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24届高考作文押题15:中国精神-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押题与热点素材必备
2024届高考作文押题15:中国精神-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押题与热点素材必备
格式:docx页数:27页大小:47.3 K上传日期:2024-05-27 17:58浏览次数:295 侵权/举报

2024高考作文备考: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概述中国精神的观点观点一:什么是中国精神?什么是中国精神?如此宏大的主题,落地到每一个小小的地名当中,变得生动而具体。它可能像一种叫做“马兰”的小花一样,生机勃勃地绽放在戈壁滩,孕育出两弹一星的丰功伟绩。它可能像那片被命名为“红原”的草地一样,见证了长征中无数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身影,书写出“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豪迈气概。观点二:战疫背后的中国精神,如何表述?武大教授项久雨: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国人民展现了伟大的中国精神,具体来讲就是: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精神、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敢于胜利的进取精神。中央党校教授韩庆祥:基于人民中心的为民精神、基于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基于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基于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基于大爱无疆的博爱精神、基于守望相助的团结精神、基于统筹兼顾的全局精神、基于命运共同的协作精神。观点三:用中国精神战胜困难用中国精神战胜困难1.中国精神,体现在面对疫情时的众志成城、守望相助。2.中国精神,体现在防疫战场上的壮丽逆行、英勇战斗。3.中国精神,体现在全球抗疫中的大国担当、大国气度。观点四:“中国精神”凝聚磅礴力量“中国精神”凝聚磅礴力量1.这是一种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疫”中,必须知难而进而不能消极退缩,这样才能攻克难关,夺取胜利。2.这是一种顾全大局的奉献精神。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疫”中,没有人是旁观者,没有哪个环节可以缺失,每个人的关注和付出,都将成为战胜疫情的重要力量。3.这是一种精准施策的科学精神。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疫”中,根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办事,方法越科学,防控就会越有力有效。观点五:中国精神历久弥新中国精神历久弥新民族之魂催人奋进1.中国精神是苦干、实干、巧干的“干”字精神。从“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到“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都是实干精神在不同时代的演绎。好逸恶劳不会致富,拈轻怕重不会发展,只有勤恳实干,才能创造幸福。2.中国精神是求变、能变、会变的“变”字精神。纵观过去,“四十载波澜壮阔,九万里风鹏正举。”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速度的赶超,无不与“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息息相关。“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以求新求变的活力冲破守成的暮气,在进退两难的纠结中闯出一片新的天地。3.中国精神是便民、利民、惠民的“民”字精神。无论是心中有情的廖俊波,还是脚下有泥的毛丰美,抑或是身上有土的黄文秀,都兢兢业业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他们心中怀揣的就是公仆情怀。“中国精神”十大立意中华浩浩五千年,无数圣人先贤、名士豪杰,为我们留下了诸多或慷慨豪迈或智慧深沉的豪言精语,他们以及他们发自肺腑的话,是中国和中国人的精神命脉与道统所在。尤其是下面10句,可谓能代表中国精神、中华民族的气象,更是高考热点主题“中国精神”的十大立意点。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是一句名言,传播极广,能量极大,向来是学习中国文化的人谁也绕不开的重要理论思想。人们依据于大地而生活劳作,繁衍生息;大地依据于上天而寒暑交替,化育万物;上天依据于大“道”而运行变化,排列时序;大“道”则依据自然之性,顺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老子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出来。“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规律。老子的这句话是最合乎自然哲理和科学规律的名言,是中国文化追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源头。其中“道”“法”二字蕴含着深邃的文化精神,永存在中国文化的基因库里。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乾》。这是说,这个宇宙天体,它永远在动。“行”字,就是行走运转的道理。“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告诉人要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我们做人要懂得乾卦的道理,懂得宇宙一切随时在变,自己因此要懂得自强,要随时反省,努力修养学问,要永恒的前进,不能停留。自强不息是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所谓“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了中华民族顽强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3.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坤》。大地厚实和顺,君子待人接物要像大地一样,以厚重的德行来接纳、负载。君子在做人做事方面应该胸怀博大,宽以待人,积累道德,敢于担当,这就是“坤德”,加上前面“天行健”的“乾德”,中华民族正是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天地之德”的号召下发愤图强,一次次绝处逢生!4.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出自《庄子·让王》。在尧时期就流传着一首《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太阳出下地干活,太阳落回家睡觉;挖井一口有水喝,开荒种田有饭吃。皇帝是谁?不知道!这首歌谣的部分内容在好几部书里出现,都表现了先民顺乎自然、立足大地的生活方式,以及对田园农耕生活的自得其乐。在《庄子》里把质朴的先民生活道家化了,更突出这种生活中体现出来的,与天地相往来的精神意义。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培养了安土重迁、热爱家园、乐天知命的民族性格。5.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诗经·邶风·击鼓》。不管红尘中有多少生死离合,我都会像我曾经对你说过的那样,一定与你紧握双手,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可以说中国人是最有家庭观念的民族之一,父母健在,夫妻和睦,几个儿女,平平安安,这就是中国人的天伦之乐。古人留下了大量表达夫妻分散、亲人离别哀伤情绪的诗文,都源于《诗经》中的一个约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正是这个约定使得多少夫妻度过艰难,繁衍生息,并由家及国,使得中国人成为全世界唯一以国家形态传承,而又同根、同文、同种延续几千年的民族。6.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北宋大儒张载的话。张载被后人尊称为“横渠先生”,所以这“四为句”也被称为“横渠四句教”。“四句教”最能体现儒家积极用世的仁者情怀和有所担当的大无畏气概,所以广为传颂,用现代话语大致可以这样来表达:“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以八字成文的语型,出自梁启超。意为国家之事的兴亡,保护国家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穷困时要做好自己,发达后要利益众人。孟子的这句话,道出了儒家对于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法论,就是首先要实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再实现个人于社会的价值。这句话与孔子说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一个意思,穷与达都是身外事,只有道义才是根本,穷不失义,达不离道。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面对富贵,不被诱惑扰乱心意;面对贫贱,不会因之改变节操;面对威武权势,不会屈服,像这样坚持仁义之道,保持独立人格,才叫做大丈夫。孟子的这句话成为许多英雄豪杰、志士仁人的座右铭,铸就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挺直的脊梁。敢于放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王安石,宣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吟咏“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他们是一个个的“大丈夫”。1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人终久要死,但是死的价值不一样,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则比大雁的羽毛还轻。司马迁不愿死得“轻于鸿毛”,才忍受“腐刑”的奇耻大辱,只是要完成父亲的遗愿,写作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巨著。司马迁的这句话流露出不屈的精神意志,影响了历史上很多人的价值观与现实选择,文天祥以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做出了自己的选择,王阳明以“此心光明,夫复何言”的遗言交出了自己的答卷,林觉民以“为天下人谋永福”的信念舍身成仁……写作素材中国精神①:梦想起航的地方“上海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家园,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红船所蕴含的“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带给人们无穷的前进动力,也激励着他们不断锐意进取。正是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指引下,中国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走完两万五千里长征;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发奋图强,创建出两弹一星的辉煌伟业;塞罕坝三代人用白头换绿洲,历时50多年创造了世界奇迹,无数改革者,不畏艰险披荆斩棘,擘画出市场化改革的壮丽画卷。为什么汶川地震千里驰援不眠不休的战士;隐姓埋名、鞠躬尽瘁的大国脊梁;夙夜为公只为造福一方的人民公仆,他们的故事总让我们泪流满面,因为他们身上闪耀出的中国精神,动人心魄。中国精神②:星火燎原的革命自信9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这条道路的指引下,井冈山斗争的星星之火,开始燎原。正是这段坚苦卓绝的斗争,孕育出了井冈山精神。面对敌强我弱和不断出现的艰难曲折,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成为井冈山军民克敌制胜的精神支柱。强大的自信,不仅拨开了笼罩在根据地军民心中的迷雾,而且指出了中国革命,从小块红色根据地的星星之火,发展到“取得全国政权的燎原之势”的历史必然,极大地坚定井冈山军民革命到底的理想信念,成为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中国精神③:伟大转折在这里孕育黔北重镇遵义,84年前,共产党人在这里作出历史性抉择,中国革命实现摆脱低谷,步步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她所孕育出的遵义会议精神,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宝贵财富。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部队被迫撤离根据地,开启了漫漫长征路。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出发仅仅3个多月,队伍就从8.6万人,锐减到3万多人,陷入濒临全军覆没的险境。1935年1月,红军攻占遵义。红色文化养育了一代代人。如今,老区遵义,又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经过保护性开发,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战斗遗址等成了红色旅游景区。勇于担当,遵义正努力实现脱贫摘帽。敢于创新,遵义正奋力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除了发展红色旅游外,遵义还以融入长江经济带为重点。不畏艰难,无惧挑战的背后,是遵义这片深植了红色基因的土地,所蕴含的精神力量。中国精神④:中国革命大本营的坚守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巍巍宝塔山、绵绵延河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13个春秋,中共中央以延安为中心,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把延安塑造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和武装斗争的统帅部,在拯救民族危亡和争取人民解放的血与火的斗争中,创造了彪炳史册的辉煌功绩,培育和铸造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奋进之魂—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一个成体系的观念和作风的集合,可以概括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对党的事业继往开来,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延安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其奋进、清廉、简朴的风气,令人感佩。延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只见公仆,未见官的清风正气闻名中外。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从严治党、严肃执纪。如今,全面从严治党仍在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中国精神⑤: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1931年,日本侵略者蓄意制造侵略我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1937年7月7日,又蓄意制造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侮。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抗战的全面胜利。如今,爱国情怀、民族气节、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