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度高考适应性测试(二)生物参考答案(含解析)1.A【分析】血液中的铁离子和转铁蛋白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会与细胞膜上的转铁蛋白受体结合,促进胞吞小泡形成后,复合物进入小泡,铁离子在小泡内与转铁蛋白分离并通过膜蛋白转运进细胞质基质。【详解】A、血液中的铁离子和转铁蛋白形成复合物进行运输,复合物与细胞膜上的转铁蛋白受体结合后,促进胞吞小泡的形成,通过胞吞进入细胞,故转铁蛋白受体不属于铁的载体蛋白,其作用是识别铁离子和转铁蛋白形成复合物,A错误;B、胞吞是细胞运输大分子物质的过程,是消耗能量的过程,形成胞吞小泡时需要消耗细胞的能量,B正确;C、胞吞小泡通过自身膜蛋白主动从细胞质中吸收H+,说明胞吞小泡的膜上具有H+的载体蛋白,C正确;D、亚铁离子是血红素的组成元素,故亚铁离子可以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D正确;故选A。2.C【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的生理作用是催化,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酶具有专一性是指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详解】A、酶1只催化两种底物合成产物A的反应,具有专一性,A错误;B、产物B浓度高时,酶1无活性,而当产物B浓度低时,酶1有活性,说明产物B与变构位点的结合是可逆的,B错误;C、产物B浓度低时酶1有活性时,将两种底物合成产物A;产物A和另外一种物质在酶2的作用下合成产物B;当产物B浓度过高时,与酶1的变构位点结合,使得酶1失去活性,从而不能生成产物A,进而不能形成产物B,这样使得产物B的含量维持在稳定的水平,这属于一种负反馈调节,C正确;D、增加底物的浓度可以得到较高浓度的产物A和产物B,不能解除产物B对酶1活性的影响,D错误。故选C。3.A【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的原理是当叶圆片抽取空气沉入水底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产生的氧气在细胞间隙积累,使圆叶片的浮力增加,叶片上浮,根据上浮的时间判断出光合作用的强弱。【详解】A、根据分析中叶圆片上浮的原理可知,叶圆片上浮至液面的时间可反映净光合速率的相对大小,A正确;B、ab段,随着水温的增加,叶圆片上浮需要的时间缩短,说明氧气产生速率加快,净光合速率逐渐增大,B错误;C、上浮至液面的时间可反映净光合速率的相对大小,而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由于温度变化也会影响呼吸酶的活性,所以叶片真正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不一定位于bc段,C错误;D、根据题意可知,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实验组中含有等浓度的NaHCO3溶液,所以在cd段,不是由于NaHCO3浓度下降、CO2减少导致上浮时间延长,而是温度过高,导致光合作用酶活性降低,使叶圆片上浮需要的时间延长,D错误。故选A。4.C【分析】分析图甲:A是游离型核糖体,E是附着型核糖体;B内质网;④高尔基体;F是线粒体;C是细胞内的蛋白质,D是分泌到细胞外的蛋白质。分析图乙:分泌蛋白的合成: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这样①膜面积最终减少,应是内质网膜,③膜面积有所增加应是细胞膜,②膜面积最终几乎不变应是高尔基体膜。【详解】A、图甲中的C物质是蛋白质,结构A是核糖体,C蛋白质物质形成的方式是脱水缩合,A正确;B、图甲中的C物质表示胞内蛋白,如呼吸酶、线粒体膜的组成蛋白和血红蛋白,B正确;C、若G是合成D物质的原料,则G物质为氨基酸,所经过的结构依次是细胞膜→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C错误;D、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乙中①②③分别表示的结构是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生物膜和物质转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5.D【分析】分析题图可知,①②可通过血液运输,若该器官是胰腺,②不可能是胰液,因为胰液通过导管进入小肠,不到血液中;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它一方面能促进血糖进入肝脏、肌肉、脂肪等组织细胞,并在这些细胞中合成糖元、氧化分解或转变成脂肪;另一方面又能够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总的结果是既增加了血糖的去路,又减少了血糖的来源,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由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都存在负反馈调节。【详解】A、若该器官是胰腺,②不可能是胰液,胰腺分泌的胰液,属于外分泌液,产生后直接进入导管,不进入血液,A错误;B、若该器官为肝脏,①可表示胰岛素,胰岛素的作用是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含量,B错误;C、若该器官为肾脏,②不可能是抗利尿激素,因为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由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C错误;D、甲状腺激素可以对垂体和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可以反馈作用于垂体,调节垂体合成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的多少,因此若该器官是垂体,②则可能是促甲状腺激素,①可表示甲状腺激素,D正确。故选D。6.B【分析】由图可知,P、S和H分别为外周、脊髓和下丘脑的感受器;虚线框为神经中枢下丘脑。在体温调节的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在炎热的环境中,机体会通过增加散热维持体温稳定,在寒冷环境中,机体会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维持体温稳定。【详解】A、无论刺激Ⅰ是炎热还是寒冷,1是传入神经,1和7之间传递的永远是兴奋性冲动,A正确;B、若刺激Ⅱ为寒冷,应该是促进产热,促进血管收缩,则14和13之间与14和16之间传递的神经递质可能相同,B错误;C、若刺激Ⅰ作用于P(感受器),则该神经调节过程中共涉及4条反射弧,即1→7→11→15;1→7→8→14→13;1→7→8→14→16;1→7→11→12→13,C正确;D、由图可知,H是下丘脑的感受器,虚线框为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也存在于下丘脑中,D正确。故选B。【点睛】公众号:高中试卷君7.D【分析】图中1号和2号个体都不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甲病的儿子,说明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A、甲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无论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还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号和4号个体都是杂合子,A错误;B、7号患21三体综合征的可能是3号产生了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精子,也可能是4号产生了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卵细胞,而不是他们把致病基因传递给7号,B错误;C、就甲病而言,若1号含甲病致病基因(相关基因用b表示),则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6号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BB,2/3Bb,其与7号(Bb)生下甲病男孩的概率为1/12,就乙病而言,7号个体产生异常配子的概率为1/2,因此他们生下两种病男孩的概率是1/24,C错误;D、若1号不含甲病致病基因,则甲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甲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甲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正确。故选D。8.C【分析】“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型由母体的核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欲判断某一个体的表现型,需要根据其母本基因型判断。【详解】A、子代某一性状的表型由母体的核基因型决定,自然状态下SS个体的亲本基因型为S_,若基因型为S_个体的母方基因型若为ss,其表现为左旋,A正确;B、F1的基因型为Ss,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SS、Ss、ss=1:2:1,F2自交产生的F3的表型由母体的核基因型控制,故右旋椎实螺:左旋椎实螺=3:1,B正确;C、“母性效应”从本质上来说,还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故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错误;D、左旋椎实螺的基因型为ss或Ss,该左旋椎实螺进行自交,如果子代表现型为左旋,则左旋椎实螺的基因型为ss;如果子代表现型为右旋,则该左旋椎实螺的基因型为Ss,D正确。故选C。9.C【分析】为了验证竞争排斥原理,不同种动物应遵循具有相同的资源利用方式的原则,所以选用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为材料进行实验。该实验中需要将两种草履虫放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混合培养,使它们之间因争夺资源而进行斗争,当实验出现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大草履虫处于劣势甚至消亡的结果时即可证实竞争排斥原理。【详解】A、将双小核草履虫与另一种袋状草履虫放在一起培养时,形成了共存的现象,共存时两种草履虫的密度都低于单独培养时,共同培养中,双小核草履虫与袋状草履虫存在种间竞争关系,A正确;B、双小核草履虫大多生活于试管的中、上部,主要以细菌为食,也食用少数酵母菌;而袋状草履虫大多生活于试管底部,以酵母菌为食,可以推测双小核草履虫与袋状草履虫有生态位的分化,B正确;C、袋状草履虫大多生活于试管底部,以酵母菌为食,要估算袋状草履虫的种群密度,需待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后,再从下层取样,C错误;D、双小核草履虫大多生活于试管的中、上部,而袋状草履虫大多生活于试管底部,它们存在竞争关系,通过生态位分化体现,而原生动物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进行混合培养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一种草履虫完全消失,通过一个物种的完全绝灭体现,D正确。故选C。10.B【分析】分析题图:通过向导RNA中20个碱基的识别序列与剪切点附近序列互补配对,引导核酸内切酶Cas9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详解】A、向导RNA在RNA聚合酶催化下,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通过转录合成,A正确;B、Cas9蛋白的作用是破坏DNA特定位点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B错误;C、由题图可知,向导RNA中的识别序列可与目标DNA单链特定区域进行碱基互补配对,C正确;D、该技术由于存在脱靶等风险,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安全性及伦理问题,D正确。故选B。11.C【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A、过程④植物组织培养依据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原理,A正确;B、由题中流程图可知①过程是培育转基因水稻的核心工作——构建基因表达载体,B正确;C、GsSAMS基因会提高植物渗透调节过程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耐盐碱胁迫的能力,C错误;D、将表达载体导入植物细胞,可用农杆菌转化法,所以过程②③是农杆菌转化法导入基因表达载体,D正确。故选C。12.A【分析】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的细胞,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详解】A、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iPS细胞分化成的多种细胞中DNA相同,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A错误;B、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的细胞,使细胞的种类增多,B正确;C、若控制运动神经元合成毒蛋白的基因替换,则无法合成该毒蛋白,所以可以起到治疗该病的作用,C正确;D、植入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成前驱细胞,恢复受损的运动功能,也许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渐冻症”病情改善,D正确。故选A。13.D【分析】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利用的原理是DNA复制,需要条件有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过程包括:①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②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③中温延伸:合成子链。【详解】
东北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度高考适应性测试(二)生物参考答案(含解析)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东北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度高考适应性测试(二)生物试题
2023-11-21 22:33
10页 -
东北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度高考适应性测试(二)英语参考答案(含解析)
2023-11-21 22:33
10页 -
东北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度高考适应性测试(二)英语试题
2023-11-21 22:33
9页 -
2023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一模)地理试题
2023-11-21 22:34
8页 -
2023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一模)历史试题
2023-11-21 22:34
12页 -
2023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一模)英语试题
2023-11-21 22:34
11页 -
2023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一模)政治试题
2023-11-21 22:34
9页 -
2023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一模)语文试题
2023-11-21 22:34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