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辽宁省葫芦岛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答案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答案
格式:docx页数:6页大小:48.1 K上传日期:2023-11-21 22:54浏览次数:192 侵权/举报

2023年1月葫芦岛市普通高中质量监测考试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C(3分。C项是对原文“影像史学的公众化、普及化和碎片化转型却是在21世纪,随着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出现而发生的”和“在传统媒体时代,影像史学大众化表达的话语逻辑由专业媒体工作者垄断;但在新媒体时代,普通受众与传统媒体时代的精英阶层或专业媒体工作者一样,掌握了历史记录、历史传播,甚至历史书写的权利”的信息同义转述,表述正确。A项,错在两处,首先原文有明确的范围限定“就中国史学而言”,选项没有做出限定。其次,“影像与历史学结合的意识由司马迁确立”有误,原文的表述为“其中或许就包含了他对图像的历史记载功能的意识”,选项将推测变为肯定,曲解文意。B项,原文的表述为“处于大众艺术传播高级阶段的影像”,选项为“影像史学中的影像”,对概念表述有误。D项,错在因果不当,强加因果。原文表述的主要因素有三个,选项变为一个。“影像能否作为证据来传播和‘证实'历史尚不明确”是“史学界的成果发布和认定还没有承认影像这种形式”的一个因素。)2.A(3分。A项,“社交媒体平台和普通互联网用户取代了新闻工作者和历史学研究者的地位”有误,原文的表述为“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媒体解构,而这样一种补充或解构,并非由专业的新闻工作者或历史学研究者完成,而是由社交媒体平台和普通互联网用户来完成”“但在新媒体时代,普通受众与传统媒体时代的精英阶层或专业媒体工作者一样,掌握了历史记录、历史传播,甚至历史书写的权利。”并不能得出结论“社交媒体平台和普通互联网用户取代了新闻工作者和历史学研究者的地位。B项,是对原文“‘影像史学’有特殊的‘词汇’和‘文法’”“通过‘影像史学'的‘独特词汇’——蒙太奇、长镜头,闪回、特写等影像语言,‘独特文法’——议程设置、影像编码、受众解码等影像手法”信息的整合和转述,《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中,中国建筑的“词汇”,是建筑的零部件,如琉璃瓦、斗拱。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中国建筑的规则和惯例。两者都是借用比喻这一修辞分别指出影像创作和建筑创造中所运用的材料和技法,生动形象,在表达效果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选项推断正确。C项,由原文“在宏观层面,影像史学对历史书写与传播可以起到情绪渲染的作用;在微观层面,影像包括部分承载图像信息的器物,其对历史的再现功能可能体现在史书不曾关注的幽微之处”可知,真实的影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文字记载的不足之处;由原文“尤其当21世纪成为史学研究对象之后,影像作为历史证据的优点是非常显著的,但其前提是这些影像必须是真实的”可知,真实的影像作为历史证据的优点是非常显著的。D项,是对原文“近年来部分作品对历史的追思怀旧出现了影像重构,产生了‘滤镜认知’,银幕上‘伪史’的诱导容易影响受众的历史认知,颠覆了‘隔代’,特别是新生代的历史记忆,这种‘影像伪史'的指向性谬误影响深远,需要引起警惕并加以批驳”信息的转述,表述正确。)3.D(3分。根据原文信息“影像史学特殊的‘词汇’‘文法’对历史书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而传统的文字记录往往只能体现在中观层面。在宏观层面,影像史学对历史书写与传播可以起到情绪渲染的作用;在微观层面,影像包括部分承载图像信息的器物,其对历史的再现功能可能体现在史书不曾关注的幽微之处”进行分析判断可知,D项既不属于宏观层面,也不属于微观层面,而是用来证明“近年来部分作品对历史的追思怀旧出现了影像重构,产生了‘滤镜认知’,银幕上‘伪史’的诱导容易影响受众的历史认知,颠覆了‘隔代’,特别是新生代的历史记忆”这一观点的。A项、B项都体现了影像史学对历史书写与传播具有情绪渲染的作用,属于宏观层面,C项体现“影像包括部分承载图像信息的器物,其对历史的再现功能可能体现在史书不曾关注的幽微之处”,属于微观层面。)4.(4分)①首先借助文献从中西史学两个角度追溯影像史学的发展历程。②进而分析影像史学彰显出历史书写由“精英化”向“平民化”的转向。③进一步阐释影像史学特殊的“词汇”“文法”及其对历史书写的影响。④最后探讨影像史学的局限性,提示警惕“影像伪史”的问题。(每点1分)5.(6分)①从历史学层面,学生需要具备理解和坚持真实性等史学核心观念的能力,掌握影像史料考订辨伪的方法。②从新闻传播学层面,学生需要具备将影像史学与数字互联网结合应用的能力。③从影视艺术学层面,学生需要具备运用影像史料进行历史表达和书写的能力。(每点2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B(3分。A项,“意在让人感受当下生活的美好”错误,开头描绘春景,意在让人感受生命的自由美好。C项,作者并不是真的听到了号音,而是借号音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并且原文是说“他……怀想起往日一起远游、促膝谈心的亲密友人”,而不是作者。D项,“表现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错误,表现的是“生物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繁衍、物竞天择地代谢”。)7.D(3分。D项“平实质朴”错误,与本文辞藻富丽、色彩浓艳、含蓄蕴藉的语言风格不符。)8.(4分)①文章以“号音”为线索,将眼前所见植物园之景、想象吹号者吹奏的情景、联想友人的内容、关于生命的思想感悟等内容串联起来。②文章借“号音”传达自己的心声,揭示了主旨。(每点2分。布局谋篇的作用,可考虑内容和结构方面的作用。本文“号音”贯穿了全文,号音引发我观眼前景,引发我想象、联想、感悟,起到了线索作用;最后号音传递我的心声,揭示了文章主旨。)9.(6分)①热爱大自然,学会发现并欣赏大自然的美好。②珍惜生命敬畏生命,体验到其他生命,与其他生命同生同乐,共存共荣。③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让一切生物能够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繁衍、生息。(每点2分。文章借号音来传达自己的心声,小号呼唤的内容,即作者要表达的内容。结合文本第一段、第三段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可概括出第一点;根据第二段“便用小号吹奏出对大自然的爱恋,对生命的珍惜,以及对友谊的呼唤”,第四段最后两句,概括出第二点;根据第五段概括出第三点。)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A(3分。原文标点为“后单于遣使者朝贺,元帝陈设倡乐,乃令后宫妆出,昭君怨恚日久,不得侍列。乃更修饰,善妆盛服,形容光晖而出。”)11.D(3分。宋仁宗是庙号而非年号)12.B(3分。昭君出塞和亲无法改变,从文中看是因为“单于使者在旁”,昭君虽然是主动求去,但也只能看出怨恨和讽刺,“去意已决”不一定)13.(8分)(1)元帝就问后宫女子,想把一位女子赐给单于,谁是能远行的人,起立。(4分。“乃”“行者”“起”各1分,句意1分)(2)单于死后,儿子世违继位成为单于。凡是胡人,父亲死了可以娶母亲为妻。(4分。“继”“凡”“妻”各1分,句意1分)14.(3分)①来自偏远之地,未被皇帝宠幸;②昭君心怀怨愤,主动请求远嫁;③匈奴使者在场,皇帝不便反悔。(每点1分,大意正确即可)【参考译文】甲王昭君是齐国王襄的女儿。昭君十七岁时,容貌洁白靓丽,闻名齐国,很多人家求亲,家里都不答应。后来献给汉元帝。因为来自偏远地方,没有被宠幸,只是在后宫充个数。累积了五六年,昭君心里有怨恨,故意不修饰自己的身形面容。元帝每次来后宫,都粗疏忽略不经过她的住处。后来单于派遣使者来朝贡贺,元帝安排了歌舞音乐,就命令后宫女子妆扮出席。昭君因为心里怨愤很久,不能得到待奉皇帝的机会,就更换了妆饰,以精致的妆容和漂亮的衣服,形貌带着夺目的光辉来出席。都坐下来了,元帝对匈奴使者说:“单于希望得到什么喜欢的东西?”匈奴使者回答说:“奇珍异宝,我们那儿都有。只有女人丑陋,不如中原的女子。”元帝就问后宫女子,想把一位女子赐给单于,谁是能远行的人,起立。这时,昭君喟叹一声,越过前面的席位,走上前来说:“我有幸在后宫充数,长得粗丑又身份低微,不能合于陛下心意,我非常愿意出行。”当时单于使者就在旁边,元帝大惊,后悔也无法阻止。过了好一会儿,才叹息着说:“我错过了!”于是只好将昭君给了单于。昭君到了匈奴,单于非常高兴,认为汉朝给予自己的十分丰厚,就派遣使者回报汉朝,送了一双白壁,十匹骏马,以及胡地的珠宝之类。昭君心里怨恨元帝开始不能好好对待自己,心里不开心,又思念故土,就作了《怨旷思帷歌》:“……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幽沉,不得颉颃。虽得馁食,心有徘徨,我独伊何,改往变常。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道里悠长,鸣呼哀哉,忧心恻伤。”昭君有儿子名叫世违,单于死后,儿子世违继位成为单于。凡是胡人,父亲死了可以娶母亲为妻。昭君问世违:“你想做汉人,还是做胡人?”世违说:“我想做胡人。”昭君于是吞药自杀。单于以全国为她行葬礼。胡地植被以白草为主,只有昭君的墓上长满青草。乙竟宁元年,呼韩邪单于又来到汉朝,汉朝对他的礼遇和赏赐还像以前一样,并增加衣服、锦帛、粗丝棉的赏赐,都比黄龙年间增加一倍。单于自己说愿意做汉朝的女婿,以亲近汉朝。汉元帝把后宫良家女子王墙字昭君赐给单于为妻。单于十分高兴,向天子上书,说自己愿意保护上谷以西至敦煌的汉朝边塞,并永远传下去。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5.D(3分。词的上片写春深雨后的环境气氛,切合人到中年后复杂的心境意绪,它令人赏心悦目,也容易惹人感恨。所以,从上片看不出词人通过描写春色传递了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情感)公众号:高中试卷君16.(6分)①故地重游引起对往事的怀念、惆怅;②成人之后,对自己失去少年之志的不满,希望能重新找回少年心;③无法重新找回少年之志的怅惘。(每点2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6分)(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2)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18.(3分)①愚公移山 ②陈规陋习 ③山清水秀(第一处,从“立下……志向”和“咬定目标,苦干实干”来看,需要与坚定的志向有关的成语,可填“愚公移山”;第二处,从“祛除乡村生活中的”来看,需要与乡村不好的习俗有关的词语,可填“陈规陋习”;第三处,从“天高云淡、风景如画”两个词语看,需要一个与之并列形容美丽乡村的成语,可填“山清水秀”。其他成语符合语境亦可。)19.(3分)元朝统治者用游牧军事统治方式来治理被征服的农耕社会的极不协调,导致中国传统乡土社会遭到前所未有的摧残。(划线处有三处语病:①语序不当,“前所未有”应修饰“摧残”,并把“地”改为“的”;②句式混乱,“元朝……;明朝……;清朝……”三句为并列关系,后两句为单句,根据句式一致原则,“元朝……”句也应为单句,所以应在“中国”前加动词“导致”(或“使”);③句式混乱,后两句的主语都是偏正短语,所以应在“极不协调”前加“的”。)20.(5分)构成:结构相同,三句都是主谓句,主语均为偏正结构,谓语都是四字短语;内容相关,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概括了中国乡土社会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鼎盛的表现;语气一致,表现出作者的肯定之情。(3分)表达效果:句式整齐,节奏鲜明,有助于突出肯定之情。(2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21.B(3分。从前后句衔接的角度提示“原因”的句子应在后,据此排除C、D两项。A项句式杂糅,故选B。)22.(6分)①月球的脸上满是“疤痕” ②地球拥有稠密大气层 ③对地球的面部补妆(第一处,根据下文“这就是亿万年来月球不断遭受撞击留下的痕迹”,可以推知应填“月球的脸上满是疤痕”之意。第二空,根据下文“如果没有大气层的话……”,可以推知应填写“地球拥有大气层保护”之意。第三空,根据下文“可以明显掩盖地球表面的撞击遗迹”,可以推知应填写“为地球补妆”之意。)四、写作(60分)23.【写作提示】这是一道凸显立德树人价值导向的作文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