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BDBDABADAADBBADB1.B 【解析】①处是北京人遗址,②处是大汶口遗址,③处是河姆渡遗址,④处是元谋人遗址。故B项正确。2.D 【解析】甲骨文中有大量关于雨的描述,这反映出国家对雨水的关注,故D项正确。材料提到的内容只是“雨”,即天气现象,无法看出对社会秩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只有降雨,无法展现与祭祀活动之间的关系,且从科学角度,祭祀无法影响降雨情况,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商王借助神权强化权威的问题,排除C项。3.B 【解析】根据材料“上农除末”可知,即以农为上,重视农业而打击商业发展,属于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故选B项;A、C、D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4.D 【解析】对于秦亡的原因,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得出的结论更加完整丰富,这说明历史研究需要多元视角,故D项正确。传统观点不一定是最科学的,排除A项;秦朝灭亡的原因是可以探寻的,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多元视角,而不是主观动机,排除C项。5.A 【解析】太学为传授儒学的中央教育机构。汉代太学弟子人数从最初的50人增加到3000人,这反映了儒学社会地位的提升,故A项正确。太学弟子人数的增加与西汉经济繁荣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西汉后期儒学地位上升,与黄老无为理念无关,排除C项;材料中的太学是官学,不是私学,排除D项。6.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皇帝利用宦官来实现政权的转移,宦官作为内侍受到皇帝的直接控制,实质是皇帝集权的工具,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故B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封国势力和豪强地主,排除C、D两项。7.A 【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东晋时期中央文武要职全部由士族担任,而到了刘宋时期,士族担任中央文武要职的比例下降为63%,庶族比例上升为37%;在方镇州刺史中,士族比例下降到30%,庶族比例上升到70%。这表明门阀势力逐步削弱,故选A项。表格中显示庶族在官职中的比例上升,说明社会阶层并非固化,排除B项;虽然庶族比例上升,但不能得出庶族成为政权支柱的结论,排除C项;仅从表格中不能得出士庶族融合完成的结论,排除D项。8.D 【解析】提取信息南朝政府“鼓励人们开荒造田……种植五谷杂粮……菱角等”可知,南朝时政府重视农业生产发展,有利于缩小与北方的经济发展差距,故选D项;材料得不出江南生产模式的转型,排除A项;南朝时江南地区农业经济尚未确立起优势地位,排除B项;材料没有信息表明解决了财政困难,排除C项。9.A 【解析】《木兰辞》作为北方民歌,反映了少数民族的民众生活,词兼胡汉反映了其民族交融的特色,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宝库,故A项正确;民族交融的趋势自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不是此时才开始,排除B项;虽然《木兰辞》的内容是歌颂北方杰出妇女,但只是个例,无法佐证北方地区的男女地位完全平等,排除C项;《木兰辞》的内容与用词无法体现儒家思想观念是否已深入人心,排除D项。10.A 【解析】《隋书·食货志》记载北朝末期中国河西走廊地区东罗马金币、萨珊波斯币是官方认可的民间流通货币,后来考古发现也证实了这一点,这有利于考察北朝民间货币的使用情况,故A项正确。中欧之间的交流早在北朝之前就已经开始,排除B项;《隋书·食货志》的内容不能全部被证明是信史,排除C项;材料说的是新疆和田与吐鲁番,与西藏无关,排除D项。11.D 【解析】隋唐时期许多源于佛道理念的成语被广泛使用,表明佛道学说逐渐融入主流文化,顺应了儒学正统地位的复兴,故D项正确;这些成语的使用不能说明是民族交融的成果,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佛道内部逐渐融合,排除B项;成语的创作与使用和统治者无关,排除C项。12.B 【解析】材料中的史实发生在隋唐时期,从经济、政治、对外交往方面展现了这一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风貌,故B项正确;中央集权的建立与巩固对应的是秦汉时期,排除A项;近代前夜与盛世的危机对应明清时期,排除C项;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对应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D项。13.B 【解析】唐前期关中地区驻军约占全国总兵力的40%,唐玄宗天宝年间,安西与岭南等地驻军大幅增加,约占当时全国总兵力的86%,这一变化导致内地兵力空虚,外重内轻,为唐朝后期衰落埋下隐患,故B项正确。驻军增加不一定有利于边疆地区经济开发,排除A项;驻军增加遏制了叛乱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驻军增加导致内地兵力空虚,不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排除D项。14.A 【解析】长孙顺德和贾敦颐都对土地兼并问题进行了处理,这说明农民土地利益得到一定保障,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行为是对土地兼并的遏制,有利于对小农经济的保护,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贫富差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排除C项;土地兼并问题在封建社会很难得到彻底解决,排除D项。15.D 【解析】题干中描述这一朝代有县令、郡守、转运使等各级官员,地方虽远在万里之外,拥兵百万,但天子一呼,地方官员便迅速响应,解印归京。这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强大控制力,反映出中央集权得以强化,故选D项;题干主要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非中央行政体系的完备程度,排除A项;题干中未涉及地方行政效率的内容,排除B项;题干与社会成员身份平等无关,排除C项。16.B 【解析】辽代南北面官制中,南面官以汉制(主要是仿唐制)治理汉人,官员多由汉人担任,B项正确;契丹贵族多担任北面官,A项错误;南面官主要不是负责军事征伐,C项错误;南面官在辽代长期存在并发挥作用,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17题18分,18题14分,19题20分,共52分)17.(1)特点:①种类丰富,包括镰、锸、锄、铲、斧等多种农具;②分布广泛,在陕西、甘肃等地都有出土。③农具技术较为简单。(4分,任答两点即可)影响:①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②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③推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6分)(2)变化:由二牛到一牛;由直犁到曲辕犁;耕犁向操作轻便发展。(4分,任答两点即可)意义:耕犁发展成熟;减轻了农民负担;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4分,任答两点,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18.(1)汉初:郡国并行制。(2分)汉武帝措施:颁布“推恩令”;加强皇权,设置中朝;确立察举制;设刺史巡视监察;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任答四点计8分)(2)君主:汉武帝。(2分)影响: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2分)19.(1)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基础;统一政权带来稳定局面;经济繁荣奠定物质基础;开明的文化政策;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民族交融;统治者励精图治等。(任答三点计6分)表现:创立并完善科举制;创立并完善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与两税法。(6分)(2)趋势:中央集权加强。(2分)举措:设文官担任知州;增设通判进行制约;在路一级设置四监司;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任答三点计6分)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答案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24-11-15 11:17
17页 -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024-11-15 11:17
6页 -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2024-11-15 11:17
7页 -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无答案
2024-11-15 11:17
9页 -
数学-金太阳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
2024-11-15 11:21
6页 -
地理-金太阳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
2024-11-15 11:21
7页 -
化学-金太阳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
2024-11-15 11:21
7页 -
英语-金太阳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
2024-11-15 11:21
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