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绵阳南山中学高2024级高一上期12月月考试题历史命题人:冯艳春审题人:杨丽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1.公元前3300~2300年的良渚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玉文化(如下表)这表明当时该地区()类型简介核心元素是神像;形制为上大下小,影射天地,中间的节面和直槽为沟通天玉琮地的方位和通道是生产工具或武器的代表;有无玉钺以及是否组装玉质的瑁镦是身份等级和玉钺地位的象征玉壁高等级墓葬中的玉壁往往呈堆叠状位于脚端,象征着当时的社会财富A.社会组织和动员能力强大B.手工业的分工日益细化C.早期礼制文化已初见端倪D.集权国家形态已经形成2.据《管子·轻重甲》记载,夏桀不允许百姓冬天在河上架桥,夏天在河里渡筏,以观赏人们受冻和受淹的情况。而“至汤而不然……饥者食之,寒者衣之,不资者振之,天下归汤若流水。此桀之所以失其天下也”。这一记载强调了()A.敬天保民思想在夏商开始出现B.君主专制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C.商汤推崇儒家的仁政民本思想D.民心得失对政权兴亡的重要影响3.阅读右图“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解读材料信息,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图中所示的土地不能随意买卖B.周天子实际上占有全国的土地C.商和西周均实行封建土地私有制度D.商鞅变法之时确立了这一制度第1页共7页4.古人常把一些技艺方法用与食物相关的惯用语来表达。比如,“治大国如烹小鲜”,将治理国家比作烹饪。在烹饪“小鲜”的时候,不能随意翻动,否则容易使其破碎。同样,治理国家也不能随意干预,决策要谨慎,要尊重社会的自然规律和民心民意。下列与“治大国如烹小鲜”理念相似的是()A.法家的“法治”思想B.墨家的“非攻”思想C.儒家的“仁政”思想D.道家的“无为”思想5.秦朝的徒刑实施范围广泛,而且对刑期并无规定。百姓一旦沦为刑徒,就可以无休止和更加随意地被国家役使,以致出现了“赭衣塞路,囹圄成市”的局面。这一局面()A.说明秦朝民众不守法律B.体现出法家顺应了社会发展C.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D.成为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6.汉武帝前期,政府各部门常常抢购物资,引起物价上涨;地方上交中央的贡赋,“往来烦杂,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富商大贾囤积居奇,操纵物价。为此,汉武帝采取的应对措施是()A.分设刺史,创建新的监察制度B.任用酷吏,治理地方打击豪强C.行推恩令,将地方权收归中央D.均输平准,加强对市场的控制7.北魏时期,鲜卑族人民大量南迁,建立了汉化政权,“开庠序之美,弘儒教之风”。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制作奶酪、油酥的技术,北方汉语中也充斥“胡虏”之音。据此可知,北魏时期()A.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B.民族交融呈现双向互动特征C.政权更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D.丝路贸易丰富中原经济生活8.佛塔起源于古代印度,从舍利子的保存地演变为佛教的象征。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塔逐渐发展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纪念性建筑。例如,文峰塔承载着“财源之茂,人文之举,连绵科甲”的愿望,慈恩寺塔成为思念亲人和感恩父母的载体。佛塔的演变体现出()A.灭佛运动促进了佛教改良B.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趋势C.官方哲学吸收了佛教因素D.儒释道相互融合不断创新第2页共7页9.下图是中国古代四个时期的疆域图,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③①④D.②①④③10.“它奠定了唐以后中国古代社会税收体制的主要形式,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意义。后世税收的衡量标准、分配方式虽然发生很大变化,但两大核心原则—财产作为计税主要标准、缴纳货币作为税赋征收主要方式并未发生改变。”“它”是()A.均田制B.两税法C.租庸调制D.摊丁入亩11.辽朝尊孔崇儒,自居中华正统,将当时的南北政权并立局面比作南北朝,自称“北朝大辽国”。金灭辽,辽宗室耶律大石率部西走,在西域复建辽政权,“尊号曰天佑皇帝,改元延庆”。这些做法()A.凸显了华夏认同意识的发展B.发展了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C.表明民族政权间的差异消弭D.彰显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12.宋代的社会救济体系贯穿人的一生。正所谓“病者则有施药局;童幼不能自育者,则第3页共7页有慈幼局;贫而无依者,则有养济院;死而无殓者,则有漏泽园”。宋代社会救济体系发展主要得益于()A.国家的统一B.经济的繁荣C.社会的稳定D.君主的仁慈13.江西是最典型利用山川形便划分的省级行政区。“犬牙交错”比喻交界线很曲折,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也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A.使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B.造成了地方势力的强大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阻碍了区域的民族交融14.美国学者弗兰克研究1500—1800年间的全球经济时指出:“中国贸易”造成的经济和金融后果是,中国凭借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他戏称欧洲向中国进行商业上的“纳贡”。这给当时中国带来了()A.闭关锁国政策的强化B.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大量白银C.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D.西方殖民扩张下的主权损害15.下表为明清之际部分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由此可知,他们都()思想家思想主张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置行法顾炎武而不用)也黄宗羲为天下大害者,君而已矣;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A.强调了儒学的社会正统地位B.批判君主专制C.提倡了经世致用的学术宗旨D.主张礼刑并用16.鸦片战争后,魏源编撰了《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认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姚莹则考察西南地区,并撰写《康輶纪行》,提出要加强“边海之防”、“欲吾中国稍习夷事,以求抚驭之方耳”。这反映出当时()A.“中体西用”理念渐成社会主流B.传统华夷观念已得到扭转C.民族危机引发士人思想的嬗变D.近代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第4页共7页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莫高窟中所发现的绘制于北魏的《萨埵那太子本生图》,以连环绘画的方式,将故事发展的顺序表现在画面上。该图叙述了太子从出家到圆寂的故事,主要描绘了太子舍生饲虎等悲剧性场面。在这一作品中,灰冷色调与阴暗的气氛相配合,整个洞窟的气氛凝重,完美地渲染出了主题的气氛。绘制于唐朝时期的《西方净土变》,构图宏伟,气魄庞大,巨大的画面从整体到局部控制得恰当自如,浑然一体,在技法上亦能看出画家的高深修养。围绕着经变(指描绘佛经内容或佛传故事的绘画),还穿插了许多生活的场景,如宴饮、阅兵、行医、行旅、耕作等,简练真实而有生趣。——摘编自胡光泽《浅谈魏晋南北朝时期与隋唐时期敦煌壁画的比较》材料二:像早期壁画中富于西域犍陀罗风格的造像,以及隋代洞窟中大量出现的各类具有浓厚波斯萨珊风格的联珠纹样、三兔藻井,隋唐五代洞窟壁画观音经变中的胡商遇盗图,直接反映丝绸之路交通往来的张骞出使西域图,维摩诘经变中大规模出现的各国王子问疾图,五台山图中大量的交通贸易图像,降魔经变中来自世界各地的士兵形象,其他经变中反映丝绸之路风情的大量图像,如各类音乐、舞蹈、交通、军事、服饰、家具、图案、颜料、技术等,都是敦煌壁画留给我们今天认识丝绸之路、理解丝绸之路、发展丝绸之路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摘编自沙武田《丝路成就敦煌,敦煌提升丝路》(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萨埵那太子本生图》与《西方净土变》的艺术特征并分析各自形成的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简述敦煌出土的壁画的史料价值并简述敦煌文化与丝绸之路的关系。(8分)第5页共7页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创立帝制中央集权,内而废封国,以郡县官僚制直辖编户,变更“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旧状,外而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西汉继续实行编户授田和军功爵奖励耕战,又“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完善郡县制,推行五铢钱,凿空西域,使天山南北首次与内地连成一体。汉武帝诏书曰“中国一统”,当是秦汉以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为基本疆域的郡县制大一统。——摘编自李治安《秦汉以降“大一统”秩序的华夷交融演进》材料二:西汉初年以妥协为主的隐忍战略,为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但也存在边境饱受侵扰等弊端。七十年的“休养生息”,为汉武帝反击匈奴奠定了物质基础。为提振国威,汉武帝改变了柔弱的边防政策,大规模开疆拓土。经过三十余年的经营,汉朝的边疆地区得以稳固和发展。唐太宗曾说:“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获无几。岂如今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怀之以文德的羁縻之策是唐朝在确立“君臣之位”光环下统驭边疆的手段。唐朝后期,随着国力的衰落,边疆地方势力开始抬头,最终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据刘俊珂《汉唐西南边疆经略再研究》等整理材料三:学者马大正先生曾敏锐地指出,当代中国继承了两项举世瞩目的历史遗产:一是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二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而两大遗产相互嵌入的平台,就是边疆地区。历史上边疆地区的发展既相对自成体系,又呈现出国家层面的整体性。——摘编自黎镜明《汉唐西北边疆治理刍议》(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在维护“大一统”秩序方面的共同之处。(8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唐治边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评价唐朝的治边策略。(8分)(3)综合材料一二三,概述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经验。(4分)第6页共7页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把中华文明史分为十五章,下表节选了中国古代史前十章的标题及其对应阶段:章节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文明肇基夏殷之礼周命维新百家争鸣六合同风标题(史前)(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章节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汇聚融合四海一家“文”冠一时多元一统近代初曙标题(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辽夏金元)(明清)根据材料,结合史实,任选一个章节,围绕相应标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写出所选章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第7页共7页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英语答案
2024-12-13 16:38
4页
-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题
2024-12-13 16:38
4页
-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英语
2024-12-13 16:38
10页
-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
2024-12-13 16:38
8页
-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题参考答案
2024-12-13 16:38
4页
-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
2024-12-13 16:38
9页
-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
2024-12-13 16:38
4页
-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答案
2024-12-13 16:38
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