺术研究所,成为中国敦煌石窟艺术保护与研究先驱。他让敦煌艺术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更吸收了大批艺术家和学者,培养了大批人才。段文杰从1982年起便频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为我国敦煌学研究开拓道路。在他和其他学者努力下,“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外国”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变。数字化时代的莫高窟莫高窟率先开启了网络预约参观模式,数字敦煌网站上三维立体中英文双语呈现了30个洞窟;开展“数字供养人”计划,⿎励年轻⼈通过等多元化数字创意⽅式,参与到敦煌壁画的数字化保护中来;计划引入AI病害识别技术,通过深度学习让AI学会为壁画“看病”;2021年3月,敦煌研究院启动“敦煌石窟数字资产管理平台构建与应用示范”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旨在加快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推进敦煌文化传承与传播。使命召唤担当,榜样引领前行。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的敦煌守护者,无悔扎根大漠,奉献青春年华,自觉担负起敦煌文化保护传承的重任。从文物修缮保护,到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敦煌文化守护人们一代代接过接力棒,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正是有了他们,今天的敦煌,如飞天盛装,曳裙而立。“莫高精神”代代相传,不仅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也不断激发新时代青年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鼓舞每一位中华儿女做勇敢的追梦人。——央广网《“莫高精神”代代相传鼓舞中华儿女做勇敢的追梦人》“敦煌守护神”常书鸿的素材运用及适用话题“敦煌守护神”常书鸿:没有他,就没有今日的敦煌在异彩纷呈的人类文明史上,有四种文化范围最广并自成体系,它们是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这些文化曾交汇于一处,这个地方就是敦煌。“敦,大也;煌,盛也。”它有着4.5万平方米的壁画,每幅都是惊世杰作。如果把敦煌的壁画按两米的高度连接起来,可以绵延25公里。世界上,没有比敦煌更盛大、丰富、斑斓的文化遗产,敦煌被称为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甚至为此专门诞生了“敦煌学”(《读懂了敦煌,就读懂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半》带你领略敦煌魅力)。1900年,尘封千年的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道士王圆箓开启,彼时软弱无能的清政府未能对其进行应有的保护,致使大批敦煌遗书和文物先后被英、法、日、美、俄等国探险队盗窃掠夺,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在一片狼藉之中,直到1943年,饱受摧残的敦煌终于盼来了它的守护神——常书鸿。这个成长在西湖边的富家少年,因一场宿命般的邂逅,在更迭的乱世中,一头扎进荒漠,修洞窟、纳贤才、摹壁画、护文物,倾尽毕生心血守护敦煌半个世纪。徐悲鸿称赞他为“艺坛之雄”,季羡林赞他“筚路蓝缕,居功至伟”,“敦煌的女儿”樊锦诗视他为“精神偶像”。他是我国的第一代敦煌学家,被誉为“敦煌的守护神”,在日本,他更是被称为中国的“人间国宝”。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今日的敦煌,今天,我们就来听一听他的故事,感受他那与千年敦煌同呼吸、共命运的波澜壮阔的人生。人物小传常书鸿(1904—1994年),满族,浙江杭州人。1923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浙江大学前身)染织科。1927年远赴法国学习西画,留法10年,他的作品屡获大奖,并被法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为20世纪早期中国油画的拓荒之旅写下了难得的篇章。与敦煌艺术的邂逅,成为常书鸿人生道路的转折。1936年,常书鸿毅然放弃安定的生活和创作环境,回到战火纷飞的祖国。1943年,常书鸿几经转折抵达敦煌莫高窟,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极其匮乏的物质条件下,筹备建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并担任首任所长。由此开始了对莫高窟有组织、有系统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此后近半个世纪的风雨人生中,他虽然承受了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等种种磨难与打击,却仍以苦行僧般的坚忍与执着,为敦煌艺术的保护、研究和传播作出了无以替代的贡献。某种程度上,常书鸿决定了敦煌今天的模样。名人评价1.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但能够得遇常书鸿这样的守护人,却不能不说是敦煌之大幸,中国艺术之大幸。——陈寅恪2.筚路蓝缕,居功至伟,常公大名,宇宙永垂!——季羡林3.常书鸿太了不起了,献了青春献终生,整个敦煌就是他,他就是敦煌。——“敦煌的女儿”樊锦诗4.常书鸿先生是敦煌研究院的开创者,正因为常书鸿的开创,我们一代一代的敦煌人,一代一代的莫高窟人才得以坚守在敦煌。——敦煌研究院现任院长赵声良人物特写1.塞纳河畔的邂逅1935年,在塞纳河畔的旧书摊上,常书鸿偶然找到一本《敦煌石窟图录》,这部图录是1907年法国探险家伯希和从中国甘肃敦煌石窟中拍摄来的,中国古代艺术的灿烂辉煌使常书鸿受到极大的震撼——“奇迹,这真的是奇迹!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竟不知我们中国有这么大规模、这么系统的文化艺术!”他越深入了解西洋艺术,越感到一种保护中国本土文化艺术的迫切。后来,他又在法国吉美博物館看到伯希和从敦煌藏经洞掳去的大量唐代绢画,看到这些,他痛心疾首。要放弃在法国的深造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彼时灾难深重的祖国吗?辗转反侧之后,常书鸿下定决心:回国,去敦煌。他对妻子说出自己的心声:“巴黎虽好,非久留之地,我的理想是将来能让全世界的人像知道巴黎一样知道敦煌,让全世界的人像喜欢巴黎一样喜欢敦煌,我的这个理想只有回祖国去才能实现。”2.历经艰辛,终入敦煌1937年,卢沟桥的一声炮响,震碎了无数人的幻梦。自1936年回国后,常书鸿先是在艺术学校教书。后来被推选加入敦煌艺术研究所筹委会。去敦煌前,常书鸿特意去了梁思成家,梁思成一听就连连击掌,“书鸿兄,你这破釜沉舟的决心我太钦佩了!可惜我的身体太差了,要不然我也想再跟你去一趟!”在战乱中,面对着“要人没人、要钱没钱”的局面,他靠举办个人画展筹集经费。徐悲鸿为展览亲自作序,带头买画。当西行敦煌的计划有些眉目后,在筹委会会议上,他提出要把研究所所址设在敦煌,这个想法刚说出口,会上竟一时冷场,大家都像哑了似的。常书鸿的理由很充分:“兰州离敦煌有一千多千米,这么远,怎么搞保护又如何搞研究呢?要完成这项使命,我们是非到敦煌去不可的!”但是,没有人回应。最后,他带着志同道合的伙伴和筹集的物资前往敦煌,一路上吃尽苦头:用兽粪烧开水,戈壁滩上的严寒冻得鼻子嘴唇都麻木了,“捏着鼻子喝了水,皱着眉头吃了黑乎乎邦邦硬的‘锅盔,就着几瓣大蒜,一碟辣椒盐……”但当他看到敦煌的洞窟、壁画时,却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很值!岂止是很值?从看到它的第一眼起我就在心里说,哪怕以后为它死在这里,也值!”3.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他是“敦煌的守护神”谁来救救敦煌?常书鸿的女儿常沙娜还记得初到敦煌的第一顿饭:“吃饭的筷子是河滩上折的红柳枝制成的,一碗醋,一碗颗粒很大的盐,还有一碗厚面片。那里的水碱很大,倒在玻璃杯里都能留下一层白垢,每顿饭都要喝醋来中和。我们全家在中寺住下,其实就是一间空无一物的土房子。”1942年,此时的常书鸿已是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负责人,他轻轻推开那扇形同虚设的朽坏的大殿大门,看见原本画得龙飞凤舞的洞窟穹顶,被风沙掩埋,在流沙中翘着一角,就像是一只呼救的手臂。敦煌400多个洞窟,2000多身彩塑和4万多平方米的壁画,积淀着1000多年的灿烂艺术,然而如今石墙被火熏得漆黑、洞窟前室坍塌、栈道被毁……他从未想过,曾辉煌一时的莫高窟,遭遇数次洗劫后,竟成了无人管理的废墟!他恨不能敲出震天动地的鼓声,呼吁全天下的人:你们快来救救莫高窟!常书鸿迅速制订计划:一是着手石窟初步调查;二是石窟内部清理;三是石窟内遗物古迹的集纳。为洞窟清沙,迫在眉睫。然而放眼整个敦煌,满眼都是沙,没有土,怎么筑土墙?常书鸿找了无数人讨教,最终从一个商贩那里学到拌沙筑墙的方法:“含碱量大的水混合沙土,下死劲夯,就能筑成墙。”就这样,斯斯文文眉目清秀的常书鸿开始挽起袖子跟民工们一起挑水和泥沙筑“土墙”。不久后,一道千米长的沙土墙,整齐而又威风地矗立在莫高窟前。在常书鸿眼中,它不是一道土墙,而是一道守护莫高窟的黄金带!链接逸事链接·张大千的“神秘图纸”常书鸿到达莫高窟后,当时正在莫高窟的张大千非常高兴,亲自下厨做菜,设宴款待。后来,张大千启程离开莫高窟前,语重心长、言辞恳切地对常书鸿说:“我们先走了,而你却要在这里无穷无尽地研究保管下去,这是一个无期徒刑呀!”说着就拿出一个纸卷,并说:“我走后你再打开。”后来常书鸿打开看,发现是一幅寻找蘑菇的路线图。莫高窟地处沙漠边缘,生活非常艰难,很难吃到新鲜蔬菜,这幅“蘑菇图”帮常书鸿找到了一片蘑菇生长地,不时地可以采点鲜蘑菇,改善生活。从此常书鸿也很钟爱蘑菇,还作了一首蘑菇的打油诗:“敦煌苦,孤灯夜读草蘑菇。人间乐,西出阳关故人多。”我来守卫敦煌!在敦煌,常书鸿遇到的首要问题是缺钱,国民政府拨发的经费很少,又常常拖延不发,常书鸿变卖了许多自己的油画作品,以弥补经费短缺。甚至有时他还得面对土匪和军阀的勒索……为了给洞窟装上门,他常常去县城动员官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