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24届高三语文新高考一轮复习刷题卷(十)·试题卷
2024届高三语文新高考一轮复习刷题卷(十)·试题卷
格式:docx页数:8页大小:50.5 K上传日期:2023-11-23 22:16浏览次数:166 侵权/举报

2024届高三语文高考一轮复习刷题卷(十)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①俗的概念不断地由底层大众重新诠释,一个重要的内容即是抗拒雅的压抑。“俗”意味着日常人间与烟火气息,意味着渺小而质朴的劳作、欢乐与苦难,意味着田野、厂房、穷乡僻壤或者边陲之地,这一切时刻提供“雅”中未曾有过的文化经验。这些文化经验天真未凿,饱满而粗糙,单纯而简陋。由于格格不入,“雅”代表的正统体系往往无视这些文化经验,或者冷漠地拒绝乃至严厉地驱逐它们。“雅”的文学或者艺术程式成为一种无形的栅栏,这些文化经验及其背后的社会阶层无法完整地露面,甚至仿佛不存在。因此,“俗”的反抗时常表现为无所顾忌的率直。“雅”的陈陈相因时常形成僵硬的躯壳与自以为是的雕琢,形成纷繁、堆砌而纤弱的形式风格,这时,“俗”的率直是一种解毒剂。“我手写吾口,古岂能拘牵?”“俗”不再尊重“雅”维持的各种森严规范;这时,“俗”以开放的姿态重新接纳外部世界生机蓬勃的文化经验,并且与各种“为人生”的文学主张相互阐发。②文化史上“俗”的反抗屡屡发生,现在的文学或者艺术形式保留了种种遗迹。谚语、笑话、相声、快板书等相对短小的形式迄今仍然流传于底层大众中,充当简单的娱乐或者宣传。另一些通俗文化成功地占领了中心位置,获得“雅”的收编和改造,甚至以经典的面目存留于世。尽管如此,词、曲、章回小说等文体始终贮存了“俗”的记忆,这种意义上的“化俗为雅”是文人雅士心悦诚服的表现。文学或者艺术形式的遗迹证明,“俗”始终是历史之中主动的积极能量。③相对于“雅”的庄重与严肃,底层大众所热衷的“俗”往往隐含某种狂欢性质。由于巴赫金的阐述,“狂欢节”概念业已成为理论史的一个著名范畴。显然,巴赫金心目中的狂欢节是一种全民庆典,抹掉了游戏与生活的界限。狂欢节没有舞台,“狂欢节不是艺术的戏剧演出形式,而似乎是生活本身现实的(但也是暂时的)形式,人们不只是表演这种形式,而是几乎实际上(在狂欢节期间)就那样生活”。也许,巴赫金的描述带有相当程度的象征意味,狂欢节的喧闹对于“雅”和一本正经甚至矫揉造作给予毫不掩饰的嘲弄。巴赫金指出了狂欢节的诸多特征;狂欢节是非官方、非教会、非国家的;狂欢节之中充满了肉体,享用食物是巨大的快乐;谈谐之趣也是狂欢节的重要品质,大众愿意为笑声奉献自己的智慧;狂欢节之中,人们可以不拘形迹,无视各种等级,摧毁一切禁忌,广场是狂欢节的真正空间,这里可以敞开一切;最为重要的是,狂欢节自下而上,没有必要顾忌权威颁布的礼仪规则。尽管狂欢节是西方文化的节庆,但是,我们可以在中国的民歌、民间演艺、庙会等方面察觉相似的特征。很大程度上,“俗”的狂欢性质是抛开“雅”的陈规陋习之际不无过激的反弹,种种精致微妙、典雅斯文、欲说还休、含蓄蕴藉都将在粗犷的哄然大笑之中解体。④大众传媒通常是“俗”的催化剂。古代的戏曲舞台或者说书、演唱的茶馆酒肆如此,现代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唱片、互联网也是如此。从印刷术到电子传媒,持续的升级换代从未改变这种状态:大众传媒对于“俗”的依赖远远超过了“雅”。尽管每一种大众传媒各显神通,但是,无远弗届的传送与愈来愈广泛的参与成为每一代大众传媒崛起的首要理由。有趣的是,每一代大众传媒的崛起无不伴随或强或弱的非议。多数知识分子对于大众传媒表示反感。他们往往觉得,大众传媒的内容芜杂混乱,格调低下,耗费人们大量的时间,无助于培养深思熟虑的习惯。涉及文学或者艺术的时候,“俗气”是知识分子再三抨击的理由:如此肤浅的作品与如此发达的传播技术几乎成为一个可笑的对比。尽管如此,大众传媒与“俗”的结盟从未被削弱。(摘编自南帆《论雅俗之辩》)材料二:①黄图珌①用“白描本色”这一概念来概括戏曲文学语言的特质,并对作为本色主要特征的白描做了多方面的说明:作为手段,白描的作用在于传达一定的“词旨”,作为风格,白描介乎“高远”与“鄙陋”之间,其基本特点是“清真”;关于白描语言的词汇质地,则应当“纯是口头言语,化俗为雅”。②前两点,前人多有论述,唯第三点系黄氏创见。前人多强调戏曲文学语言须通俗、口语化,因此产生了俗与雅、口语化与文学书面语言谁更宜于戏曲文学的矛盾。金圣叹虽然提出过“将常字翻别”说,但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黄氏“化俗为雅”说,则从理论上说明了戏曲作为市民艺术所需要的“俗”,与戏曲文学作为文学所需要的“雅”应当得到统一,其方法就是对口头语言进行撷取、提炼、加工,使之上升为文学语言,将“俗”化为“雅”。③黄氏对曲的语言和词的语言所做的比较可以作为上述诠释的佐证。他说:“宋尚以词,元尚以曲,春兰秋菊,各茂一时。其有所不同者:曲贵乎口头言语,化俗为雅;词难于景外生情,出人意表。”由此说明曲与词、戏曲文学与文人文学同样需要语言的“雅”;所不同的是,戏曲文学的“雅”是以运用民间口头言语并将其“俗”加以改造为前提条件的。市民艺术所需要的“俗”和书面文学所需要的“雅”,便在这个“化”的过程中得到了统一。(摘编自陈竹《论“化俗为雅”》)【注】①黄图珌,清代戏曲学家,力主“化俗为雅”的“本色语”。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俗”所提供的文化经验具有天真、单纯、粗糙、简陋、饱满等特点,是“雅”中未曾有过的,与“雅”有不相容的一面。B.“俗”对“雅”的反抗在文化史上并非鲜见,“俗”一直以来是历史发展中主动的积极能量,在文学艺术形式中存留了丰富遗迹。C.每一代大众传媒的崛起都伴随着非议,尤其是知识分子,大多反感大众传媒的芜杂低下等,但这促使大众传媒加速崛起。D.黄氏“化俗为雅”说,指出作为市民艺术的戏曲的“俗”与作为文学的戏曲的“雅”应统一,并阐释了化“俗”为“雅”的方法。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侧重阐述“俗”的反抗与发展,揭示“俗”的狂欢性质以及它的传播载体;材料二侧重评述“化俗为雅”的戏曲语言观。B.“俗”对“雅”的反抗往往显得率直,它对“雅”沿袭的僵化陈规以及纷繁、堆砌而纤弱的形式风格具有消解的作用。C.“俗”如果不能获得“雅”的收编和改造,就不可能在文化领域占据中心位置,也就不可能成为经典而得以长期存留于世。D.黄图珌所崇尚的“本色语”,并非仅是“贵乎口头言语”与“纯是口头言语”,而是经过了戏曲家烹炼的“化俗为雅”之语。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诗词语言不能体现“化俗为雅”的一项是(3分)A.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B.草深一鸟忽飞起,侬不觉他他觉侬。(杨万里《晚归再度西桥四首(其一)》)C.强年过犹近,衰相来何速。应是烦恼多,心焦血不足。(白居易《因沐感发寄朗上人二首》)D.走去走来三百里,五日以为期。六日归时已是疑。应是望多时。(辛弃疾《武陵春·走去走来三百里》)4.材料一第③段与材料二第③段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4分)5.试结合上述材料相关内容,针对下列新闻现象,写一则短评。(4分)据媒体报道,一批“90后”艺术生将《琵琶行并序》改编成流行歌曲,改编后的歌曲在某视频弹幕网站火了。这首5分半钟的歌曲,将白居易《琵琶行并序》600多字的诗全编进去了,而且没有堆砌之感,旋律亲切,朗朗上口,副歌部分还用了戏剧唱腔。仅上传两天,该视频就收获1300多条弹幕,2万多次点击。(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挂雪的树枝不垂泪迟子建①在我居室的下面,奋斗路的另一侧,原本是有两座平房的。一座是食杂店,另一座是酒店。食杂店铺着缝隙很大的木质的地板,走上去嘎吱嘎吱地响。货架也是木制的,动人的醋香味和暖洋洋的甜香气在黯淡的室内四处弥漫,给周围的平民百姓以许多方便。店的角落有一部公用电话,是黑色的拨盘电话,式样古老,与店的气息很协调。只要短了柴米油盐,我便踅进店里。而毗邻食杂店的酒店,却不曾光顾,只见它的门脸刻意装饰过,门前还吊着四盏红色宫灯。一排婆娑的柳树站在两座平房前,几乎与屋脊同高。那时我有个天真的想法,平房永远是平房,而柳树年年长高,最终柳树会覆盖了那有着猩红色屋顶的平房,繁茂枝叶的加冕会使平房更加充满童话色彩。然而童话终归是童话,那两座平房忽然在一日间被拆得成为一片废墟,几辆卡车将碎砖裂瓦、废土朽木清理干净后,那里就可怕地成为另一座大厦的基地。那有着古朴情调的平房消失了,还有那一排我企望形成一片浓郁绿云的柳树也消失了。那天我站在楼上,发现对面横七竖八地躺着一片被砍伐了的柳树,白色的伤口分外夺目,而它们的枝条分明已经柔软了,毕竟春天近了。平房消失了。柳树消失了。原本开阔的视野不久就被一座钢筋水泥建筑的大厦所遮挡。工地传来彻夜不息的打夯声。室内不得安宁,我便到图书馆寻清静去。在读书气氛颇浓的社科阅览室,我被沙汀先生的《睢水十年》吸引住了。文中主要记叙一九三九年沙汀由延安返回四川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连绵的战火、生活的困窘并没有使他们丧失对文学的信心。文中还提到了许多现当代文学中的知名人物,这些人大多已经作古。这样质朴亲切的叙述风格和文中所提到的那些已故的文学大师,不知怎的忽然让我想起已故的林予②老师以及珍藏于我手中的他生前的几册藏书。大约是前年,得知林予老师患了癌症,去年春天,就传来了他病情加重的消息。有一天在街上碰见小黑,她告知刚带女儿去医院看过林予老师。“消瘦得特别厉害,身体已经开始浮肿了。”小黑这样对我说。我心下戚然。我记忆当中的林予,是一个和善的神态怡然的长者,他宽厚的笑容和温和的话语给我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在是否探望林予老师的问题上,我矛盾了很久。是记住一个人生命旺盛时期的自然神态呢,还是记住一个人垂死前的非人的表情?我选择了前者。我更愿意记住一个人正常生活时的影子,那么在我的记忆中,他就是平静故去的。林予老师去世后不久,冬天便来到了。我和左泓去看望林予的夫人赵润华老师。我们在江边下了车,沿着江岸的斯大林公园朝前走。那天气压很低,松花江还未完全封冻,黑褐色的树木披着密密实实的白霜,这高傲的延伸着的树挂使我们恍若走进一座充满哀悼气息的灵堂。没有四壁的灵堂,灵魂可以直接面对苍天、树影、朔风,想必灵魂也是自由的吧。林予老师的遗像悬挂在书柜上。那正是我记忆当中的他,和善亲切、淡泊宁静。赵润华老师明显消瘦了,头上也有了白发。她拿出一捆书让我挑选一下,书是林予老师生前的藏书。我从中选择了几册:《黑龙江农事》《中国的垦殖》《苏联的远东地区》《垦殖学》等。其中的《垦殖学》是商务印书馆于民国二十四年出版的,扉页上有林予老师的签名以及购书日期——一九六二年东安市场。一九六二年,我还没有出生,而林予老师已经买到这本书为记述垦荒生活做准备了。当我把这几册书提回居室,一本本地翻阅它们的时候,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在《垦殖学》的插页中,林予老师在割稻器、施肥器、三段空心压土器的图形下面都用红笔画上了标记。让人想到他不是去当作家,而是一心一意要做个荷锄种谷的农人。书页里透出一股植物生长的气息,可以想见林予老师对待工作有多认真和严肃。这是一个文学前辈留给后人的最大遗产。岁月的浮尘使那几册书纸页泛黄,时间多么无情,它销蚀了一个人的激情、爱情、亲情和才华。如果上天因为给予了人的生命而要收回人的生命的话,那么上天收回的只是人的凡身躯壳,上天收不走人的精神成就。从图书馆出来,听着建筑工地单调的打夯声,我又一次想起了初冬松花江岸那些美丽的树挂。如果是雨落在树上,树就会垂泪。而如果是霜雪落在树上,树就仿佛拥有了无数颗雪亮的白牙。能让人看见白牙,那树必定是灿烂地笑着。如果善良的人果真去了另一个世界,林予老师,您一定就会在另一个世界。现在又是哈尔滨开花的时令了,另一个世界也开花了吗?(选自2016年出版的迟子建散文集《云烟过客》)【注】①迟子建:1964年2月27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北极村。②林予:曾任中国作家协会黑龙江分会副主席。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平房的消失以及钢筋水泥建筑大厦的落成,使得作者内心产生出一种不安,也传达出淡淡的感伤情绪。B.在回忆林予老师的过往时,作者用“和善”“怡然”“宽厚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