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格式:docx页数:12页大小:1.2 M上传日期:2024-10-24 14:42浏览次数:179 侵权/举报

重庆乌江高考协作2025届高考质量调研(二)地理试题(分数:100分,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7日下午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图1为“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图2示意某科考队员选址奠基当日在罗斯海新站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图。完成下面小题。1.长城站位于罗斯海新站的()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2.该日太阳位于图示F位置时()A.潍坊市的高中生正在吃晚饭 B.科考队员的身高和影长相等C.科考队员身影朝东北方向 D.上海和罗斯海新站日期相同3.若一架飞机从长城站出发开往中山站,其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是()A一路向西北 B.一路向西南 C.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答案】1.B2.D3.D【解析】【1题详解】图示区域位于南极洲,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圈以内,故长城站位于罗斯海新站以北,排除A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南极点俯视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由此可以判断长城站位于60°W附近,罗斯海新站位于165°E附近,东西方向的判别须遵循劣弧原则,故长城站位于罗斯海新站以东。综上所述,长城站位于罗斯海新站的东北方向,B正确,A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图2示意某科考队员选址奠基当日在罗斯海新站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图”,太阳位于图示F位置时是当地一天中太阳高度最高的时候,地方时应为12时,由图可知罗斯海新站的经度为165°E左右(东十一区的中央经线),潍坊市和上海都位于东八区,根据“东+西-”、“时区差等于区时差”的计算方法,两地比罗斯海新站晚3小时左右,应为2月7日9时左右,潍坊市的高中生不会吃晚饭,A错误;上海和罗斯海新站的日期相同,D正确。若科考队员的身高和影长相等,则罗斯海新站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5°,由于罗斯海新站的纬度接近80°S,2月7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 H=90°-| 纬度差|(纬度差是指所求地的纬度与当日直射点所在纬度之间的差值)”可以判断B错误。2月7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当日正午太阳位于罗斯海新站的正北方向,日影朝向正南方向,C错误。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ABC错误,故选D。【3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最短航线是球面上任意两点的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以地心为圆心的,且剖面平分地球)的劣弧。常见的大圆有赤道、经线圈、晨昏线等。由图可知,长城站大致位于(60°S,60°W),中山站大致位于(70°S,75°E),根据地理位置可知两地并没有处于同一经线或同一经线圈,因此没有现成的大圆可以借助用以判别最短航线。结合所学知识,若两地的经度差不等于180度,则经过这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是与经线圈斜交,其最短航线不经过极点,若两地同在北半球,先向x北,后向x南;两地同在南半球,先向x南,后向x北(x方向为两点之间东西方向的劣弧走向)。长城站和中山站均位于南半球,从长城站飞往中山站的劣弧段为向东,因此最短航线飞行方向为先向东南,再向东北,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最短航线确定:①若两点在赤道上,则两点间最短航线应是沿着赤道朝两点间的劣弧方向运动,即向东或向西。②若两点在同一条经线上,则两点间最短航线应是沿着经线朝两点间的劣弧方向运动,即向北或向南。③若两地的经度差等于180,则经过这两点大圆是经线圈。这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经过极点。两地同在北半球,最短航线必须经过北极点,其航行方向一定是先向正北,过北极点后再向正南。两地同在南半球,最短航线必须经过南极点,其航行方向一定是先向正南,过南极点后再向正北。两地位于不同半球,需要考虑经过北极点为劣弧,还是经过南极点为劣弧,然后确定最短航线的走向和航程。④若两地的经度差不等于180度,则经过这两点大圆不是经线圈,而是与经线圈斜交,其最短航线不经过极点;两地同在北半球,先向x北,后向x南;两地同在南半球,先向x南,后向x北(x为两点之间东西方向的劣弧走向)。地层接触关系是指新老地层或岩石在空间上的相互叠置状态,常见的接触关系有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地层之间没有发生过长时期沉积中断或地层缺失;不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地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平面图”,①②为断层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该区域的沉积岩大多形成于()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5.以下地层接触关系为不整合接触的是()A.③ B.④ C.⑤ D.⑥6.③处的接触关系表明新老地层形成期间,该地()A.发生剧烈构造运动,沉积从未间断B.发生过褶皱运动、地面侵蚀和沉积C未发生构造运动,但发生过侵蚀作用D.发生过褶皱运动和一直连续的沉积【答案】4.B5.A6.B【解析】【4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奥陶纪、志留纪和石炭纪均属于古生代;二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属于中生代。结合图中字母代号可知该区域的沉积岩大多形成于古生代,B正确,ACD错误。故选B。【5题详解】“不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地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判断可知,③处C岩层上方缺少S沉积岩,且C岩层上方存在凹陷,说明其被侵蚀,为不整合接触,沉积曾经中断,A正确;而④⑤⑥处岩层均连续,没有发生过长时期沉积中断或地层缺失,不属于不整合接触,BCD错误。故选A。【6题详解】读图可知,③处接触关系为不整合接触,与右侧相比缺失S志留纪地层,但是上覆J、K地层,表明新老地层形成期间,该地发生过褶皱运动、地面侵蚀和再沉积,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不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地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即先后沉积的地层之间缺失了一部分地层。这种沉积间断的时期可能代表没有沉积作用的时期,也可能代表以前沉积了的岩石被侵蚀的时期。大气0℃层高度是影响青藏高原冰冻圈消融状态的重要指标。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升温速率比周边地区快,大气0℃层高度也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下图示意青藏高原夏季大气0℃层高度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影响图示地区夏季大气0℃层高度分布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8.图示地区夏季大气0℃层高度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是因为()A.更多外部气流进入 B.地表变得更加干旱 C.对流运动加强 D.植被覆盖率降低9.图示地区夏季大气0℃层高度的变化会引起()A.河流年径流量同步增减 B.高山冰川储量同步增减C.山区季节冻土同步厚薄 D.山地雪线高度同步升降【答案】7.A8.C9.D【解析】【7题详解】大气一般不直接吸收太阳短波辐射,主要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故地面辐射是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热源,所以影响图示地区夏季大气0℃层高度分布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面辐射,A正确。跟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关系不大,BCD错误。故选A。【8题详解】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图示地区的大量冰川融化,裸露的地面因获得太阳辐射而增温,产生更多的地面长波辐射,地面长波辐射使近地面大气增温,再通过对流的方式进一步将热量带到更高的大气层,从而使图示地区夏季大气0℃层高度呈现快速上升趋势,C正确。图示地区夏季大气0℃层高度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跟外部气流进入、地表变得更加干旱无关,夏季植被覆盖率提高,ABD错误。故选C。【9题详解】雪线的高度与气温高低直接相关,该地区夏季大气0℃层高度的升降变化会引起山地雪线高度同步升降,D正确。冰雪融水汇集到河流中的时间一般比融化时间晚一些时间,气温与河流年径流量不同步增减,A错误。高山冰川储量、季节冻土的厚薄与温度呈负相关,BC错误。故选D。【点睛】大气受热过程简单来讲主要包含三大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具体分析即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大气受热过程首先是大气直接吸收,部分太阳辐射受热升温;然后剩余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使地面温度升高,地面又会向外辐射能量,大气吸收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从而受热升温,然后将部分热量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还给地面。活动层是指覆盖于多年冻土(冻结层)之上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土层。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区的活动层在不同季节呈现固—液相互转化的过程(下图),现局部地面沉降,多处高寒草甸退化,导致活动层储水能力发生变化,进而影响青藏高原地区水量平衡。完成下面小题。10.活动层冻土融化,局部地面沉降可能导致()A.冻土融化加剧 B.坡面径流增加 C.蒸发总量减少 D.水分迁移减慢11.与未退化的高寒草甸区相比,严重退化的高寒草甸区()①冻结期提前②冻结期滞后③融化期提前④融化期滞后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10.A11.A【解析】【10题详解】活动层冻土融化,局部地面沉降可能会形成洼地并积水成小池塘,使冻土融化加剧,A正确;坡面径流减少,蒸发总量增加,水分迁移加快,BCD错误。故选A。【11题详解】高寒草甸覆盖地表,秋冬季节对土壤有一定的保温作用,严重退化的高寒草甸区受其保温作用影响弱,土壤温度相对较低,冻结期会提前;该地冻土融化期在夏季,严重退化高山草甸区地表阻挡土壤和空气的热量交换能力差,使土壤温度相对偏高,使融化期会提前,①③正确,②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冻土是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一般可分为短时冻土(数小时/数日以至半月)/季节冻土(半月至数月)以及多年冻土(又称永久冻土,指的是持续二年或二年以上的冻结不融的土层)。冻土具有流变性,其长期强度远低于瞬时强度特征。正由于这些特征,在冻土区修筑工程构筑物就必须面临两大危险:冻胀和融沉。随着气候变暖,冻土在不断退化。在全球变暖的今天,北极正上演着“放大器”的戏法,其变化往往是全球平均水平的数倍。升温促使北极地区水汽含量增加,并使降水增多,水循环过程深受影响。育空河是北极地区的主要河流之一,该河流域96%被冻土覆盖,冬季降水常以积雪形式存在。观测数据表明,育空河流城多年冻土湿化深度与降雨量显著相关,降雨量每增加1厘米,多年冻土退化深度增加约0.7厘米。下图示意育空河流域径流过程变化的主要途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近年来育空河流域不同冻土层的变化趋势为()A.季节性冻土层变薄,多年冻土层变厚 B.季节性冻土层变薄,多年冻土层变薄C.季节性冻土层变厚,多年冻土层变薄 D.季节性冻土层变厚,多年冻土层变厚13.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育空河径流量的变化及原因正确的是()A.降水量增速小于蒸发量增速导致径流量减小 B.降雪向降雨的相态转变导致冬季径流量减小C.积雪融化时间提前导致河流径流峰值延后 D.地表水和地下水连通性增强使径流量增大【答案】12.C13.D【解析】【12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全球变暖对北极影响很大,可导致夏季气温更高,季节性冻土融化更多,季节性冻土层会变厚;多年冻土层部分化会转化为多年冻土活动层,可推测多年冻土活动层变厚,多年冻土层会变薄。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13题详解】由材料可知,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地区的地表径流量整体显著增加,当前北极陆地的降水量增速远大于发量增速,引起北极流城净降水量(降水量与蒸发量之差)增加,进而导致河流径流量增多,A错误;北极地区降雪向降雨的相态转变,导致秋季至冬季的河流径流量增加,B错误;随着全球升温,积雪融化时间提前,导致河流的径流峰值从夏季提前到春季,C错误;增强了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连通性与交换强度,从面导致地下水向河流补给的水量持续增加,特别是在多年冻土覆盖率较高的流域,活动层更厚、地下水储存能力更强,从而有利于增加表径流,D正确。故选D。【点睛】季节性冻土是指地表层在冬季冻结、夏季全部融化的土(岩),包括季节冻结层和季节融化层(也称活动层)。具有周期性、冻胀性、融沉性的特征。南迦巴瓦峰是喜马拉雅山东段最高峰,山脉南北坡气候差异显著。南坡沟谷众多,地势坡度相对小,西北坡及北坡地形陡峭。该区多裸露冰川(冰川表面冰碛物少)和表碛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