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礼中学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二)历史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陕西神木石峁遗址是龙山文化晚期重要遗址,考古发掘证实了其城址由皇城台、内城和规模宏大的外城等三重城垣构成,并出土了成排房屋建筑基址,高等级贵族墓葬群以及数以万计的玉器、陶器等。据此可知()A.神权在石峁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 B.石峁人的手工业技艺十分精湛C.中原为核心的文明格局已经形成 D.该遗址已具备邦国都邑的特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据材料“城址由皇城台、内城和规模宏大的外城等三重城垣构成”“高等级贵族墓葬群以及数以万计的玉器、陶器”及所学知识可知,龙山文化晚期,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分化也比较明显,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材料中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符合这一时期文化特点,该遗址已经具备了邦国都邑的特征,D项正确;材料虽然涉及遗址中出土了一些可能与祭祀有关的遗物,但仅据此不能判断神权在该文化中的地位,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墓葬中出土了数量较多的玉器、陶器,但没有涉及这些手工业制品的制作技艺,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陕西神木石峁遗址一个遗址,不能判断整体的文明格局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2.“出奔”在《春秋释例》中解释为“奔者,迫窘而去,逃死四邻,不以礼出也”。春秋时期,主要诸侯国接受贵族出奔者次数为:鲁国37人次,楚国33人次,晋国38人次,宋国20人次,郑国19人次,齐国36人次,卫国18人次。这反映出当时()A.统治秩序的变动 B.思想文化的碰撞 C.礼乐制度的崩溃 D.新兴阶层的壮大【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中春秋时期主要诸侯国接受贵族出奔者次数较多,说明当时原有的统治秩序受到冲击发生变动。贵族被迫出奔,各国接受出奔者,反映了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崛起,原有的等级秩序被打破,A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贵族出奔及各国接受出奔者的情况,没有涉及思想文化碰撞交流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当时统治秩序的变动,礼乐制度的崩溃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也未体现,排除C项;材料中未体现新兴阶层的壮大,强调贵族被迫出奔,各国接受出奔者,排除D项。故选A项。3.有学者指出:“东汉初期既然在洛阳立高庙,合祭西汉五帝,作为刘氏后裔,将世祖及以后历代皇帝神主纳于高庙中序昭穆、享祭祀,属于合乎情理的举措。但汉明帝为光武帝单独立世祖庙,随后诸帝又皆立神主于世祖庙,却似乎隐隐含有与西汉帝系截然有别的蕴意,此举被后世视为违礼之举而加以掊击。”这表明()A.宗法观念已被摒弃 B.儒学影响政治伦理C.皇权传承缺乏规范 D.祖先崇拜源远流长【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东汉初期既然在洛阳立高庙,合祭西汉五帝,作为刘氏后裔,将世祖及以后历代皇帝神主纳于高庙中序昭穆、享祭祀,属于合乎情理的举措”“但汉明帝为光武帝单独立世祖庙,随后诸帝又皆立神主于世祖庙,却似乎隐隐含有与西汉帝系截然有别的蕴意,此举被后世视为违礼之举而加以掊击”并结合所学可知,作为西汉王朝法统上的继承者和刘氏后裔,东汉建国伊始沿袭了西汉的宗庙制度。汉明帝为光武帝刘秀单立世祖庙及随后诸帝的做法,均含有褒崇光武帝的意图,因违背了儒家的宗庙礼制而受到抨击,这说明了儒家思想对后世政治伦理影响的深远,B项正确;宗庙制度是宗法观念的体现,A项的结论与史实不符,也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排除;两汉交替,体现了“家天下”的皇权传承制度,C项错误;虽然宗庙礼制体现了祖先崇拜,但D项不符合材料的核心信息,且源远流长无从体现,排除。故选B项。4.唐开元年间,关中农业的收成非常好。于是,开元二十五年(737)敕曰:“宜令户部郎中郑防,殿中侍御史郑章,于京畿据时价外,每斗加三两钱,和籴粟三四百万石,所在贮掌。江淮漕运,固甚烦劳,务在安人,宜令休息。其江淮间今年所运租停。”据此可知,唐朝()A.漕运贸易退出历史舞台 B.政府对物资流通进行理性干预C.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显现 D.官民交易具有强制和掠夺色彩【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由材料“开元二十五年……其江淮间今年所运租停”可知,由于关中地区农业收成好,所以政府决定根据京城市场粮食的价格,就地购买粮食物资进行储存,不再利用漕运把江南物资转运过来,具有理性色彩,体现了政府对物资流通的理性干预,B项正确;A选项漕运退出历史舞台不符合史实,元明清时期漕运依旧发挥了重要作用,排除A项;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安史之乱之后(763年),与材料的时间背景不符合,排除C项;官民交易的强制和掠夺色彩与材料中的据时价,加钱购买相违背,排除D项。故选B项。5.如表为文献中有关宋代史事的部分记载。据此可以得出的合理推论是,宋代()记载文献出处侬智高叛乱平定后,岭南邕州“物价翔贵”,朝廷下诏“其下户,令转运司户贷米一石,以济之。”《续资治通鉴长编》熙宁、元丰川茶惟以博马,不将他用。盖欲因羌人必用之物,使之中卖,不至艰阻国马,不乏骑兵之用。《宋会要辑稿》马湖蛮犯嘉州笼鸠堡,……第谨边备,绝岁赐,禁互市以困之。蛮悔过,尽归所虏,具所当偿以请命……余蛮俱贴服。《建炎以来朝野杂记》A.中原与边疆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 B.茶叶贸易成为农牧文明的连结纽带C.注重利用经济手段加强边地治理 D.逐渐掌控了民族交往交流主动权【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由材料可知,岭南邕州“物价翔贵”,朝廷“令转运司户贷米一石”,用熙宁、元丰川茶博马,以羌人必用之物换取本朝必用之物战马,马湖蛮叛乱后,用“绝岁赐,禁互市”的方法,迫使其改变态度,这些都表明宋朝注重利用经济手段加强边地治理,C项正确;中原与边疆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一说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茶叶贸易成为农牧文明的连结纽带一说与材料主旨不符,在第一则材料中也没有体现茶叶贸易,排除B项;逐渐掌控了民族交往交流主动权一说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6.明代万历年间,土司刘瀚将养牛圈场迁于永兴场(湖南湘西),并新建石街道。清初因附近朱砂开采盛极一时;乾隆年间,永兴场发展为有十多条小街的闻名全省的大集市,街上形成以江西商人钱姓、钟姓等为主的八大商号。这可用于说明()A.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 B.长途贩运贸易逐渐兴盛C.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朱砂开采盛极一时”“永兴场发展为有十多条小街闻名全省的大集市,街上形成以江西商人钱姓、钟姓等为主的八大商号”可知,材料反映了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长途贩运贸易兴盛,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排除C项;养牛、朱砂开采、商号等不属于农产品,排除D项。故选A项。7.明代自永乐年间开始派遣宦官到地方或“监军”或“抚夷”,名为镇守中官,到正德年间,势力膨胀。从景泰时起,一些中央和地方官员就不断要求收回内地镇守中官。嘉靖年间镇守中官制度被皇帝废除。这说明明代()A.皇权专制达到顶峰 B.专制体制成熟稳定C.宦官专权现象严重 D.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答案】B【解析】【详解】宦官集团包括镇守中官在内,只是明代君主专制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受着其他各种力量的有效制约,这也说明明代专制体制的稳定性和成熟性,B项正确;皇权专制达到顶峰的是军机处的设立,排除A项;材料体现宦官权力受到制约,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地方权力被中央收回,排除D项。故选B项。8.有学者指出,明后期的一系列民变,往往“基于义愤而争公道”,不同于以往受饥寒驱使的大规模起义,这些民变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这是泰州学派(江苏心学流派)与长江流域中产阶层崛起交互影响的结果。由此可知()A.心学的平等叛逆色彩有其经济基础 B.晚明长江流域人民已具有民主意识C.明朝后期社会不公较以往更加严重 D.江南工商业发展动摇专制统治基础【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后期(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明后期的一系列民变不同于以往受饥寒驱使的大规模起义,这些民变是泰州学派(江苏心学流派)与长江流域中产阶层崛起交互影响的结果,与当地心学的传播和商品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体现了心学的平等叛逆色彩有其经济基础,A项正确;明后期的一系列民变是“基于义愤而争公道”,材料内容未涉及民主意识等相关内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明朝民变与其他朝代的比较,无法体现明朝后期社会不公较以往更加严重,排除C项;材料强调心学的平等叛逆色彩有其经济基础,未体现对专制统治基础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9.乾隆时期,清政府在西北边疆伊犁等地设置将军、参赞大臣和领队大臣;在西藏地区建立金瓶掣签制度,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转世必须在中央政府代表(驻藏大臣)的监督下,经金瓶掣签认定。这些举措旨在()A.强化西北地区国家主权意识 B.推动内地边疆一体化进程C.巩固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D.构建新型的“大一统”理念【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时期(中国)。清朝在新疆和西藏采取不同举措,是缘于两地不同的历史背景、民族构成、宗教信仰和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这些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地加强了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C项正确;材料既有西北,也有西南,A项仅体现材料部分信息,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清朝边疆治理的因地制宜,与“内地边疆一体化”无关,排除B项;“新型的‘大一统’理念”这一表述有误,清朝仍固守封建传统“大一统”理念,排除D项。故选C项。10.清朝学者戴震曾说:“古人之学在行事,在通民之欲、体民之情,故学成而民赖以生。后儒冥心求理,其绳以理严于商、韩之法,故学成而民情不知,天下自此多迂儒,及其责民也,民莫能辩。彼方自以为理得,而天下受其害者众也,”这一思想()A.否定了宋明理学的学术价值 B.凸显了重视人伦日用的经世济民情怀C.代表了市民阶级的价值取向 D.突破了传统政治伦理并关心小民命运【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戴震批判了理学“冥心求理”以致脱离了人民群众,并强调做学问应向古人学习,体察民情,为民造福,这正是其重视人伦日用的经世济民情怀的体现,B项正确;“否定了”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士子求学应恪守民本思想,代表的是士阶层的价值取向,排除C项;戴震思想仍以儒家纲常伦理为核心,排除D项。故选B项。11.鸦片战争后,有西方人观察到“中国工人伙多,有用之不竭之势。所得区区工价,实非美国工人所能自给。上海如此,他处尤为便宜……”但直到光绪年间,时人还记叙苏南地区仍以纺织与耕种相济以谋食营生。这一现象表明()A.经济分工的差异性 B.经济结构变动的复杂性C.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D.美国对华贸易的特殊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鸦片战争后(中国)。根据本题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后,上海就出现了大量的廉价工人,这是因为上海地区自然经济解体,而苏南地区,直到光绪年间,自然经济仍完好地存在着,这体现了经济结构变动的复杂性,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不是经济分工的问题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答案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地理试题答案
2024-10-16 01:24
13页 -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英语试题
2024-10-16 01:24
12页 -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英语试题答案
2024-10-16 01:24
23页 -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语文试题
2024-10-16 01:24
7页 -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地理试题
2024-10-16 01:24
7页 -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数学试题
2024-10-16 01:24
5页 -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生物试题
2024-10-16 01:24
12页 -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生物试题答案
2024-10-16 01:24
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