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山东名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山东名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docx页数:9页大小:1 M上传日期:2024-11-19 16:10浏览次数:440 侵权/举报

机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山东名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题2024.1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回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作图除外),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江西省三清山及周边地区的沉积岩和花岗岩广布,花岗岩的垂直和水平节理发育,峰林地貌典型,形态多样。图1示意三清山地区花岗岩地貌的演化过程,据此完成1~2题。图11.由P到Q登山途中,岩层年龄的变化特点是A.由老到新B.由新到老C.新~老~新D.老~新~老2.花岗岩峰林地貌的主导作用①冻融风化作用②重力崩塌作用③流水溶蚀作用④流水侵蚀作用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四川省某地以丘陵、盆地为主,部分地层含有可溶性膏盐。浅层地下水具有“就地补给、就近排泄”特点,形成相对独立的水循环系统。由于含盐量差异,地下水分为淡水层、咸水层和微咸水层,垂直分层现象显著。图2为某小盆地的浅层地下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图23.可稳定开采优质淡水的钻孔是A.甲B.乙C.丙D.丁4.咸水层A.中部厚度小B.更新周期长C.排泄条件好D.埋藏深度季节变化大台风形成于热带洋面,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的位置与形态是影响台风路径的首要因素,北上路径的台风还受到中高纬度气压系统的影响。图3示意“影响北上路径台风的气压系统可能位置”。据此完成5~6题。5.图示气压系统的可能位置,有利于北上路径台风发育的是A.H1—L1B.H1—L2C.H2—L1D.H2—L26.北上路径台风A.沿着副高系统的东侧移动B.登陆地西侧常现凉爽天气C.等级在北上途中逐渐提高D.极端暴雨的出现概率较小 秦岭冷杉枝叶繁茂,喜温凉,幼苗成活率低且所需的生境条件严苛,被列为国家珍稀濒危植物,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区的中高海拔山地北坡和南坡沟谷。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森林工业的发展,秦岭冷杉的面积锐减,80年代后仅存于四川、重庆、甘肃、陕西、河南和湖北的少数自然保护区。某科研团队划定研究区,取得“不同时间段秦岭冷杉各类适生区占研究区的面积百分比”数据,如图4所示。据此完成7~9题。图47.秦岭冷杉天然林的幼苗稀少,种群更新不良,关键因素是A.热量B.光照C.土壤养分D.土壤水分8.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20世纪80年代秦岭冷杉的实际分布区A.平均海拔高B.连通性良好C.与最适宜区的面积相当D.范围大于潜在分布区9.20世纪80年代以来,秦岭冷杉各类适生区的面积百分比变化,主要原因是A.过度砍伐B.水土流失C.经济林建设D.全球气候变化现住地与出生地不一致的迁移人口称为终身迁移人口。表1为我国最近的三次人口普查中,部分地区的终身迁移人口统计数据。据此完成10~11题。地区终身迁移人口占常住人口比率2020年来源地居前五位的省份与总占比(%)2000年2010年2020-年全国6.28.010.3河南、安徽、四川、湖南、湖北(41.6%)上海28.144.847.6安徽、江苏,河南、浙江、江西(61.3%)北京34.545.445.6河北、河南、山东、黑龙江、山西(57.5%)广东18.223,127.3湖南、广西、湖北、四川、江西(67.4%)新疆21.217.320.0甘肃、河南、四川、山东、陕西(72.6%)表1 10.20年来,新疆终身迁移人口的占比高于全国均值,主要原因是A.邻省人口较多B.环境质量较好C.重点投资开发D.消费水平较低11.与上海和广东比较,北京终身迁移人口的来源地前五位省份的总占比低,影响因素是A.交通枢纽等级B.经济发达程度C.城市化水平D.环境承载力河口土壤的水盐变化深受气象、水文等因素制约,土壤盐分过高,会对低耐盐作物造成危害。三峡水库蓄水后,甲地土壤盐分发生显著变化,图5所示。土壤电导率与盐分正相关。据此完成12~13题。图512.蓄水后某年6月,甲地土壤盐分偏高的原因①梅雨季节降水偏少②滨海地区地势低平③水库泄洪,地下水位增高④水库蓄水,海水倒灌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3.从水循环角度分析,降低甲地土壤盐分的合理做法是①种植喜盐植物②开挖沟渠排水③客土移植④覆盖地膜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杭州、长春、乌鲁木齐、海口的四所友好学校,地理社团相约同时开展太阳高度观测活动。各校社团竖立等高的木杆,在特定日期的两个不同时刻画出当地的杆影。汇总各校的图像:杆底置于同一原点,M为时刻1的原点,N为时刻2的原点;杆影的长度和方位均保持不变,P₁、P₂、P₃、P₄分别代表某个城市的杆顶影位,如图6所示。据此回答14~15题。  图614.特定日期是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15.若P1至P4分别代表各自城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当天,P1的日落时间早于P2B.当天,P3的白昼长度小于P4C.时刻1晚于时刻2D.MN为该时刻的太阳直射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16.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走滑断裂是指两侧地块呈水平位移状态的断层,对于山前洪积扇的演化具有重要影响。位于甘肃省肃北县野马山的阿尔金断裂,水平位移的年均速率约10mm/年。图7为野马山的山前洪积扇与汇水盆地分布图。图7(1)指出洪积扇M的地貌异常之处。(4分)(2)推测并在图中绘出走滑断裂两侧的地块运动方向,说出这种推测的两种实证方法。(5分) 17.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海洋锋是指温度、盐度、密度等要素梯度大的两种或几种水体之间的狭窄过渡带,常具有强烈的水平辐合和垂直运动。根据影响要素的不同可分为温度锋、盐度锋等,长江口和台湾海峡的海洋锋活动频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图8为我国东部沿海和1月份台湾海峡南部水温分布图。图8(1)在图8右图中用刚画出海洋锋的位置,分析其形成的原因。(6分)(2)分析台湾海峡海洋锋附近水产丰富的原因。(4分)(3)推测长江口海洋锋的类型,描述其强度和位置的季节变化特征。(6分)18.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苏州是我国著名的园林城市,1994年起,借鉴新加坡的城市规划经验,启动中新合作区建设;优先开发工业用地;当人口集聚到一定规模后,加大开发居住用地;当人口进一步集聚后,再重点开发商业用地,实现产城融合,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图9为苏州市中新合作区与老城位置示意图。图9(1)指出中新合作区选址的合理性。(6分)(2)说明中新合作区内商业区发展的支撑条件。(6分)(3)相对于单一职能的工业园区,说明产城融合模式的资源环境效益。(4分) 19.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西藏某地区土壤的砾石含量高,分布在土壤表层和内部,如图10所示,当地村民在耕作中常清理农田砾石。研究发现,土壤中的碳主要以有机物形式存在,砾石具有良好的碳减排效益。但是,土壤表层砾石覆盖率或土壤砾石含量过高,碳减排效益反而降低。图10(1)指出村民清除农田砾石的主要目的。(4分)(2)适度的砾石覆盖率有利于碳减排,分析其原因。(6分)(3)土壤中的砾石含量过高,碳减排效益低,分析其原因。(4分)山东名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题答案一、选择题(共45分,每题3分)12345678CCABCBBA9101112131415DCACBBD二、综合题(共55分)评分细则及答案16.答案:(9分)(1)洪积扇和相邻汇水盆地的面积,存在明显的不匹配性(或洪积扇M没有位于河流出山口处);洪积扇M的形态破碎(或不完整;仅残存西部边缘地带)。(每点2分,共4分)(2)方向:北盘西移,南盘东移。在断层两侧画其中的一个箭头即可。(画图1分)实证方法:寻找与洪积扇M的岩石矿物成分相同的汇水盆地,比较两者的位置关系。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等)进行定期监测和对比。(每点2分,共4分其余答案合理即可)17.答案:(16分)(1)北侧受冬季风的影响从高纬度海域带来低温低盐度海水;南测受(台湾)暖流影响水温高盐度大(每点2分,共4分画图2分)(温度锋画图须沿着最紧密的三条等温线画才可以,绘出台湾海峡过半即可,无需全部绘出;南侧纬度低水温高盐度高;北侧纬度高水温低盐度低不得分)(2)海洋锋易造成海水扰动,海底营养盐类上泛,渔获量增大;冷水鱼类与暖水鱼类聚集,品种多样。(每点2分,共4分)(3)盐度锋(2分)夏季位置偏东,强度大;冬季位置偏西,强度小(夏季距河口远,强度大;冬季距河口近强度小)。(每点2分,共4分)18.答案:(16分)(1)通过交通线与上海相连,受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强(靠近上海,受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受上海的大都市辐射带动作用强);土地面积大且价格低;独立于苏州老城发展,有利于古城保护(独立于苏州老城发展,避免对古城破坏)。(每点2分,共6分)(2)工业区、住宅区为商业区提供充足客源;临近老城区,客源基础好(临近老城区,居民和游客数量多);依托主干道,交通便利。(每点2分,共6分)(3)提升土地的利用价值(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通勤压力,减轻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减轻交通拥堵问题,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每点2分,共4分)19.答案:(14分)增加耕作(或耕地)面积;提高机械化水平(或降低耕作难度)。(每点2分,共4分)(2)降低风力、流水对表层土的侵蚀作用,减少土壤有机碳的分解(或氧化)量;有利于水份下渗,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增加地下生物量(或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温度,减少有机物的分解。(每点2分,共6分)(3)土壤保水保肥性差,有机质积累少(或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低);土壤孔隙率高,有机质分解速度快,易散失(固碳能力差)。(每点2分,共4分)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