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生物(四)-2024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生物(四)-2024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格式:docx页数:42页大小:1.5 M上传日期:2024-05-13 13:20浏览次数:550 侵权/举报

目录contents(四)实验专题增分攻略………………………………………………………………04易错点总结增分攻略……………………………………………………………16生物高考热点增分攻略…………………………………………………………24答题技巧之选择题篇增分攻略…………………………………………………38答题技巧之非选择题篇增分攻略………………………………………………40【内容提纲】专题内容说明实验专题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思路实验方法与步骤预测并分析实验现象或结果实验结果和结论易错点总结细胞的概述及其分子组成4个易混难点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10个易混难点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8个易混难点细胞的生命历程11个易混难点基因的传递规律6个易混难点遗传的分子基础9个易混难点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10个易混难点生命活动的调节12个易混难点生物与环境13个易混难点生物技术与工程12个易混难点生物高考热点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mRNA疫苗传统文化(文化自信)人造子宫猪体内培养出实体人源器官支原体肺炎感染碳中和答题技巧之选择题篇选择题解答中的主要问题选择题的解题技巧答题技巧之非选择题篇答题规范答题技巧 实验专题考点高考真题1.捕获光能的色素2023·江苏·T12 2023·全国乙·T2 2023·辽宁·T21 2023·海南·T162023·广东·T18 2023·全国甲·T29 2022·山东·T21 2.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2022·江苏·T7 2022·湖南·T6 2022·广东·T4 2020·北京·T53.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及其应用2023·全国甲·T4 2022·全国甲·T2 2022·湖南·T10 2021·湖南·T34.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2022·江苏·T92020·江苏·T10 2020·海南·T245.与植物激素有关的实验设计2023·江苏·T5 2022·湖南·T16 2022·北京·T17 2022·重庆·T162021·海南·T19 2021·江苏·T17 2021·广东·T14 2021·湖南·T146.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2023·新课标·T4 2023·山东·T11 2023·湖南·T20 2022·全国乙·T312022·全国甲·T31 2022·山东·T12基础实验部分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实验技能方面常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属于年年必考的题目。试题情境有:基础实验部分常考查实验中的材料选择、实验步骤、原理和注意事项;实验技能方面常结合一些核心考点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包括实验设计、评价与分析。考点一、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1.单一变量原则(1)变量一般分为两对:①自变量与因变量②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2)自变量与因变量①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给定的因素或条件。②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自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③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通常自变量是原因,因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实验的目的在于解释这种前因后果的关系。=4\*GB3\*MERGEFORMAT④因变量与观测指标的关系:因变量必需能够被研究者观察或测量到,通常需要借助一定的观测指标来直接反映反应变量,从而推测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进而得出特定的结论。有些实验中因变量本身就可以作为观测指标,有些实验中因变量本身不便于直接观测捕获,则需要寻找合适的观测指标来反映因变量。如:探究不同PH的酸雨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如:验证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的发育2.对照性原则(1)空白对照: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通过对比能明显衬托出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当用自变量处理实验组时,实验组的变化必需与正常状态进行对比,才能确定是否发生了变化。此时,通常设置空白对照。(2)自身对照:对照和实验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不单设对照组,实验处理前相当于对照组,而实验处理后相当于实验组。该方法简便,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可以进行对照,使结果更加明显。设置自身对照的优越性是排除了实验对象的差异(无关变量)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3)相互对照:不单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如: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最适温度自变量:不同的温度处理方法: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注意:无空白对照组,都为实验组,不同实验组之间进行相互比较。考点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目的,可获知的信息有,该实验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自变量与因变量。验证性实验:验证研究对象的已知属性、特征等,即对已知的结论进行的验证,也就是以实验结果验证实验结论。题目常用“验证”、“证实”、“证明”来标明。探究性实验:探索研究对象的未知属性、特征等,是指在不知道结论的前题下,通过实验探究、分析通过得出的结果推出相应的结论。考点三、实验原理和实验思路实验原理通常包含两部分内容:(1)概括描述该实验依据的原则或原理或方法(2)进一步描述实验过程中对自变量的处理或自变量的改变引起的变化和结果(也就是描述自变量与观测指标之间的关系),此外还包括实验过程中所用特殊试剂或材料的作用及用法实验思路:不需描述实验的具体过程,只需描述实验过程中对自变量的处理或自变量的改变引起的变化和结果(也就是描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类似实验原理。考点四、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材料的处理(如所给实验材料可直接用,则不需该步骤)取材,编号操控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如相同且适宜)检测(或观察)具体的观测指标考点五、预测并分析实验现象或结果(1)预测实验结果时应注意:验证性实验只可以有一种结果;探究性实验会存在多种不同形式的结果,通常用讨论的方式进行。(2)分析实验结果时应注意:用已学过的原理、方法分析自变量的变化怎样引起观测指标改变,也就是自变量与观测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考点六、实验结果和结论结果与结论的关系:结果是实验过程所表现的与实验目的有关的现象、数据等;而结论是该实验结果所能说明的问题。验证性实验的结论:对应实验目的得出肯定回答,即实验目就是实验的结论。探究性实验的结论:由不同的预测结果推断出相应的不同的结论。典例1(2023·辽宁·高考真题)尾悬吊(后肢悬空)的大鼠常被用作骨骼肌萎缩研究的实验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甲组不悬吊;乙组悬吊;丙组悬吊+电针插入骨骼肌刺激。4周后结果显示:与甲组相比,乙组大鼠后肢小腿骨骼肌出现重量降低、肌纤维横截面积减小等肌萎缩症状;丙组的肌萎缩症状比乙组有一定程度的减轻。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尾悬吊使大鼠骨骼肌的肌蛋白降解速度大于合成速度B.乙组大鼠后肢骨骼肌萎缩与神经—肌肉突触传递减弱有关C.对丙组大鼠施加的电刺激信号经反射弧调控骨骼肌收缩D.长期卧床病人通过适当的电刺激可能缓解骨骼肌萎缩【答案】C【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即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神经末梢与肌肉接触处叫做神经肌肉接点,又称突触。在突触处,神经末梢的细胞膜称为突触前膜,与之相对的肌膜较厚,有皱褶,称为突触后膜。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有一间隙,称突触间隙。【详解】A、尾悬吊小鼠后肢小腿骨骼肌出现重量降低、肌纤维横截面积减小等肌萎缩症状,因此尾悬吊使大鼠骨骼肌的肌蛋白降解速度大于合成速度,A正确;B、乙组大鼠后肢骨骼肌萎缩与神经对肌肉失去了支配或者是支配的能力减弱,因此乙组大鼠后肢骨骼肌萎缩与神经—肌肉突触传递减弱有关,B正确;C、对丙组大鼠施加的电刺激信号调控骨骼肌收缩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C错误;D、据题干分析,丙组悬吊+电针插入骨骼肌刺激,丙组的肌萎缩症状比乙组有一定程度的减轻,因此长期卧床病人通过适当的电刺激可能缓解骨骼肌萎缩,D正确。典例2(2023·北京·高考真题)研究者检测了长期注射吗啡的小鼠和注射生理盐水的小鼠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如图。由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吗啡减缓伤口愈合 B.阿片受体促进伤口愈合C.生理条件下体内也有吗啡产生 D.阿片受体与吗啡成瘾有关【答案】A【分析】本实验的自变量为受伤后时间、小鼠类型以及注射物质种类;因变量为创伤面积相对大小。【详解】A、通过野生型鼠注射生理盐水组和注射吗啡组对比,发现注射吗啡组创伤面积相对大小愈合较慢,故得出吗啡减缓伤口愈合的结论,A符合题意;B、通过野生型鼠注射生理盐水组和阿片受体缺失鼠注射生理盐水组对比,阿片受体缺失鼠与正常鼠创伤面积相对大小愈合相比,阿片受体缺失鼠愈合更快一些,因此阿片受体不能促进伤口愈合,B不符合题意;C、生理条件下体内没有吗啡产生,C不符合题意;D、通过阿片受体鼠注射吗啡和阿片受体缺失鼠注射吗啡组对比,阿片受体缺失鼠注射吗啡创伤愈合较快,但不能得出阿片受体与吗啡成瘾有关,D不符合题意。典例3(2023·北京·高考真题)为了研究城市人工光照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者在城市森林边缘进行了延长光照时间的实验(此实验中人工光源对植物的影响可以忽略;实验期间,天气等环境因素基本稳定)。实验持续15天:1~5天,无人工光照;6~10天,每日黄昏后和次日太阳升起前人为增加光照时间;11~15天,无人工光照。在此期间,每日黄昏前特定时间段,通过多个调查点的装置捕获节肢动物,按食性将其归入三种生态功能团,即植食动物(如蛾类幼虫)、肉食动物(如蜘蛛)和腐食动物(如蚂蚁),结果如图。(1)动物捕获量直接反映动物的活跃程度。本研究说明人为增加光照时间会影响节肢动物的活跃程度,依据是:与1~5、11~15天相比,。(2)光是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成分。在本研究中,人工光照最可能作为对节肢动物产生影响,从而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3)增加人工光照会对生物群落结构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如:肉食动物在黄昏前活动加强,有限的食物资源导致加剧;群落空间结构在两个维度发生改变。(4)有人认为本实验只需进行10天研究即可,没有必要收集11~15天的数据。相比于10天方案,15天方案除了增加对照组数量以降低随机因素影响外,另一个主要优点是。(5)城市是人类构筑的大型聚集地,在进行城市小型绿地生态景观设计时应__________。A.不仅满足市民的审美需求,还需考虑对其他生物的影响B.设置严密围栏,防止动物进入和植物扩散C.以整体和平衡的观点进行设计,追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D.选择长时间景观照明光源时,以有利于植物生长作为唯一标准【答案】(1)6~10天节肢动物的平均捕获量有明显改变(2)信息(或信号)(3)种间竞争垂直和水平(4)1~15天数据可以与15天数据对比,评估本研究系统的稳定性(5)AC【分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2、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详解】(1)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中动物的活跃程度是通过动物捕获量进行测定的,结合图示可知,与1~5、11~15天相比,6~10天节肢动物的平均捕获量有明显改变,据此推测人为增加光照时间会影响节肢动物的活跃程度。(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该研究中人工光照最可能作为信息(物理信息)对节肢动物产生影响,从而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3)不同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空间中,由于环境资源有限会形成种间竞争,故肉食动物在黄昏前活动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