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化学(考后提升卷,广西卷)-2024年1月“九省联考”真题完全解读与考后提升(解析版)
化学(考后提升卷,广西卷)-2024年1月“九省联考”真题完全解读与考后提升(解析版)
格式:docx页数:20页大小:3.4 M上传日期:2024-02-15 17:53浏览次数:346 侵权/举报

2024年1月“九省联考”考后提升卷(广西卷)高三化学(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a40Zn6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广西新增了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如瑶族祝著节、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北海贝雕、桂林米粉制作技艺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瑶族祝著节时制甜酒过程发生了化学反应B.螺蛳粉的螺蛳汤香气四溢,体现了分子是运动的C.贝雕所用贝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属于有机物D.桂林米粉中含有的淀粉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答案】C【解析】A.制甜酒利用淀粉葡萄糖乙醇,该过程发生化学反应,故A说法正确;B.香气四溢体现分子作无规则运动,故B说法正确;C.碳酸钙属于无机物,故C说法错误;D.淀粉属于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D说法正确;答案为C。2.反应是我国科学家发明的低压高效电催化还原的新方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B.NaClO的电子式为C.CO是非极性分子D.的结构式为【答案】B【解析】A.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A错误;B.NaClO为钠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电子式为,B正确;C.CO分子中存在极性键,且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是极性分子,C错误;  D.二氧化碳的结构式为O=C=O,D错误;故选B。3.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下列性质总异与结构因素匹配错误的是选项性质差异结构因素A的沸点低于的沸点晶体类型B与水互溶,难溶于水分子间氢键C的沸点低于分子间作用力D的熔点高于离子半径A.A B.B C.C D.D【答案】A【解析】A.和均为分子晶体,的沸点高的原因是卤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大,A错误;B.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而不能,B正确;C.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小,故分子间作用力小,沸点低,C正确;D.,的离子键比的强,熔点高,D正确;故选A。4.实验室利用制备晶体,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利用装置甲制备 B.利用装置乙制备C.利用装置丙制备溶液 D.利用装置丁蒸发获得晶体【答案】B【解析】A.Cu与浓硫酸反应制备需要加热,故A不符合题意;B.利用Ca(OH)2和NH4Cl,加热可制备,故B符合题意;C.制备溶液,应该SO2过量,故C不符合题意;D.受热会分解,蒸发无法获得晶体,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5.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小,Y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大,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W与Z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B.分子的极性:C.同温下,同物质的量浓度水溶液的酸性:D.键能:【答案】C【解析】A.由题干信息可推出X、Y、Z、W四种元素分别为H、N、O、S,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顺序为,即,A项错误;                                                B.、分别为、,为极性分子,为非极性分子,故分子极性:,即,B项错误;C.酸性:,C项正确;   D.非金属性:,故水中氢氧键的键能大于硫化氢中氢硫键的键能,D项错误;故选C。6.有机物M具有优良的生理活性,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M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芳香烃 B.可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C.1个M分子中有1个手性碳原子 D.1molM最多消耗4molNaOH【答案】B【解析】A.烃是仅由碳、氢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该有机物中还含有氧元素,故M不属于芳香烃,A项错误;B.该有机物中含有苯环,可发生加成反应,含羟基,可发生取代反应,B项正确;C.1个M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C项错误;D.该有机物中含有2个酚羟基,1molM最多消耗2molNaOH,D项错误;故选B.7.H2O2在纸张漂白和废水处理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一定条件下用H2和O2合成H2O2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H2O2中含2NAσ键,不含π键B.合成1molH2O2,电子转移数为4NAC.lmol的H2O2含18NA电子D.标准状况下,4.48LH2O2中含有0.2NAH2O2分子【答案】C【解析】A.1molH2O2中含3molσ键,故为3NAσ键,A错误;B.由图可知,总反应为氢气和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过氧化氢:,电子转化关系为:,则合成1molH2O2,电子转移数为2NA,B错误;C.lmol的H2O2含18mol电子,为18NA电子,C正确;D.标况下过氧化氢不是气体,不确定其物质的量,D错误;故选C。8.高铁酸钠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废铁屑(主要成分为,杂质有及油脂)制备高铁酸钠的主要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碱浸”可以除去废铁屑中的油脂B.“滤渣”的主要成分是和C.“操作Ⅰ”通入的空气可以用溶液代替D.若流程改为先“氧化”后“调”,可能会生成【答案】B【分析】废铁屑(主要成分为Fe,杂质有Al、C及油脂)加NaOH碱浸,可以除去废铁屑表面的油脂和Al,过滤后滤液中含有Na[Al(OH)4]和油脂水解后的杂质,固体中含有Fe、C,加盐酸酸浸,过滤后滤渣为C,滤液为氯化亚铁溶液,通入空气Fe2+被氧化为Fe3+,加NaOH调pH为碱性,NaClO和Fe(OH)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Na2FeO4、NaCl,并通过结晶分离出Na2FeO4。【解析】A.根据分析,“碱浸”可以除去废铁屑中的油脂,A正确;B.根据分析,“滤渣”的主要成分是C,B错误;C.根据分析,“操作Ⅰ”目的是将Fe2+氧化为Fe3+,用H2O2也可以做氧化剂,且不会引人杂质,因此“操作Ⅰ”通入的空气可以用H2O2溶液代替,C正确;D.若先“氧化”,溶液为酸性,Na2FeO4在酸性条件下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将盐酸中的Cl-氧化为Cl2,D正确;故选B。9.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向碳酸钠固体中加入少量水白色粉末变成了晶体与发生化学反应B某粉末用酒精润湿后,用玻璃棒蘸取做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该粉末一定含钠元素C将固体溶于水,进行导电性实验溶液可导电中含有离子键D向溶液中滴入2滴溶液,再滴加2滴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再产生红褐色沉淀A.A B.B C.C D.D【答案】A【解析】A.碳酸钠固体中加入少量水,碳酸钠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钠晶体,故白色粉末变成晶体,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钠晶体不是同一种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A正确;B.玻璃中含有硅酸钠,属于钠盐,用玻璃棒蘸取后做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不能证明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应该用铂丝蘸取,B错误;C.可溶性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可以导电,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因此无法得到K2S中含有离子键的结论,C错误;D.该实验中NaOH过量,加入氯化镁先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再加入氯化铁,多余的NaOH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不能说明氢氧化镁的Ksp>氢氧化铁的Ksp,D错误;故答案选A。10.环氧乙烷(,简称EO)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消毒剂。由乙烯经电解制备EO的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极1连接外接电源的正极B.电极2的电极反应式为:C.溶液a可能含有两种溶质,溶液b可循环使用D.离子膜可选择性的透过和【答案】B【分析】从图中可知,电极1上Cl-失电子生成Cl2,电极1为阳极,生成的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HClO与CH2=CH2反应生成HOCH2CH2Cl,电极2为阴极,阴极上水得电子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钾离子可通过离子膜向下层移动,溶液a为KOH和KCl的混合溶液,KOH与HOCH2CH2Cl反应生成环氧乙烷和KCl溶液,溶液b为KCl溶液。【解析】A.电极1为阳极,连接电源的正极,A正确;B.电极2上水得电子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为2H2O+2e-=H2↑+2OH-,B错误;C.溶液a可能含有KCl和KOH两种溶质,溶液b为KCl溶液,可循环使用,C正确;D.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则钾离子和氢离子可通过离子膜向下层移动,D正确;故答案选B。11.下列实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将碳酸氢钙溶液与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混合:HCO+Ca2++OH﹣=CaCO3↓+H2OB.将少量SO2通入NaClO溶液:SO2+H2O+2ClO﹣=SO+2HClOC.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2:D.向氨水中滴入少量硝酸银溶液:Ag++2NH3•H2O=[Ag(NH3)2]++2H2O【答案】B【解析】A.根据少定多变的原则可知,将碳酸氢钙溶液与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混合的离子方程式为:HCO+Ca2++OH﹣=CaCO3↓+H2O,A正确;B.由于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把亚硫酸根氧化为硫酸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SO2+H2O+3ClO﹣=SO+2HClO+Cl-,B错误;C.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2生成亚硫酸铵,离子方程式为:,C正确;D.向氨水中滴入少量硝酸银溶液生成二氨合银离子,离子方程式为:Ag++2NH3•H2O=[Ag(NH3)2]++2H2O,D正确;故选B。12.砷化镉晶胞结构如图,图1中“①”和“②”位是“真空”,晶胞参数为apm,建立如图2,①号位的坐标为(,,)。已知:砷化镉的摩尔质量为Mg·mol-1,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砷化镉中Cd与As原子个数比为3:2B.两个Cd原子间最短距离为0.5apmC.③号位原子坐标参数为(,1,)D.该晶胞的密度为NA(a×10—10)3g·cm-3【答案】D【解析】A.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位于体内的镉原子个数为6,位于顶点和面心的砷原子的个数为8×+6×=4,则镉与砷原子个数比为3:2,故A正确;B.由晶胞结构可知,两个镉原子间最短距离为边长的,则最短距离为apm×=0.5apm,故B正确;C.由位于体对角线处①号位的坐标为(,,)可知,晶胞的边长为1,则位于位于右侧面的面心上的③号位原子坐标参数为(,1,),故C正确;D.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位于体内的镉原子个数为6,位于顶点和面心的砷原子的个数为8×+6×=4,设晶体的密度为dg/cm3,由晶胞的质量公式可得:=(10—10a)3d,解得d=,故D错误;故选D。13.工业上用乙苯与生产苯乙烯,主要反应:①(g)(g)+H2(g)②  在一定压强和催化剂作用下,向恒容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乙苯和。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反应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B.苯乙烯和的体积分数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消耗C.乙苯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宜采用700℃获得更多的苯乙烯D.温度越高,乙苯脱氢生成苯乙烯的反应的K越大【答案】C【解析】A.在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①、②,只有气体物质反应及生成,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反应①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随反应的进行,气体物质的量增加,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A正确;B.发生反应①生成的苯乙烯和的体积相等,相同温度时,苯乙烯的体积分数大于的体积分数,说明与发生反应②而被消耗,B正确;C.温度升高到630℃左右时,苯乙烯的体积分数较大,温度继续升高,采用700℃获得更多的苯乙烯,苯乙烯的体积分数变化不明显,但耗能较大,故宜采用630℃获得较多的苯乙烯,C错误;D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