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历史参考答案
历史参考答案
格式:docx页数:6页大小:46.6 K上传日期:2023-11-20 18:26浏览次数:324 侵权/举报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考适应性测试(一)历史参考答案1.B【详解】材料反映了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陈独秀在思想上从一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演变为马克思主义者。这一转变说明知识分子认识到了无产阶级力量,他们关注工人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和干部条件,中共成立形势向好,B项正确;思想转变并非意味着思想混乱,排除A项;陈独秀个人选择无法代表当时大众的选择,排除C项;陈独秀的转变无法证明其他人是否坚持资本主义道路,排除D项。故选B项。2.C【详解】根据“唐朝许多女性的服装仿照中亚粟特人的男装款式改造而成,她们穿胡服戴胡帽”可得出唐朝人的服饰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呈现多元的特色,C项正确;诗歌的主题并不是服饰,排除A项;从服饰不能得出女性地位的提高,排除B项;外来文化不是主流,排除D项。故选C项。3.B【详解】由材料“因要革命须要有坚强的领导的党,而处于优势的领导的党,很容易走到把持包办。把持包办,不但广大人民不满意于当政的党,对党的本身,也很不利”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实行“三三制”,共产党员必须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把持包办,防止独断专行,把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也争取到抗日政权中间来,所以“三三制”的实行是中共出于自身约束的需要,B项正确;加强政权建设、适应民族战争的需要也是中共实行“三三制”的原因,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C项;解决党群矛盾是中共实行“三三制”的一个原因,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4.A【详解】根据“牌谕”姓“孝尔父母,敬尔兄长,教训尔子孙,和顺尔乡里”“考德”“诵书”“习礼”可得出,这些都是儒家所倡导的伦理,反映出当时儒家的主流价值观念得到强化,A项正确;B项与选官制度有关,但材料没有体现选官,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遵守封建伦理,而不是追求个性,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理学地位的稳固,而不是冲击,排除D项。故选A项。5.B【详解】根据“明确了企业享有的产品销售、物资选购、人事劳动、工资奖金使用等十个方面的权利”可知厂长负责制是扩大了企业的自主经营范围,故B符合题意;我国到1992年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扩大企业自主权,没有体现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建立现代公司制,排除CD。6.C【详解】据材料可知,周天子直接统治的地方即王畿“千里之地……农业先进,诸侯封地农业落后”,这就为天子控制诸侯提供了物质基础,故C正确;分封制的物质基础是井田制,排除A;材料强调分封制下农业生产状况的差别,与宗法制无关,排除B;材料未提及诸侯的权利义务,排除D。7.B【详解】题干突出了激励公民为城邦服务及关心城邦事务的集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公民集体荣誉感,反映城邦重视公民意识的培养,B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艺术在培养公民集体意识方面的作用,排除A项;激励体制无法确保决策无误,排除C项: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与缓解阶级矛盾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8.B【详解】材料反映的是教皇子午线的划定,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此时进入欧洲列强对外殖民扩张时期,亚非拉美地区开始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这就打破了新航路开辟之前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B项正确;此时的殖民扩张还没有深入内陆腹地,排除A项;早期殖民扩张时期划分势力范围还不是列强的焦点,排除C项;根据教皇子午线的划定无法得出欧洲商业格局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全科试题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9.A【详解】依据题干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在8世纪至13世纪,西欧中世纪社会教权势力强大,而王权势力弱小,13世纪至16世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冲击了教会神权,西欧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逐渐形成和发展,王权势力有所上升,最后在17、18世纪到来后,伴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英法等国陆续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世俗王权再次走向了低谷,A正确;14世纪以来,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开展,人文主义思想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B排除;宗教神权在8世纪至13世纪一直是居高不下的,这与曲线的走向不符,C排除;在11至12世纪。西欧城市普遍展开了反对封建领主、争取城市自治的斗争,这与曲线的走向不符,D排除。故选A。10.D【详解】北宋江淮地区由于运河交通的发展、河网交通的形成,各地方相继出现了一批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大多与运河交通及物资的集散转运密切相关,商业繁盛一时,D项正确;草市是唐后期农村兴起的集贸市场,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是强调宋代运河水运交通的发展推动沿淮、沿江和运河两岸市镇经济的兴起,市镇经济发展的专业化是明清时期江南社会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排除B项;材料并未反映宋代传统经济政策松动的信息,排除C项。11.C【详解】希腊、罗马的地理环境不宜发展农业,农业经济不发达,为了满足生存需要,不得不进行殖民扩张建立殖民地,所以采取“周期性地建立殖民地而形成的(向外)强迫移民”,故选C;A项不是根本原因,排除;罗马不属于民主政治,排除B;殖民扩张是对外政策,与平民与贵族间的矛盾无关,排除D。【点睛】12.A【详解】依据材料及图片中“1953年”等时间结合所学可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在1954年召开的,所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将召开是该选民证颁发的背景,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是在1954年,与题干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政治协商制度逐渐建立是在1954年后,与题干时间不符;D选项错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是在1949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1953年”,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需要掌握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史实的时间。13.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科学与艺术紧密结合,对艺术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C项正确;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还是以宗教作为题材,排除A项;文艺复兴促进绘画技术的发展,B项因果颠倒,排除B项;科学理论影响绘画发展方向,不能说决定,排除D项。故选C项。14.D【详解】材料“规定保息期自开机制造之日起,继续三年,第六年起每年按照所领保息金总额的1/24摊还”体现的是北洋政府出台相关法律,保障了民间投资者的利益,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D项正确;材料与政府税收来源无关,排除A项;这一举措有利于激发商人投资热情,排除B项;材料与创办实业热潮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5.D【详解】根据材料“1951年”“《陈永康互助组向全国农民挑战》”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951年陈永康已经开始了农业生产合作的尝试,体现了当时农民对农村生产关系改造的探索,故选D项;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全面展开,而不是1951年,故排除A;1956年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而不是1951年,故排除B;1958年中国开始人民公社化运动,而不是1951年,故排除C。16.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德国工业发展迅速,德国正以迅猛的势头向工业国挺进,C项正确;A项是对材料过分解读,且材料信息不存在量两者工业化的比较,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两国经济结构的组成信息,而是强调德国正以迅猛的势头向工业国挺进,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科学理论的推动,排除D项。故选C项。17.(1)背景:局部战争发展成为世界大战,国际关系紧张;法西斯势力在欧洲的扩张威胁到美国的利益;美国孤立主义思潮盛行。(2)历史意义:推动了美国国际思想和外交观念的转变;促使美国加大对英法等国的军事援助;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有助于增强美国的国际影响力【详解】(1)背景:根据“目前,恐怖行为和国际上横行霸道之风甚器尘上”得出局部战争发展成为世界大战,国际关系紧张;根据“使文明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得出法西斯势力在欧洲的扩张威胁到美国的利益;根据“让美国成为武力哲学统治的世界的一个孤岛”得出美国孤立主义思潮盛行。(2)历史意义:根据“这样的孤岛可以是那些仍然以孤立主义者身份说话和投票的人的梦想”得出推动了美国国际思想和外交观念的转变;结合所学,还可从促使美国加大对英法等国的军事援助、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有助于增强美国的国际影响力等角度分析总结。18.(1)特点:深受西方代议制影响;政党设立竞选机构;竞选方式比较单一;选民投票心态多元化,大部分持冷漠态度;选举组织保障力度不足;选举受到军阀干预和操纵。评价:选举产生议员和官吏,体现了一定的民主性,有利于政党政治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选举中存在的问题,使民众对资产阶级民主愈发失望;选举实际上成为军阀争权夺利的工具,无法真正落实民权主义和共和原则。(2)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政党政治的不断完善;法国大革命及欧洲大陆革命运动的冲击和影响;传统选举制度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下层民众的不断推动;缓和社会矛盾和稳定发展的需要。(3)因素:本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传统习惯、时代的变化、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性质及国际环境的变化。【详解】(1)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深受西方代议制影响;根据材料“国民党设选举科,同时到各省成立支部,加强在备省的选举动员。共和党也在全国各地设立分部,加强选举的组织”可知,政党设立竞选机构;根据材料“候选人的竞选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只有公开发表竞选演说这样的形式”可知,竞选方式比较单一;根据材料“当时选民投票大致有‘重视民主权利’‘盲目投票’‘讽制选举’等几种心态类型,大部分国民尤其是农民阶层对选举是冷漠的”可知,选民投票心态多元化,大部分持冷漠态度;根据材料“由于选举中组织、监督不到位,选民调查的涵报、浮报的现象比较严重”“投票的秩序也因为组织不力而混乱,投票的准备不充分。设置的投票所不足”可知,选举组织保障力度不足;根据材料“在国会议员及省议员选举中,各党派‘威逼胁迫,手枪相向’‘抢票、毁票’‘拉票.冒投’的现象很多.选举大都沦为军人政权执政的工具”可知,选举受到军阀干预和操纵。评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初年选举产生议员和官吏,体现了一定的民主性,有利于政党政治发展;根据投票心态中有“重视民主权利”可知,实行民主制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根据材料“讽刺选举”“设置的投票所不足,授票所经常出现选民民拥挤而使授票没办法正常进行的现象,影响了投票的过程,进而导致选举结果不公平”可知,选举中存在的问题,使民众对资产阶级民主愈发失望;根据材料“在国会议员及省议员选举中,各党派‘威逼胁迫,手枪相向’‘抢票、毁票’‘拉票.冒投’的现象很多.选举大都沦为军人政权执政的工具”可知,选举实际上成为军阀争权夺利的工具,无法真正落实民权主义和共和原则。(2)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的推动;根据材料“英国现代政党政治的产生使选举对政治的影响有了一个更为现代的中介手段”可知,政党政治的不断完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及欧洲大陆革命运动的冲击和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传统选举制度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普选的实现得益于下层民众的不断推动;从统治角度看,选举制度的改革是出于缓和社会矛盾和稳定发展的需要。(3)因素:根据所学知识,从本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传统习惯、时代的变化、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性质及国际环境的变化等角度分析。19.(1)官营手工业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2)变化:由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由工场到工厂。影响:推动中国近代化;一定程度上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推动民族工业发展;为近代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阶级基础。【详解】(1)根据“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得出官营手工业衰落;根据“尽逐绫绸之利”得出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根据“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得出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2)变化:根据“机器棉纺织业成为华商投资设厂热潮的重点”得出由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根据“棉纺织工场微不足道”“中国全国华洋各厂”得出由工场到工厂。影响:根据“机器棉纺织业”得出推动中国近代化;根据“日商与英商数量呈下降趋势”得出一定程度上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