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二中2023年高2023届1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灶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的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A.“独立自主”B.“另起炉灶”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一边倒”2.马克思《法兰西内战》主要论述的是A.普法战争 B.1848年革命 C.巴黎公社 D.法国大革命3.以下盛世局面,按时序排列第三的是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光武中兴 D.开元盛世4.辛亥革命失败后人们认识到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状况依然黑暗,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由此,20世纪初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发起了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国民革命5.“联合工农兵学商各被压迫的群众、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该文字出自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八大6.西方各国几乎都用立法的形式把考试的内容、方式、条件、机构等方面固定下来,形成制度。这体现的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是( )A.待遇优厚 B.政治中立 C.晋升唯功 D.公开考试7.习近平总书记说:“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这突出体现了A.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B.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C.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 D.内地与边疆政策相同8.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令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该学者认为军机处的设立A.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C.强化了清的统治秩序 D.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9.商代的青铜礼器上多刻有表现尊神事鬼的饕餮纹,而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上出现了一些刻有生活、战争场面的纹路。这一变化说明A.从神性向人性回归的思想转变B.青铜器功能由祭祀向日用转变C.中华文明的多元文化特色D.受无神论思想的深刻影响10.自古以来,人类在不断迁徙中求生存、谋发展。古印欧人大迁移( )A.对整个欧亚大陆区域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B.使西亚、北非和希腊文明区首次被统一起来C.迁移持续时间短,但涉及范围大D.迫使大月氏西迁,建立贵霜帝国11.1841年7月,英军向镇江发动进攻,遭到在此驻防的满蒙八旗官兵拼死抵抗,清军将领海龄身先士卒,自焚殉国。但英军参战士兵的日记中记载的却是另一番情景:有村民站在街上看热闹,“神情麻木地端着饭碗,吃着米饭……尽管他们看到外国人正在和自己的同胞打仗……”上述现象反映了( )A.清军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 B.民众对外来侵略的麻木C.清政府开始反抗外来侵略 D.国人民族意识亟需加强12.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推动“新阶段”到来的因素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 B.《马关条约》的签订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巴黎和会的影响13.2018年,欧洲率先提出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限制了网络企业对个人用户数据的使用权限,约束了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向。欧洲这一举动从侧面说明A.科学技术发展束缚人的个性B.科技领域内冷战思维依然存在C.欧洲开始反思“科学万能论”D.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伦理规范14.马勇在《革命》一书中说:“辛亥革命之所以能够从一个武装暴动转化为一场和平的权力交接,不能不说是当时各大政治势力以大局为重,以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各方政治势力不论拥有怎样的力量,他们都没有在这场大危机关头执意诉诸武力,而是坚持谈判,各自让步,从民族大义、国家前途着眼,退一步海阔天空。”下列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与英国的光荣革命有相似之处 B.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C.辛亥革命是一次各种政治力量相互妥协的革命 D.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有一定的合理性15.下表1994-2000年中国啤酒生产规模年份1994年1997年2000年企业数655550495平均规模(千吨)21.634.345.120万吨以上(企业数)3132010-20万吨(企业数)2128265-10万吨(企业数)3657605万吨以下(企业数)595452389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城乡居民饮食结构改变 B.国内消费市场升级转型C.行业技术发展突飞猛进 D.市场经济改革逐渐展开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愿,共55分。16.中国近现代外交经历了由屈辱走向辉煌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南京条约》签订开始……晚清国人也对西方的领事制度有了新接触,逐渐萌生了国际法上向国外派遣公使和领事的需求,并开始纷纷向海外各口岸派遣公使和领事,使中国的使领馆制度日趋形成。中国外交开始重视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谈判在这一时期对国家权益的挽回及维护国家主权方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摘编自董临瑞《从<南京条约>;看晚清时期国际法在中国的运用》材料二1954年,日内瓦万国宫,新中国在这里亮相,为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提出建设性建议;2017年,在同一地点,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一种以双赢为前提、取代西方零和思维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1955年,中国代表团在万隆发出“求同存异”的呼声,中国的和平外交进一步走向世界;60年后,习近平主席同其他国家领导人一起重温万隆精神,再次向世界发出“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声音。——摘编自国纪平《大变局中的中国与世界》材料三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对稳定世界发展所作的贡献日益显著,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快速增长,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在当前的世界大变局中,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亚投行的快速扩员、“一带一路”朋友圈的扩大就是最好的证明。——摘编自严文斌《解构百年大变局之“变”与“局”》根据材料一归纳清政府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的表现,并分析原因。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外交一以贯之的鲜明底色,并运用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相关外交史实予以说明。据材料二、三,指出中国在当前的世界大变局中所提出的国际关系新理念,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国际影响力增强的主要原因。17.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自古及今,我国在长期的制度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有事请殴(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睡虎地秦墓竹简》材料二 图1 图2 图3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考试法》规定了考试的具体办法和操作规程。考试分为普通考试、高等考试、特种考试。高等考试,分为三试,第一-试科目为国文、本国史地、国民党党义;第二试为专业科目;第三试为面试和成绩审查。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公务员任用条例》《公务员任用法》。1931年6月,国民政府公布了《公务员惩戒法》和《公务员惩戒委员会组织法》,但是得不到执行。“多年来官僚主义已构成政治,上的最大弊害,而以敷衍塞责、假公济私为尤甚”。——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四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巩固国家政权,对生产资料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制定颁布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架构、经济基础、法律原则、制度框架基本确立并不断发展,中国的民主大厦巍然耸立起来....党领导人民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的民主》白皮书(2021年12月4日)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在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中采取的行政管理措施。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图1、图2、图3所反映的朝代名称。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负责公务员选任的最高考试机关,评价此时期的公务员制度。结合所学,指出我国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原则。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学演讲时,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观点。他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中华民族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根据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
历史试题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