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高平第一完全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高平第一完全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docx页数:10页大小:75.2 K上传日期:2024-10-24 14:54浏览次数:102 侵权/举报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高三年级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欧美同学会成立于100年前的民族危难之时,成立伊始就积极践行爱国思想,组织会员参与爱国民主运动,投身民族救亡和人民解放事业,成为那个时代追求民主、崇尚科学的爱国社团。新中国成立后,欧美同学会积极动员海外学人回国,成为党和政府领导下的进步社团。改革开放以来,欧美同学会大力实施“报国计划”,成为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群众团体。2003年,经中央批准,欧美同学会增冠了“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名,工作领域拓宽到全国,工作对象扩展到全球,成为影响更加广泛的人民团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要发挥群众性、高知性、统战性的特点和优势,立足国内、开拓海外,努力成为留学报国的人才库、建言献策的智囊团、开展民间外交的生力军,成为党联系广大留学人员的桥梁纽带、党和政府做好留学人员工作的助手、广大留学人员之家,把广大留学人员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要关心留学人员工作、学习、生活,反映愿望诉求,维护合法权益,不断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尚贤者,政之本也。”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关于留学人员工作的方针政策,更大规模、更有成效地培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各级各类人才。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要健全工作机制,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教育引导,搭建创新平台,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为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为国服务创造良好环境,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关心支持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工作,加强组织建设,健全工作机构,配强工作力量,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条件。 发展的中国需要更多海外人才,开放的中国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英才。我们相信,只要广大留学人员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同人民站立在一起、同人民奋斗在一起,就一定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绚丽篇章!(摘自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材料二:自1913年欧美同学会成立,至今已有110年历史。在欧美同学会会址内,当年蔡元培、周诒春等学长所植的黄金树,今已绿荫如盖、郁郁葱葱。“修学、游艺、敦谊、励行”,欧美同学会宗旨寄予了老学长们对留学后辈的殷殷期望。清末民国初,从第一批官派留美幼童开启了中国留学的序幕,到官派留欧学生、自费留学生的出现,留学人数日益增多。与此同时,留学生在国外、国内相继组织了一些团体,以彼此帮扶,相互鼓励。比如在日本、英国、德国、比利时相继成立了学生会,此外,还有留美学生总会,留欧学生总会等。1912年,顾维钧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回国。这位在美期间,曾担任美东中国学生联合会主席,热衷于留学生组织与联络工作的青年,归国后亦热心投入于归国人员的组织、联谊中。时任清华大学校长周诒春、蔡元培等人与他一起筹办、组织了欧美同学会。作为创始人之一,蔡元培在欧美同学会发表演说时,希望会员们可以“善学外人”“交换所长,蔚为国用”。欧美同学会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讲学、言志、敦品、励行”,1925年,将宗旨确定为“修学、游艺、敦谊、励行”。1917年,时任大总统黎元洪还赠予欧美同学会“会友辅仁”的匾额。欧美同学会成立后,广聚天下英才,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孙中山也曾热心地参加欧美同学会活动。民国初年,欧美同学会成员彼此互助,共同奋进,他们怀着极大的报国热情,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努力。在“弱国无外交”的情况下,他们在铁路、矿山、外交等领域,尽可能地维护国家的权益。欧美同学会成立百余年间,涌现了诸多杰出的人才。数风流人物,不胜枚举。“民国第一外交官”-顾维钧1898年,顾维钧赴美求学,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潜心研究政治与国际外交,并取得博士学位。在美留学期间的顾维钧作为一位风度翩翩的少年,活跃于校内的各种活动与辩论赛,并热衷于中国留学生的组织与联络工作。回国后,他四处奔走,联合蔡元培、詹天佑、周诒春促成了欧美同学会的成立。欧美同学会成立时顾维钧25岁,正当青春。 作为“民国第一外交官”,顾维钧极富外交才华。他是巴黎和会上争取中国外交权益的有铮铮铁骨的中国外交官,是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备受外国人尊重的中国外交官。“学界之泰斗、人士之楷模”-蔡元培蔡元培是欧美同学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早期领导人。他积极参与欧美同学会的创建,主持欧美同学会早期工作,亲拟工作计划,创办会刊。并对留学生提出“善学外人”“交换所长,蔚为国用”的厚望。为寻求救国之道,蔡元培曾留学德国,考察欧洲政治制度。作为民国教育总长与北大校长,他非常关心教育事业,重视留学人才的培养,他是留法勤工俭学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并促成中法大学的创办。蔡元培开中国之先风,带来新气象。他以身垂范,塑造了北大“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精神。他是中国美育的倡导者与推进者,并创办了国立艺术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他重视劳动教育、平民教育和女子教育,并在上海创办爱国女校。作为一代社会名流,蔡元培在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联合各界力量,推进中国近代文明。蔡元培一生为救国强国而奔走,临终时仍叮嘱“科学救国,美育救国”。欧美同学会成立百年间,涌现了一大批杰出会员,在科技方面,如詹天佑、竺可桢、钱学森、钱三强,茅以升等;人文艺术领域有章士钊、林长民、赵元任、梁思成夫妇、冰心、梁实秋等。继前人之志,承欧美同学会百余年之宗旨。继往开来,英才无限。百年欧美同学会,代代相传,历久弥新。(摘编自陈丽丽《欧美同学会110周年,看风云人物,追璀璨星光!》)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欧美同学会成立于民族危难之时,成立伊始就秉承“学成”“报国”的宗旨,并形成了优良传统。B.进入新世纪,中央批准欧美同学会增冠“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名,成为影响较大的政府机构。C.百余年间,欧美同学会俊杰辈出,不分文理,各行各业都有一大批海外归来报效国家的栋梁之材。D.欧美同学会不管是初期的宗旨,还是后来确定的“修学、游艺、敦谊、励行”,都以品行为首要。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欧美同学会会址内的黄金树,今已绿荫如盖、郁郁葱葱,形象地表达了欧美同学会如今后继有人、发展壮大的喜人局面。B.欧美同学会的成立,有着现实的需求:清末民国初,大量的留学生相继在国外留学,需要相应的团体彼此帮扶、相互鼓励。 C.归国留学生顾维钧、周诒春、蔡元培等人共同创办了旨在“彼此互助,共同奋进”的欧美同学会,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D.蔡元培对国家的贡献巨大且广泛,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均有卓越成就,“学界泰斗、人士楷模”的赞誉名至而实归。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论述了人才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尚贤”,事业才会兴旺,国家才能富强。B.材料一论述归国留学人员的事业成功之路,同人民一起奋斗,就一定能书写出绚丽的篇章。C.材料二列举欧美同学会的杰出会员顾维钧、蔡元培的事例,是要证明弱国无外交以及科学救国。D.材料二援引黎元洪的题词、蔡元培的希望以及孙中山的活动,意在证明欧美同学会利国利民。4.材料一虽为典范的政论文,最后两段的语言却不乏文采,请找出两个具体例子并简析其作用。(4分)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欧美同学会,却各有侧重,材料一主要侧重什么?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凤凰,远去的故乡张诗群车到凤凰,天已将暮。一团青霭在窗外流动,公路两旁树影滞重,这是有雨的迹象。从怀化上车的两个年轻人一直在礼貌而克制地交谈,他们像千万个将凤凰古城作为教科书的高校生一样,凤凰的许多侧面将成为他们笔下条分缕析的论文。远在1932年秋,刚满三十岁的沈从文在自传里写下这句话:“美丽总是愁人的”。这一年他在青岛,还远没到总结一生的年纪,但故乡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毫无悬念地将照亮他此后漫长的旅程。这年秋天,他在阳光明媚的青岛回忆凤凰小城,惆怅像海风拂过沙滩-“现在还有许多人生活在那个城市里,我却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我的印象里。”所以,去凤凰,我不是单纯慕名而来的旅人,而是一个迟到的朝圣者。在许多不眠之夜,我曾在沈从文密致绵长的描述中,一次次与凤凰在纸上相逢。我想用心贴近她深藏于时光深处的面目,而绝非满足于对苗疆风情的猎艳。这片土地流淌过的传奇,是被岁月风干的九死还魂草,一经缅怀的潮汐浸润,就舒展开所有干瘪的皱褶。 我在风桥附近的一家客栈卸下了行李。客栈是典型的吊脚楼格局,一半靠山,一半临水。但这是被改造后的木楼结构,原本细脚伶仃立在水中的木柱,已被平整的条石路面所替代。这样的局面历时不短,为发展古城的旅游产业,江边繁华地段的商业用房已模糊了吊脚楼的痕迹。暮色中,凤凰小城像一首古老的诗,凝练精巧,错落出动人的韵致。夜幕还未下降,沱江两岸的木楼群已稀疏亮起橘红的灯火。木楼灰瓦重檐,客栈和饭馆的店招朴稚又张扬。古老和时尚在这里糅合,构成一道被贩卖的奇异风景,商业化的痕迹正抵达古城的每一个角落。从走出凤凰的那一天起,沈从文的梦中便时常重叠着故乡的影子:“这些梦直到将近二十年后的如今,还常常使我在半夜里无法安眠,既把我带回到那个“过去的空虚里去,也把我带往空幻的宇宙里去'。”在沈从文故居,泪水终于蓄满了眼眶。游客鱼贯而入,在导游熟稔清脆的喇叭声里,他们带着几分好奇,神态自若地走进大门,又鱼贯进入前厅、厢房、天井、卧室、书房。再鱼贯出门而去。我停留了很久,停留到故居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唯有此刻,纤尘才会静静落下,人声和电喇叭的喧响才退回到室外嘈杂的红尘中,故居也才能在宁静中归于如水的丰盈。我需要一场隐秘或无声的对话,和沈从文。一种沉默的力量在这小小的四合院里蒸腾,书房的手写小楷、陈旧破损的书桌藤椅,曾经留下过同一个人的指纹。每一个字的大小形状、撇捺长短都取决于他某一瞬间指腕的起承转合,木桌椅上每一道斑驳的划痕、被千万次摩挲后透出莹润光泽的竹篾藤条,都接近过他温热的呼吸。如今,这个人早已归于来处,只有它们仍在这里,守着人世的大寂静。沈先生,我写过您的传记,您知道吗?我对着白墙上玻璃镜框里的一张相片,轻轻说。年老的沈从文嘴角咧开,在相片里温和又羞涩地笑着,像个婴孩。他十四岁走出凤凰,一个朴野稚嫩的少年,带着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一份温和中的倔强,怯生生地闯进一片新天地,却意外地收获了无上的荣誉和掌声。但故乡的影子,被他揉进自己的骨血中,走到哪里,都难以分离。他用文字抵达故乡,沱江和沅水一直在他的笔管中流淌。他对故乡的眷恋像他胸腔里时常涌动的热流,直到在翠翠、傩送、天保、天天、媚金们的身上,才发出那一声长长的幽叹。他一生温和如水,不拒绝死,却只对艺术、爱与自然保持婴儿的处子之心。他毫不设防地袒露自己的深情与脆弱,笑与哭都见出人世的壮阔与悲凉。据说八十岁时,他在 一块刚出土的战国丝绸前,颤巍巍地跪了下去······心里装着山川岁月的人,才明白天地之广阔,自然之博大,他才会越来越谦逊温和,宿命的悲悯才能牵动他敏感的神经。我想我是理解了他。他的笑脸温和、羞涩,还有一丝愧疚的拘谨。我久久看着他,此时,任何怀念都无法给他增添新的注解,但心底忽然温暖-他也应该理解了我。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凤凰古城在人们心目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很多人如高校生般将凤凰古城当作教科书式的存在,对它进行条分缕析。B.参观沈从文故居时,作者眼里蓄满泪水,是因为故居的物什可以让其感受到他温热的呼吸,来一场隐秘而无声的对话。C.木楼灰瓦重檐是凤凰小城的特色之一,但浓厚的商业气息已弥漫古城的每一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