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姓名考号………………………………………………装…………订…………线………………………………………………2023年1月葫芦岛市普通高中学业质量监测考试高三历史注意事项:1.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贴在相应位置。3.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尊为天子,设官“抚万民,度四方”。帝尧之时,“百姓昭明,合和万国”。虞舜设官分职,“播时百谷”以解除饥馑,“敬敷五教”以教化民众。《尧典》、《舜典》、《大禹谟》等也有类似的记载。这些文献A.论证了皇权专制合理性 B.突出了农业的邦本地位C.说明教化百姓的重要性 D.强调以民为本的合理性2.根据《汉书》记载,汉初惠帝和高后时代,公卿皆武力功臣,文士如秦代一样不被笔墨供养,而文帝时却下诏要求各诸侯王、公卿、郡守为朝廷“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这一变化反映了此时汉政权A.社会建设成为社会主旋律 B.统治者追求“有为”治国C.治国政策已转向重文轻武 D.内忧外患得到有效解决3.据载:唐太宗平突厥后,“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但贞观十四年,唐政权平定高昌之后,设“都护之职,掌抚尉诸蕃,辑宁外寇,觇候(chānhòu侦察)奸谲,征讨携贰”。这次调整说明唐王朝A.综合实力超越了突厥 B.放弃了羁縻府州政策C.强化对西北的统治权 D.旨在防止各部族叛乱4.《熙宗孝成皇帝四》记载:迁居中原的普通女真百姓以改汉姓易汉服为时尚,致使朝廷多次下诏“敕女真人不得改为汉姓及学南人装束”。这一诏令从侧面反映出A.金政权注重本民族文化传承 B.政府反对学习中原文化C.内地文化对金朝的异质作用 D.女真文化优于汉族文化5.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食粮折输变卖,无不以银,后遂以为常,盖番舶之来多矣。”在此,顾炎武旨在强调A.税制改革缘于白银内流 B.白银内流加速其货币化C.白银已经成为主要货币 D.远途贩运业因此而发展6.清收复台湾后,“内地无业之民,视台地为乐土,冒险而趋,络绎不绝,请照以往者有之,私行偷渡者有之。”这种现象A.改变了台湾人口性别结构 B.加剧了当地的土地兼并C.促进了两岸文化同源发展 D.巩固了清政府在台地位7.光绪二十四年颁布的《明定国是诏》中宣示“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说明戊戌变法A.与洋务运动的宗旨并无不同 B.劝导人们放弃天朝观念C.试图通过妥协减少变法阻力 D.鼓励人们学习西方制度8.图1是1919年5月5日上海《新申报》为五四运动爆发印发的“号外”,表明当时A.学生运动的中心在上海B.民主主义成为主流图1C.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变化D.学生运动声势浩大 9.1942年,中共中央规定:“一切尚未实行减租的地区,其租额照抗战前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在游击区及敌占点线附近,可比二五减租还少一点,只减二成、一成五或一成。”这一规定旨在A.打击封建地主阶级的力量 B.适应民族战争新形势需要 C.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势力D.壮大反抗国民党政府力量 10.图2是翁逸之于1955年 创作的宣传画。该作品旨在A.宣传党开展农业合作社的方针政策B.倡导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向劳模学习·向劳模看齐图2C.宣传中国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D.说明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11.1992年中共十四大做出了“积极建立待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决定,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进一步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待业保险”正式更名为“失业保险”。这一变化反映了A.思想解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B.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完善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经济改革引发失业现象12.玄奘对印度的种姓制度曾做如下描述:“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曰婆罗门,净行也,守道居贞,洁白其操。二曰刹帝利,王种也,奕世君临,仁恕为志。三曰吠奢,商贾也,贸迁有无,逐利远近。四曰戍陀罗,农人也,肆力畴陇,勤身稼穑。凡兹四姓,清浊殊流,婚娶通亲,飞伏异路,内外宗枝,姻媾不杂。”在玄奘看来,7世纪的印度A.种姓歧视走向崩溃 B.社会阶层无法流动C.农民社会地位下降 D.职业选定唯种姓论13.中东北非是多民族聚居区,阿拉伯帝国的征服运动是以伊斯兰教为旗帜的,因而帝国的民族政策大多是通过宗教原则而体现出来的,下列关于阿拉伯帝国统治政策说法正确的是A.按人口多少设置政区下各级官员 B.对犹太教等异教徒实行歧视政策C.对先进民族文化高度重视的政策 D.苏丹任命穆斯林来担任行省总督14.对图3所示信息,解读正确的是25201510500.12.94.97.213.223.6美国德国1750年1860年1900年美、德制造业占世界制造业总产量的份额(单位:%)图3A.机器制造业的发展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B.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德工业经济迅速发展C.美、德两国成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D.欧美国家开始从“蒸汽时代”迈入“电气时代”15.1945年美苏两国在朝鲜半岛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接受日军投降,这就是“三八线”的来历。1961年为阻止民主德国的居民逃往西柏林修筑了柏林墙,除留下过境站的出口外,其他地方一律封住。这一线一墙的产生A.两者都是军事斗争的结果 B.都是美苏“冷战”的必然产物C.都预示世界局势趋向紧张 D.都断绝了两边居民贸易往来16.2022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G20)国家领导人再次相聚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在“共同复苏、强劲复苏”的主题下,借助今后几年发展中国家连续轮值G20峰会的有利条件,协同“金砖+”合作机制,加快合作成果转化。将极大地促进G20全球治理机制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根据材料回答全球治理机制变化的背景①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②二十国集团积极致力于构筑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③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共同问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立应对这些挑战④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促进多极化趋势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疫灾是人类灾害链网中的顶级灾害,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痛苦。中国古代先民对疫病防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伤寒杂病论》《温疫论》等中国古代疫病防治的集大成之作对于古人战胜疫病起到了积极的技术支撑。统治阶级对疫病会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皇帝们一方面下诏罪己,另一方面采取措施:汉元帝“……募徙贫民,县次给食。”宋徽宗设置“安济坊”(也就是中国古代的医院),“宜以病人轻重而异室处之”。统治者重视疫情信息的上报与处理,还采取保护水源,改善城市卫生的必要措施从根本上加强对疫灾的治理,甚至于官员的政绩考核奖惩都与疫病防治挂钩。……明代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医疗制度……有清一代在明代疫病治理方略的基础上,又有改进。——摘编自《中国古代防疫措施探析》《中国古代防疫思想变迁》等(1)依据材料,概括古代政府防治疫情的主要举措。(8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疫情防治的特点。(6分)18.(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过一场乡村建设运动,以中华平民教育会、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金陵大学等为代表的一些教育和学术团体,为实现所谓“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教”,到农村从事以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和移风易俗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建设实验。他们认为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是农民“愚”“穷”“弱”“私”,是西方近代文化的输入引起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或崩溃。因此,只需要在维护现存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前提下进行一点一滴的社会改良。——摘编自郑大华《关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几个问题》材料二1983年中央废除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镇政府,确立了“乡政村治”二元基层治理体制新模式,建立了村民自治制度;逐步取消了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鼓励农民面向市场,发展商品经济。进入21世纪,国家加大了对“三农”的扶持力度,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等制度,开创了直接补贴农民的先河,2006年,中国农村结束了2600多年“皇粮国税”的历史,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正向着统筹城乡的方向发展,“全民低保”进入攻坚阶段。——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背景和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农村改革的意义。(6分)19.(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文明”一词的含义确切地说,究竟是指什么呢?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这一组特征在确定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文明的性质时,可以用作一般的指南。——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第3章:最初的欧亚大陆文明材料二初为据乱次小康,四土先达爰滥觞。支那印度邈以隔,埃及安息(侯官严氏考定小亚细亚即汉之安息,今从之。)邻相望。(地球上古文明祖国有四:中国及印度、埃及、小亚西亚是也。)——摘自梁启超《二十世纪太平洋歌》,1901年根据材料一中关于文明的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对这一说法进行解释、修改或否定,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20.(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随着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1835年,英国颁布法律,规定自治市的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所得也由自治市自主开支,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摘自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人民教育出版社)材料二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一般有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补助。在这些“福利国家”的措施,英国是当时西方国家拥有社会保障立法最为完备的国家。——摘自黄安年《西欧和北欧国家的福利保障政策》英国的社区活动美国的社区图书馆图4(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30年代英国地方自治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福利制度的特点。(4分)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数学答案
2023-11-21 22:54
6页 -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数学试题
2023-11-21 22:54
3页 -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2023-11-21 22:54
4页 -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答案
2023-11-21 22:54
6页 -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2023-11-21 22:54
9页 -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学业质量监测化学试题(原卷版)
2023-11-21 22:54
9页 -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学业质量监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2023-11-21 22:54
20页 -
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质量监测考试英语试题(原卷版)
2023-11-21 22:54
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