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前中2024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一、选择题(共46分)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历法中的特定节令,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二十四节气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图为二十四节气的划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二十四节气能够反映()A.地球公转地轴倾斜角度 B.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变化C.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 D.太阳公转的角速度变化2.下列地球公转速度最接近的两个节气是()A.夏至与大暑 B.白露与寒露 C.小雪与大雪 D.清明与惊垫【答案】1.C2.A【解析】【分析】本组选择题以二十四节气为背景材料设置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球公转运动特点等相关知识的掌握,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1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空间位置,所以二十四节气能够反映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因此C项正确。而地球公转地轴倾斜角度、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变化及太阳公转的角速度变化均无法通过二十四节气推测,因此ABD错误。故选C。【2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地球公转轨道形状为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每年的1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此时公转速度最快;每年的7月初则位于远日点,此时公转速度最慢,地球由近日点向远日点运动时,公转速度变慢,由远日点向近日点运动时公转速度变快,因此不同日期的地球公转速度以近日点和远日点为中心对称,而夏至与大暑正好与远日点(7月初)相差的时间相差不大,故地球在夏至与大暑时的公转速度相近,所以A项正确。白露与寒露、小雪与大雪处在地球公转轨道从远日点向近日点移动期间,公转速度逐渐加快,因此白露与寒露、小雪与大雪的公转速度并不相同,所以BC错误。清明与惊垫处在地球公转轨道从近日点向远日点移动期间,公转速度逐渐变慢,因二者的公转速度并不相同,所以D项错误。故选A。【点睛】地球公转的轨迹叫作公转轨道,它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每年的1月处,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处位于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最慢。热带气旋经过某片海域时,后方常出现冷却海区形成冷尾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此时,()A.气旋中心气压高风速大 B.冷尾流区域上空降水增加C.气旋呈逆时针辐合上升 D.冷尾流有利于新气旋形成4.与冷尾流成因密切相关的有()①云层变厚,导致地面辐射增强而降温②降雨减少,导致大气逆辐射减弱降温③大风拖曳,导致海水上泛扰动而降温④海水蒸发,导致损耗热量导致而降温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3C4.B【解析】【3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图示为热带气旋,根据所学知识,热带气旋中心气压较低,故A错。冷尾流区域位于气旋外围,降水较少,故B错。气旋为低气压中心,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大气逆时针辐合上升,故C对。冷尾流水温较低,不利于形成新气旋,故D错。故选:C。【4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云层变厚,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弱,地面辐射减弱,故①错。热带气旋经过,降水增多,故②错。热带气旋经过,风力变大,海水较多,冷海水上泛,海水温度降低,故③对。海水蒸发,吸收海洋热量,海水温度降低,故④对。故选:B。【点睛】气旋(低压中心),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合;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反气旋(高压中心),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辐散;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冷锋过境时会出现大风,云层增厚和雨、雪天气。东风漂流是由极地东风带产生的表层流,围绕南极大陆边缘流动。东风漂流和西风漂流的绕极方向相反,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造成了两者之间表层水流辐散,形成南极辐散带(见右图所示),辐散带内多磷虾等海洋生物。完成下面小题。5.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东风漂流和西风漂流的偏转方向分别是()A.向东、向西 B.向西、向东C.向南、向北 D.向北、向南6.南极辐散带内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A.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 B.底层海水上泛,带来营养盐C.南极大陆冰川入海,冰碛物多 D.两支洋流带来各地营养物质【答案】5.C6.B【解析】【5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西风漂流方向为自西向东,在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向左偏转的影响,偏转方向为向北;东风漂流则是由于极地东风产生的表层洋流,因此为自东向西运动,在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向左偏转的影响,偏转方向为向南。故选C。【6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南极辐散带是由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东风漂流和西风漂流之间表层海水分别向南北两侧扩散形成的,因此可以推断,表层海水辐散,底层海水上升带来了营养盐,使得饵料丰富,辐散带内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并不是两支洋流带来各地营养物质,B正确,D错;西风漂流和东风漂流并没有在此交汇,而是呈现辐散,A错误;冰碛物营养成分相对较少,与冰碛物关系不大,C错。故选B。【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②对渔场分布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以及上升补偿流附近,底层营养物质上涌,藻类以及浮游生物丰富,饵料充足,鱼类资源丰富。③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速度加快且节省燃料;寒暖流相遇附近海雾较多,北极地区的冰山随洋流南下,都会影响海洋航行安全。④对污染物的影响:一方面加快了污染物的净化速度,另一方面也扩大了污染物的影响范围。地质图上,构造等高线是指某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下图示意某区域的白垩纪岩层构造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地形等高线的等高距是50米,山峰最高点海拔为681米,河流丁处有一落差10米的瀑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关于该白垩纪岩层时期,地质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A.铁、金等矿藏出现在此时期地层 B.裸子植物繁盛,是重要成煤时期C.海陆多次变迁,形成联合古陆 D.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图中河流自东向西流②甲处坡面径流流向东北③若乙处地下含有煤层,开采时不易发生瓦斯爆炸④图中河谷为向斜凹陷形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图中丙处该岩层顶部的最大埋藏深度可能是()A.280m B.285m C.290m D.300m【答案】7.B8.C9.B【解析】【7题详解】白垩纪属于中生代时期,铁、金等矿藏出现在古生代时期,A错误;白垩纪时期,裸子植物繁盛,是重要成煤期,B正确;海陆多次变迁,形成联合古陆出现在古生代时期,C错误;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出现在新生代时期,D错误。故选B。【8题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读图可知,图示河流流经的等高线向西侧凸出,则河流流向为自西向东流,①错;河流所在的河谷地区地势较低,两侧山坡向山谷汇流,甲处坡面径流流向东北汇入河流,②对;由乙处闭合等高线和构造等高线的凸向可知,乙地为向斜山,煤气层气体沿岩层释放,开采过程中不易发生瓦斯爆炸,③对;图中河谷为背斜凹陷形成,④错。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故选C。【9题详解】丙处该岩层顶部的埋藏深度=丙处地貌最高等高线高度(海拔高度)-构造等高线高度(岩层海拔)。读图可知,丙处构造等高线高度为100—120m;丙处外围等高线数值应为400,但是河流丁处有一落差10米的瀑布,丙处位于丁处的下游,故丙处等高线高度为350—390m,则丙处该岩层顶部的埋藏深度为230—290m,最大最大埋藏深度可能是285m,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岩层顶部的埋藏深度=丙处地貌最高等高线高度(海拔)-构造等高线高度(岩层海拔)。土壤持水能力是陆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的重要指标,主要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如孔隙度、有机碳含量等,土壤孔隙中直径小于0.1mm的称为毛管孔。当土壤持水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研究者将我国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某样地(平均海拔3500m)主要覆被类型浅层土壤(0~20cm)作为研究对象,得到如下表格数据(下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表样地资料表样地类型孔隙度(%)有机碳含量最大持水量(g·kg-1)非毛管孔毛管孔天然林地32.849.3甲1464.66沼泽化草甸32.356.1乙2465.4非沼泽化草甸17.447.1丙613.5210.根据材料分析,甲、乙、丙三者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甲>乙>丙 B.丙>乙>甲 C.丙>甲>乙 D.乙>甲>丙11.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在相同的前期土壤湿度和降水条件下,产生径流的时间先后顺序是()A.天然林地、沼泽化草甸、非沼泽化草甸 B.天然林地、非沼泽化草甸、沼泽化草甸C.非沼泽化草甸、天然林地、沼泽化草甸 D.非沼泽化草甸、沼泽化草甸、天然林地12.天然林地土壤非毛管孔孔隙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分布地坡度大,砾石比重较大 B.土壤肥力较高,团粒结构良好C.耕作活动频繁,土壤经常翻松 D.人类过度放牧,土地沙化严重【答案】10.D11.C12.A【解析】【10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甲为天然林地有机碳含量,天然林地植被覆盖率较高,枯枝落叶量最大,但微生物分解作用较强,有机碳含量较高;乙为沼泽化草甸有机碳含量,沼泽化草甸枯枝落叶量较大,土壤含水量较高,微生物活动较弱,土壤中有机质分解较慢,有机碳含量最高;丙为非沼泽化草甸,有机质来源较少,分解较快,土壤中有机碳含量最低,所以三者大小关系为乙>甲>丙,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11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土壤持水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可知,径流是在土壤达到饱和含水量之后出现的,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沼泽化草甸最大持水量最大,天然林地的最大持水量次之,非沼泽化草甸的最大持水量最小,所以在相同的前期士壤湿度和降水条件下,产生径流的时间先后顺序是非沼泽化草甸、天然林地、沼泽化草甸,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12题详解】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不适宜的,坡度较大的山地地区,砾石的比重较大,导致土壤孔隙中直径大于0.1mm的孔隙较多,非毛管孔孔隙度较高,A正确;土壤团粒结构良好,会导致土壤孔隙度降低,B错误;耕作活动频繁,会切断土壤孔隙,导致土壤孔隙度降低,C错误;天然林地不适宜放牧,D错误。所以选A。【点睛】土壤孔隙度即土壤孔隙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比。土壤中各种形状地粗细土粒集合和排列成固相骨架。骨架内部有宽狭和形状不同的孔隙,构成复杂的孔隙系统,全部孔隙容积与土体容积的百分率,称为土壤孔隙度。水和空气共存并充满于土壤孔隙系统中。南迦巴瓦峰(约30°N,95°E)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端、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内侧,其南坡水平地带为热带北缘景观。托木尔峰(约42°N,80°E)位于天山山脉的西端,为天山最高峰,其南北坡水平地带均处于温带范围内。两山峰都发育有比较完整的垂直自然带谱(见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南迦巴瓦峰和托木尔峰南坡的基带性质和结构类型分别是()①南迦巴瓦峰南坡基带是以草原为特征的高寒半干旱型结构②南迦巴瓦峰南坡基带是以森林为特征的季风性湿润型结构③托木尔峰南坡基带是以草原为特征的大陆性半干旱型结构④托木尔峰南坡基带是以荒漠为特征的大陆性干旱型结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南迦巴瓦峰和托木尔峰北坡针叶林带上限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 B.热量 C.土壤 D.水分15.与托木尔峰北坡基带相比,托木尔峰山地寒温带针叶林带()A.土壤淋溶作用较弱 B.受人类活动影响大C.水分条件比较好 D.风力侵蚀作用强烈【答案】13.D14.B15.C【解析】【13题详解】南迦巴瓦峰南坡水平地带为热带北缘景观,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基带应为河谷准热带季雨林带,故南迦巴瓦峰基带性质和结构类型是以森林为特征的季风性湿润型结构类型,①错误,②正确;托木尔峰南坡水平地带处于温带范围内,深处大陆内部,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坡基带应为温带荒漠带(提示:托木尔峰南坡为阳坡,
精品解析: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精品解析: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
2023-11-19 22:16
10页 -
2024届高三上学期仿真模拟考试(二) 地理试题(江苏卷)
2023-11-19 22:16
6页 -
2024届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化学参考答案
2023-11-19 22:46
2页 -
2024届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生物参考答案
2023-11-19 22:46
2页 -
2024届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试卷高三物理答案
2023-11-19 22:46
3页 -
四川省攀枝花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数学试题(文科)_参考答案
2023-11-19 22:46
4页 -
2024届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一考试历史答案
2023-11-19 22:46
1页 -
四川省攀枝花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数学试题(文科)
2023-11-19 22:46
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