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精品解析:2023届海南省高三学业水平诊断(五)生物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2023届海南省高三学业水平诊断(五)生物试题(解析版)
格式:docx页数:20页大小:339.9 K上传日期:2023-11-26 09:50浏览次数:392 侵权/举报

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三学业水平诊断(五)生物学一、选择题:1.乳酸菌是人体肠道内重要的益生菌。乳酸菌发酵能产生有机酸、酸菌素(一类多肽类物质)和多种酶系,进而抑制肠道内腐败菌和其他病原体的生长,改善肠道功能。下列有关乳酸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用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乳酸菌具有明显的核仁C.乳酸菌合成多种酶系的过程中有氢键的断裂与形成D.酸菌素的合成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答案】C【解析】【分析】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常见的原核生物有蓝细菌、细菌、放线菌等。【详解】A、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B、乳酸菌为原核生物,没有核仁,B错误;C、乳酸菌合成多种酶系的过程存在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都有氢键的断裂与形成,C正确;D、乳酸菌为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D错误。故选C。2.科学家发现,某病毒能“劫持”人体细胞内的GRP78蛋白,迫使GRP78蛋白改变人体细胞膜上S受体蛋白的结构,从而促进病毒加速进入人体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GRP78蛋白的合成发生在病毒的核糖体等细胞器中B.该病毒能进入人体细胞,说明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C.被“劫持”后的GRP78蛋白可能使S受体蛋白发生了错误折叠D.用靶向药物抑制GRP78蛋白的活性,可降低人体感染该病毒的概率【答案】A【解析】【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而没有核糖体等细胞器,A错误;B、该病毒能进入人体细胞,说明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是相对的,B正确;C、被“劫持”后的GRP78蛋白可能使S受体蛋白发生了错误折叠,进而促进病毒快速进入细胞,C正确;D、用靶向药物抑制GRP78蛋白的活性,则GRP78蛋白茎无法改变人体细胞膜上S受体蛋白的结构,进而可以降低人体感染该病毒的概率,D正确。故选A3.某些海洋生物(如海鳗)具有盐腺,盐腺细胞膜上存在反向转运载体蛋白,该载体蛋白利用细胞内外的电化学势能(电位和浓度差)将转运出细胞,同时将转入盐腺细胞,以便通过导管将排出体外,盐腺细胞内部分物质跨膜运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通过反向转运载体蛋白进入细胞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B.载体蛋白数量和能量供应可保持盐腺细胞内外较高的浓度差C.盐腺细胞膜上反向转运载体蛋白能提高海鳗的抗盐能力D.H2O通道蛋白和通道蛋白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都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分析,H+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也需要载体蛋白,故跨膜方式为主动运输,则细胞内的细胞液中H+浓度大于外界溶液,说明H+运出液泡是顺浓度梯度,因此方式是协助扩散;液泡膜上的Na+/H+反向转运蛋白能将H+转运出细胞的同时将外界中的Na+转运到细胞内,说明Na+进入细胞的直接驱动力是细胞膜两侧的H+电化学梯度,因此该过程Na+的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转运。【详解】A、Na+/H+反向转运载体蛋白,它可利用细胞内外H+的电化学梯度将H+转运出细胞,同时将Na+由外界转入细胞,该过程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B、由题图可知:H+载体蛋白数量和能量供应可保持盐腺细胞内外较高的H+浓度差,进而可为钠离子的主动转运过程提供电化学势能,B正确;C、盐腺细胞膜上Na+−H+反向转运载体蛋白的作用是使钠离子进入细胞内,提高细胞渗透压,进而可提高海鳗的抗盐能力,C正确;D、H2O通道蛋白和Cl−通道蛋白转运的是不同的物质,因而二者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都有差异,D错误。故选D。4.在马拉松比赛中,运动员的肌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时,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B.有氧呼吸时,葡萄糖分子直接进入线粒体与反应生成H2OC.马拉松比赛中,运动员肌细胞产生的量多于消耗的量D.马拉松比赛中,运动员主要是以有氧呼吸方式获得所需能量的【答案】D【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是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细胞彻底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是还原氢与氧气结合形成水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2.无氧呼吸是在无氧条件下,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乳酸,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还原氢,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还原氢在不同酶的作用下形成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乳酸,两个阶段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详解】A、无氧呼吸时,有机物分解不彻底,只能释放出少量能量,大部分能量存留于乳酸或酒精中,A错误;B、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才能进入线粒体内进一步氧化分解,B错误;C、若只以葡萄糖作为底物,马拉松比赛中,运动员肌细胞产生的CO2量等于消耗的O2量,因为无氧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C错误;D、马拉松比赛中,消耗大量的能量,此时运动员主要是以有氧呼吸方式获得所需能量,无氧呼吸过程只是一个补充,D正确。故选D。5.人类在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危害了人类的自身生存。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可能使群落的结构变得简单B.应将各地濒危野生动物都迁移到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并加以保护C.低碳出行、开发洁净新能源可减少人类对资源的消耗,从而减小生态足迹D.培育良种、发展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可减小生态足迹,从而提高生态承载力【答案】B【解析】【分析】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详解】A、人类活动往往会改变群落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可能使群落的结构变得简单,也可使群落结构变得复杂,A正确;B、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保护对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其中保护的生物本来就生活在保护区内,不需要迁移,且部分濒危物种可能无法在自然环境中繁衍生存,需要在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进行相应保护,B错误;C、生态足迹又称为生态占用,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积。低碳出行,开发洁净的新能源等措施有利于降低碳排放,减少生态足迹,C正确;D、培育良种、发展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等可减少人类对资源的消耗,因而可有效减小生态足迹,从而提高生态承载力,D正确。故选B。6.某家族部分成员携带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相关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根据家族成员的患病情况绘制的遗传系谱图如下图所示。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A.基因A、a和B、b都位于常染色体上B.I1、I4基因型相同,II3、II4基因型相同C.III1携带乙遗传病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D.II3和II4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为3/32【答案】B【解析】【分析】遗传系谱图分析,II3和II4患甲病,生出正常的III2,说明甲病是显性遗传病,再结合I2患甲病,其女儿正常,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分析,I3和I4不患乙病,生出了患乙病的女儿,则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A、甲病分析,II3和II4患甲病,生出正常的III2,说明甲病是显性遗传病,再结合I2患甲病,其女儿正常,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分析,I3和I4不患乙病,生出了患乙病的女儿,则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基因A、a和B、b都位于常染色体上,A正确;B、结合A选项可知,I1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I4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两者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II3和II4的基因型都是AaBb,B错误;C、II3和II4的基因型都是AaBb,III1不患乙病,基因型是BB或Bb,Bb的概率是2/3,C正确;D、II3和II4的基因型都是AaBb,后代不患甲病的概率为1/4,不患乙病的概率为3/4,则生出正常女儿的概率为1/4×3/4×1/2=3/32,D正确。故选B。7.植物的整个生命历程,从萌芽、生长到开花、结果都离不开激素调节。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解除种子休眠的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存在协同作用B.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乙烯能促进种子和果实的发育和成熟C.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往往比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对植物的影响大D.各种植物激素的动态变化是导致植物完成生命历程的根本原因【答案】C【解析】【分析】1、赤霉素的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细胞分裂与分化;促进种子萌发、开花和果实发育。2、脱落酸的作用: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气孔关闭;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休眠。3、生长素的作用: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起着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诱导细胞分化等作用;在器官水平上则影响器官的生长、发育,如促进侧根和不定根发生,影响花、叶和果实发育等。4、乙烯的作用: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开花;促进叶、花、果实脱落。【详解】A、在促进种子萌发过程中,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而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二者之间存在拮抗作用,而不是协同作用,A错误;B、由分析可知,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不能促进果实发育,不能促进种子的发育和成熟,B错误;C、在植物体各器官中同时存在着多种植物激素,决定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所以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往往比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对植物的影响大,C正确;D、植物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植物激素含量不同,在根本上是基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程序性表达的结果,所以基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程序性表达是导致植物完成生命历程的根本原因,D错误。故选C。8.某草原上主要分布着亚洲小车蝗和短星翅蝗两种蝗虫,近十年来,由于草原气候干旱及天敌燕鸻的迁入,该草原上亚洲小车蝗的种群数量相对减小,而短星翅蝗的种群数量基本不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食物链和食物网组成了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B.蝗虫粪便中所含的能量不属于蝗虫同化量的一部分C.干旱和天敌都是影响亚洲小车蝗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D.燕鸻的迁入增加了能量消耗环节,不利于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答案】B【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2)生产者(自养型):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少数化能合成型生物;(3)消费者(异养型):主要是动物,还有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4)分解者(异养型):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动物。【详解】A、食物链和食物网组成了该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A错误;B、蝗虫粪便中所含的能量不属于蝗虫同化量的一部分,因为粪便中的能量并没有被蝗虫同化,B正确;C、干旱和天敌分别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天敌是影响亚洲小车蝗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C错误;D、燕鸻的迁入增加了能量消耗环节,但同时由于物种丰富度增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因而有利于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D错误。故选B。9.神经调节是高等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方式。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交感神经使支气管收缩,副交感神经使支气管扩张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C.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作用于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D.神经胶质细胞也能直接参与兴奋传递,并具有修复神经元等功能【答案】C【解析】【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