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教育温度,诗美人生【话题解读】一座城,一生情。一处景,一世缘。月下荷塘,地坛老柏,故都落蕊,赤壁月夜,泰山雪峰,让我们思接千载。牂牁碧波,六枝桃花,梭戛美服,岩脚挂面;竹海绿韵,丹霞胜景,坡上佛光,双凤美食;荷城垂柳,明湖水月,玉舍松涛,老城烙锅……生命的诗意让我们魂牵梦绕。然而生活如一条奔流向前的江河,载着生命的小舟摇摇晃晃地前进,时而波澜不惊,时而暗潮汹涌。近两年,孤独症、压力、心理健康等词汇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青少年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再次进入大众的视野。除此之外,“鸡娃”“内卷”“学区房”等词也频繁被大家讨论。归根结底,是当下主流对于“成长”的定义,更多是与成功、成绩捆绑在一起,这很容易让人心理失衡,活得不轻松。也使得学生稚嫩的心灵折射出不堪重负的压抑与无处释放的烦闷。心灵上的重压如何释放?“双减”政策推出,可谓恰逢其时,同时,人们也在积极地探寻着那些让生活可以继续、甚至变得明亮的力量。教育,由学前到中小学、大学、研究生、成人教育的纵向链条也好,由家庭到学校、工作单位、整个社会教育的横向区块也好,根本在树人,树立好的品格、素养、技能。不管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人在接受技能培训、知识掌握过程中,正心修身,进而获得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格局、更高的追求。德才兼备,这是教育的追求,也是人穷其一生的境界。预测理由:教育应有温度“双减”从政策上荡除了外部环境所施加的压力,很明显,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必将因“双减”而变:下课后不去学科辅导班赶场,周末不被各种填鸭式教学挤占。然而,在素质教育的赛道上,思想道德修养、个性发展、心理健康等要素如何得到充分凸显,学校、家庭及社会机构要做的事还有很多。面对“双减”政策,还有些家长充满焦虑,认为缩短学生在校时间,让他们陷入了“别人家的孩子都在补习”的焦虑。但人生并不是一场赛跑,它更像是一场慢慢走、慢慢学习的旅途,我们都需要在这场“慢慢行进”的过程中树立目标,找到自己的信念与热爱,才会真正地接受和喜欢自己。革命先驱李大钊曾言:“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无论我们最终的成就如何,知晓自己“最想成为的人”,与自己和解,才是有效摆脱孤独与心灵焦虑的方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处在转型时代,这句老话,不但要常说,更要实作。如果这一理念不能自上而下贯穿下来,教育功利化必然越来越严重,耽误的不只是自己、家庭,还有社会和国家。由此,仅靠学校教育完成百年树人之重任实在不堪重负,家庭教育和全社会教育理应跟进,人人受教育,时时做好人。这是教育去功利化的根基。否则,无法抵御市场化特别是资本对教育的冲击。治愈生命,重建心灵不知何时起,“影子教育”成了一个热词,说的正是校外培训机构的不断扩张,孩子们很多课余时间,也交给了补习机构,“负担越减越重,睡眠越喊越少”的情况普遍存在。靠“刷题”“填鸭式”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很难适应将来的社会发展。《双减意见》出台,也是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等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有人说,“双减”及配套政策落地的一刻,必将成为中国教育的纪念日,它提醒人们停下来,歇一歇,投入更多精力去找寻那些分数以外的东西——比如成長的内驱力、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与好奇心、坚毅的品质、同理心、对真善美的感知与追求……这些都是靠刷题或补习获取不来的,但它们才是能抵御各种挑战与磨砺的坚硬盔甲。教育去功利化,更要看家庭,看家庭对教育的态度。人是家庭、社会的主体,其做人的立场、价值观念,关乎个人的成长,关乎家庭、社会的发展。毕竟,教育是精神生活,不能用投入产出来衡量。不管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人在接受技能培训、知识掌握过程中,正心修身,进而获得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格局、更高的追求。德才兼备,这是教育的追求,也是人穷其一生的境界。回归教育本质“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为你付出这么多,你怎么不识抬举”……这类以强调付出为基础的“内疚式”教育,普遍存在于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上,打压式的批评教育与“情感漠视”很容易被孩子内化成“自己不值得被爱”的念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应该尊重孩子的客观差异。榜样可以有许多种,而绝不是“成绩唯一”。“双减”政策旨在消除家长们的焦虑,让教育回归到更本真的状态。家长和学校更应该顺势而为,以孩子的兴趣爱好为注脚,让孩子长成自己应有的、而不是“我们想要的”样子。关于美育谈论美育,人们时常会直接对应于“艺术教育”。论及艺术教育,使人自然而然联想到一门技巧,并将其理解为学一门“技术”,比如弹琴、绘画、跳舞、写字。然而,正如艺术大家们所认为的,艺术教育不是让每个人都成为钢琴家、画家、舞蹈家、书法家,美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我们可以撷取文学经典中的“艺术”内容,在艺术的感受、体悟中领会各类艺术的美好境界,得到审美教育,而且这样的优质资源俯拾即是。【认识提升】1.话题内涵:教育是一项“静待花开”的艺术,需要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随着“双减”靴子落地,可以预计,今后趋势是给孩子书包“减重”,给家庭支出“减压”,让教育将回归“立德树人”的初心!届时,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人才,也将不断涌现!诗人叶芝说:“教育是点燃一把火,而不是注满一桶水。”“双减”政策的实施,将挤压“刷题”、补课等“填鸭式”“倒灌式”教育的空间,点燃素质教育之火。可以预计,随着“双减”的大力推行,被点燃的素质教育火把,将越来越多,最终造炬成阳,发出璀璨光芒。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将“美育”置于“五育”之一。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美育作为一种以审美活动为主要方式与手段的教育活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发展人的感性,成为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我们可以从最基本的文学经典阅读开始,将蕴藏于文学经典中的“艺术”教育元素加以发掘、阐释,引导广大读者通过对文学经典的品读,汲取多重艺术素养,提高审美能力,从心灵滋润的角度真正实现艺术教育的价值,达到艺术教育的目的。我们要善于从文学经典尤其是古典文学中发掘艺术教育素材,在多重教育维度中潜移默化,推进审美教育,建构诗意人生。2.理念认识:过度知识教育抑制了孩子的生命成长,背离了教育的初衷。好像一个农夫耕作的农田,一年一年地被过量的化肥施用着,这块农田将越来越失去生命的力;孩子们一年一年被过量的知识(甚至是污染的知识)填灌着,他们的生命的力也必然越来越消隐。教育是什么?概括一句话就是:生命的成长。如果你认为教育单单就是知识增加,技能升级,那么今天的教育正在朝着你认为的方向前进——从普通学校到各种补习班再到家庭,从幼儿园到大学,线上线下,知识机器在全天运转,要把每一个人训练成“知识人”。这种教育抑制了孩子的生命成长。有很多看起来品学兼优的孩子,从小活在大人的期许中,被父母灌输着“成绩至上”的理念,能力与品性的培养则被忽略了。渐渐地,他们失去了寻找自身价值的动力。深度沉浸互联网的我们,看到的是知识的爆炸,时代的焦虑,看不到的是生命的坍塌,看不到这个世界,正在物质丰裕中走向精神贫瘠,而人类文明的风险系数不断提高。每个生命都包含迥异的染色体,并存在于不同的环境中。因这些生理及心理上的差异,决定着世界上没有完全相似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大理石,在经过岁月雕琢之后,被雕刻成不同的纹样,在大千世界中百般寻觅一处贴合自己肌理的落脚之处。生命的独特性背后蕴含着深厚的价值。正因独特性,生命不可被复制,不可被取代,不可被投影。虽然我们时常在电影中看见克隆人的概念,但生命的独特性让这一层面上的克隆永远无法成行。而正是这一独特性,让我们每个人的价值得以彰显。我们因独特性形成对主体的认知,在于客观世界的交融中为其注入独特的看法。进一步说,由亿万个体汇聚而成的丰富人类生命,则是微观层面下生命独特性的宏观表现。在时兴的大数据分析中,我们可发现丰富生命为人类反向带来的多元化产出。它蕴含着无穷的机遇与可能。在造物者之无尽藏中,人类得以打破单一的禁锢,有广阔无垠的发掘前景与职业道路,以丰富充盈自身的生命。在数亿万的大理石各行其道之下,社会作为一座流动的石像,在历史的长河中拍马前行,印出丰富的纹样,彰显着人类的智慧与协作。3.意义分析:为何,教育领地的一声欸乃竟成为全国人民的惊蜇?“双减”落地的一刻,必将成为中国教育的纪念日,提醒我们停下来,歇一歇,看一看,想一想。《说文解字》早已明确:“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今天,在“中国梦”复兴的大时代,唯有以镂金措彩的文笔,书光风霁月之胸怀,以舍身报国的志向绘繁花似锦的时代,才是吾辈所需,家国所需。去名利枷锁之羁缚,废蝇营狗苟之曲逐,考场上沐雨栉风的身影才能真正挺拔伟岸,成为国家真正希求的“人才”。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双减”路标的出现,旨在呼唤“教育良心”的回归,重视德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如此,我们才能在时光的单行道上不失道义,不忘初心。为理所当为之事,为磐石不可夺其坚,为丹砂不可夺其赤。于沧海横流中,尽显英雄本色,教育的奶酪历久弥鲜。革命先驱李大钊曾言:“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双减”惊雷裂江流,欸乃一声山水绿。4.立论树1.家庭教育不可或缺。2.家庭是孩子最好的“学校”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4.“双减”不是父母推卸教育责任的借口。5.家庭教育要注重立德树人。6.在积累上做加法,在思考时求精简。7.在信心上做加法,在焦虑上做减法。8.真正的“双减”是减负不减质。9.减去负担,快乐学习。10.“双减”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三者合力。11.理性看待“双减”,切莫先入为主。12.分数是一时之得,健康成长更长久。13.缓解教育焦虑,着眼长远目标。14.家校达成共识,理性看待分数。15.培养健全而优秀的人格,比考试拿高分更重要。5.关联主题教育公平育人温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缓解焦虑优秀人格理性竞争教师责任职业教育人生之道【材料积累】高分金句1.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2.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3.与其把学生当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4.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主题素材以独特和丰富,谱写生命之章垂柳婆娑起舞,青松迎风而立。自然万物多姿多彩,我们的世界必定是由繁多但又不同的物种交织而成。缺少任一物种,会使大自然的拼图缺漏一角。因而我们可窥见丰富性所带来的种间互助、能量流动的生态多样性。而任一个个体都作为独立的存在,不可被磨灭,因而我们可窥见独特性所蕴含的个体价值。在信息洪流的当下,人们有时会被数字洪流席卷,裹挟在网络的迷雾中,被抹杀了宝贵的独特性。在大数据算法的推送下,人们被同质化、脸谱化的信息环绕,被塑造为单向度的人。这是人类应警惕的地方。如果有朝一日,我们沉浸在信息的海洋而被数据化、编码化,我们所依存的独特性可能会被我们自甘磨灭,人为物化成机器人。因而,从自然万物的多姿多彩中,我们不妨叩问自身生命的独特性与丰富性之所在,并坚定的以独立的个体存在于瞬息万变的时代中,与其他同样独特的你和我共筑丰富的人类世界。每个人都朝着自己的地平线迈去,不焦躁,从各地落脚,任丰富的世界评说我的背影。解 读如果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GDP突破100万亿,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楼、中国网等一个个“基建狂魔”惊艳世界的奇迹接踵而至,那么其中与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无疑是中国奇迹的支柱。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为千千万万年轻人提供了人生出彩的机会,从而成就了无数技能改
专题10 教育温度,诗美人生-2024年高考作文12大话题押题预测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专题11 生态文明,健康发展-2024年高考作文12大话题押题预测
2024-05-02 11:52
23页 -
专题12 审慎思辨,反求诸己-2024年高考作文12大话题押题预测
2024-05-02 11:52
20页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年高考模拟卷(信息卷)数学(五)
2024-05-02 11:53
8页 -
2024届高三 信息押题卷(二)全国卷文科数学试题答案
2024-05-02 11:53
5页 -
2024届高三 信息押题卷(二)全国卷理科数学答案
2024-05-02 11:53
6页 -
2024届高三 信息押题卷(一)全国卷理科数学试卷
2024-05-02 11:53
2页 -
2024届高三 信息押题卷(二)全国卷文科数学试题
2024-05-02 11:53
2页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年高考模拟卷(信息卷)物理(三)
2024-05-02 11:53
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