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吉林省长春第二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PDF版含解析(可编辑)
吉林省长春第二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PDF版含解析(可编辑)
格式:pdf页数:7页大小:596.4 K上传日期:2024-12-13 16:24浏览次数:134 侵权/举报

长春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至三单元。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一种文化,其代表器物是黑陶,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蛋壳陶”。这种文化是A.龙山文化B.红山文化C.良渚文化D.河姆渡文化2.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强调“正音”“雅乐”。他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据此可知,孔子强调乐教旨在A.规范社会秩序B.主张有教无类C.丰富娱乐生活D.弘扬正统文化3.《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一记载描述的是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内外服制D.宗法分封制4.李贽在《藏书》中说,“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旧世界”。秦始皇在掀翻一个旧世界的同时,还创立了一个新世界。这个新世界应该是A.国家安定,民生改善B.文化繁荣,经济昌盛C.国家统一,中央集权D.国家强盛,长治久安5.“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材料描绘的是A.国人暴动B.文景之治C.百家争鸣D.贞观之治16.下图反映了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是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南方政权重视农业7.成语草木皆兵意思是把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敌兵,形容人在极度惊慌状态下的多疑心理。这一成语出自下列哪一场战役A.官渡之战B.淝水之战C.夷陵之战D.长平之战8.下面问号处应填写的内容是A.民族交往B.制度变革C.经济发展D.商贸往来9.书法在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大放光彩。如图所示为颜真卿的《多宝塔感应碑》,这一作品的特点是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A.左右舒展、整齐均匀B.字体方正、规矩严整C.工整清晰、飞洒活泼D.飘若浮云、矫若惊龙10.北宋建立后,将地方精兵编为禁军,由中央掌握,还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膨胀到120多万人。这一制度A.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B.改变了崇文抑武的政策C.提升了边境防御能力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11.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在富国方面,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在强兵方面,实行保甲法,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这体现了王安石变法A.触犯官僚集团利益导致分裂B.成功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C.头绪过多操之过急导致失败D.加强国家管控以图富国强兵12.史书载:“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这一职官设置是在A.西夏B.辽朝C.金朝D.元朝13.在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四川的商业活动用铜钱交易。但是铜钱体重值小,1000个大钱重25斤,买1匹绢需要90斤到上百斤的铜钱,流通很不方便。于是,商人发行一种纸币,命名为交子,代替铜钱流通。以上现象最早出现在A.隋唐B.北宋C.明朝D.清朝14.钱穆曾有言:“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代提倡文治,必然重视对文官的选拔,而文官绝大部分都是科举出身。有学者统计,唐代,科举共取士6603人;宋代,进士达43000人。宋代共有135位宰相,其中90%以上系科举出身。这表明宋代A.门第观念开始淡化B.社会成员身份实现平等C.社会阶层流动加速D.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强化15.朱熹在历史上被称誉为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也是理学集大成者,其主张有A.无为而治B.心即理也C.反省内心D.格物致知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6.宋代出现的话本小说将民间语言作为小说语言进行创作。在人物塑造上,宋代话本小说不再以非凡(英雄)人物为主,而是以平凡人物作为主要的塑造对象。这A.使中国古代小说进入鼎盛时期B.挑战了理学倡导的伦理观念C.反映出宋代文学已完全世俗化D.顺应了市民阶层的审美需求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西周初年,周族人口有七八万,被征服地区人口为100万至200万。······人力资源的严重匮乏,使得土地供给看起来几乎是无限的,这就为以宗法制为基础的封建制的长期实施提供了客观条件。-《儒家的理想中有没有民主自由》材料二周朝······受封的姬姓王孙公子和姻亲贵族以中央王朝强大的政治、军事力量为后盾,走上新开拓的广袤土地,代表周天子直接统治其他民族地区,并履行其“以藩屏周”的使命。······周初的分封,一定程度上摧毁了中原地区原有的氏族部落壁垒,将中央王朝的统治伸展到了中原各地,也将周人的文化传播到了中原地区的每一个角落,由此拉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序幕,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初期推行分封制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西周分封制的作用。(8分)18.为展现历史人物昂扬进取、不屈不挠、心怀天下的精神风貌,某历史学习小组举办两汉历史人物事迹讲述活动。请为该活动推荐一位历史人物,并阐述推荐理由。(要求:明确指出推荐人物;理由须逻辑清晰,史论结合)(12分)4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随着门阀士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科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须知科举考试,必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的,进士科为新设科目。-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材料二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官员大大小小的行为),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8分)20.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是中国古代政治基本特征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宋王朝建国的特殊性,使宋太祖为了避免五代以来的教训进行了比较大的官制改革,尤其是制约机制的设计相当完备。设官分职,达到了相互维系、相互牵制的作用,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了中央集权。-摘编自王志立《北宋官僚制约机制产生的背景》材料二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等地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摘编自《史学集刊》(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加强对地方控制的主要措施。(6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行省制度的历史影响。(8分)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长春二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AADCBCBABADBBCDD1.A2.A根据材料可知,孔子主张“以诗书礼乐教”,认为乐教具有治理天下的政治功能,有利于规范社会秩序,A项正确;孔子强调乐教与有教无类无关,排除B项;孔子强调乐教旨在规范社会秩序,主要目的并不是丰富娱乐生活,排除C项;孔子强调乐教旨在规范社会秩序,弘扬正统文化不是主要目的,排除D项。3.D据材料“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可知,天子下面形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秩序,结合所学知识,这是西周的宗法分封制,D项正确;A是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的选举方式,排除;王位世袭制是指王位按照血缘关系传承,王位世袭制并非题目主旨,排除B项;C是商朝的国家管理制度,排除。4.C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C项正确;秦朝推行严刑峻法,百姓生活困苦,排除A项;秦朝实行文化专制,因此“文化繁荣”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秦朝社会矛盾尖锐,最后“二世而亡”,因此“长治久安”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5.B据材料“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可知,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汉朝文帝、景帝在位时的治世,排除A项;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出现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材料没有涉及百家争鸣,排除C项;贞观之治是唐朝出现的稳定繁荣局面,排除D项。6.C通过阅读本题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末年,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内迁到长城以南,北方流民大规模南迁,反映了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是北方人口大量南迁,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魏晋时期江南社会相对稳定,A项错误;江南自然条件优越不是魏晋时期才有的,B项错误;南方政权重视农业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7.B8.A9.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多宝塔感应碑》字体是楷书,“字体方正、规矩严整”体现的是楷书,B项正确;“整齐均匀”体现的是隶书,排除A项;“工整清晰、飞洒活泼”体现的是行书,排除C项;“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王羲之《兰亭序》的特点,排除D项。10.A11.D由题干所述内容“在富国方面,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在强兵方面······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可知,材料强调了变法中官府对农业、商业、军事等领域的管理和控制,D项正确;王安石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但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加强国家管控以图富国强兵,A、C两项与题干所述信息不符,排除。12.B13.B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时期,B项正确;“交子”最早出现在北宋,隋唐早于北宋,明清时期晚于北宋,排除A、C、D三项。14.C根据材料,宋代相比于唐代,科举取士人数更多,宰相科举出身的更多,说明宋代社会阶层流动加速,C项正确;A项错在“开始”,排除;B项错在“实现”,当时还未实现平等,排除;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减弱,排除D项。15.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朱熹主张格物致知,故D项正确;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故A项错误;心即理也、反省内心是心学的主张,故B、C两项错误。16.D宋代的话本小说以民间语言进行创作,将平凡人物作为主要的塑造对象,这反映了宋代文学的世俗化和平民化,顺应了市民阶层的审美需求,D项正确;明清时期是中国小说的鼎盛时期,排除A项;理学伦理是指三纲五常,材料中没有涉及1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理学的信息,排除B项;宋代文学已完全世俗化表述夸大,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1)原因:西周初期地域广阔,而人力资源不足;宗法制为分封制的实行提供了基础。(4分)(2)作用:扩展了西周的疆域;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统治;推动了西周文化向中原地区的传播;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8分)18.示例推荐人物:汉武帝刘彻。理由: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他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他的即位,标志着西汉王朝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首先,他加强中央集权,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土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WORD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