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时量:75分钟分值:100分考试内容:必修一至选择性必修三第一章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我国科学家在海南发现一种海洋软体动物——绿叶海天牛,它进食藻类后,可从藻类细胞中抢夺出叶绿体为自身所用,这种现象被称为“盗叶绿体现象”。海天牛还能吸收藻类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核基因,将其整合到自己的核基因中,从而实现自身叶绿体的增殖和更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叶绿体的增殖是在核、质基因共同作用下完成的B.海天牛可通过进食蓝细菌获取自身所需的叶绿体C.海天牛细胞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2种D.可以采用无水乙醇提取和分离海天牛体内的叶绿素2.睡眠是动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腺苷是一种重要的促眠物质。图1为腺苷合成及转运示意图,为了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地记录正常睡眠——觉醒周期中基底前脑(BF)胞外腺苷水平的变化,研究者设计了一种腺苷传感器,并使之表达在BF区的细胞膜上,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图中ATP转运至胞外需要穿过4层磷脂分子B.ATP可被膜上的水解酶水解,脱去2个磷酸产生腺苷C.腺苷与相应受体结合改变其空间结构,从而使绿色荧光蛋白发出荧光D.满足实验要求的传感器数量随着睡眠——觉醒周期而变化●3.小鼠缺乏胰岛素生长因子-2表现为体型矮小。胰岛素生长因子-2由小鼠常染色体上的F基因编码,它的等位基因f无此功能。小鼠胚胎发育中,来自卵细胞的F/f基因的启动子被甲基化,从而使该基因无法表达,来自精子的该基因的启动子未被甲基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体型正常纯合子雌鼠和体型矮小纯合子雄鼠杂交,F1小鼠体型矮小B.体型正常的雌雄小鼠随机交配,若F1体型正常占60%,则亲代雄鼠中杂合子占40%C.卵细胞的F/f基因的启动子被甲基化,F/f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D.杂合子小鼠相互交配,F1小鼠表型比为体型正常:体型矮小=1:14.SCD-1基因编码的SCD-1酶(一种蛋白质分子)能催化饱和脂肪酸去饱和生成单不饱和脂肪酸。这些单不饱和脂肪酸是合成磷脂、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等脂质的关键底物。SCD-1基因缺失会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SCD-1基因表达程度降低可能会使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物质跨膜运输受到影响B.若将SCD-1基因中的A/T碱基对替换为C/G碱基对,则(A+C)/(T+G)的值会发生改变C.研发SCD-1酶的抑制剂可能对高血糖具有缓解作用,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有效思路D.SCD-1酶能降低饱和脂肪酸去饱和生成单不饱和脂肪酸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5.二氢睾酮(DHT)是睾酮(T)在5α-还原酶的催化作用下产生的高活性雄激素,比T具有更强的雄激素受体亲和力。DHT与雄激素性脱发(AGA)有关,其机制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DHT能与靶细胞内受体结合,催化细胞核基因表达B.DHT与雄激素受体结合后可持续发挥作用导致脱发C.脱发与非脱发部位的差别与细胞内基因种类的差异性有关D.AGA的机制说明激素参与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稳态的调节6.刚分化不久的近缘种个体之间仍然有几率突破生殖隔离,产生可育后代。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黔金丝猴(Rbr,既有金毛也有黑毛)拥有川金丝(Rro,金毛)以及滇金丝猴(Rbi,黑背白腹)这两个谱系的混合基因组,据此认为远古时期Rro和Rbi的杂交产生了Rbr的祖先,三者各自选择与自身毛色相近的个体交配(性选择),逐渐形成现今的三个物种的金丝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这三种金丝猴的基因库存在部分重合的现象B.远古时期Rro和Rbi可能属于刚分化不久的近缘种C.三种金丝猴祖先间的性选择是基于地理隔离而实现的D.在进化过程中,Rbr的毛色决定基因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7.下列关于科学发现史的描述正确的是()①美国著名生理学家坎农提出稳态的概念,他认为内环境保持稳定主要是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②法国学者沃泰默认为小肠黏膜(切除神经)受盐酸刺激引起胰液分泌是顽固的神经反射活动③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用小肠黏膜和盐酸的研磨提取液注入狗的血管,巧妙的排除了神经调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④班廷之前,科学家试图通过制备胰腺提取物治疗糖尿病却收效甚微,是因为胰岛素分泌量太少⑤在睾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中,摘除睾丸和移植睾丸实验分别运用了“减法原理”和“加法原理”⑥促胰液素是由胰腺分泌的激素A.1项 B.2项 C.3项 D.4项8.辅助性T细胞(Th)表面具有接受调控细胞活化所需的信号分子,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Th细胞膜的必要组分,如CD28分子,主要为Th识别抗原后的活化提供必需的第二信号,以完成Th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第二类只在活化后的Th细胞表面表达,如CTLA-4和PD-1,通过与相应信号分子结合向Th发出抑制信号,阻断活化Th的增殖、分化及发挥免疫效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PC摄取处理病原体,将抗原呈递在细胞表面并传递给Th使其活化B.癌细胞可通过PD-1抑制Th活化,降低机体免疫防御功能而形成肿瘤C.CD28分子等第二信号缺失或功能障碍,将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陷D.CD28、CTLA-4分子在细胞表面出现时间有差异,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9.下图为动物经历压力或创伤时体内发生的部分生理反应,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CRH为促肾上腺素释放激素,靶细胞主要是垂体细胞和蓝斑核内神经元B.皮质醇应直接与下丘脑和垂体质膜上的受体结合,抑制相关激素的分泌C.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在调节血糖过程中相抗衡,为应激反应做准备D.图中的去甲肾上腺素也可作为神经递质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10.零增长线又称生态位边界,是一种生物在利用某些必需资源时能生存和繁殖的边界线。线上每一个点所对应的资源组合仅允许种群维持自身大小不变,若资源组合低于这个范围,则一段时间后,种群无法生存和繁殖。科学家分别绘制了梅尼小环藻和美丽星杆藻对硅酸盐和磷酸盐的零增长曲线,如图中实线所示,经调査发现,在其它条件均适宜且充足的条件下,已知两种群只在④区域实现了共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两物种同时出现在该地,环境资源处于区域①③⑤⑥时,梅尼小环藻会逐渐被淘汰B.当环境资源处于区域②时,因为硅酸盐浓度的限制,美丽星杆藻在种间竞争中处于劣势C.当环境资源处于B点时,梅尼小环藻在种间竟争中将获胜D.在初始资源处于A点且没有资源补充时,梅尼小环藻种群数量会下降11.科学家提出了“酸生长理论”(细胞壁处pH下降,使细胞壁松弛,细胞伸长生长)和“基因活化学说”两种假说,分别用以阐释生长素(IAA)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的快速反应和长期效应,其简要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膜和细胞内均有IAA受体分布B.引起细胞壁松弛的H+以主动运输方式泵出细胞C.IP3可能通过促进基因的表达以促进细胞的长期伸长生长D.将离体茎断置于高浓度的pH溶液中,将有利于其伸长生长12.生态足迹反映了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一种用来衡量生态系统承受负荷的指标。它不仅可以反映某一区域的牛态环境状况。还能够显示出人类对地球的压力。研究生态足迹对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足迹是指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的土地及水域面积B.餐厨垃圾分类、回收与利用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可以减小生态足迹C.建立沙滩保护区、环境容纳量强度的捕捞量等均有利于提高生态承载力D.碳足迹是指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所需的森林和海洋面积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3.人员发现甲、乙两种植物可进行种间杂交(不同种生物通过有性杂交产生子代)。两种植物均含14条染色体,但是两种植物间的染色体互不同源。两种植物的花色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图所示。研究人员进一步对得到的大量杂种植株X研究后发现,植株X能开花,且A1、A2控制红色素的效果相同,并具有累加效应。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植株X不可育的原因是没有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不能形成正常配子B.图中①处可采用的处理方法常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X的幼苗,进而获得可育植株YC.植株X有三种表现型,其中粉红色个体占1/4D.用①处所用处理方式处理植株Z的幼苗,性成熟后自交,子代中只开白花的植株占1/16●14.轻微触碰时,兴奋经触觉神经元传向脊髓抑制性神经元,使其释放神经递质GABA。正常情况下,GABA作用于痛觉神经元引起Cl-通道开放,Cl-内流,不产生痛觉(如图);患带状疱疹后,痛觉神经元细胞内Cl-浓度升高,此时轻触引起GABA作用于痛觉神经元后,Cl-经Cl-通道外流,产生强烈痛觉。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触觉神经元兴奋时,在抑制性神经元上无法记录到动作电位B.Cl-经Cl-通道进出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C.GABA作用的效果可以是抑制性的,也可以是兴奋性的D.患带状疱疹后轻触产生痛觉不属于反射活动15.高羊茅作为温带优质牧草被从欧洲引种到世界各地,在某些地区造成生物入侵。研究者在被入侵草原样地取三个封闭区,每区均分成4个地块(C:对照;N+:施氮肥;NP+:同时施氮肥和磷肥;P+:施磷肥),进行连续四年实验后随机选取每个地块1m2样方,测定高羊茅健康成熟叶片的N、P含量,结果如图1。测定高羊茅叶片上当地食草昆虫——虎蛾幼虫的密度和叶片损伤程度(如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引种的高羊茅扩散到自然区域,造成当地生物多样性丧失,此过程为次生演替B.据图1推测,被入侵草原土壤中缺氮而不缺磷C.由图2可知,施磷肥地块高羊茅叶片上虎蛾幼虫密度大,对叶片的啃食程度大D.在高磷低氮环境中,高羊茅数量逐渐增加,形成竞争优势16.竞争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通过争夺资源和空间等发生的种间斗争。两种生物之间不相互作用,而通过共同的捕食者介导的竞争被称为似然竞争,其原理是一个物种数量的增加将会导致捕食者种群数量增加,从而加重了对另一物种的捕食作用。具有同种食物来源的两种捕食者之间,存在相互捕食对方的现象,称之为集团内双向捕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存在似然竞争的两物种可能不利用相同的资源,也可能处于不同营养级B.瓢虫同时以向日葵花粉和蚜虫为食,在大豆田中种植向日葵可以缓解蚜虫灾害C.相互捕食的两物种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种间竞争,说明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双向流动D.取食同种食物的两种生物种群密度存在此消彼长的现象可以用似然竞争解释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17.(12分)当光照过强、超过棉花叶片需要吸收的光能时,会导致光合速率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光抑制。有关光抑制的机制,一般认为:在强光下,一方面因NADP+不足使电子传递给O2形成O2-1;另一方面会导致还原态电子积累,形成3chl,3chl与O2反应生成1O2。O2-1和1O2都非常活泼,如不及时清除,会攻击叶绿素和PSII反应中心的D1蛋白,从而损伤光合结构。类胡萝卜素可快速淬灭3chl,也可以直接清除1O2。下图1是棉花的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①、②、③为相关过程,PSI和PSII都是由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组成的光系统复合物;图2、图3分别表示正常棉花和突变棉花绿叶中色素纸层析结果示意图(I、Ⅱ、Ⅲ、Ⅳ表示不同色素带);图4是正常棉花的色素总吸收光谱、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指不同波长光照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和色素带Ⅱ的吸收光谱。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类囊体膜上传递的电子的最初供体是________(1分)。过程②和③中消耗能量的过程是________(1分),物质A的功能是________。(2)图2、3中,色素带Ⅱ代表的色素名称是________(1分)。通过测量不同波长光照下的O2释放量绘制的曲线是图4所示的________(1分)光谱。总吸收光谱与色素带Ⅱ的吸收光谱曲线不吻合的原因是________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
2025-03-08 18:40
8页
-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2025-03-08 18:40
7页
-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英语试卷
2025-03-08 18:40
8页
-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英语参考答案
2025-03-08 18:40
7页
-
浙江省温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物理试卷(A)答案
2025-03-08 18:40
4页
-
浙江省温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技术试题(A卷)-高中信息技术 W
2025-03-08 18:40
13页
-
浙江省温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技术试题(A卷)-高中信息技术 W
2025-03-08 18:40
8页
-
浙江省温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数学试题(B 卷) Word版无答
2025-03-08 18:40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