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浙江卷)生物(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19题,每题2分,共3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2022年12月16日,《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第九次审议大会在日内瓦闭幕。此次审议大会及其成果标志着全球生物安全治理取得重要进展。下列关于生物武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相对于常规武器、核武器和化学武器等,生物武器最大的特点是携带和投放简单,这也是它最令人恐怖的一点B.生物武器对人的危害不仅有身体上的,还有心理上的C.中国坚决支持禁止生物武器的主张,奉行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的政策,并反对生物武器的扩散D.现代生物武器的防护,主要包括预警体系、防控体系和疫苗库2.抗利尿激素是一种九肽激素,可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和促进集合管重吸收水。下图是抗利尿激素促进集合管主细胞重吸收水的作用机制示意图,图中AQP2、AQP3、AQP4均为水通道蛋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各部分结构的渗透压大小排序为:小管液>集合管主细胞>组织液>血浆B.抗利尿激素对血管平滑肌和集合管细胞的作用不同是两种细胞的遗传物质不同导致受体不同引起的C.抗利尿激素可通过调节集合管主细胞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来调节水的重吸收D.当人饮水不足时,机体内由垂体合成且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3.钠钾ATP酶(Na+/K+-ATPase)存在于大多数的动物细胞膜上,能够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细胞内的Na+泵出细胞外,而相应地将细胞外的K+泵入细胞内,从而维持膜内外一定的电化学梯度。该电化学梯度能驱动葡萄糖协同转运载体以同向协同转运的方式将葡萄糖等有机物转运入细胞内,然后由膜上的转运载体GLUT2转运至细胞外液,完成对葡萄糖的吸收。如图为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葡萄糖进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方式不同,但运输的载体相同B.Na+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是主动运输,K+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是协助扩散C.图示细胞的膜蛋白有催化、运输、信息交流等功能D.当细胞内外Na+浓度相等时,Na+和葡萄糖的协同运输不能进行4.下图1表示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图2表示其观察结果,已知洋葱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12h,①~⑤表示处于不同阶段的细胞。图3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周期。图4为有丝分裂过程中某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图。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1中,步骤甲是用解离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B.图3中,一个细胞周期的起始是从d和e的交界处开始的C.图2中,细胞有丝分裂的正确排序应是①→⑤→③→④→②,其中③⑤满足图4数量关系D.实验中观察的分生区细胞总数为200个,发现共有6个④细胞,估算该时期大致为0.12h5.种群存活力分析是一种了解种群灭绝机制的方法,该方法通常以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小于5%作为种群可以维持存活的标准。某小组用这种方法对某地大熊猫的种群存活力进行了分析,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注:环境阻力是指生存空间、食物的限制、天敌的捕食等限制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A.环境阻力中包含影响大熊猫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B.环境阻力越大,大熊猫初始种群规模越小,灭绝的概率越低C.环境阻力为0、初始种群规模为80只时,种群可能呈“J”形增长D.环境阻力为0.02、初始种群规模为160只时,种群可维持存活6.100万年前,古人类走出非洲,在各地发展成不同的种群(如在3万年前已经灭绝的尼安德特人)。10万年前,智人再次走出非洲,成为现代人的祖先。科研人员从化石中提取古生物DNA进行测序,绘制了尼安德特人基因组草图,发现生活在非洲之外的现代人体内都有1%~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组序列能为生物进化的研究提供比化石更为直接的证据B.对古生物DNA进行测序可作为生物进化的分子水平证据C.不同生物的DNA的差异可以揭示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D.推测智人走出非洲后与尼安德特人之间可能存在基因交流7.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处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高于或低于此值,机体都会进行相应调节,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在受到病原体感染时可造成机体发热至38.5℃以上,这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定点受影响有关。下图表示机体在发热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人体产生的致热性细胞因子会使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定点上调B.在体温上升至38.5℃的过程中,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C.物质d是神经递质,可与甲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膜电位变化D.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调节8.紫杉醇是细胞的次生代谢产物,对多种癌症有较好治疗效果。科研人员为获得更多紫杉醇,尝试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从红豆杉的愈伤组织中提取紫杉醇,流程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配制培养基时,添加适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凝固剂B.细胞悬浮培养与继代是为了快速获得更多的薄壁细胞C.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利于原生质体融合D.采用非胚性愈伤组织的目的是通过器官发生途径再分化成植株9.有些植物需经历一段时期低温之后才能开花,这种低温诱导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拟南芥的春化作用与FRI基因和FLC基因有关,该过程的分子机制如图所示,其中FRI基因编码的FRI蛋白在低温下易形成凝聚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温暖条件下,游离的FRI蛋白能使FLC染色质的组蛋白乙酰化和甲基化,进而促进FLC基因表达,抑制开花B.低温条件下,FRI蛋白易在细胞核内形成凝聚体,组蛋白的甲基化程度因此变高,FLC表达抑制,从而解除抑制使植物开花C.植物开花还会受到光的调控,在受到光照时,光敏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使光敏色素的结构发生变化,经信息传递影响植物的开花D.温暖条件下通过增强FRI基因的表达能有效促进拟南芥的开花10.动物细胞的线粒体DNA分子上有两个复制起始区OH和OL。该DNA复制时,OH首先被启动,以L链为模板合成H'链,当H'链合成至OL区域时,OL启动,以H链为模板合成L'链,最终合成两个环状双螺旋DNA分子,该过程的部分步骤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复制方式不符合半保留复制的特点B.H'链全部合成完成后,L'链才开始合成C.动物细胞线粒体DNA分子不含游离的磷酸基团D.若该线粒体DNA在含¹⁵N的培养液中复制3次,不含¹⁵N的DNA只有两个11.人在饥饿时,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可参与血糖调节,使血糖浓度升高,调节机理及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 )A.图中信号分子X最可能是胰岛素B.据图可知,肾上腺素与受体结合后,通过G1蛋白激活酶A,经一系列信号转导,促进葡萄糖从肝脏细胞中释放,血糖浓度升高C.据图可知,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D.图中肾上腺髓质是神经调节的反射弧中的效应器12.袁隆平院士组建的青岛海水稻研发团队培育出“超优千号”耐盐水稻,其平均亩产量达到802.9公斤,创下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盐碱地中含过量的钠盐,会对海水稻的生存造成威胁,同时一些病原菌也会感染水稻植株,影响正常生长。如图为海水稻抵抗逆境的机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SOS1和NHX两种蛋白在运输Na+时空间结构都会发生改变B.H+进入细胞和进入液泡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C.分泌抗菌蛋白的过程依赖膜的流动性,需要膜蛋白参与D.适度提高海水稻的细胞呼吸强度有利于增强其抗盐碱和抗菌13.通过动物细胞工程技术,可以利用患者自身的细胞在体外诱导发育成特定的组织器官,然后再移植回患者体内。图1和图2表示利用自身细胞进行器官移植的两种方法,其中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类似于人类的胚胎干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方法都需要运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需要将细胞置于含有95%O2和5%CO2的混合气体的CO2培养箱中B.利用两种方法所获得的组织器官的遗传物质均与患者的完全相同,因此移植后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C.可利用农杆菌转化法或显微注射法将Oct3/4基因、Sox基因、c-Myc基因和Klf基因导入成纤维细胞D.图2中卵母细胞去核实际去除的是纺锤体—染色体复合物,核移植时供体细胞不用去核,可整个注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14.如图为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甲病由等位基因A/a控制,人群中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100,乙病由等位基因B/b控制。甲、乙病中只有一种为伴性遗传病。若Ⅲ2与一个表型正常的女性(设为M)婚配,该女性已怀孕。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乙病有关的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B.人群中表型正常的女性为AaXbXb的概率为2/101C.可通过基因测序检测胎儿是否携带乙病致病基因D.女性M所生子女同时患甲乙两种病的概率3/40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15、16小题。森林中有多种鸟类共存,为研究其中4种食性相似鸟类的共存机制,研究人员从筑巢的基质和高度等维度对巢数进行了统计,其中筑巢基质维度结果如下表。鸟种巢数地面草本灌木低矮乔木其他绿翅短脚鹎00120棕颈钩嘴鹛20000红嘴相思鸟00012灰眶雀鹛022725215.对多种鸟类的共存机制进行研究,该研究属于( )A.个体层次 B.种群层次 C.群落层次 D.生态系统层次16.森林中4种鸟类共存的原因不包括( )A.森林能提供足够的食物 B.森林在空间上具有异质性C.鸟种间生态位分化 D.鸟种间生态位完全重叠17.如图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酶活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将受到抑制B.丁物质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酶③的反馈抑制物C.戊物质通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D.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18.舌头味蕾和鼻黏膜上分布着一些神经末梢,它们都能接受化学物质的刺激产生信号,并在大脑皮层相同位置一起产生一个组合效应,从而形成相应的味觉和嗅觉(如图所示)。现普遍认为,一些肺炎患者的嗅觉障碍主要与肺炎病毒破坏嗅觉上皮细胞和损害嗅觉中枢功能有关。结合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糖分子与舌头味蕾中相应受体结合最终产生甜觉属于非条件反射B.当人的鼻腔通道堵塞时,其嗅觉敏感性通常会降低C.神经冲动沿噢神经向上传导时会引起兴奋区域的Na⁺内流D.肺炎病毒损害嗅觉中枢功能的同时也会引发味觉障碍19.果蝇的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果蝇的性染色体有如下异常情况:与(无X染色体)在胚胎期死亡、为可孕雄蝇、(无Y染色体)为不育雄蝇。某红眼雄果蝇与一白眼雌果蝇杂交,子代出现了一只红眼雄果蝇。究其原因,不可能的是( )A.亲本雄果蝇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四分体时期,X和Y染色体片段交换B.亲本雌果蝇的卵细胞形成过程中,r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C.亲本雄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后期,性染色体未分离D.亲本雌果蝇产生了不含性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基因型为的精子结合二、非选择题(共5题,除说明外,每空1分)20.(12分)图1表示黄瓜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转移途径,其中①~⑥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图2是科研小组在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条件下探究环境因素对其光合作用影响时所得到的实验结
学易金卷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生物(浙江卷)(考试版A3)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学易金卷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生物(浙江卷)(考试版A4)
2025-04-12 13:13
14页
-
学易金卷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生物(浙江卷)(全解全析)
2025-04-12 13:13
23页
-
学易金卷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生物(辽宁卷)(考试版A3)
2025-04-12 13:13
7页
-
学易金卷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生物(辽宁卷)(全解全析)
2025-04-12 13:13
25页
-
学易金卷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生物(辽宁卷)(考试版A4)
2025-04-12 13:13
16页
-
学易金卷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数学(参考答案)
2025-04-12 13:14
7页
-
学易金卷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数学(全国卷)(理科)(参考答案)
2025-04-12 13:14
7页
-
学易金卷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数学(上海卷)(参考答案)
2025-04-12 13:14
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