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格式:docx页数:19页大小:109 K上传日期:2023-11-23 18:13浏览次数:362 侵权/举报

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Ⅰ卷(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的中国南北方石器有明显差别,至新石器时代,南北方文化已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但地域特征依然存在,各区域内的文化差异也很明显。由此可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质()A.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基础B.体现出中华文化圈的扩大C.发源于自成一体且多元复杂的地理环境D.加强了华夏民族的认同感【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南北方文化的差异缩小但地域特征依然存在,文化圈内的区域差异也很明显”的信息,一方面说明早期中华文明一体格局逐渐形成的趋势,同时也说明在一体格局形成的过程中,由于不同地理环境的影响,南北文化的地域特征仍然十分明显,C项正确;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是在秦朝确立,材料主要体现了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圈内南北地域文化之间的差异问题,并非中华文化圈的扩大,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中原周边的少数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题干时间为石器时代,华夏认同观念尚未出现,排除D项。故选C项。2.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外服指的是迫于武力臣服于商族的部族,这些部族接受商王的封号,表示对商王承担义务,商王承认附属国所拥有的土地和臣民。西周的分封制则是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到各地去建立诸侯国。相较而言,西周的分封制()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强化了君主专制C.推动了文化认同 D.淡化了血缘关系【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题干可知,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臣下诸侯,不管是王族、功臣还是古代帝王后代都是从周天子处得到赏赐,这样易于形成共同的文化认知,C项正确;西周的分封制和商朝内外服制下,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不够强大,A项不符史实,排除A项;商周时期属于中国古代早期,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B项不符史实,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排除D项。故选C项。3.周人提出了“孝”和“德”的伦理思想。他们认为孝的对象不仅是父母、祖父母,而且包括宗室、宗庙以及兄弟、朋友;德是处事得宜的意思,包括敬天、孝祖、保民三项内容,运用在政治上即是要求明察和宽厚。这说明()A.周人伦理观与宗法制度密切相关 B.天命观推动周人宗教理论形成C.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在西周定型 D.周人承认天意与人事相互制约【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孝的对象不仅是父母、祖父母,而且包括宗室、宗庙以及兄弟、朋友;德是处事得宜的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度下,周人重视血缘关系,且宗法制度与政治制度互为表里,反映了周人伦理观与宗法制度密切相关,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宗教,排除B项;儒家思想是春秋时期的孔子提出的,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天意与人事相互制约,排除D项。故选A项。4.西周时期“田里不鬻,墓地不请”,没有土地买卖。到了战国时期,土地买卖的记载已较多,如《史记》载赵括之母言:“今括一旦为将……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这一变化说明()A.土地兼并现象趋向激烈 B.商品货币经济日益发展C封建小农经济尚未确立 D.铁器工具得到普遍使用【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到战国时期。材料表明,战国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化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土地买卖的记载开始出现,B项正确;土地买卖是土地兼并的前提,至于土地兼并现象是否趋向激烈,材料无法判断,排除A项;战国时期,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确立,排除C项;D项本身符合史实,但不符合材料主旨,因为材料反映的是土地制度,不是生产工具,排除D项。故选B项。5.如表是两则取自《商君书》的材料。这反映了当时秦国()《画策》“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不打胜仗),无(勿)返’”《赏刑》“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是故民闻战而相贺,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A.整体国家实力远超东方六国 B.军队的战斗力及国家动员能力强大C.变法得到广大民众普遍拥护 D.国家政策深刻影响社会心理和行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根据材料“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不打胜仗),无(勿)返’......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是故民闻战而相贺,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可知,秦国商鞅变法奖励耕战,致使秦国“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不打胜仗不许返回,而且人们听说要战争都相互庆贺,起居饮食的习惯也与战争相关,说明商鞅变法的政策已深入社会,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行为,D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是商鞅变法对秦国人们的影响,没有体现整体国家实力远超东方六国和军队战斗力的信息,排除A项和B项;变法得到广大民众普遍拥护,“普遍拥护”一词说法有所夸大,排除C项。故选D项。6.管仲和韩非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主张执法者应当“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韩非提出“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思想主张。由此可知当时A.法治思想盛行 B.仁政观念深入人心C.政府以民为本 D.社会公正受到关注【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管仲、韩非的主张体现了追求社会法治和执法公正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社会公正的关注,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管仲和韩非二人的个人法治思想,无法体现法治思想在社会上盛行,也无法体现政府的执政理念,排除A项、C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仁政”观念是儒家学派的思想主张,而韩非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主张法治,排除B项。故选D项。【点睛】7.秦朝灭亡后,刘邦据秦之地、用秦之人、承秦之制,在秦国故土推行当地人更能接受的秦国风俗法律;对于东方六国故地,则设立同姓乃至异姓诸侯王,并允许东方王国从俗而治。这些措施旨在()A.因势利导化解紧张态势 B.推行郡国并行之制C.遵循旧制促进经济发展 D.吸取秦朝速亡教训【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秦朝灭亡后,刘邦对待秦地和东方六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因俗而治,因势利导,缓解当时的困境,A项正确;材料和郡国并行制没有关系,排除B项;刘邦接受秦地和东方六国的一些风俗习惯,是为了缓解当时的紧张态势,而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D项不是这些措施的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8.周代施行于贵族王室社会上层的礼仪到汉代时一变而成为社会各阶层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汉儒把这些规范归纳为六礼、七教、八政,几乎所有社会成员的行为都能从这庞大复杂的网络体系中找到依据和评价标准。这反映出汉代()A.礼乐制度文化得到重建 B.儒学思想走向了世俗化C.纲常伦理体系日益完善 D.国家管理能力得到提升【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周至汉代(中国)。据材料“汉儒把这些规范归纳为六礼、七教、八政,几乎所有社会成员的行为都能从这庞大复杂的网络体系中找到依据和评价标准”,可知汉代儒生将原先只适用于贵族的礼仪秩序覆盖至整个社会成员,这适应了汉代专制统治强化的需要,也反映国家治理能力得到加强,D项正确;礼乐制度已经不再是专属于贵族阶层的,这说明其并未得到重建,排除A项;礼仪制度覆盖社会各阶层并不等于儒家思想走向世俗化,排除B项;材料中强调了纲常伦理体系的覆盖面,而非体系的完善化,排除C项。故选D项。9.西汉农学经典《氾胜之书》是以关中地区作为试验区的农书,代表东汉农学最高成就的《四民月令》记述的则是以洛阳地区为主要对象的农耕生活规范。这折射出两汉时期A.土地耕作方式的重大变革 B.区域之间的经济交流增强C.土地占有形式的根本变化 D.政治中心东移的历史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西汉的统治中心是关中地区,东汉的统治中心以洛阳地区为主;西汉农学经典《氾胜之书》是以关中地区作为试验区的农书,东汉农学最高成就的《四民月令》记述的则是以洛阳地区为主要对象的农耕生活规范;两者关于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的地方不同,反映了两汉时期政治中心东移的历史变化,D项正确;两汉的土地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区域之间的经济交流,排除B项;C项根本变化错误,土地制度还是私有制,排除C项。故选D项。10.《史记》中居于列传之首的是没有什么事功而仅仅是因为饿死首阳山也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三国志》传记的开篇也是功劳不大但由于重义轻利而与同窗割席的管宁。即使是普通百姓,特别是孝子贤孙、节妇烈女,都可青史留名。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品评人物()A.以构筑民族认同为标准 B.深受儒家道德观念影响C.体现宋明理学的价值观 D.具有英雄史观的局限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无论是《史记》还是《三国志》,均重视对重义轻利等儒家道德观的赞颂,体现出中国古代史书深受儒家道德观念的影响,B项正确;据题意无法得出与构筑民族认同相关的历史信息,排除A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史记》和《三国志》成书时间均远远早于宋明理学,排除C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该题对中国古代史学发展持有一种褒义的态度,而并非强调其英雄史观的局限性,排除D项。故选B项。11.董仲舒认为君主要“法天而治”,天乃道德之天,天意即民意,“法天而治”亦即为民而治,实现仁政。他还提出了“灾异谴告”论,威慑君主省己修身及时探知天意,更好地践行天道。这一主张()A.是对先秦法家思想的继承 B.被统治者确立为行政规范C.未脱离传统儒学理论范畴 D.从根本上杜绝了君权专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正向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武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董仲舒通过天道对君主的约束和要求,体现了儒家仁政和民本思想,未脱离传统儒学理论范畴,C项正确;“灾异谴告”论就是天人感应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并非对先秦法家思想的继承,排除A项;材料的主张是对君主的约束和限制,并没有被统治者确立为行为规范,排除B项;董仲舒的思想提出了对君主的约束和要求,但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君主专制,排除D项。故选C项。12.汉文帝即位之初,首先在淮南国推行“易侯邑”政策,不久又发布“令列侯之国”诏,使淮南王舅父赵兼远离淮南而就国周阳,继而又使齐哀王舅父驷均和齐悼惠王十子都离开齐国,分别居于济北、济南二郡。这些举措()A.解决了汉初的王国问题 B.为推恩令提供了借鉴C.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矛盾 D.终结了汉初黄老之学【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汉文帝通过“易侯邑”、“令列侯之国”诏等措施使地方诸侯的亲信子弟都远离本诸侯国,这就削弱了地方诸侯王的势力,从而为后来汉武帝推行削弱地方诸侯王势力的推恩令提供了借鉴,B项正确;这些举措没有解决王国问题,因此也没有缓和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排除AC项;汉文帝时期推行的还是黄老之学,排除D项。故选B项。13.《晋书·五行志》记载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