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历史期末质量监测1.有学者指出,战国时期农业动力的变革引发了整个社会纷繁复杂的大改组,促使一个以才学立身的社会阶层活跃于世。这可用于说明战国时期()A.私学取代官学的影响 B.选官制度变革的内容C.诸侯变法的思想渊源 D.百家争鸣兴盛的背景【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战国时期”“促使一个以才学立身的社会阶层活跃于世”可知,战国时期士阶层崛起,为百家争鸣提供了阶级背景,D项正确;私学取代官学是文化背景,排除A项;材料不是选官制度变革的内容,排除B项;法家思想是诸侯变法的思想渊源,排除C项。故选D项。2.东晋政府为了照顾侨户“流寓江左,庶有旋反之期”心理,没有把西晋永嘉之乱后出现在南方的侨户编入当地土著户籍,“不以黄籍籍之,而以白籍,谓以白纸为籍,以别于江左旧来土著也”。这一状况导致()A.户籍体制的混乱 B.中央权力的削弱C.赋役制度瓦解 D.郡县制度的崩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白籍是东晋政府专为侨户设置的临时户籍,于是在东晋时期形成了黄、白籍两种户籍体系。在郡县制度大坏的情况下,东晋面临外有逼境胡兵,内有难驭权臣,,各行其政的地方政权给中央政府呈报的侨户户籍,既不系统又不完整,致使中央权力削弱,B项正确;A项是材料现象,设问强调本质,排除A项;赋役制度没有瓦解,排除C项;材料是户籍制度,不是郡县制度崩溃,排除D项。故选B项。3.唐玄宗天宝年间,宰相杨国忠召左相及给事中、诸司长官皆集尚书都堂,“唱注选人,一日而毕,曰:‘今左相、给事中(门下省官员)俱在座,已过门下矣。'其间资格差缪众,无敢言者。于是门下不复过官。”这反映了唐朝后期()A.三省开始出现一体化趋势 B.科举考试的地位提高C.君主权力受到了极大制约 D.中枢运行机制遭破坏【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杨国忠把持朝政,官员选拔任用不经过门下省审核,这说明当时中枢运行机制遭到破坏,D项正确;A项错在“开始”,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科举制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到君权受到制约,排除C项。故选D项。4.元朝时期,蒙古族的马奶酒为中原所接受,北方传来的胡萝卜、洋葱成为了南方餐桌上的必备之物。中原婚配中出现“频求更嫁,不以为耻”的现象。这反映出当时()A.南北间经济差距逐步缩小 B.中原生活习俗受到统治者推崇C.民族交融得到进一步加强 D.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持续上升【答案】C【解析】【详解】蒙古族的马奶酒被中原接受,而北方的食物也出现在南方,这说明南北方的民族交融得到加强,C项正确;这一时期南方是经济重心,而且材料信息无法证实南北方经济差距在缩小,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统治者对于中原生活习俗的态度,排除B项;蒙古族的马奶酒被接受不属于南方的文化影响力,排除D项。故选C项。5.明朝史学家何乔远在叙述明朝中期的婚姻关系时说:(明前期)婚娶,但论门阀;(明中后期),定亲时,女家只重男方财礼;婚嫁之日,男方则非常关注女方的嫁妆。这一变化反映了()A.商业发展打破等级秩序 B.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C.经济发展冲击社会观念 D.传统小农经济趋向瓦解【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之前婚娶双方强调门第对等不同,明中后期的婚嫁更注重双方的财富,反映了经济发展冲击社会观念,C项正确;材料不足以说明商业发展打破了等级秩序,排除A项;明代婚嫁观念的改变并非政府放松控制的结果,排除B项;传统小农经济趋向瓦解是近代以来的社会现象,排除D项。故选C项。6.宋代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常用于描述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一带被视为当时的鱼米之乡的情景;到明代万历年间,已有“(荆楚)鱼粟之利遍天下”的说法,明末甚至出现“吴以楚食为天”的说法。这一变化缘于()A.湖广地区经济的近代化转型 B.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相分离C.西方殖民势力对江浙的侵扰 D.区域性产业分工的深入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湖熟,天下足”“(荆楚)鱼粟之利遍天下”和“吴以楚食为天”等说法的出现,是相关地区经济成就即区域性产业分工深入发展的结果,D项正确;直到鸦片战争后,湖广地区的经济近代化才开始,排除A项;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相分离并非相关说法出现的根源,排除B项;材料描绘的现象与西方殖民势力的侵扰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7.1858年,英法等西方国家通过《天津条约》获取了在内地游历、经商等侵略权益,但1863年之前,西方人在华游历的首选之地为东三省、天津和北京,而1865年之后,长江中下游和东南地区逐渐成为西方人游历的热点地区。对这一变化,解释合理的是()A.“东南互保”符合列强利益 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性C.传统的宗藩关系逐渐解体 D.西方侵略势力伸向东南沿海【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英法等西方国家通过《天津条约》获取了在内地游历、经商等侵略权益,但在1864年之前,太平天国主要活动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明显反侵略性,故“西方人在华游历的首选之地为东三省、天津和北京,而1865年之后,长江中下游和东南地区逐渐成为西方人游历的热点地区”,B项正确;东南互保是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刘坤一、张之洞等东南督抚所策划的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我国传统的宗藩关系逐渐解体,但与题干所述西方侵略势力的地域变化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西方侵略势力伸向东南沿海,排除D项。故选B项。8.1894年,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指出,每年外洋杂货约耗银3500万两,故应“遍开五金煤矿铜铁之来源.广制煤油,自造火柴”。同时,首倡“立宪法”“开议会”.实行立宪政治。由此可见,在学习西方的问题上,郑观应()A.突破了洋务思想 B.肯定了“官督商办”的做法C.借鉴立宪派主张 D.初步提出“强国御侮”主张【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主张发展工矿企业的同时,首倡立宪法、开议会、实行立宪政治,反映出在学习西方的问题上,郑观应突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A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官督商办”做法的进步性,排除B项;借鉴立宪派主张与郑观应“首倡‘立宪法’”不符,排除C项;初步提出“强国御侮”主张的是19世纪中期的林则徐、魏源等人,排除D项。故选A项。9.1945年7月,一位民主人士对自己的延安之行深有感触:他们(中国共产党)知道贫农的要求,(贫农)不一定在乎自有其田,只在乎有田可耕,下是减轻租额;他们知道贫民要求有钱可借,于是不禁止债主放债,但严定减租保息。这可以印证,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A.抛弃了“耕者有其田”的纲领 B.实事求是地调整了土地政策C.鼓励民主党派人上建言献策 D.肯定并保障地主的民主权利【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45年7月,一位民主人士对自己的延安之行”、“(贫农)不一定在乎自有其田,只在乎有田可耕下是减轻租额”“不禁止债主放债,但严定减租保息”可知,在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政策,为了巩固抗日统一战线,实事求是地调整了土地政策,B项正确;抗日根据地时期,中共坚持“耕者有其田”主张,调整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实行减租减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民主党派人士,排除C项;材料反映维护了地主的合法经济权益,未涉及保障地主的民主权利,排除D项。故选B项。10.以下是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中的报告内容(部分),这次会议的召开()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已被消灭。国民党的作战部队仅仅剩下一百多万人....….今后解决这一百多万国民党军队的方式,不外天津、北平、绥远三种。我们必须准备把二百一十万野战军全部地化为工作队。这样,干部就够用了,广大地区的工作就可以展开了。开始着手我们的建设事业,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恢复和发展城市中的生产事业。A.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 B.推动长江以北的地区获得解放C.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D.为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基础【答案】D【解析】【详解】通过阅读材料中的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在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被消灭,即1949年春天,三大战役胜利后,强调转变党和人民军队的任务和职能,着手学习管理城市,恢复和发展生产等,明确了党的总任务,为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D项正确;根本上改变中国发展方向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排除A项;此次会议召开时,长江以北的地区已获得了解放,排除B项;直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才确立,排除C项。故选D项。11.1983年,鲁冠球与乡政府签订厂长风险承包合同,承包下萧山万向节厂,首创兼顾国家、企业、员工三者所得的“联利计酬浮动工资制”。1984年万向节厂首次向美国出口,逐步实现了产品、人员和企业“走出去”。1990年万向集团公司组建。该厂的发展历程折射出我国()A.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C.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了突破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答案】D【解析】【详解】1983年鲁冠球承包万向节厂,实行“联利计酬浮动工资制”,最终实现了产品、人员和企业“走出去”。1990年万向集团公司组建,这一历程和我国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间节点基本一致,其成长历程也折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D项正确;A项错在“开始”,排除A项;通过材料信息无法看出当时已经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看出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的突破,而且当时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的突破主要体现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C项。故选D项。12.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既表达了中国人“一起向未来”的和平理想,还搭建了中国与世界深度对话的平台。在冬奥会前后,中国展开了各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外交,进行了深化合作、维护主权等国际问题的讨论。这反映了新时代中国()A.注重发展睦邻间友好关系B.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C.发挥超级大国的引领作用D.代表世界文明的发展方向【答案】B【解析】【详解】我国通过2022年的冬奥会,向世界人民表达“一起向未来”的和平理想,搭建中国与世界深度对话的平台,展开各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外交,进行深化合作、维护主权的讨论等活动,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B项正确;注重发展睦邻间友好关系与“搭建了中国与世界深度对话的平台”等不符,排除A项;当今中国并非超级大国,排除C项;材料并未强调中国代表世界文明的发展方向,排除D项。故选B项。13.下图为中古时期的某一帝国示意图,该图最有可能是()A.1—2世纪的罗马帝国 B.6—7世纪的拜占庭帝国C.7—8世纪阿拉伯帝国 D.16—17世纪的俄罗斯帝国【答案】B【解析】【详解】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古时期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地跨欧亚非三洲,将地中海变成其内湖的帝国,最有可能是6—7世纪的拜占庭帝国,B项正确;1—2世纪的罗马帝国的首都是罗马不是君士坦丁堡,排除A项;7—8世纪的阿拉伯帝国的领土不包括意大利半岛和小亚细亚等地,排除C项;16—17世纪以莫斯科为首都的俄罗斯帝国,版图与图中范围不同,并未扩张到非洲一带,排除D项。故选B项。14.南美洲北部圭亚那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该地曾是英国的食糖供应基地,是法国关押重刑犯的监狱,是荷兰从事热带染料和木材贸易的原料产地,也是西班牙人怀旧的纪念物。该地的这些历史反映了()A.全球航路开辟的持续推进 B.欧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C.美洲工业体系的形成过程 D.欧洲殖民者的统治和掠夺【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以来,南美洲北部的圭亚那,从印第安人的家乡,成为了关押法国重刑犯、为英国生产食糖、为荷兰生产热带染料和木材的产地,以及西班牙人曾经的天堂等,反映出欧洲殖民者的统治和掠夺,D项正确;全球航路开辟的“持续”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欧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排除B项;材料并未说明美洲工业体系的形成过程,排除C项。故选D项。15.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的《至尊法案》规定:“国王陛下,他的后嗣与继承者,应被拥立
天津市第十四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天津市第十四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2023-11-20 23:22
5页 -
天津市十四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3-11-20 23:22
15页 -
天津市十四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
2023-11-20 23:22
8页 -
天津市第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2023-11-20 23:22
8页 -
天津市第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
2023-11-20 23:22
17页 -
天津市第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物理生物试题
2023-11-20 23:22
9页 -
天津市第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无答案)
2023-11-20 23:22
5页 -
天津市第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023-11-20 23:22
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