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豫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学家在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最早的关于巫觋的资料,如下为该遗址发现的两幅蚌壳摆塑图案,左侧为在壮年男性骨架的周围用蚌壳精心摆塑的龙虎图案;右侧是以虎和人骑龙为主的图案,非常形象和壮观,被认为是代表巫师与助他上天人地的龙、虎等。这反映了A.仰韶文化出现最早原始信仰B.仰韶文化被龙山文化所代替C.该地区的巫觋文化十分盛行D.远古先民对驾驭自然的渴望2.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出使列国,在郑国见子产曰:“子为政,慎之以礼。不然,郑国将败”“自卫如晋,将舍于宿,闻钟声,曰:‘……君在殡而可以乐乎?’遂去之。”这从侧面说明A.吴国积极融人华夏秩序B.郑国深受儒家思想影响C.晋国试图挑战1日有秩序D.传统经济基础已经瓦解3.东汉时期,汉嘉、犍为(今四川省境内)一带北扼西蜀,南控滇黔,是西南夷道上重要的交通枢纽,现存于这一地方的交通刻石显示,东汉的边郡官吏在前代西南夷道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边境通往成都的道路条件。此举A.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B.体现了汉代灵活的边疆治理政策C.欲促进西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D.确保了中央对西南地区的控制权4.欧阳修在《新唐书》中评价藩镇:“擅署吏,以赋税自私,不朝献于廷……一寇死,一贼生,讫唐亡百余年,卒不为王土。”而《新五代史》则记载:“夫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两则史料A.认为藩镇的作用十分有限B.说明历史解释具有多样性C.指出藩镇是唐亡重要原因D.推动了晚唐藩镇制度改革5.北宋科举改革有两大主要变化:一是从以诗赋定去留到罢诗赋,代之以策、论;二是从先“文学”后德行,到先德行而后“文学”。这些变化A.推动了北宋文学的高度繁荣B.极大地促进了宋代的阶层流动C.是儒学走向复兴的重要表现D.源于宋代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6.从隋唐到明,中国的乡里制度经历过几个重要的变化。唐朝时期以户口控制为原则的乡里制,到两宋发展为以村落、田亩控制为基础的乡村制。到明初,又通过黄册里甲制重新确立了户丁控制原则,并将之与田亩控制结合起来。这A.反映了君主专制不断加强B.适应了加强基层治理需要C。表明乡约发挥了主导作用D.源自生产力的革命性变化7.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陆续向西方派出外交使团。与以前的使节不同的是,大多数清朝常驻使节有长达三年的任期,清政府鼓励使馆成员在日常工作外进行个人考察,并与外国人保持往来,还要求他们书写他们在西方的日常行动,并进行汇报。这些举措A.说明传统的宗藩体系已不复存在B.表明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突破C.有效地推动了清政府的政治变革D.反映出近代化的趋势正逐渐加强8.鸦片和人力车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分子抨击最多的中国“传统”,但是两者都为外国传人,并非中国传统。因来中国的西方人将其视为中国特征,其遂成为“中国传统”而被中国知识分子所攻击。这主要说明A.新文化运动改变国人认知B.西方思想成为知识界共识C.中国知识界深受西方影响D.中西文化融合度逐步加深9.抗日战争期间,山西沁源不仅有大量担架队(右图为该担架队的队员),还成立了各种民兵和群众组织,编成作战小组和情报小组,各村建立联防哨和消息树,连儿童也组成了儿童团;甚至乡绅也把房子拿出来给游击队兵工厂碾火药。由此可见A.人民群众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深厚伟力B.国共合作有效保障敌后抗战C.敌后抗日根据地属于新民主主义政权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得到巩固10.1949年3月,东北地区的土地改革基本结束。到1951年,农村的面貌开始有了明显的变化,一般农民的经济生活普遍有所上升。70%左右的农民过上了以往中农的生活,家中有了余粮,其中很多农民要求“单干”,不愿意进互助组。另外,还有10%的农民因为各种原因经济状况不升反降,开始出卖或者出租土地,或者开始借贷、做雇工。这一现象A.说明了土地改革的政策存在不足B.意味着封建生产关系正死灰复燃C.反映出向社会主义过渡存在曲折D.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11.1984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对国营小型企业实行了租赁经营,到1986年末,沈阳、武汉等6个城市的5735家租赁经营企业的职工收入有了明显提高。由此可知,该经营方式A.开启了经济体制改革先河B.给企业发展带来新生机C.促进了现代企业制度建立D.深化了对外开放的层次12.根据欧洲中世纪社会贵族财富分布研究,法兰克有一些拥有数十块地产的富有地主,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地的贵族财富要少很多,不列颠和爱尔兰的贵族财富就更少。这一差异A.源于各国对外扩张程度的不同B.使得东欧的农民获得更多的自由C.利于推动庄园经济的持续发展D.影响了上述地区不同的发展趋势13.18世纪,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让·勒朗·达朗贝尔赞美知识者说:“他以见证人的身份评估在这个星球上生活的人类,就如同评判员在观察演员表演。他像研究物质世界那样研究道德世界,不带偏见……他审察历史真实与历史可能之间的微妙差别,主要是为了了解他现在生活其中的人群。”这段话A.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B.体现了自然哲学与道德哲学的统一C.对天主教的教权进行了强烈的批判D.表现出对人类知识体系的颠覆和重构14.下面是美国独立战争之前以及独立战争期间具有代表性的北美殖民地人的言论。据此可知A.美国独立战争的时机此时尚未成熟B.北美殖民地人民认可英国政治体制C.北美殖民地和英国的矛盾得到缓和D.美利坚民族是革命的产物而非先声15.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重工业和农业领域,许多欧洲国家已逐步摒弃自由贸易原则,转而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关税政策;与此同时,这些国家在社会政策领域也显著强化了政府干预力度。这些政策A.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B.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出现颓势C.源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加剧D.反映了垄断资本的政治影响16.1951年,苏联向伊朗提出中立建议。1952年,斯大林提出德国中立主张。此后,苏联进一步调整政策,认为两大阵营外还存在第三大阵营——中立国家和不结盟国家。与此同时,苏联领导人对中立的态度变得更加积极,对中立表现出更大兴趣。这反映出苏联A.拉拢中立国家与美国对抗B.壮大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C.推动第三世界国家的解放D.缓和美苏冷战的紧张态势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清末时,华北农村多设有数名会首(或会头、首事)管理村务。会首是村庄自然生成的领导,是传统村落文化的产物。但是当时有功名的人很少愿意留在村里,所以会首很少有所谓的乡绅,而是以庶民居多。会首的主要工作是村庄的内部管理。一般来说,担任会首的先决条件是人品好,并且以拥有相当土地的人居多。因为土地多而有闲的人才会当会首,经商或土地少以致没时间的人就不会当会首。——摘编自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材料二民国初年,为了应对国家的要求,农村中开始设立村公会,村长变为较为正式的职务。抗日战争后,国民政府在华北推行保甲制。民国以后村长乃至于保长的出现,反映了村庄领导逐渐国家化的改变。农村的许多职务根据上级的命令,由选举产生。村务也逐渐被置于国家支配之下。而村的领导成为一种为了国家与自身利益而牺牲村民权益的“盈利型国家经纪”。这一时期,村民对于村长的选择有道德和能力的双重要求,同时要求村长拥有一定财富,作为应付国家需求的保证。村长要为国家征收地方资源传达政策,协调国家与村庄的关系。所以,民国后的村庄都要求具备处理国家行政事务的能力。一方面,这些村庄领导协助国家和各派政治势力征收地方资源,另一方面,又竭力保护自己与地方群众的利益与安危。一摘编自陈耀煌《二十世纪中国华北农村基层领导特质的演变》(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末华北农村治理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华北农村基层领导转变的背景,并指出其与清末农村领导的不同。(8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948年10月24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开封。1948年11月初,中州农民银行及开封市工商局相继设立,遂开始压低旧币牌价,有计划、有步骤地取缔旧币。1948年11月11日,开封市军管会布告全市,自当日起,一律停用旧币。1948年11月20日起,全市开始禁用旧币。党、政、民、学组织队伍突击检查,如发现使用旧币者,基于数额予以分类处理。1948年11月25日起,停止银元流通;11月30日起,禁止市民保存与携带旧币,违者没收。1949年11月3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宣布中州币与人民币以三比一的比价兑换,限期收回中州币,人民币成为唯一流通货币。——摘编自谷跃峰《开封解放初期的统一货币和稳定物价工作》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大量工业设备依赖进口,出口以原材料、粮食作物等初级农产品为主。在被动处境下,中央提出,对外贸易要分清商品的进出口重要程度,先出后进,以进养出,如争取用进口原料加工的成品以获得外汇。此外,1959--1961年全国性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时,国家领导人规定,农村人民公社播种蔬菜面积和供应城市蔬菜的数量,采用分片包干、就地生产、就地供应和对外地进行必要支援的办法,保证全国副食品的需要。1961年、1962年都增加了必要数量的粮食,在进口粮食谈判中也争取了延期和分期付款。1965年7、8月,提出了《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全面调整物价的初步构想》,同年10月召开第四次全国物价会议,对全面调整物价作出具体安排。——摘编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开封市解放初期稳定金融市场的原因及措施。(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49-1965年政府推行一系列经济措施的历史意义。(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普遍帝国的秩序建构需要激情与理性的共同作用。单纯的激情只会带来破坏,单纯的理性则无行动能力。故而,激情可提供运作的动力,理性则将激情整合为秩序,引导其方向。中原帝国历经多年的吏治统治之后,军事贵族已消灭殆尽,激情也已被驯化消磨。每逢其衰朽之际,都必须有新激情的注入,这在历史上经常来源于北方的游牧民族;而中原原有的理性已经不足以驯化此激情,否则当初也不至于衰朽,它需要新的理性要素的注入,这在历史上经常来源于西域(或说大中亚)的异种文明。两种新的要素与中原原有的各种要素相融合,才能够催生出新的秩序建构,在这个过程当中,东亚大陆的体系演化也达到新的高度。——摘编自施展《枢纽:3000年的中国》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提取材料观点(任一或整体),并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表达清晰,史论结合。)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在资本主义初期,英国出现一批拥有特权和垄断权的大商业公司,这些公司是现代股份公司的前驱。这些大商业公司最初是由国王以特许状批准设立,以合股方式组建且具有法人地位的商业垄断组织。作为法律虚构出来的独特民事主体,承担着明确的外部责任。17世纪前,公司拥有土地财产权的前提是获得国王特许,根据国王颁发的特许状,公司可以依法购买并永远无条件占有定期或终身地产、保有物、租金、土地复归权,以及其他任何占有物和可继承财产。并且,特许状明确规定购地额度。然而,如果国王收回特许状,公司的土地财产权就会被国王没收。公司的土地财产权由国王赋予,也有可能被国王收回。材料二17世纪后,公司从法律虚构性民事主体转变为公共管理性甚至成为对外殖民掠夺性的政治实体。既是国家推行重商主义和对外殖民侵略扩张的急先锋,又是新兴资产阶级进行强制贸易和谋求私人利益的保护伞。18世纪后,随着议会特许制的建立,议会在设立公司的专门法中,明确规定公司的购地额度,并为其土地财产提供安全稳定的法律保障。议会废除国王通过收回特许状没收公司土地财产的特权,实施公司土地财产权明确授权和保护措施,确立公司土地财产权法定原则。此外,公司的合股资产权也在革命后日益明确地受到法律保护。长期合股的出现,使合股资产走向独立和稳定,有利于合股资产权的明晰。1711
湘豫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春季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湘豫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春季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答案
2025-04-05 18:12
4页
-
湘豫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春季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答案
2025-04-05 18:12
3页
-
湘豫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春季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答案
2025-04-05 18:12
5页
-
湘豫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春季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答案
2025-04-05 18:12
7页
-
湘豫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春季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答案
2025-04-05 18:12
4页
-
湘豫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春季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
2025-04-05 18:12
8页
-
湘豫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春季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
2025-04-05 18:12
6页
-
湘豫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春季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答案
2025-04-05 18:12
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