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湖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新起点8月联考语文试题
湖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新起点8月联考语文试题
格式:docx页数:14页大小:59.3 K上传日期:2023-11-23 23:11浏览次数:95 侵权/举报

绝密★启用前2023年湖北省部分名校高三起点8月联考  语文试题  (测试时间:150分钟 卷面总分:150分)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现代文阅读(35分)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位未来的机器人工程师,能够建造出在技术上非常高超的机器人,它可以说话、走路以及从事其他复杂的任务。你可能会根据特定的目的建造每一个机器人,并将它的能力调节到适应其预期的功能,如机器人警察会有武器,机器人服务员会有托盘。你还可以针对特定的环境条件设计每一个机器人,例如酷暑、极寒或水下的环境。但现在你正在奉命设计一些机器人,你不知道它们需要执行什么功能,或者在什么环境条件下工作。那你要如何建造一个适应能力超强的机器人呢?答案是,你将把每个机器人都设计成可以动态发展,这样它就能根据所处的环境来调整其能力和功能。如果遇到水,它将发展出防水功能,而如果它需要从火中救人,它就会发展出阻燃能力。因为机器人是由大量集成零件组成的,所以你还需要使机器人的组件能够在它们发展的过程中彼此交互,从而使每个零件都功能正常并良好协作。例如,防水性能不会干扰其手臂或腿部的运动。也许未来的工程师可能会获得这种设计能力,而由于进化的作用,植物和动物已经这样做了。生物体是通过基因与环境之间的无数相互作用发展而来的,所以能够构建极其复杂、高度集成的机体,不仅运作良好,而且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当然,我们不能随意长出新器官,但许多器官在生长时如果遭受到压力,就会使它们的能力适应这种应对压力的需求。例如,如果你在儿童时期跑动比较多,那么你就是在给自己的腿部施以负荷,于是它们就会长得比较粗壮。其他一些调节机制在一生中都会对环境压力产生动态响应,即使在成年期也是如此。如果你在接下来的几周里经常练举重,那么你的手臂肌肉就会感到疲劳,接着会变得更粗大、更强壮。相反,如果你卧病在床数月或数年,你的肌肉和骨骼也会萎缩。身体能应对环境压力,从而调整其可观测特征,即其表现型,这种能力的正式名称为表型可塑性。所有生物的生长和运作都需要表型可塑性,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生物学家参与这方面的研究,他们发现的实例也越来越多。如果一个人的皮肤比较容易晒伤,那么他的肤色在夏天就会变得较深;然而,当关键的环境信号消失、减弱或异常时,就会导致失配。当从冬天进入春天时,我的肤色通常会变黑,这样可以防止我的皮肤被晒伤,但如果我在冬季乘飞机前往赤道地区,那么如果没有衣物或防晒霜的隔离保护,我的皮肤就会在转眼之间被晒伤。人体的进化论观点提示,因为在近几代人的时间里我们改变了自己赖以生长的环境条伴,并且有时这种改变是自然选择没有为我们准备好的,所以当前的失配现象比以前更常见了。这些东配可能是有害的,因为它们有时出现在生命的早期,却在许多年后才引起问题,而此时要纠正这个问题经过晚了。为什么大自然不像工程师建造桥梁一样建造人体,安全系数提得高高的,这样我们就能适应各种条件呢?对这个问题,主流的解释是权衡取舍。一切都涉及妥协,一样东西多了,别的东西就会相应减少。例如,较粗的腿骨比较不容易折断,但它们运动起来就要消耗更多的能量。黝黑的皮肤能防止皮肤晒伤,但它又会减少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自然选择的选择机制使得表现型会根据特定环境进行调节,从而帮助人体找到不同任务之间恰当的平衡点,并达到恰当的功能程度:足够,但又不会太过。有些特征,比如肤色深浅和肌肉多少,在人的一生中都能调节。然而,大多数特征不能根据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化,如腿的长度或脑容量,一旦发育完成后就无法重组。对于这些特征,身体必须在发育早期,往往在子宫内或生命的最初几年,使用环境信号——压力,来预测出成年期组织的最佳结构。虽然这些预测能帮助人体根据特定环境进行相应的调整,但是在幼年时没有接受过适当刺激的组织可能最终并不能很好地适应未来遇到的条件。综上所述,进化使得人体能够“用进废退”。因为人体不是工程师设计出来的,而是生长和进化而来的,所以在发育成熟期间,为了正常发育,身体会预期碰到某些压力,而且也真的会面临这些压力。大脑中的这种相互作用广为人知:如果你剥夺了孩子的语言或其他社交能力,那么他的大脑将永远不能正常发育,而学习新语言或小提琴的最佳时机就是儿童时期。其他与外界密集互动的系统,如免疫系统,以及帮助人体消化食物、维持体温稳定的器官等,也都是借由类似的重要互动形成的。从这个角度看,当人体不能接受到自然选择给它们匹配好的足够压力时,我们就能预测许多失配性疾病的发生了。这些失配中有许多在人体发育早期就会显现出来,但另一些,如骨质疏松,要到年老时才会显现。但有证据表明,这种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并不是不可避免的。(摘编自丹尼尔·利伯曼《人体的故事:进化、健康与疾病》,蔡晓峰译)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由于进化的作用,植物和动物已经具有可以动态发展的能力,不仅运作良好,而且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表型可塑性是所有生物的生长和运作都需要的能力,这一能力可以体现为人经常练举重会使手臂肌肉变得更粗大、更强壮。从人体的进化论观点来看,当前的失配现象比以前更常见的原因之一在于近几代人的时间里我们对自己赖以生长的环境条件进行了改变。在发育成熟期间,为了正常发育,身体会预期和真的面临某些压力,与外界密集互动的系统也都需要借着大脑中的重要互动来形成。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从前两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可以动态发展的机器人能根据所处的环境来调整其能力和功能,但设计者事先并不知道其要执行的功能或所处的环境。“他们发现的实例也越来越多”中的“实例”,也可以是如果一个人的腿或手臂比较容易骨折,那么他恢复后的骨骼就会变得较厚。“一切都涉及妥协”“足够,但又不会太过”,可见自然选择的选择机制能直接帮助人体进行调节,达到恰当的功能程度。从人体的生长和进化中可以发现,大多数特征不能根据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我们要重视赖以生长的环境条件,特别是用好生命早期的压力。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不给所见的每件物品消毒,也不过度使用抗生素和其他类似药物,因为某些微生物和虫类在帮助给免疫系统施加适当压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人类天生就拥有数以百万计的汗腺,但当你觉得热时,实际上分泌汗液的腺体比例,受到的是幼年时经受暑热程度带来的压力的影响。用磨碎的柔软食物喂养的实验用猪和猴子,由于压力不够,会发育出形状异常的颌骨,牙齿在其中排列异常,不能很好地对齐。身体的正常运作需要大量的钙,饮食中永久性缺乏钙的动物和人,骨骼发育都会比较游弱,抗压力差且在年老时会较快地流失骨量。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避免人体“失配”?(4分)作者是如何得出“进化使得人类能够‘用进废退’”这一结论的?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4分)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追我魂魄(节选)云杉电话是资料室的管理员打来的。“那张照片的作者找到了,他叫穆易。”“是不是去柬埔寨的那个穆易?嗨,要他的照片可真难。”管理员在电话那头笑了起来。“他就在这儿,你来一趟吧!”资料室在地下室。宽阔深邃的大厅里排满了20世纪60年代那种深黄色的木柜。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站在书柜的中间,和管理员说话。我站在那儿等了一会儿,从塑料夹子里取出那张照片,我猜想这个人就是穆易。他转脸看见了我。他脸上有一种沧桑的、聪颖的神情,这种特别的气质使他与众不同。如果一个人经历了几十年里发几乎所有战争,他一定会有什么变化。“这是1942年拍的,没错。”他把照片翻过来,上行变成黄色的钢笔字:培蕊,1942年5月,太行山,年17岁。①“这些字是,我写的。”我们走到书柜后面,那里有一张书桌和两张单人沙发。“她是鲁艺的文工团员,唱歌的。”他非常肯定地说。“如果照片已经无法送给本人,我就会记下来姓名、地址等等。”培蕊,1942年5月,太行山,年17岁。这些字迹确实散发着伤感的气息。“我是那年5月遇见她的,当时我是晋察冀军区的报道员,去太行山采访,回来的时候在山下遇见了鲁艺文工团的一大群女孩子。其中一个对我说:‘嗨,记者同志,给我留个影吧!’她就是培蕊。很年轻,她回头招呼别的人,②那些人笑着不过来,她也在笑,她的笑容很灿烂。我的底片已经用完了,但是还有我们称为‘尾巴’的一小块空白,我决定试一试。我问她:‘要是照片洗出来了,怎么给你?’她笑着招招手说:‘到前线见!’我也说:‘前线见!’那时我们非常年轻,非常快乐,觉得生命很长,③而且会充满许多快乐的相见。”“她死了,是吗?”“你听说过八路军总部被袭事件吗?”穆易看见我一脸茫然,就说,“1942年5月,侵华日军总司令岗村宁次调集了三万精锐部队包围了八路军总部,被包围的人都是机关、后勤、学校、文艺团体的人员,培蕊的剧团也在其中。”“我至今都不知死了多少人,”穆易说,“很多人都跳下了悬崖,那条很深的峡谷里到处是人和骡马的尸体,后勤人员在跳崖的时候把骡马辎重都拉了下去,什么都不愿落到日本人手里。”“我再也没有听到过她的消息。但是这些被包围的人,④特别是那些女性,都从悬崖上跳下去了。”为了报道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在6个月的时间里,我几乎每天都在历史材料中打滚,但我从来没听说过这件事。“你可以查一下资料,”穆易注意到我的神情,“新华社华北分社在这次战役中死伤惨重,肯定会有记载。”穆易站在窗口吸烟,他说话的时候目光炯炯,一点儿也不像年过古稀的老人。我和穆易顺着地下室黑暗的甬道往外走,他突然问我:“你为什么会对这张照片感兴趣?”“我不知道,”我老实地告诉他,“关于抗日战争的纪念报道已经结束,你知道,我们总是这样,热闹一阵,然后风平浪静。可是我忘不了这件事,这可能是职业的兴趣。”穆易点点头,表示理解。他随手掏出一张纸,用笔画了几个名字交给我。他说这几个人都经历过八路军总部的突围战役,可能对我有点什么帮助。穆易的话的确没错。关于八路军总部的突围战役,史料记载很少,即使有,也是一笔带过。在山西辽县志中,这样写道:1942年9月18日,辽县、辽西县合并,正式更名,为左权县,纪念在本年5月“反扫荡”战役中英勇牺牲在辽县麻田的左权将军。显而易见,这不是一场胜仗,八路军总部在这次战斗中吃了大亏。没有一份材料能够表明,被包围的八千人中,到底有多少人牺牲,我唯一能肯定的是,那绝不是一个小数。新华社有关资料是这样记载的:1942年5、6月间,侵华日军总司令岗村宁次纠集3万多精锐部队,突袭我八路军总部,进行“铁壁合围”。新华社华北总分社,40多位同志在突围中英勇牺牲。新华社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共有110多位新闻工作者殉职,但在八路军总部突围中就死了40多人,将近二分之一。我已经可以想象这次战争的惨烈。其中,对一位女记者黄君珏的记述引起了我的注意:黄君珏,女,湖南湘潭人。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1942年在八路军总部突围战中跳崖牺牲,英勇殉国。对黄君珏简单的介绍中,附有她的爱人王默磬的一封给其岳父的信,这封不同寻常的家信记述了妻子殉难的过程。王默磬也是新华社的工作人员,当时他身负重伤,奄奄一息,就倒在离黄君珏不足50米处。侥幸的是,他活了下来,成为八路军总部突围中唯一见证这惨烈史实全过程的人。他在给他的岳父黄友郢老先生的信中这样写道:夜九时,敌暂退,婿勉力带伤行,潜入敌圈,寻到遗体,无血无伤,服装整齐,眉头微锁,侧卧若熟睡,然已胸口不温矣。其时婿不知悲伤,不觉创痛,跌坐呆凝,与君珏双手相握,不知所往,但觉君珏亦正握我手,渐握渐紧,终不可脱!山后枪声再起,始被惊觉,时正午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