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 历史答案
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 历史答案
格式:docx页数:7页大小:37.7 K上传日期:2023-11-25 22:14浏览次数:237 侵权/举报

民乐一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CCADACBDDC题号111213141516答案BCADDB二、非选择题17.(20分)(1)特点:①以官方邮驿体制为主体,官民分立;②民间邮递迅速发展,出现专门的经营组织;③民信局具有地域性,兼有运货、汇兑、递信多种功能。(每点2分,共6分)原因:①继承前代官民分立的邮驿制度传统;②工商业发展促进社会流动,民众的需求扩大。(每点2分,共4分)(2)变化:①外国势力插足到中国收回邮政主权;②官民分立到政府统一管理经营邮政业务;③邮政业务的规模不断扩大;中国邮政开始与国际接轨。(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影响:①便利了物资和信息的传递,有助于保障国计民生;②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③推动中国邮政事业的近代化。(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18.(12分)(1)(6分)同:强调财经工作的统一领导;都重视发展集体经济。(每点1分,2分)异:中央苏区财经工作主要服务于军事斗争,华北多数解放区强调发展生产是工作中心;华北解放区还重视发展私营经济。(每点2分,4分)(2)(6分)意义:促进了解放区经济发展,巩固了解放区政权;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为建国后的财经管理奠定了重要基础。(每点2分,答出三点6分)19.(8分)特点:新式选拔机制与传统选拔机制并存;继承并发展了传统的科举选官制度;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尤其是近代科学知识。(4分,任答2点得4分)形成原因:受到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吸取了传统选官制度的弊病带来的教训;清末新政时期,推崇渐进式改革;近代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4分,任答2点得4分)20.(12分)(“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论题:各民族多元一体情境下的中华法系论述: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迁徙汇聚,交流互补,冲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少数民族法制与汉民族法制也一道走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这与各民族的长期交往、交流、交融是分不开的。夏商周时期,随着各民族间交往交流的开始频繁,各王朝统治者吸收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统治经验,力求做到法律在不同民族地区的有效运用,这为中国法律的丰富提供了很多重要因素。魏晋南北朝时期,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有的是从奴隶制社会,甚至部族游牧社会,一跃进入到了封建社会。就法律制度而言,则往往是从习惯法状态一跃而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的法律制度。而飞跃的根本原因则在于学习、引进汉族文化,推动了我国封建法制的深刻变革。元朝,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也形成了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现的民族法制。所制定的《元典章》,直接影响了《大明会典》的制定,从而使得民事诉讼程序化,开了民刑分立的先河。清朝作为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王朝,专制集权空前强化,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更趋稳固,经济、文化等都有新的发展。所制定的《蒙古律例》《西宁青海番夷成例》《西藏通则》《回疆则例》等,是封建法制史上突出的成就,保证了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和法律管辖。总之,我国各民族多元一体法律发展的格局,决定了少数民族法律是中华法系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法系”正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各民族法律思想、法律意识、法律原则和法律制度长期交融的产物。1.【答案】C【解析】据材料“类似后世的‘王陵寝庙’区”“跟礼仪有关的玉石钺共6件”“观象台,可以测定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准确时间”并结合所学可知,陶寺遗址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且发现了代表等级的王陵和与礼仪有关的玉器,体现了当时阶级阶层分化明显,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故选C项;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但材料中仅涉及陶寺遗址,无法体现多元,排除A项;陶寺遗址发现了宫殿建筑,但当时处于国家形成阶段,无法具体说明其为公权力,排除B项;陶寺遗址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旧石器文化无从体现,排除D项。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董乃斌认为《诗经.思齐》歌颂的重点是周的几代王后,即强调女性在周的政治发展中也产生了较为积极的影响,对女性价值的承认和强调反映出一定的人文色彩,即重视人本身的价值而非与性别紧密相关,故选C项;东周已经实现男女平权的说法与史实不符,中国古代一直都是男权社会,男性的社会地位较女性更高,排除A项;周朝是传统伦理道德的形成时期,但是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排除B项;纲常思想在中国古代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历朝历代持续的丰富和发展,周朝时期走向瓦解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3.【答案】A【解析】据材料“专令水衡都尉所属的钟官、辨铜、均输三官负责铸造新的五铢钱,名为三官钱”可知汉武帝通过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打击地方豪强地主和诸侯的经济特权,故选A项;汉武帝稳定市场秩序的措施主要是均输平准,铸币权收归中央只是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稳定市场秩序,排除B项;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分散性是古代地方分裂割据的经济根源,排除C项;中国古代货币体系的健全经历了历代封建王朝的逐步完善过程,汉武帝对古代货币体系的调整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排除D项。4.【答案】D【解析】据材料“文化交流……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可知,隋唐时期文化交流带来文化融合,汇集为开创新时代的动力,形成了以隋唐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即中华文化圈,故选D项;“开始”说法错误,早在先秦时期,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就有广泛的交往交流,排除A项;“各国之间互相接触的强烈愿望”强调各国之间的接触交往,而不是各族人民,排除B项;“中外文化……超过汉代”说明隋唐时期中外交往交流超过汉代,而非达到顶峰,排除C项。5.【答案】A【解析】据材料“每年诸州贡士人数上州三人,中州二人,下州一人。北方除陇右、河东两道的下州比例较高外,其余各道下州占比均低于20%;而南方除江南东、西两道,其余各道的下州占比均大于50%,黔中、岭南的下州比例达90%以上”可知唐代737年科举取士规定按照“州的大小、人数多少”确定科举取士人数,而南北州的大小占比不同,南方小州较多,北方大州较多,这样一来科举取士的士人数量也会出现地域性差异,故选A项;尽管科举取士加强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但是材料只涉及到了录取人数的地域分配,没有涉及到诸如下层平民可以跻身官场这样的阶层流动的信息,无法得出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排除B项;尽管科举取士使社会门第观念受到了冲击,但是材料只涉及到了录取人数的地域分配,没有涉及到寒门地位上升、平民跻身官场、取才不问出身等信息,无法得出社会门第观念受到冲击,排除C项;材料“每年诸州贡士人数上州三人,中州二人,下州一人”只涉及到了录取人数的地域分配,并不能说明行政区域划分存在弊端,唐代上、中、下州的划分主要依据人口多少而定,这也是衡量州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排除D项。6.【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秦汉到唐宋之间,中国对外交往的主要路线是路上丝绸之路,且外来作物多经过西域传入,因此带“胡”字,而宋到明清时期中国对外交往的路线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外来物种多从海上来,因此叫“番”或者“洋”,这侧面反映了对外贸易路线的重要变化,故选C项;精耕细作到西汉时期便已经成为中国的主要耕作方式,虽后代多有发展,但与外来物种的传入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外来物种无论是胡萝卜还是番茄,人民群众都已经接受,且这与其名称变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秦汉至隋唐并未发生西方侵略,该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7.【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在南宋时期的司法实践中,司法断案兼顾法律和人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魏以来,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逐渐融入法律,礼法结合,南宋时期司法实践中强调兼顾法律和人情正是法律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体现,故选B项;据材料“上不违于法意,下不拂于人情”可知,在南宋的司法实践中,司法断案兼顾法律和人情,并非按照名人判词,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期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仍旧是儒家思想,排除C项;审判程序指的是司法审判的过程,中国古代的司法审判程序一般包括预审、正审、判决几个基本程序,材料体现的是司法审判的原则,并非司法审判的程序,排除D项。8.【答案】D【解析】据材料“中国古代监察地方官员的体系演变图”,秦以御史监郡,称监御史,监察地方官员,①为监御史;元朝在地方设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②可能为行御史台或肃政廉访司;明朝设监察御史,代皇帝巡按各省,监察地方官员,③为监察御史,故选D项;御史大夫为秦汉中央监察官;明朝六科给事中稽查六部百司之事,排除A项;御史台是元朝的中央监察机构;府州军监是宋代地方政区;按察使司一般指提刑按察使司,明置,主管一省司法事务,排除B项;御史中丞为中央官名,类似于近代督察处、政风廉洁处、廉政公署,防范朝廷主官侵害人民权益、贪官污吏、贪赃枉法;都察院明清时期的监察机构,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巡抚是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明代有巡按御史,为监察御史赴各地巡视者,排除C项。9.【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边境地区城市及关隘名字变更体现了对少数民族的态度由歧视转为包容,这有利于明朝与少数民族政权的交流和清朝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统治,进而有利于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是政治智慧的体现,反映了政治智慧助推了民族交融,故选D项;君主专制是一种决策方式,相对于民主而言,体现皇帝个人专断独裁,皇帝集国家最高权于身、帝位终身和皇帝世袭,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主要体现在中央官制的演变上,材料涉及与少数民族政权的交流和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没有体现国家的决策方式,排除A项;俺答汗是少数民族政权鞑靼的首领,鞑靼与明朝的交流不能反映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巩固,排除B项;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包括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仅通过城市及关隘名字的变更,无法得出边疆地区是否得到有效的治理,排除C项。10.【答案】C【解析】据材料“英国谢菲尔德的商人运来大批刀叉……结果陈列在商店多年无人问津;伦敦的商家运往中国一批钢琴,结果堆积在仓库里受潮变质”可知,英国在鸦片战争后运往中国的商品中存在一些符合西方人生活习惯、但不适合当时中国人生活习惯的商品,这些商品不符合中国市场的需求,在中国市场出现滞销的情况,体现了英国对华商品输出存在盲目性,故选C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商人运来中国的刀叉、钢琴之所以滞销,原因是不符合中国市场的需求,并非因为中国消费者抵制英国商品,如英国运来中国的洋纱、洋布在鸦片战争后大量销售,并没有受到消费者抵制,排除A项;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指的是,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材料只涉及了英国商品在中国的滞销,没有体现英国在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材料,排除B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商人运来中国的刀叉、钢琴之所以滞销,原因是不符合中国市场的需求,并非中国对外开放市场的力度有限,同样在只开放五个通商口岸的基础上,英国运来中国的洋纱、洋布在鸦片战争后大量销售,排除D项。11.【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清廷颁布商标法规《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对商标设计进行了详细规定,这些规定有利于规范商标的设计和使用,减少因为商标问题引发的经济问题及政治问题,如“不可使用和国家专用印章、国旗、军旗、勋章相同的图案”、“(不得使用)他人已经注册且又在前两年已公开使用的商标”,有利于规范民族经济的经营秩序,故选B项;中西融合的设计风格必须同时体现中国和西方的特色,材料中对商标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但没有涉及商标设计中的中国特色和西方特色的融合,排除A项;在经营中使用商标在1904年之前就已经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甚至可以追溯到宋朝“济南刘家功夫针铺”,西方在早期殖民扩张时期就已经广泛使用商标,所以关于商标设计的法律并没有丰富商业经营模式,排除C项;教化功能指的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对百姓进行道德方面的感化,材料“不可以注册有害秩序风俗并欺瞒世人的商标”重在对经营者的商标设计进行规范,并非对百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