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儒家文学思想与社会政治联系的一面不应过分夸大,否则,就必然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作为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一直作为正统思想占据统治地位,文学思想自然也是以儒家为主,许多大作家大诗人的思想也以儒家为主,那么他们怎么还能创造出无比灿烂辉煌的中国的文学艺术呢?换言之,在封建的僵化的文学思想的钳制下,如何会产生出优秀而美丽的动人的文学作品呢?实际上在儒家文学思想中还有另外的一面。这里只提出先秦时期儒家的“文质彬彬”“锌达而已”和“尽善尽美”“美善相乐”简略讨论一下。“文质彬彬”的说法见于《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很显然,“文质彬彬”不是论文的,是孔子对“君子”的要求,既要质朴,又要文雅,两者应兼备。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与“礼”。所谓“克己复礼为仁”。对一个“君子”来说,“仁”是他的“质”,“礼”是他的“文”,“文质彬彬”就是内在的“仁”与外在的“礼”要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废。由此可见,在这里“文质彬彬”还是一个伦理学的问题,还没有延伸到文学理论层次,但是潜藏着转化为文学理论的可能性。果然后来被汉代后期的扬雄转化为文学理论问题。他在《玄文》中就肯定了“天文地质,不易其位”这种万物皆文质相符的说法,为“文质”延伸来论文章和文学准备了条件。扬雄在《玄莹》篇明确地把文质关系问题当成一个文论问题,第一次把“文质”问题转化为文章写作问题。他的论,点是“文以见乎质,辞以睹乎情”。“文”与“辞”相对应,“质”与“情”相对应。文质相兼,就是文辞兼备。就是说,文学作品既要情质素朴,但又要文采斐然。杨雄的观点当然还是从孔子的“文质彬彬”那里借鉴而来的,但这种借鉴与发明对儒家文论是重要发展。南朝梁的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篇就更进一步发挥:“圣贤书锌,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鞹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刘勰的意思是,圣贤的著作,都可以叫作“文章”,那不是文采斐然吗?水性动才会有涟漪,树木实花朵才鲜艳,可见文采依靠情质。虎豹要是没有美丽的皮毛,它们的皮不就和犬羊一样吗?就是用犀牛兕牛的皮革制披甲,还要靠朱红的漆来上色呢,可见情质又有待于文采的配合啊!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篇还有一些“文质”问题的论述,其贡献在于充分肯定了文学作品有两个元素,那就是情与采,情要“质”,采要“文”,情采结合,文质相符,文学创作才能达到极致。与“文质”问题相关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来理解孔子的“辞达而已”。有的论者对孔子写文章只要“辞达而已”有误解,认为孔子要求的“辞达”只是文字通顺而已。这种理解是不对的。孔子要求的不仅仅是文字通顺而已,是很高的要求。对“辞达”解释得最好的是苏轼。他说:“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这可以说深得孔子“辞达”论之精髓。“辞达”从内容上看,不能“不及”又不能“过”,要求内容和形式都“到位”,要求恰到好处;从形式上说,则不能言辞粗鄙,但又不必华丽过分,也要表达得恰到好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表达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看,都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儒家为了自己的言论流传和留传的需要,他们是讲究文采的。另外,在美与善的关系上,儒家在宣扬儒家的“善”,即社会道德伦理的同时,也宣扬“美”。在评价艺术的时候,还是要有二元素——善与美。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和《武》都是乐曲。孔子把乐曲分成“美”与“善”两个元素,认为“韶”尽善尽美,而“武”则虽“尽美”而未尽善。孔子区别善与美的说法,让后来的作家、诗人知道了对于文学艺术来说写什么和怎么写的区别。写什么是关系到善的问题,怎么写是关系到美的问题。尽管这个说法略嫌简单,但还是能够给大家以启示:文学艺术是应该追求美的。后来,荀子进一步提出“美善相乐”的论点,就是说,儒家当然是要“诗教”“乐教”的,当然是要以文学艺术来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当然是要“文以载道”的,但文学艺术中,不应直接宣讲“教”,明示“道”,而是要寓含于“乐”之中。由上可见,儒家的文学观念以社会功利性为主,但也强调艺术性和娱乐性的“亚观念”。这些“亚观念”与道家的审美论相结合,成就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辉煌。因此,尽管中国历代都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但作家、诗人仍然能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创造出伟大灿烂的文学篇章来。(摘编自童庆炳《儒家的人格理想与诗性的追求》)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儒家文学思想中的“另外的一面”是指儒家思想促进文学艺术进步的积极一面。B.“文质彬彬”的说法来自《论语》,是孔子从道德修养的角度对君子提出的要求。C.扬雄和刘勰对“文质”的看法有相通之处,但扬雄对文学理论的贡献明显大于刘勰。D.孔子要求的“辞达指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得恰到好处,苏轼对此解释得最为深刻恰切。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文章第一段可以看出,作者对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统治地位隐含不满,认为其对文学思想有钳制作用。B.作者将“文质彬彬”“辞达而已”和“尽善尽美”“美善相乐”拿出来讨论,是因为它们简单明了容易说清。C.儒家既宣扬“善”这一社会道德伦理,也宣扬“美”,说明儒家对文学艺术写什么和怎么写是有清醒认识的。D.儒家文学观念中的艺术性和娱乐性相对于社会功利性来说是次要的,但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来说其重要性不可或缺。3.下列各项与原文中的观点不符的一项是()(3分)A.朱熹诠释“尽善尽美”:“美者,声容之盛。善者,美之实也。”B.“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皆理深辞达。C.韩非子认为:“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也。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质而恶饰。”D.古罗马贺拉斯提出“寓教于乐”的观点: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4.有人认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删去,请你列出不可删去的理由予以反驳。(4分)5.请结合文本观点分析下面这段文字怎样体现了儒家的人格理想与诗性的追求。(6分)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战袍(节选)【注】何骑鳌乌云一早便沉沉地压在山顶,午时终于大雨倾盆。①山中五月干旱,难得来了这么一场暴雨。父亲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提了锄头冲出家门。母亲说你们哥儿几个好好在家待着,一会儿雨停了我跟你爸要去抢施背包肥。雨还未停,母亲就打着伞背着碳酸氢铵往山腰芭谷地去了。何小成猫了身,躲过哥哥们的目光蹿出后门,从一家又一家的屋檐下溜出村子,去稻田缺口处逮鱼。何小成出了村,才知雨实在太大,风又有些猛刮,躲在竹林边的岩石下不敢动弹,痴想那些缺口处冲下来的鱼儿,②要乖乖地待水凼里,别跟着漫开的水去了稻田里哦!透过雨幕,山沟景色朦胧。禾苗与树木在风雨中吹淋的动态,越发显得对岸人家的房屋木讷,一动不动地静穆而呆傻,像二公公坐在保管室的门槛上闲得没事就打瞌睡。往菜园下面的干田看,父亲正忙着刨土捅沟,截住那些高处的水流去往田里,仿佛做着连环画上“三国归晋”一样的事情。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父亲做完收归流水的工作,双手撑着锄头,望望水流,望望一田中似乎立马便郁郁葱葱起来的稻苗,又望望天。斗笠扇动,蓑衣做出鹰翅羽翼的状态,像战袍。何小成看得发呆,似乎连环画又被打开了、父亲手中的锄头,可是那方天画戟?丈八长矛?青龙偃月刀?父亲就缺一匹怒马。如果这时候有一匹马在狂风暴雨中哒哒而来,一骗腿,大喝一声“呀呔”,定能鏖战个天昏地暗。第二天早晨醒来,何小成爬到屋后的山坡上,仔细打量起自己的村庄:田垄里禾苗青葱,瓦房上炊烟袅袅,鸡犬的啼唱伴着轻风蝉鸣,晨岚在山麓飘荡,朝霞在枝头的露珠里色彩斑斓,树重影,雾重光……四面青山把一幅柔美的田园包裹在盆地里,像婴儿酣睡在母爱充盈的摇篮。东山大鹏巍峨矗立,犹如父亲壮实的身板;南山关龙呈揽抱之势,像母亲的臂弯;西山猫儿清奇峻茂,婆婆说日落的方位是猫儿在日夜守护村庄。最让人激动的是北山马龙,因为它神似一匹战马,又显见两峰如鞍,哪个少年不想跨上战马出发?何小成时常都在关注父亲的那件蓑衣。蓑衣太像连环画上的战袍了。但“战袍”在秋收过后漏水了,何小成比父母还暗暗着急。秋气已至,半夜,突然狂风骤雨,自留地下面的干田里码着二哥与三哥利用星期天放假制成的土砖,大约已经有两三千坯了。制土砖的木匣子是父亲闲在家时做的。做好砖匣子后父亲再没有空,天天早出晚归去给十里八乡的人家修建新房打造家具。那些人家一俟田地到户都硬起腰杆来了,争先恐后上马建筑工程,气势仿佛要修一座地主庄园似的。他们又都说父亲的手艺精湛得很,候着轮子都要等到何家户的掌墨师去,自家要造新房的计划便在实施的迟滞中一再搁置。大哥上高中,二哥上初三,三哥上初一,一个个笋子探了头一样,一蹿就长成了竹竿。一家八口人挤在不足30平方米的老屋,楼上还劈了半间给婆婆住。二哥三哥不知怎么商量起来的,硬要母亲答应他们负责制土砖,秋后就能用麦草烧一窑青砖出来。于是周末一放了假,两人就扛了锄头挑着水桶,劈整一番干田挖泥泡水,又牵了水牛来踩泥,何小成一伙还在上村小的小伙伴也踊跃得很,跟在水牛屁股后兜兜转转地赤着小脚板踩泥。砖泥发酵好了,归拢后盖上薄膜密封保存,下一个周日,砖匣子便被正式摆上了战场。牛犊儿有的是蛮力,把一团泥举过头顶“嘿”一声摔,“叭!”拉三两下钢丝切割线,“嘣!”砖匣的木楔子一打开,两块土砖坯便成型了。③听二哥三哥数数,头一个周日两人就制出了八百坯亮油油的土砖。狂风骤雨好像是在第四个周日的夜半三更下的,二哥三哥累了一天像两头长了膘的肥猪酣睡不醒。父亲嚷要下大雨了赶快去盖砖。天空电闪雷鸣,屋内鼾声如雷。跟着父亲跑出屋来的只有母亲和何小成。母亲边跑边把一件剪成雨衣的尿素口袋往身上套,又忙着拿麻绳拴在腰上。何小成翻起身滚下床就忙抓了一顶草帽在手跟着跑,知道风大戴不住,懒得扣到头上,只是望着一身蓑衣飞扬大步流星的父亲,莽起劲追撵。砖坯才盖了一半,雨便像谁站在高空往下倒水似的来了。都说“风是雨的脚,风住雨就落”,这次它俩却不守信用了,齐上阵,各忙各。一道道薄膜铺展,一捆捆稻草搭成屋檐,一块块石头土块压顶压脚……庆幸只有少数砖坯“伤亡”,通力合作似乎是战胜一切来犯之敌的法宝。但是“敌军”又一次反扑,偷袭来临的时候蓑衣扇起翅膀,父亲一边去按住那些想飞上天的薄膜,一边果断发令为那些遭雨打的砖块加固阵脚。又是好一番鏖战,阵线似乎固若金汤了。“快,快去竹林里躲雨!”父亲大手一挥,不由分说把母亲与何小成赶进竹林里。父亲站在田坎上还要盯防一番。风吹起蓑衣的翅膀,像一只硕大的夜鸟在并不太暗的夜色田园上低回飞翔。回到家里时风雨都已经停了,但雷声没停,在老屋的床上山响。父亲对母亲说,蓑衣漏水厉害了,空了想办法补一下。蓑衣是棕树皮串扎麻线做成的,整个村庄就只有明娃子家地边长有一棵棕树,还长得特别慢,边长边蜕皮。母亲从明娃子家回来,说等两天去圈地山岩上割点儿蓑草来代替。蓑草也是可以做蓑衣的,但不耐用,与棕树皮比较起来那是天壤之别。④蓑草怎么可以补在棕树皮做的蓑衣上呢?那不行!(有删改)【注】小说的故事背景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农村启动了第三次土地改革一分田到户,实行家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4-01-20 15:55
14页 -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2024-01-20 15:55
7页 -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原卷版)
2024-01-20 15:55
6页 -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
2024-01-20 15:55
15页 -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无答案)
2024-01-20 15:55
5页 -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无答案)
2024-01-20 15:55
9页 -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2024-01-20 15:55
21页 -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原卷版)
2024-01-20 15:55
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