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风向卷(一)(教师版)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风向卷(一)(教师版)
格式:docx页数:9页大小:327.6 K上传日期:2023-11-23 11:11浏览次数:473 侵权/举报

机密启用前 姓名准考证号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风向卷(一)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4.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等级特征是多阶层、小间隔,而秦国则是两极分化、国君墓与卿大夫墓规模落差巨大;东方六国的城址等级序列特征是国都以下逐级递减,而秦国则是缺乏中小城市,国都之下直接为自然村落。这反映了A.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B.战国时期分封制的瓦解具有不平衡性C.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社会制度 D.秦国与东方六国的发展轨迹截然不同【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分封制的瓦解。战国时期,随着战争的频繁发生,分封制逐渐走向瓦解。东方六国墓葬是多阶层、小间隔,秦国则是两极分化,说明在分封制瓦解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故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的信息,排除A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东方六国并未严格遵行西周的社会制度,排除C项;材料未说明各国发展的轨迹如何,排除D项。【关键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东方六国的墓葬等级特征”与“秦国则是两极分化、国君墓与卿大夫墓规模落差巨大”是解题的关键。从墓葬的等级差别得出分封制瓦解的不平衡性。25.据《明皇杂录》记载,每年玄宗生日时,朝廷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在“倾杯乐”的乐曲中,舞马翩翩起舞,“屈膝衔杯赴节,倾心献寿无疆”。安史之乱之后,舞马衔杯祝寿这一独特的宫廷娱乐形式也从中国历史上销声匿迹了。1970年,在西安市何家村出土的舞马衔杯纹银壶上的舞马形象,表现的正是舞马衔杯祝寿的生动情景。由此可见,这一银壶的出土A.见证了唐朝历史的盛衰 B.证实了史书记载的准确翔实C.体现了唐代尚武的风气 D.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史学研究。历史研究注重史料的相互印证,研究的原则是“孤证不立”。《明皇杂录》属于文献史料,记载了“舞马翩翩起舞”的史实。“何家村出土的舞马衔杯纹银壶”属于出土文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史料,也证实了唐朝史书记载的史实,故B项正确;“舞马衔杯纹银壶”只能说明唐朝有舞马现象,不能见证唐朝历史的盛衰,排除A项;“舞马翩翩起舞”体现出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没有体现“尚武”,排除C项;材料主旨未体现对北方游牧民族生活景象的描述,排除D项。26.宋代士大夫们逐利的思想异常活跃,为了发展和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开始注重经营治生。为了巩固家族经济政治地位,保证家族的长远利益发展,他们开始把自己经商盈利、买卖土地,甚至治生经验以及消费伦理写入家训。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A.工商业经济活动活跃 B.传统义利观受冲击C.突破了封建伦理束缚 D.功利主义风气普遍【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宋朝商品经济发达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由材料“士大夫们逐利……消费伦理写入家训”可知,宋代士大夫追求实际,义利并重,改变了传统的重义轻利的观念,而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工商业活动活跃,所以A项正确。【错项分析】B项答非所问型材料中表达出传统义利观受到冲击的现象,但设问问的是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需要探求这一现象背后的因素,B项不符合设问方向C项以偏概全型材料中仅表述了士大夫的逐利思想,无法体现突破封建伦理束缚,C项表述以偏概全D项表述绝对型“功利主义风气普遍”表述绝对27.密疏,即为秘密章奏,是臣民上呈给皇帝的有别于普通章奏的一种特殊上行官文书。明代大兴密疏,诸帝以密谕、或鼓励、或给部分亲信大臣赐银印等方式让朝臣进密疏。密疏直接由皇帝批答,避免内阁和司礼监的干预,朝臣往往茫然自危。这一制度旨在A.便于皇帝掌控国家事务 B.制约内阁和司礼监权力C.有效监察官员行政情况 D.辅助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根据“明代大兴密疏”“密疏直接由皇帝批答,避免内阁和司礼监的干预”等信息可知,密疏制度是为了强化皇帝对国家事务的控制,因此A项符合题意。密疏制度的设置对内阁和司礼监的权力形成一定制约,但并非这一制度设置的主要目的,B项错误。密疏制度有助于监察官员行政情况,但不是密疏制度设置的主要目的,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辅助处理行政事务的内容,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28.马克思指出:“与此同时在中国,压抑着的、鸦片战争时燃起的仇英火种,爆发成了任何和平和友好的表示都未必能扑灭的愤怒烈火。”马克思意在说明,鸦片战争A.动摇了大清王朝统治根基 B.激发了中国人的反抗意识C.直接引发了中国抗英斗争 D.打破了清朝“天朝上国”迷梦【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题干提到鸦片战争时的仇英火种引发了中国人的愤怒,这说明鸦片战争激发了国人强烈的反抗意识,故选B项;题干反映的是中国人的反抗意识,这与动摇清王朝统治根基无直接联系,排除A项;题干提到的是国人愤怒的情绪,而并没有提到相应的抗英行动,排除C项;题干提到的是鸦片战争引发了民族的反抗意识,而不是打破了清朝“天朝上国”的迷梦,排除D项。29.1928年,中共六大上,王若飞指出,“这些都是没有看清当时争斗形势,不顾群众力量,纯主观的办法,自然要迭次遭受失败”“现在斗争的形势绝不能说是高涨,只能说是革命是向前进展”。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A.完成了由幼稚到成熟的飞跃 B.已经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C.对“左”倾盲动主义有一定反思 D.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国民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围绕城市中心道路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进行探索。材料中主张发动群众运动,属于土地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主张,是对“左”倾冒险思想的一种反思,故C项正确;遵义会议使中国共产党由幼稚到成熟,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工作重心是否转移,排除B项;材料针对的是革命道路问题,并不是总结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排除D项。30.依据下面表格中的内容判断,“三”的标题应该是A.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展 B.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东北抗日联军的奋战 D.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的抗日战争。根据材料章节标题“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可知本章的叙述主体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一”“二”“四”的内容可知叙述顺序是时间顺序,“三”的发生时间应当在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936年12月)之间,东北人民革命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的时间是1936年2月,故选C项;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指1937年至1945年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为反抗日本占领军的统治而建立的根据地,时间不符,排除A项;革命统一战线指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国民革命联合战线,与材料要求不符,排除B项;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确立,时间不符,排除D项。31.表1年份农业生产总值(亿元)1949年3261950年3841951年4201952年4611953年5101954年5351955年5751956年610——数据来源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经济发展五十年大事记》据表1可知当时A.农业合作化运动成效显著 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C.人民公社化运动遭遇挫折 D.农村生产关系超前调整【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农业合作化运动。1953—1956年,我国实行三大改造,其中农业实行农业合作化运动。这一运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表格中1953—1956年,农业生产总值呈现增长趋势,主要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结果,故A项正确;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是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结果,排除B项;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1958年,排除C项;三大改造属于对生产关系的合理改造,农村生产关系超前调整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排除D项。32.雅典民众对公民大会议题的决策主要建立在演说和辩论的基础之上,因此演说者要努力使民众相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且符合城邦利益的,从而赢得民众支持。事实上,演说者往往将个人的目的覆以城邦利益的假象,对民众进行说服,因而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提升演说技巧上面。这反映了A.雅典民众的教育水平较高B.演说是获得政治权威的唯一途径C.雅典民主政治的弊大于利D.雅典民主政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答案】D【详解】由材料可知,演说者将个人目的覆以城邦利益的假象,对民众进行说服,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民众教育水平无从得知,排除A项。“唯一途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没有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利弊进行比较,排除C项。33.下图为1580—1626年西班牙流往欧洲其他国家的贵金属折合白银数量(单位:千克)情况。这一现象A.标志着西班牙殖民霸权的丧失B.体现了欧洲商业革命的基本特征C.来源于西班牙资本主义的发展D.有利于西欧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中外流的贵金属为尼德兰、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故D项正确;仅通过西班牙流往欧洲其他国家的贵金属数量看不出西班牙殖民霸权的丧失,故A项错误;商业革命主要包括商品种类的增加、贸易规模的扩大、贸易中心地的转移、新型经营方式的出现等,这与材料反映的西班牙贵金属的外流无关,故排除B项;当时的西班牙是封建专制国家,贵族将掠夺来的财富用于满足自己的奢侈享受,从而造成材料中的现象,故C项错误。34.1917年布尔什维克掌握政权后,列宁认为,布尔什维克不仅“比谁都更彻底地进行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且“自觉地、坚定地和一往直前地向着社会主义革命迈进”,苏维埃制度就是由一种革命发展为另一种革命的显著的证明或表现之一。列宁意在A.赋予了俄国社会革命新的内涵B.强调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C.积极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答案】A【详解】材料中1917年布尔什维克掌握政权后,列宁的判断是要向社会主义革命迈进,确立苏维埃制度,说明列宁意在强调俄国社会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反封建的,而社会主义革命以推翻资产阶级为目的内涵,故A项正确;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是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决定的,排除B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面临国内外形势提出的经济政策,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主要是在分析俄国社会革命的内涵,而非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排除D项。25.20世纪60、70年代在欧美国家兴起的学生运动、妇女权利运动、保护环境的生态运动等新社会运动,冲击和挑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权力结构,尽管与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工人阶级运动不同,但它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和活动是分不开的。这反映出马克思主义(   )A.指引着人们追求社会公正和文明 B.指导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C.受到资产阶级政治家的高度重视 D.为工人运动提供思想武器【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同阶级参加的社会运动都会产生影响,A项正确;材料中指导的不完全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排除B项;材料中的社会运动主要反对资产阶级的,排除C项;材料中指导的不完全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区分“古之君”(尧舜等原始民主时期的“君”)与“今之君”(秦以下全体专制帝王),指出“今之君”是“天下之大害”。黄氏针对尊君论的理论基础——“天下受命于天子”之说,重新论证了“天下”与“君”孰主孰客,从而向流行于当世的“君为天下主”的传统论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