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5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题号12345678答案ABDBCADC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ABDCADB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14分)(1)赋税制度的变革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女性从事纺织业有利于经济自立;女性从事纺织业的收入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4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2)有利于保障女性身体健康;提升女性文化水平;推动思想解放;推动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4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注全国所有的妇女;争取女性的真正(全面)解放;以无产阶级获得政权为前提。(6分,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18.(14分)(1)二战期间,美国与西欧国家结盟,共同打败法西斯势力;美苏冷战使美国与西欧国家之间的合作加强;马歇尔计划和北约密切了美国与西欧国家之间的合作;美国与西欧各国拥有共同的文化;欧美史学家们的推动。(4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2)有利于更广泛、深入地研究非洲文明对世界的贡献;维护非洲各国的独立和发展;增强非洲人民的文化自信;纠正大西洋史研究中“欧洲中心论”的弊端。(4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3)19世纪至一战前:英国是世界霸主,在北大西洋国际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一战至二战期间: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英法的影响力衰落,美国的影响力上升。二战后初期:美国在北大西洋国际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6分,每点2分)19.(12分)示例:1933年初级小学的“公民训练”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公民。“知耻”“自制”“谦和”等道德品质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初级小学的“公民训练”通过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进而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以达到培养现代公民、推动国家进步的目的。20世纪30年代,我国仍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政治、经济侵略严重阻碍着我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初级小学的“公民训练”通过提倡学生使用国货,培养学生爱国爱群的道德品质,为我国近代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初级小学教学中,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和当时国家发展形势,对学生进行公民训练,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国民党专制统治之下,难以真正达到效果。评分说明:观点能围绕“公民训练”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元内容拟定论题;论题合适、恰当;观点明确。(2分)评析能提取材料内容,可以从背景、目的、影响等多角度进行评析。至少应结合两个单元内容进行评析。史实准确,史论结合。(8分)表达语言表达清晰,结构完整,逻辑性强。(2分)20.(12分)(1)标记事件在历史进程中的时间位置;体现事件发展的进程(顺序);反映不同事件的相对顺序;体现相关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4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2)示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长期压迫和剥削,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自此,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使1949年具有丰富的政治和历史文化内涵,在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民族独立运动史等中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寓意。(6分)(8分。评分说明:准确写出时间及对应的重大事件2分,阐述其文化意义6分。要求史论结合、史实正确,能围绕事件进行三个层次的阐述,逻辑清晰。其他阐述,言之有理亦可得分。如:新中国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检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力量;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为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等等)答案详解1.【参考答案】A【解析】材料中提到长江上中下游、黄河上游和下游以及辽河流域的某些地区的青铜器带有商王朝的风格,反映了商王朝在政治、文化等方面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影响,可见商王朝的主要统治区即黄河中游(中原地区)成为当时中华文明的核心,所以A为正确选项。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对外服的控制力较弱,尚未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所以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商文化传播过程的信息,无法得出王室统治地区“不断扩大”的结论,所以C错误。材料未涉及青铜冶铸技术的信息,所以D错误。2.【参考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各观点都强调治理国家要服务于民众(“天下”“天下之人”“民”)或得到民众的支持,即统治者不能利用国家权力谋取私利,强调国家权力的公共属性,所以B为正确选项。“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是墨家的“尚贤”思想,并不能表明儒家思想成为共识,所以A错误。民本思想在西周初年就已经出现,所以C错误。各国变法主要以法家思想为基础,所以D错误。3.【参考答案】D【解析】特定时代的艺术反映特定时代的审美与价值观。汉代画像砖中,有许多马的形象,且马的形象刚健雄奇,反映出当时汉代尚武以及人们积极进取的价值观,所以D正确。马的形象大量出现在画像砖中,而不是把马作为陪葬品,所以A错误。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可知,马既用于狩猎,也用于驾车,B不能涵盖全部信息,是错误选项。C不符合史实,如汉武帝时期,三次打击匈奴,取得大胜,匈奴对汉的威胁大大缓解。4.【参考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信息将汉族的“青庐”与游牧民族的“毡帐”联系起来,结合时代背景可以推知,唐代青庐是民族交融的产物,所以B正确。唐代士大夫家的婚礼以“青庐”作洞房,而不是继承北魏的婚礼仪式,所以A错误。婚礼时搭建青庐是当时的习俗,不能反映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特征,也与儒学思想无关,所以C、D错误。5.【参考答案】C【解析】受古代重农抑商思想和宋代之前科举制对商人的抑制,士人一般不会选择经商。南宋时期,商品经济较快发展,抑商政策得以松动,士子借赶考的机会从事商业活动,说明当时士子群体中,传统的轻商思想已大为改观,所以C正确。南宋时期科举制并未丧失其选官职能,A不符合史实,错误。杭州作为南宋的都城,是政治中心,最突出的就是政治功能,其次也承担了经济、文化职能,“开始转型”的说法不符合史实,B错误。士子借经商活动解决路费问题,只能说明路费对士子而言是一项负担,不能直接得出读书人经济状况恶化的结论,D错误。6.【参考答案】A【解析】编绘精确的全国地图是实施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材料反映了康熙帝借助西方先进的地理绘图技术编绘全国地图,以实现对国家的有效治理,所以A正确。虽然清政府借助西方测绘技术编绘地图,但传统的经济结构和政治专制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明清时期,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所以B错误。1840年前,清政府长期实行闭关自守政策,所以C错误。清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已经定型”的表述错误,所以D错误。7.【参考答案】D【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针对中英战争,英国人认为清政府完全不了解国际法的原理和实践,清政府就是“非文明国”,不适用于国际法。言下之意是说,中国的权益也不受国际法的保护。结合其身份和立场可以推知,这一说法意在掩盖鸦片战争的殖民侵略战争性质,因此D正确。材料并没有提及发动鸦片战争是根据国际法而发动的,因此A错误。英国人并未批评清朝的封建专制制度,因此B错误。英国人的话里提及国际法的适用对象问题,并没有涉及国际法的核心,因此C错误。8.【参考答案】C【解析】审题时注意时间是1927年到1933年,这是土地革命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工农武装割据,国共对立。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国民党更是发起对根据地的五次“围剿”,军事斗争形势紧张。这导致中国共产党办报发行多为不定期,故其拓展多种形式的发行渠道,以扩大宣传的影响力,因此C正确。革命统一战线是1924-1927年国民革命时形成的,大革命的失败标志着统一战线的破裂,因此A错误。这一情况不是妥协退让的表现,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的调整,因此B错误。完善宣传体系无法解释不定期出版、多次改换刊名的原因,因此D错误。9.【参考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为抗战全面爆发后苏联与中国的关系,苏联支持中国抗战,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可见苏联非常重视中国战场,这反映了全面抗战的爆发具有世界性意义,因此A正确。当时中苏并未形成同盟关系,B错误。国民政府抗战期间一直与美国交好,C不符合史实,错误。作为抗日的路线、策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要指中国共产党团结全国各民族一切抗日力量,材料提及的是中苏关系,所以D错误。10.【参考答案】B【解析】据表格信息可知,1950-1953年,不论是销售还是收购,公营占比不断上升,私营占比不断下降;且到1953年,公营占比具有绝对优势,1953年数据信息还特别标注是在广东粮食统购之前。材料反映出到1953年,公营企业已掌握粮食市场的主导权,这为稳定粮价创造了条件,从而导致私营企业丧失囤积居奇的可能,粮食购销差额会逐渐缩小,所以B正确。1956年年底,工商业的全行业公私合营完成,所以A错误。由表格信息无法得出广东省农业、工业、手工业的发展情况,无法得出广东经济结构是否趋于合理的结论,因此C错误。由材料无法判断广东省内各地粮价的具体情况,而且,在国营企业的统一调控下,各地粮价差异较小,所以D错误。11.【参考答案】D【解析】材料时间为1978年春,主要内容是邓小平对于按劳分配的肯定以及按劳分配社会主义性质的认识,他反对按政治态度、资格分配,这是对国务院政治研究室所起草的《贯彻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一文的肯定。过于强调政治态度,认为按劳分配是资本主义的观点等,是之前“左”倾错误的表现,研究室研究结论属于理论的探索,因此D正确。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因此C错误。A所说的深化改革也不符合史实,A错误。邓小平的话没有围绕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斗争来讲,B错误。12.【参考答案】C【解析】从材料可看出,对于两河流域文明衰亡的原因,不同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这体现了历史解释的多样性,因此C正确。历史发展的偶然性,是指社会历史发展、变化中可能出现或可能不出现,可以这样发生也可以那样发生的情况。人类文明的多元性,主要指不同地区文明之间的差异。历史研究的时代性,指历史研究受研究者所处时代的影响。A、B、D均不符合题意。13.【参考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领主借助市场,使领地获得更多的利益,这种对领地的使用方式已不同于传统的出租土地、收取地租的封建剥削方式,其冲击了传统的封建关系,所以A正确。建立城镇的土地只是租给市民,所有权仍归领主所有,所以B错误。新兴城镇虽然位于领主的领地上,但获得了“自由市”的身份,并非领主的附庸,所以C错误。新兴城镇与领主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它们往往支持国王,并没有缓和国王与贵族之间的矛盾,所以D错误。14.【参考答案】D【解析】材料关键信息为“16世纪”,学者重视“儿童的学习兴趣”,认为游戏具有“放松身心”“恢复精力”等功能。学者的观点反映了欧洲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因此D正确。材料只给出了学者对游戏的看法,没有关于“教育摆脱了神学影响”的信息,从时间上来看也不符合史实,A错误。材料没有与政治革命相关的信息,B错误。16-17世纪,近代科技兴起,材料也没有与科技发展相关的信息,因此C所说的快速发展是错误的。15.【参考答案】B【解析】德国政府通过一系列社会保险法,缓和了社会矛盾,特别是使农村居民的生活得到一定保障,有利于获取民众对德国政府的支持,所以B正确。19世纪末德国已完成统一,所以A错误。农村居民的生活得到一定保障,但并不能快速促进农村居民向城市转移,所以C错误。D中“集中起全国的力量”表述绝对,所以D错误。16
2025届广东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答案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2025届广东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2024-11-24 23:54
7页 -
2025届广东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物理答案
2024-11-24 23:54
3页 -
2025届广东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数学答案
2024-11-24 23:54
10页 -
2025届广东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11-24 23:54
14页 -
2025届广东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政治答案
2024-11-24 23:54
6页 -
2025届广东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日语答案
2024-11-24 23:54
15页 -
2025届广东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英语答案
2024-11-24 23:54
10页 -
2025届广东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答案
2024-11-24 23:54
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