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格式:docx页数:12页大小:585.8 K上传日期:2023-11-20 23:29浏览次数:412 侵权/举报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学情调研测试历史试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作答试卷前,请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考试证号写在答题卡上。2.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非选择题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目睹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逐步丧失的诸侯国君,深切地意识到战争中新增长的土地继续授予卿大夫的后果,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在此时逐渐萌生。这一政治制度()A.意味着分封制彻底消失 B.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C.根源于兼并战争的发展 D.标志着官僚政治最终取代了贵族政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中新增长的土地继续授予卿大夫的后果,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在此时逐渐萌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各国实力增强,诸侯国通过变法逐渐建立一套适应当时混战、动荡局面的制度,这一政治制度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但没有彻底消失,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新制度根源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根源于兼并战争的发展,排除C项;标志着官僚政治最终取代贵族政治的是秦朝时期郡县制的全面推行,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2.东汉时期,经学家郑玄以书信教诚其子,要求他“勖求君子之道,研钻勿替,敬慎威仪,以近有德”。名臣蔡邕教育其女,“心之不修,贤者谓之恶”。据此可知当时士大夫()A.强调以修身治国为己任 B.具有男女平等的思想意识C.注重家庭教育的塑造力 D.受儒学官方哲学化的浸染【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东汉时期,郑玄和蔡邕都注重对子女的家庭教育。C项正确;材料只涉及修身,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男女平等思想,排除B项;儒学哲学化是理学的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3.下表是开皇三年(583年)开始全国性括户运动采取的三个措施,由此可知,这一运动()大索貌阅把士族豪强长期以来隐占藏匿的户口括检出来,每家每户的人口都要按照性别、年龄、相貌核实查对,看是否与户籍上所载相符,找出没有登记在案的隐漏户口,重新给予登记纠告鼓励检举揭发,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析籍令大功以下(即堂兄弟姊妹)的已婚男子另立户头,不准与家人合为一户①促使国家控制的户口增加②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③一定程度减轻了农民负担④打击了豪强世族的势力⑤有利于澄清吏治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答案】D【解析】【详解】“找出没有登记在案的隐漏户口,重新给予登记”“已婚男子另立户头,不准与家人合为一户”使国家控制的户口增加,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鼓励检举揭发,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有利于打击豪强世族的势力,一定程度减轻了农民负担,有利于澄清吏治。①②③④⑤正确,D项正确;ABC项不全面,排除ABC项。故选D项。4.后唐同光二年(924年)李存勖令:“都市严备盗火,止绝夜行。”北宋初,“太祖乾德三年四月十三日,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更以来,不得禁止”。由此可知宋代()A.开始突破市的时间限制 B.城市治安得到明显改善C.开启市发展的法制进程 D.松弛禁令推动商业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对比后唐时期,北宋政府对京城夜市时间限制松弛了,有利于商业发展,D项正确;唐朝后期城市就出现夜市,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城市治安、开始法制进程,排除BC项故选D项。高中试卷君5.永乐年间迁都北京时,“取民匠户二万七千以行,(南京)减户口过半”。到明代后期,南京的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内连云百万家”,“民居日密,稍稍侵官道以为廛肆(街市)”。这一现象()A.得益于工商业发展 B.反映出城市管理的混乱C.源于城市功能的转变 D.说明政府放松商业控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永乐年间迁都北京时,“(南京)减户口过半”,明代后期,随着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南京的城市商业日趋繁荣,A项正确;材料并不是体现城市管理的混乱,排除B项;古代城市功能主要是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材料没有体现城市功能的转变,排除C项;古代政府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6.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描述:“(保守派)则一旦有事,则或询英夷国都与俄罗斯国都相去远近,或徇英夷何路可通回本部。”连林则徐的幕僚梁廷栅也说:“天朝全盛之日,既资其力,又师其能,延其人而受其学,失体孰甚。”这反映()A.传统观念影响新思想传播 B.闭关锁国引发知识分子不满C.中体西用的思想未被接受 D.魏梁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海国图志》是一部主张向西方学习的著作,其中描述清朝士大夫的闭目塞听、天朝上国的自大观念,就不利于向西方学习思潮的传播,A项正确;材料反映士大夫传统观念引发魏源的不满,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第一鸦片战争期间,中体西用思想是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师夷长技以制夷”,排除D项。故选A项。7.1902年,留日学生沈心工作词的《男儿第一志气高》被认为是近代中国第一首学堂乐歌,歌词为“……哥哥弟弟手相招,来做兵队操。官兵拿着指挥刀,小兵放枪炮。龙旗一面飘飘……将来打仗立功劳,男儿志气高”。该乐歌()A.适应了“预备立宪”的推行 B.有助于激发人们的救亡意识C.配合了不断高涨的革命形势 D.旨在维护清朝封建专制统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02年,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实行新政改革,教育方面设立学堂。留日学生沈心工制作学堂乐歌,号召学生进行军事训练而提高志气,有助于激发当时人们的救亡意识。B项正确;1905年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留日学生参与革命斗争,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留日学生要维护满清封建专制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8.下表是1920年与1936年中国各项经济对比,由此可知()时间电力工业煤炭工业生铁钢1920年772百万千瓦14.2百万公吨436815吨30000吨1936年1724百万千瓦26.2百万公吨958683吨556347吨增长率9.4%7%9%40%A.经济危机未波及中国 B.西方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民族经济得到了发展 D.工农比例不协调得到明显改观【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对比1920年,1936年近代中国部分重工业发展,体现民族工业中重工业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1929年经济危机影响到中国,排除A项;这一时期西方没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工农业比例,排除D项。故选C项。高中试卷君9.凯绥·珂勒惠支是德国表现主义版画家和雕塑家,为民主和平而斗争的战士。1931年《北斗》刊登了由鲁迅选寄的珂勒惠支木刻组画《战争》中的第一幅《牺牲》(下图)。后在鲁迅努力奔走之下,1936年中国出版了第一本《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鲁迅极力推荐珂勒惠支版画意在()A.促进中德的文化交流 B.歌颂人民的牺牲精神C.表达战争中母子深情 D.唤起国民政治觉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德国版画家和雕塑家凯绥·珂勒惠支是为民主和平而斗争战士,1931年—1936年,鲁迅努力促成了《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的出版。结合所学可知,1931年日军发动对中国东北的侵略,之后不断扩大侵略战争,中华民族积极抵抗日军侵略,鲁迅的意图在歌颂人民牺牲精神,B项正确;促进中德文化交流是材料的表面含义,不是鲁迅的主要目的,排除A项;表达战争中母子深情是材料版画的表面含义,不是鲁迅的主要目的,排除C项;1936年国民的民族意识已经觉醒,与政治觉悟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0.1950年卫生部下发《一九五〇年医政工作的指示》明确要求,县卫生院要把负担全县防疫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同年我国还在疫情高发区设立了专门的防治所、站,同时开展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丝虫病等的重点调查和防治工作。这说明中国()A.突出疫情防治中政府主导性作用 B.形成了完整卫生防疫体系C.人民群众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D.强调疫情防治的法制化建设【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建国初卫生部对全国防疫工作进行统一部署,突出了在防疫中的政府主导性作用,A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各县卫生院和全国疫情高发区的防治所、站,不能反映完整的卫生防疫体系,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人民群众健康情况,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法制建设,排除D项。故选A项。11.1984年,农业丰收导致全国性的“卖粮难”。1985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规定,“从今年起,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这反映()A.计划经济体制遭遇废除 B.经济流通体制的变革C.市场经济体制正式建立 D.改革开放的成效显著【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1985年中共中央不再实行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而是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发挥市场对粮食的调节作用,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经济流通体制的变革,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计划经济体制被废除,排除A项;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国家调整粮食收购问题,未能充分反映出改革开放的成效显著,排除D项。故选B项。12.11世纪起,神学家们用“经院方法”来研究罗马法,对古代罗马法文献进行考证、注释、解说、概括和阐述。13世纪后半叶起还产生了评论法学派,把罗马法的原则运用到现实各种社会关系之中,转化为现实的法律。这表明()A.罗马法正不断完善 B.罗马法具有显著实用性C.罗马社会矛盾激烈 D.法学家致力于法律创新【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世纪后期,罗马法得到神学家的重视,评论法学派把罗马法用到现实中,反映罗马法具有超越时空的实用性,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罗马法的完善,只反映罗马法适应了中世纪社会的需要而复兴,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中世纪欧洲,不是古罗马社会,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法学家,排除D项。故选B项。13.伏尔泰涉猎颇广,他将中国的《赵氏孤儿》改编成戏剧《中国孤儿》,宣扬儒家宽容、谅解、忠义精神。他还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伏尔泰的这些行为意在()A.规范道德秩序发展科技 B.以科技文化推动启蒙运动C.反对专制倡导理性自由 D.助推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伏尔泰“宣扬儒家宽容、谅解、忠义精神”“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可知,伏尔泰倡导宽容、忠义、自然科学等思想,结合所学可知,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重要代表,启蒙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反封建专制和教会特权,倡导理性自由等思想。伏尔泰所宣传的思想主张的主要目的也是反封建专制和倡导理性等思想,C项正确;启蒙思想的主要目的是反封建专制,AB项都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B项;D是启蒙运动的影响,不是主要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14.1855年,卡洛琳·诺顿给女王写了一封信,抗议她的丈夫不仅拒绝给她赡养费,还要索取她的稿费。1857年有议员提出一项法案,要求给妇女财产权,但遭到议会强硬派反对,直到1908年议会才通过法律,规定妻子无须征得丈夫同意,可以处理自己的财产。这说明()A.议会决定妇女地位的变化 B.妇女权益斗争的复杂曲折C.英国民主政治存在保守性 D.英国的法制建设发展缓慢【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857年有议员提出一项法案,要求给妇女财产权,但遭到议会强硬派反对,直到1908年议会才通过法律,规定妻子无须征得丈夫同意,可以处理自己的财产”可知,19世纪中期以来争取英国妇女合法经济权益的斗争曲折,B项正确;材料反映议会中强硬派阻挠妇女合法的权益获得,不是议会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