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KB—F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金卷(一)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现代社会,数百万人一生中会因远程旅行而遭受时差综合征的折磨,最明显的症状是疲惫。疲惫不仅仅在时差综合征中才有,如果有人从赫尔辛基向南飞到位于同一时区的开普敦,他也会感到非常疲惫,因为旅程很长,而且要经历从冬到夏、从春到秋的变化。但在一个时区内旅行与跨越多个时区旅行有一个重要区别:前者晚上入睡不会有困难,因此可以迅速地从旅途的疲惫中恢复过来。跨越多个时区的旅行也不一定会引发时差综合征。引发时差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速度过快,我们过于迅速地从一个时区飞到了另外一个时区,从太阳升起的地方飞到了太阳落下的地方,从一个社会时间飞到了另外一个社会时间。我们的“体内时钟”只能从日出到日落逐渐地推进,乘坐飞机会影响它的推进过程,而坐船则不会。从欧洲坐船向西到美洲,就像在火星上生活:每天日落和日出的时间都比前一天晚一些,每天的时间都长于24小时。正好多数人体内一天的周期都比24小时长,在向西旅行时能相对容易地调整时差。基于这一体内时钟的特征,如果我们待在甲板上迎接黎明,我们就能适应逐渐变长的一天了。在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我们的体内时钟与外界时间也达到了同步。但如果有人在一天之内横跨了半个地球,那么体内时钟就跟不上旅行的脚步了。时差综合征的产生,可能是因为明暗变化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理节律。在时差综合征病发时,我们的大脑和消化功能是最遭罪的部分。科学家们用老鼠做了实验,他们模拟了引发时差综合征的环境,发现大脑的主要时钟SCN(视交叉上核)适应明暗变化的速度明显快于外缘组织(肌肉、肺或肝脏)的节律。他们还研究了喂食时间对动物的影响。最开始,人们在晚上给老鼠喂食,这与老鼠夜间活动的习性相符;一个星期之后,喂食时间推迟了几个小时,明暗变化不变。实验结果显示,肝脏时钟与进食时间达成同步,视交叉上核仍然保持与明暗变化同步。在这种情况下,正常的生理节律发生了分离。时差综合征导致体内时钟不同部分的时间发生偏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患时差综合征的时候会感到不舒服。实验还指出,如果“器官在旅行”,那么它们适应当地时间的过程有长有短。想象一下,我们身体中不同的器官适应时差的能力不同,这是一种多么有趣的现象。从波士顿向西越过加利福尼亚飞往东京,有些器官还像在另外一个地方似的。人们感到不舒服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有些器官还没“到达目的地”呢。(摘编自伦内伯格《神奇的人体生物钟》,张丛阳译)材料二:在一场从纽约到伦敦向东横跨大西洋的飞行过后,人们会觉得自己进入了未来的时间,同时却也身处于萦回不去的过去时间。经历了加压舱的催眠效应以及太早亮起的刺眼阳光,时差所属的现在时间,可以同时体现过去的时间和未来的时间,令人仓皇失措。从地球东边往西飞则恰好相反,未来的时间被纳入了过去的时间。经历一场长途飞行后,人们往往无法立即恢复对时间的感知。为什么现在要谈时差?因为时差标志了人类通过技术征服时间,经过不懈努力所达到的一个顶点。它很好地体现了批评家劳伦·勃朗特对“残酷乐观主义”的界定。用她的话来说,残酷乐观主义是一种对“受限的可能性条件”的依附,“它的实现要么是全无可能的、纯粹的幻想,要么是越过可能性的、有害的”。现代航空拥有这些迥异的特征,既展现了在几个小时之间跨越时空的迅捷,又展现了我们当下技术能力在时间与生理层面的明显局限。残酷乐观主义与简单的失望退缩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尽管掌握了许多知识,却一直抱有那种过分乐观的幻想。这种对潜在幻想的执着坚守,具体到航空旅行而言,我们全天候的快节奏生存限制了我们拒绝飞行的能力。我们看起来别无选择,只能接受已成既定事实的疲惫旅行,以及避无可避的航班延误、狭窄座椅和其他形式的湍流。这种残酷乐观主义的处境使我们回到了一系列关于何谓人类的基本问题:不仅是技术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还有我们根深蒂固的旅行习性、睡眠与清醒的日夜循环、阳光与星光的天体影响,以及时间怎样统治我们的生活——任何其他东西对生活的影响都无法与时间相提并论。作为社会与文化经验的时差有不少值得关注的地方,关系到以下问题的核心:人们的技术野心在何种程度上能与人类的生理机能相协调。因此,时差不仅仅是一个随时间流逝的糟糕幻梦,而且是一种有着科学、经济、文化甚至政治价值的现象。在时差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有着自然与社会的双重特性。如果这条哲学路径对一些乘客或读者来说太过抽象,我想表达的是,时差同样必须被理解为一种可以影响人类行为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其结果。(摘编自克里斯托弗·李《时差:昼夜节律与蓝调》,田可耘译)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体内时钟”指人体内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是指人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B.“器官在旅行”形象地描绘出身体的器官在适应当地时间过程中的偏离状态。C.“到达目的地”指身体的器官调整了时差,已经成功地适应了目的地的时间。D.“残酷乐观主义”旨在阐释时差综合征给人们在时间与生理层面带来的伤害。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航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的矛盾会引发社会时间与体内时钟的矛盾,将导致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产生时差综合征。B.过分乐观的幻想有时在现实中显得残酷,比如全天候的快节奏生存使得我们不得不接受已成既定事实的疲惫旅行。C.作为社会与文化经验的时差对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决定了人们的技术野心是否能够与人类的生理机能相协调。D.时差具有自然与社会的双重特性,它不仅仅是自然与社会带来的结果,也必须被理解为可以影响人类行为的东西。3.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关于明暗变化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A.“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两句诗出自先秦《击壤歌》,歌颂了劳动的美好,是劳动人民自食其力的生动写照。B.旅客进入机舱,灯光进入明亮的欢迎模式;晚餐时,切换到柔和的就餐模式;困倦时,昏暗的休息模式取而代之。C.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室内活动时间长,白天接受的光线较少而夜晚较多,因此城市里的明暗变化比乡村小得多。D.褪黑素的分泌要通过视神经,与光污染关系不大,只有睁着眼睛睡在明亮的房间,褪黑素的分泌才会受到抑制。4.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从赫尔辛基向南飞往开普敦不会引发时差综合征,其回程同样如此。B.乘船从欧洲到美洲,由于速度不是很快,基本不会引发时差综合征。C.从纽约向东飞往伦敦,与其回程相比,时差综合征会显得相对较轻。D.乘坐“一带一路”专列西行巴黎,时间较长,很难引发时差综合征。5.哪些原因让时差现象引起现代社会人们的关注?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水西流孟澄海我来敦煌之前,宕泉河在脑海里只不过是一个幻影;枯瘦、寒凉、苍老、孤独,流水漫过沙漠,波澜不惊。想象中,那里的黄昏,一棵胡杨树如雕像一样立于水漏,天空湛蓝,金黄色的阳光在胡杨的叶子上跳跃,反射出金子般的光芒,石窟、壁画、佛光、飞天女神、王道士、斯坦因、伯希和、张大千、常书鸿……许多古旧或鲜活的名词,宛若星座一样,跌落进河流深深浅浅的漩涡,混合成一种温润迷蒙而又沉郁苍老的气息。现在,我真实地走进了敦煌。站在宕泉河岸上,我背对落日,影子一寸一寸往前延伸。河水如此清澈,我听到了水声,但并不知晓它的流淌方向,一群野鸭与天鹅逆流而上,又很快消失在幕霭之中。我知道,河水流了多少年,神迹就坍塌了多少年。①面对敦煌,我的灵魂早没有了重量。宕泉河穿过朦胧的夜色,无声无息。于我而言,宕泉河就像一个隐喻,或者说,宕泉河的每一朵浪花,每一轮波纹,都曾在我前世的梦境里闪现,然后消逝,了无痕迹。在我有限的知识里,那乱石嶙峋的岸,那红柳摇曳的河床,那深灰苍碧的苔痕,都浸淫了历史的风尘,如梦似幻,一片苍茫。②匈奴人、月氏人、西羌人、大宛人……那些曾经在宕泉河边跃马扬鞭、征战沙场的民族或部落,背景荒远,迷蒙如雪,连一个脚印也没有留下,唯独前来朝觐拜佛的人接连不断,千古如斯。涉水,渡河,登岸,我眼前已没有繁芜的物象,静夜沉寂,蓝色的天穹低垂在我的胸前,星光清洁、澄澈,晶莹如千年冰峰上的泪滴。星月辉映宕泉河。在我身前身后,水汽氤氲,沙洲迷蒙。河岸上铺展的月色,深远而恍惚。犹如打碎的青瓷。我放慢脚步,轻轻往前走,生怕踩疼月亮下的每个影子。我路过树,穿过树林,就在一处空地上坐下来,默想,抑或向四面的旷野张望——白杨树、云杉树、柏树和柳树。它们一律安静不动,将柔曼的枝条探进夜色中,仿佛在打捞细碎的星光。其实,黑夜只蒙蔽了人的视野,对于其他生灵而言,眼瞳里的黑夜也许正好是冰蓝色的黎明或橘红色的黄昏,但也可能什么都不是,没有色彩,只显现一片空白,犹如太古的空虚。我发现离我不远处,一个流浪汉正倚着一块石头,大声念唱着《心经》,腔调轻柔平和,悠长缥缈。他的身上洒满了月光,斑斑点点,长久不肯消散,那人,那景,叫人想起千年古刹里的得道高僧。我与流浪汉的身份、命运各异,可我们同样面对着宕泉河、夜空、弦月,还有生长信仰之树的敦煌。人生心路,殊途同归。我对面,在沉沉的夜色中,三危山已只剩下一个轮廓,星空的笼罩和覆盖,使它上面的砂岩有了一种钴蓝色的光牵,高古、纯粹、神秘,宛若精神世界里的暗喻。山屋上的莫高窟全都闭上了眼睛,将喧鹰和聒噪挡在了门外,一个洞屈就是一个眼睛,几百个洞窟就是无数双眼睛。莫高窟睡了,走进梦境,几千年的梦,不断闪现、摇荡、飘浮、幻灭,恍如时光岁月淘洗过的残片——开凿石窟的香客、创作壁画的画工、雕塑佛像的工匠;伛偻的腰身、苍老的面容;沙尘、石砾、汗滴、血花;曼陀罗藻井、佛祖塑像、菩萨塑像、金刚塑像、罗汉塑像;歌姬画、乐女画;黄牛牧童、宴饮欢歌、飞天飘带、祥云翅膀……我知道,就是这么多残梦断片,复制、连接,拉近又推远,建构了敦煌历史,成就了人类仰视的艺术宝殿,之后,才有了斯坦因的敦煌之行,有了那个夜晚:敦煌第十七号石窟,昏黄的油灯扑朔跳动,细碎的灯焰将斯坦因的影子打在了墙壁上,迷幻如鬼魅亡灵,而灯下,那双布满蓝色血管的手,正紧张地翻动着一卷卷经文、写本、字画……那年,我在敦煌博物馆偶然发现了一帧黑白照片,那个高鼻子深眼窝的探险家斯坦因,戴着中式礼帽,双手叉腰,目光平视着远方,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看得出来,他的背后就是宕泉河,窄窄的河床上似乎生长着灰褐色植物,像红柳又像棱梭。照片没有标明拍摄时间,我猜想,那时候斯坦因也许刚刚从藏经洞里走出来,摄取的宝物已经打包装箱,正准备通过驼队运往“日不落帝国”。但他没有想到,从此以后,他的名字被宕泉河记录了下来,他盗取敦煌宝物的行径,被永久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我又觉得,在王圆篆打开藏经洞之前,整个莫高窟都是寂然无名的,北魏到隋唐的兴盛,宋元之后的相对败落,其间产生了无数的诗人、画家,也没有一个人对莫高窟的艺术价值发出一声惊叹。③由此,王圆篆打开的是敦煌学,斯坦因、伯希和与大谷光瑞等人盗窃的也是敦煌学,陈寅恪那一句“敦煌学,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的悲叹,也是敦煌学。或者说,正因为他国人的盗窃和藏经洞文物的散失,才有了今天的敦煌学。这也许就是历史的吊诡之处。夜,我在敦煌宕泉河畔。我已经不愿意追溯历史,让迷茫幻渺的时光给心灵带来沉重的忧伤。④坐在宕泉河岸边,我想象到的是那些裙裾飘飘、环佩叮当的飞天仙子,她们在幽暗的洞窟里一待就是千年,也许耐不住寂寞,今夜会飘然过河,来到我身边,赠我一叶远渡苦海的苇叶。(选自《天涯》2023年第5期,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先写想象中宕泉河的模样,再写现实中所见的宕泉河,由虚到实,在这虚实之
2024届河南省许昌市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一)语文试题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2024届河南省许昌市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一)数学试题
2024-05-01 02:06
2页 -
2024届河南省许昌市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一)英语试题
2024-05-01 02:06
4页 -
2024届河南省许昌市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一)理科综合试题
2024-05-01 02:06
12页 -
2024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三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4-05-01 02:32
13页 -
2024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三模历史试题(原卷版)
2024-05-01 02:32
7页 -
2024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2024-05-01 02:32
9页 -
2024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三模数学试卷
2024-05-01 02:32
12页 -
2024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三模化学答案
2024-05-01 02:32
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