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年秋季高一年级10月联考 历史答案
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年秋季高一年级10月联考 历史答案
格式:pdf页数:3页大小:289.3 K上传日期:2023-11-27 22:22浏览次数:350 侵权/举报

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年秋季高一年级10月联考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A【详解】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类题目,时空是中国史前文明遗址。根据材料“漫天星斗,八方雄起”可知,体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特征,A项正确;“有关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项;“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反映的是商朝的历史信息,排除C项;“新石器的大量出土”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B【详解】根据题干中信息可知,原产于西亚地区的小麦和青稞传人我国,并扎根种植,这是我国原始农业发展的表现,故B项正确,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南稻北麦”和“定居生活”,排除C.D两项。3.C【详解】根据材料“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时常反叛商王的统治”“西周利用宗法血缘关系把众多的诸侯同周政权紧密地结合为一体”可知,相较于商朝的分封制,西周的分封制增强了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力度,故C项正确;西周时期,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统治疆域的变化”,排除B项;“长治久安”的表述过于夸大化,排除D项。4.B【详解】根据材料“……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并结合所学可知,吕尚改革因地制宜因俗而治,促进了齐国的发展,使齐国成为大国,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原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矛盾尖锐”,且“彻底变革”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中只能看出改革的结果使齐国成为大国,看不出对周王朝的文化心理认同,排除D项。故选B项。5.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根源是铁犁牛耕的使用,推动生产力发展,C项正确;ABD项均是当时经济发展的表现,排除。故选C项。6.B【详解】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了井田制,实际上是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故B正确;“奖励军功,奖励耕织”是军事措施,“限制贵族特权”“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制”属于政治方面的措施,ACD与“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无关,排除。7.D【详解】春秋时期的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主张“为政以德”,构建礼乐文明社会。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家学派的思想核心是“道”,老子思想包含朴素的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故排除ABC,D符合题意。故选D。8.B【详解】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社会大变革的局面,学术下移,“士”阶层崛起,他们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提出了不同的政治主张,如儒家尊礼,倡导恢复礼乐秩序;法家推崇中央集权,倡导变法,否定礼治,强调法治。这些现象的本质是传统社会秩序渐趋崩溃,故B正确;A中的“彻底”说法绝对,排除;此时正处于百家争鸣时期,排除C;大一统时代的开创是秦汉时期,排除D。故选B。9.B【详解】据题干秦朝中央和地方行政结构图可知,其基本构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全套的行之有效的行政机构,说明秦朝的国家治理体系基本形成,故选B项;据所学可知,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表现,排除A项;在郡县制之下,地方服从中央,并没有实现“分权”,排除C项;在郡县制之下,地方服从中央,但是并不能扩大为“彻底消除”封建割据的隐患,排除D项。10.B【详解】根据所学,秦朝统一后,建立皇帝制度,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同时规定车同轨,修筑长城,故B正确;A是先秦时期,C是汉代,D是明清时期,排除ACD。11.D【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D项正确;刘邦、项羽起义和黄巾起义不符合“揭竿而起”的故事,排除A、B项;国人暴动不属于农民起义,排除C项。故选D项。12.B【详解】据题干内容可知,费正清认为,秦王朝“分崩离析”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原六国旧贵族仍忠于他们的王室”、“精英知识分子也对禁锢诸子学说的政策不满”、“平民百姓不堪远征和大兴土木的负担”,据此可知,其论述在于强调秦朝覆灭原因的多样性,故选B项;据题干内容可知,“六国旧贵族势力的隐患”是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全部,排除A项;据题干内容可知,“精英知识分子的重要性”仅是是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也不是全部,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秦朝统治缺乏文化认同”也仅是是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排除D项。13.A【详解】西汉初,统治者为了恢复经济和巩固统治的需要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尊崇黄老之学,实行与民休息、宽刑薄赋的政策,故A正确;B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中“取代了”表述错误,排除;黄老之学是道家思想,以法治国是法家思想,故D错误。14.B【详解】据材料信息可知,汉武帝时期内廷地位越来越高,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中外朝制度,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故选B项;中外朝制度是对秦朝三公九卿制的继承和发展,并未放弃汉承秦制,排除A项;三公九卿制仍然保留,只是由中朝进行决策,“完全破坏”一词过于绝对,排除C项;并未确立新的行政中枢,排除D项。15.B【详解】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权位,开创了“家天下”的世袭制,B与“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无关,符合题意;A、D体现了“君权神授”,C体现了“天人感应”,A、C、D不符合题意,排除。16.A【详解】材料“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是对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描述,A项正确;东汉时期商品经济昌盛繁荣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与国力强盛及社会贫富分化差距的说法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17.【答案】(14分)(1)特征:受封对象多样,以姬姓贵族为主;天子是最高统治者;权利与义务相结合;以血缘为基础,层层分授,等级森严;诸侯国具有相对独立性。(6分,答出三点即可)(2)主要措施: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建立乡、里.亭的基层组织。(4分)意义: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强化了基层管理;推动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对后代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4分,答出两点即可)18.【答案】(12分)(1)政治主张: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隆礼重法;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同尚贤;韩非子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4分)(2)背景: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小农经济发展;政治上:战争频繁,阶级关系的变化;社会上:士阶层崛起;文化上:私学兴起,文化繁荣。(6分)性质: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2分)19.【答案】(14分)(1)举措:修筑驰道、直道、五尺道;统一车轨;(4分)政治意义:加强边疆管理,强化中央集权,巩固统一。(任答2点给2分,满分不超过2分)(2)方式:设置机构;开通道路;付诸战争。(4分)影响: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为“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基础。(4分)20.【答案】(12分)示例阶段: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明的突破期。(2分)说明:经济上,春秋战国之际,农耕开始广泛使用铁农具和牛耕,井田制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态和文明逐渐形成。政治上,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宗法制、分封制逐渐遭到破坏,诸侯国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纷起,各国先后进行了变法,创立了集权制、官僚制及郡县制等一系列新制度,出现了中央集权政治的萌芽。思想文化上,旧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人讲学开始出现,出现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道家、儒家、法家等学派,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百家争鸣”的局面,奠定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基因。(8分)总体而言,春秋战国时期是旧文明秩序解体、新文明秩序建立的文明突破时期。(2分)(“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WORD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