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贵州省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实用性联考(一)生物试题(解析版)
贵州省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实用性联考(一)生物试题(解析版)
格式:docx页数:19页大小:821 K上传日期:2023-11-24 09:57浏览次数:195 侵权/举报

2024届贵州省六校联盟高考实用性联考卷(一)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厌氧氨氧化菌是一种化能自养型细菌,能利用二氧化碳为碳源制造有机物。厌氧氨氧化菌进行分解代谢的主要场所是一种称为厌氧氨氧化体的具膜结构,以下推测合理的是()A.该细菌与醋酸菌一样,都进行无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厌氧氨氧化体的具膜结构上B.该细菌繁殖方式与病毒一致,都进行二分裂增殖C.与该细菌呼吸有关的酶可能由细胞核中的基因编码D.该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与蓝细菌一样【答案】D【解析】【分析】1、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属于无性生殖,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2、真核生物: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有复杂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能进行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详解】A、醋酸菌为好氧菌,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B、病毒寄生在活细胞上,增殖方式不是二分裂,该细菌繁殖方式为二分裂,B错误;C、细菌的拟核有环状DNA,为细菌的遗传物质,其上的基因控制着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与该细菌呼吸有关的酶可能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C错误;D、该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与蓝细菌一样,都属于生产者,D正确。故选D。2.下列关于科学方法与科学史实验的对应,错误的是()选项科学方法实验A同位素标记法鲁宾和卡门分别标记H2O和CO2,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H2OB建构模型辛格和尼科尔森通过对细胞膜的功能分析,提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C提出假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观察到细胞膜亮—暗—亮三层结构,提出细胞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D对照实验恩格尔曼用水绵、好氧型细菌等材料进行实验证明在光照条件下叶绿体能释放出氧气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模型法是指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详解】A、同位素标记法:鲁宾和卡门采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H2O,A正确;B、建构模型:辛格和尼科尔森通过对细胞膜的功能分析,提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B正确;C、提出假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观察到细胞膜暗—亮—暗三层结构,提出细胞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C错误;D、对照实验:恩格尔曼利用新鲜水绵和好氧细菌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把新鲜水绵和好氧细菌制成临时装片放在黑暗环境中,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发现好氧细菌集中分布在光照部位的带状叶绿体的周围,该实验说明有叶绿体的地方含有丰富的氧气,吸引了大量的好氧细菌,即光叶绿体能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放氧,D正确。故选C。3.用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可能是某种植物的种子细胞B.AB段曲线表明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下降,C点细胞液浓度大于A点C.BC段表明该细胞开始从外界环境中吸收乙二醇D.用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可得到类似乙二醇溶液的结果【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处于一定浓度的乙二醇溶液中的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处于一定浓度蔗糖溶液中的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但不会自动复原。【详解】A、种子细胞无大液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A错误;B、AB段原生质体体积变小,液泡内失去水分,故细胞液浓度、吸水能力逐渐增大,B错误;C、细胞从一开始就从外界吸收聚乙二醇,只是B点开始,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C错误;D、用一定浓度的尿素(也能被细胞以主动运输的形式吸收,使细胞液浓度增大)溶液,可得到类似乙二醇溶液的结果,D正确。故选D。4.筛管是光合产物的运输通道,光合产物以蔗糖的形式从叶肉细胞的细胞质移动到邻近的小叶脉,进入其中的筛管—伴胞复合体(SE—CC),再逐步汇入主叶脉运输到植物体其他部位。蔗糖从细胞外空间进入SE-CC的方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进出细胞需要的转运蛋白相同B.蔗糖从细胞外空间进入SE—CC需要SU载体蛋白和H+的直接参与C.细胞呼吸速率的高低不会影响蔗糖进入SE—CCD.细胞内外的H+浓度差不是影响蔗糖进入SE—CC的主要因素【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H+通过主动运输从SE-CC出细胞外空间,维持H+浓度差,从而为蔗糖进入SE-CC提供能量。【详解】A、由图可知,H+进出细胞需要的转运蛋白分别是SU载体、H+泵,二者不同,A错误;B、蔗糖从细胞外空间进入SE—CC需要SU载体蛋白和H+势能提供能量,即需要SU载体蛋白和H+的直接参与,B正确;C、细胞呼吸速率的高低通过影响细胞内外的H+浓度差,从而影响蔗糖进入SE—CC,C错误;D、细胞内外的H+浓度差为蔗糖进入SE-CC提供能量,是影响蔗糖进入SE—CC的主要因素,D错误。故选B。5.图所示甲、乙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A、B瓶中加入等量的酵母菌培养液和葡萄糖溶液,反应相同时间后观察实验现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为保证实验准确性,酵母菌培养液在加入酵母菌前需灭菌处理B.与甲相比,乙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需时间更短C.甲装置可以用NaHCO3溶液替换NaOH溶液D.在乙装置的石灰水中加入无色的重铬酸钾,最终溶液将变成灰绿色【答案】A【解析】【分析】装置甲是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方式,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通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发生干扰,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测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装置乙是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方式,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测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详解】A、为避免其他微生物对实验的干扰,酵母菌培养液在加入酵母菌前需灭菌处理,A正确。B、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高于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因此甲装置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需时间更短,B错误;C、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不能用NaHCO3溶液替换,C错误;D、重铬酸钾颜色为橙色,D错误,故选A。6.DNA损伤时,核蛋白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在核内积累,催化ADP核糖化,可引起细胞凋亡,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物ADP-核糖的组成元素与磷脂分子不同B.ADP核糖化需要消耗NAD+,从而抑制了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的形成C.DNA损伤会抑制ATP的合成,进而影响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D.DNA损伤不会使细胞内基因表达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分析】1、核糖的元素组成是C、H、O;ADP的组成元素包括C、H、O、N、P。磷脂的组成元素是C、H、O、N、P.。2、由图可知,当DNA损伤,核蛋白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在细胞核内积累,催化NAD+形成ADP-核糖,说明产生ADP-核糖的原料是NAD+,消耗NAD+进而导致细胞质NAD+浓度下降,抑制有氧呼吸第一和第二阶段NADH的生成,推测最终会影响有氧呼吸整个过程的进行,抑制ATP的合成。【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核糖的元素组成是C、H、O,ADP是腺苷二磷酸,由腺嘌呤、核糖和磷酸组成,其组成元素包括C、H、O、N、P,故产物ADP-核糖的组成元素是C、H、O、N、P,而磷脂的组成元素是C、H、O、N、P,所以产物ADP-核糖的组成元素与磷脂分子相同,A错误;B、根据题图分析可知,产生ADP-核糖的原料是NAD+,因此ADP核糖化需要消耗NAD+,抑制了有氧呼吸第一和第二阶段中NADH的生成,B错误;C、根据题图分析可知,DNA损伤时,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在核内积累,催化ADP核糖化,形成ADP-核糖,最终会影响有氧呼吸整个过程的进行,释放的能量减少从而使ADP无法与磷酸反应生成ATP,进而影响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C正确;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DNA损伤时会引起细胞凋亡,说明DNA损伤可能会激活凋亡基因的表达,因此DNA损伤会使细胞内基因的表达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C。7.研究人员对珍珠贝(2N=28)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图甲为其细胞分裂一个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乙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珍珠贝若按图乙的方式进行细胞分裂,可以形成28个四分体B.若某细胞属于类型b,则来自卵巢,该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C.图乙中b、c细胞中所含有染色体组数相同D.图甲和图乙均有可能出现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答案】C【解析】【分析】图1中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为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离成为独立的染色体,为有丝分裂后期。图2中a细胞内染色体和DNA都是体细胞内的2倍,说明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末期分裂结束前;细胞b内染色体数等于体细胞,而DNA数等于体细胞的2倍,说明细胞已经完成DNA复制,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者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细胞c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都与体细胞相等,说明该细胞处于DNA复制之前的有丝分裂或者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分裂间期以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d内染色体数等于体细胞的一半而DNA数等于体细胞,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细胞e中染色体和DNA数均等于体细胞的一半,说明细胞为精细胞(精子)或卵细胞(第二极体)。【详解】A、若图乙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可形成14个四分体,A错误;B、细胞b内染色体数等于体细胞,而DNA数等于体细胞的2倍,说明细胞已经完成DNA复制,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者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该细胞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错误;C、图乙中b、c细胞中所含有染色体数都是2N,则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C正确;D、图甲是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基因重组;若图乙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可能出现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D错误。故选C。8.图为某家族中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一种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研究人员对图A的I-4、Ⅱ-1、Ⅱ-2、Ⅲ-1的两对致病基因进行电泳分离,结果如图B。若甲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0.0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I-3和I-4所生女儿不一定患病B.该系谱图中I-1、Ⅱ-3和Ⅲ-1两对致病基因电泳后得到的条带数最多C.若Ⅲ-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生出患病儿子的概率为1/22D.将I-2和Ⅱ-2的两对致病基因进行电泳分离,得到的条带不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若甲病用A/a来表示,乙病由B/b表示,由图A可知,Ⅰ-1号和Ⅰ-2号个体不患甲病,而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说明乙病在X染色体上。结合图B可知,Ⅰ-4为甲乙两病患者,则①③代表致病基因,Ⅰ-1患乙病,Ⅱ-2正常,可排除伴X隐性遗传病,说明乙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则①②③④分别代表a、A、B、b。【详解】A、由图A可知,Ⅰ-1号和Ⅰ-2号个体不患甲病,而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说明乙病在X染色体上。结合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