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检测生物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检测生物
格式:docx页数:12页大小:1.4 M上传日期:2025-03-14 13:33浏览次数:125 侵权/举报

生物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2,选择性必修1、2、3。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ATF6(一种蛋白质)是一种内质网定位的转录因子,活化的ATF6能激活内质网相关蛋白质降解基因的转录,帮助内质网中的错误折叠和未折叠的蛋白质形成正确的空间构象,从而维持蛋白质稳态。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并不会直接发往高尔基体,而是通过一定途径进行降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发往高尔基体需要转运蛋白的转运B.抑制ATF6的活性,内质网中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可能会增多C.错误折叠的蛋白质被降解可能需要溶酶体参与D.ATF6和发往高尔基体的蛋白质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2.参与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是一种能催化ATP水解的酶。根尖细胞在运输时,载体蛋白发生磷酸化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TP分子中与腺苷相连的磷酸基团脱离后会将载体蛋白磷酸化B.图中载体蛋白的功能被激活需要膜内侧的与相应位点结合C.该载体蛋白可为ATP水解反应提供活化能D.由图可知,细胞中的跨膜运输是放能反应3.细胞铜死亡是指当细胞内铜水平升高时,过量的会进入线粒体,与某些蛋白质结合,导致线粒体膜受到损伤,进而通过一系列过程引发细胞死亡。研究发现FDX1基因决定细胞铜死亡过程,它的低表达会促进癌症的发生、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进入线粒体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B.细胞铜死亡是程序性死亡C.FDX1基因与细胞癌变有关,属于原癌基因D.胞内水平升高会诱发细胞能量供应不足4.沙田柚是典型的自交不亲和物种,研究发现,S-RNase蛋白为控制该性状的关键蛋白,且编码该蛋白的基因具有在花柱特异性表达且表达产物能够特异性抑制自体花粉管生长的特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沙田柚这一特性表明其不能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B.沙田柚这一特性有利于提高后代的遗传多样性C.编码S-RNase蛋白的基因的特征与基因的表达调控有关D.编码S-RNase蛋白的基因不只在花柱细胞中存在5.血型的类型取决于红细胞表面上抗原(相关基因的表达产物)的种类,ABO血型由两对等位基因I/i和H/h通过相互作用共同决定,H抗原可在A基因和B基因合成的酶的作用下分别转化为A抗原和B抗原,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父母均为AB型血时,不可能生出O型血的后代B.基因表达都是互不干扰的,表达产物之间不会相互影响C.由图可知,多个基因可参与调控同一性状D.通过检测A、B抗原不能区分人ABO血型的4种类型6.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伴随高血糖状态的血管损伤,表观遗传修饰是DR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机理是在DNA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下,视网膜细胞中线粒体DNA的碱基甲基化水平升高,引起视网膜细胞线粒体损伤和功能异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R不会对患者的新生儿性状造成影响B.线粒体DNA的甲基化会使其碱基序列发生改变C.线粒体DNA复制时其甲基化的碱基会干扰碱基互补配对的进行D.DNA高甲基化可能会抑制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7.克鲁宗综合征是一种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单基因(Cd/cd)遗传病。研究发现,致病基因表达过程中存在基因修饰,这可能会导致致病基因的预期性状并未表现出来。该疾病的某家系遗传图谱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基因cd有修饰现象B.Ⅱ-2不存在基因修饰,Ⅱ-3的基因型是cdcdC.Ⅲ-3的致病基因来源于Ⅱ-2,Ⅲ-3的子代均患病D.若Ⅲ-4的基因型为Cdcd,则其基因Cd有修饰现象8.神经肌肉接头处的A-I-M复合蛋白对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ACh)受体(AChR)的组装有重要作用。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功能异常的疾病,研究者采用抗原——抗体结合方法检测到该病患者体内存在AChR抗体。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突触后膜是由肌细胞细胞膜组成的B.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AChR)结合,相应的离子通道打开C.重症肌无力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由自身免疫防御功能异常引起的D.促进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的A-I-M复合蛋白基因表达,症状能得到缓解9.人体免疫系统可识别并清除癌细胞,PSAP是鞘脂激活蛋白(参与鞘脂的水解代谢)的前体蛋白,是肿瘤转化生长因子。抑制清除癌细胞的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应用单克隆抗体(ADC)可定向为DC补充PSAPB.机体清除癌细胞过程中,细胞毒性T细胞发挥了重要作用C.PSAP合成减少可能会引起DC内鞘脂的积累D.诱导后,细胞毒性T细胞的功能增强10.热应激是影响奶牛生产性能与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奶牛遭受热应激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被激活,体内糖皮质激素水平发生改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体内糖皮质激素的含量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与负反馈调节有关B.长期处在热应激状态下,生物体的血糖水平可能出现异常C.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分级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维持机体的稳态D.糖皮质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靶细胞,与细胞内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11.陆地生物群落的划分主要是根据植被类型与气候条件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大致可分为森林、草原、荒漠等类型。已知年降水量800mm以上是湿润区,400mm~800mm属于半湿润区,200mm~400mm属于半干旱区,200mm以下属于干旱区。甲、乙、丙、丁表示分布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四种生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平均年降水量/mm年平均气温/℃-10~00~1010~2020~300~100甲100~200乙乙300~400丁400~500丁500以上丙A.甲所在的群落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较弱,恢复力稳定性较强B.若乙是植物,则其叶片可能特化成针状,根部特别发达,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部C.丙可能是树栖或攀缘生活的动物,其所在的群落具有相对丰富的食物和充足栖息场所D.森林群落可能存在于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但其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12.“鹬蚌相争”中的鹬是一种非常机警的动物,在天快下雨时会鸣叫。鹬常成群活动于湿地、沼泽等地,是一种杂食性鸟类。目前人们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科学管理,使得长趾滨鹬的种群数量稳步提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鹬和蚌的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B.鹬的鸣叫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C.长趾滨鹬在食物网中至少占据两个营养级D.长趾滨鹬数量增加的原因可能是其出生率高于死亡率13.湖面碧波荡漾,天空阳光明媚,红嘴鸥振翅翩飞……“高原明珠”滇池正以生态和谐、生机盎然、乡愁永驻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滇池中所有的动、植物构成了生物群落B.湖面、阳光等属于无机环境,不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C.可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红嘴鸥的种群密度D.人工干预一定不利于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提高14.目前生产实践中常利用植物的茎尖或芽尖进行脱毒苗的培育。某实验室利用草莓芽尖获得草莓脱毒苗的两条途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上述过程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甲培养基的生长素含量/细胞分裂素含量的值要高于乙培养基的C.在诱导草莓芽尖生芽或生根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乙醇和氯化汞的处理是为了对草莓芽尖进行消毒15.科学家利用食蟹猴的胚胎干细胞诱导形成了类似囊胚的结构(类囊胚),进一步培育形成食蟹猴个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Ⅰ为脱分化过程B.若要形成多个胚胎,则①和②必须均等分割C.过程Ⅱ需经过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过程D.上述食蟹猴培育的过程属于有性生殖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16.果蝇的翅型有卷翅和正常翅。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为隐性时表现为正常翅,且A基因纯合时受精卵不能发育。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也控制果蝇的卷翅和正常翅。两对基因中只要一对基因为卷翅基因,果蝇就表现为卷翅。为研究果蝇卷翅性状的遗传情况,选择1只卷翅雌果蝇和一只双隐性卷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得,随机交配得,杂交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P卷翅♀卷翅♂1/4正常翅♀:1/4卷翅♀6/20正常翅♀:4/20卷翅♀1/4正常翅♂:1/4卷翅♂3/20正常翅♂:7/20卷翅♂A.亲本雌雄果蝇都能产生2种基因型的配子B.若卷翅(♀)×正常翅(♂),则子代中卷翅(♂)占3/8C.卷翅果蝇共有5种基因型,其中杂合子的比例为8/11D.若的正常翅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则子代果蝇均表现为正常翅17.某物种理想状态下所占据的生态位幅度称为该物种的基础生态位,其实际所占据的生态位幅度称为实际生态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际生态位的大小往往小于基础生态位的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提高某物种实际生态位的有效手段C.实际生态位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环境因素,与生物自身特点无关D.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存在差异,这有利于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18.黏连蛋白是一种参与姐妹染色单体之间黏连的糖蛋白。研究发现,乙酰转移酶能使黏连蛋白上两个保守的赖氨酸残基乙酰化,从而稳定黏连蛋白与染色体的结合。去乙酰化酶能将乙酰化的黏连蛋白去乙酰化。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黏连蛋白的合成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前期B.黏连蛋白的乙酰化有助于纺锤体在分裂后期发挥作用C.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去乙酰化酶的活性较高D.去乙酰化酶在次级精母细胞的生成过程中发挥作用19.突变型鼠伤寒沙门氏菌由于自身不能合成组氨酸,因此无法在基础培养基上生存,但野生型菌株可以。某实验室通过射线照射等手段对突变型鼠伤寒沙门氏菌进行处理,将其恢复为野生型鼠伤寒沙门氏菌菌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培养突变型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培养基的pH通常调节至弱酸性B.突变型鼠伤寒沙门氏菌恢复前后,其DNA的碱基序列可能发生改变C.组氨酸是影响突变型鼠伤寒沙门氏菌种群发展的密度制约因素D.可以从基础培养基将突变型鼠伤寒沙门氏菌筛选出来20.醛固酮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当人体大量丢失水分使细胞外液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醛固酮调节血钠含量平衡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醛固酮A与抗利尿激素的靶器官不同B.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表面有醛固酮A的特异性受体C.醛固酮A可使肾小管上皮细胞特有的通道蛋白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加D.醛固酮A调节细胞外液量以及血钠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钾是作物生长过程中重要的营养物质,同时也在酶活性调节、光合产物运输与转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缺钾可导致作物严重减产。科研人员以JG21和LG25两个品种的水稻为材料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品种处理净光合速率/(mol·m-2·s-1)气孔导度/(mmol·m-2·s-1)胞间CO2浓度/(μmol·mol-1)JG21K08.8886.29225.55K0.111.2294.64209.87K112.61103.53187.10K5(CK)13.25107.93196.00LG25K010.9286.47229.75K0.111.9094.43196.77K113.06108.14181.55K5(CK)13.85111.31180.33注:表示浓度分别为0、0.1、1、;CK表示对照组。(1)中国部分土壤缺乏有效钾,上述两个品种更适合在缺钾地区种植是_______,依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