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
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
格式:docx页数:6页大小:432.4 K上传日期:2024-12-12 21:48浏览次数:134 侵权/举报

南宁二中202411月高三月考生物(时间75分钟,共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仪器,如图所示,图甲中①②③④表示镜头,⑤⑥表示镜头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图甲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⑥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C.从乙转为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转动转换器→移动标本→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D.在透明纸上写上“p”字,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d”字2.南极雌帝企鹅产蛋后,由雄帝企鹅负责孵蛋,孵蛋期间不进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帝企鹅蛋的卵清蛋白中N元素的含量高于C元素B.帝企鹅的核酸、多糖和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都有水的产生C.帝企鹅蛋孵化过程中有mRNA和蛋白质种类的变化D.雄帝企鹅孵蛋期间主要靠消耗体内脂肪以供能3.一种聚联乙炔细胞膜识别器已问世,它是通过物理力把类似于细胞膜上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物质镶嵌到聚联乙炔囊泡中,组装成纳米尺寸的生物传感器。它在接触到细菌、病毒时可以发生颜色变化,用以检测细菌、病毒。这类被镶嵌进去的物质很可能含有( )A.磷脂和蛋白质B.多糖和蛋白质C.胆固醇和多糖 D.胆固醇和蛋白质4.低温处理下,植物细胞能通过改变细胞液渗透压增强其抗寒性。实验小组为探究植物抗寒机制,将植物体置于常温和低温下处理一段时间后,放入相同浓度的高渗溶液中,进行质壁分离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项目常温组低温组初始质壁分离所需的时间1分20秒2分46秒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占比/%100%35%实验结束时原生质体长度与细胞长度的比值/%41%80%A.常用根尖分生区细胞作为质壁分离实验的材料B.低温通过降低细胞结合水的含量改变其渗透压C.最终状态下,常温组的细胞液浓度大于低温组D.细胞可能通过增大细胞液渗透压来增强其抗寒性5.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变形虫摄食过程存在吸能反应,与ATP的合成反应相联系B.一分子ATP由一分子腺嘌呤和三个磷酸基团构成C.无氧与有氧条件下,合成ATP的场所不完全相同D.植物叶肉细胞合成ATP的场所包括叶绿体内膜与线粒体内膜6.科学家希尔发现,在离体叶绿体的悬浮液中加入铁盐或其他氧化剂(悬浮液中有H2O,没有CO2),在光照下可以释放出氧气,该反应称为希尔反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希尔反应过程中加入的铁盐相当于光合作用过程中的NADP+B.希尔反应不能说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氧元素都来自水C.该实验没有排除叶绿体中其他物质的干扰,也没有直接观察氧元素的转移D.希尔反应不能说明水的光解与糖的合成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7.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且A和a,B和b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有关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动物体内所有细胞都可进行这两种形式的细胞分裂B.减数分裂的两次细胞分裂前都要进行染色质DNA的复制C.有丝分裂的2个子细胞中都含有Aa,减数分裂I的2个子细胞中也可能都含有AaD.有丝分裂的子细胞都是AaBb,减数分裂一定形成AB、Ab、aB、ab型4个子细胞8.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将孵化后4~7d的长翅果蝇幼虫,放在35~37℃(正常培养温度为25℃)环境中处理一定时间后,表现出残翅性状。现有一只残翅雄果蝇,让该果蝇与多只正常发育的残翅雌果蝇交配,孵化的幼虫在正常的温度环境中培养,观察后代的表现。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残翅性状可能受基因组成和环境条件的影响B.若后代出现长翅,则该果蝇的基因型为AAC.若后代表现均为残翅,则该果蝇的基因型为aaD.基因A、a一般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9.百岁兰是一种沙漠植物,曾在巴西采集到化石,其一生只有两片高度木质化的叶子。百岁兰基因组整体呈现重度甲基化,避免DNA的“有害”突变。在漫长的极端干旱和贫营养的条件下,百岁兰基因组朝着小且“低耗能”的方向演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是细胞内重要的化合物,所以DNA是研究百岁兰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B.重度甲基化有利于百岁兰避免“有害”突变,故突变无法为其进化提供原材料C.百岁兰为了适应极端干旱和贫营养的环境,所以定向产生了“低耗能”的变异D.百岁兰高度木质化的两片叶子能适应干旱环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10.“中心法则”反映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其中某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存在于a链上的密码子并非都编码氨基酸B.催化该过程的酶为DNA聚合酶C.b链的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D.该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与转录过程中的相反11.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可以发生酶促反应B.组织液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一般是相等的C.组织液、血浆中存在淋巴细胞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12.缺氧是指组织氧供应减少或不能充分利用氧,导致组织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动脉血氧分压与肺泡通气量(基本通气量为1)之间的关系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动脉血氧分压从60mmHg降至20mmHg的过程中,肺泡通气量快速增加,以增加组织供氧B.生活在平原的人进入高原时,肺泡通气量快速增加,过度通气可使血液中CO2含量降低C.全身氧含量最低处往往是组织细胞的线粒体D.缺氧时,机体内产生的乳酸与血液中的H2CO3发生反应,以维持血液pH的稳定13.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合成DNA,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因此在复制过程中需要RNA引物,下图表示DNA复制过程。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DNA复制时存在A、U碱基配对现象B.DNA复制是多种酶参与的物质合成过程C.两条子链延伸的方向都是由5'到3'D.DNA聚合酶与DNA连接酶的底物相同14.听毛细胞是内耳中的一种顶端具有纤毛的感觉神经细胞。声音传递到内耳中引起听毛细胞的纤毛发生偏转,使位于听毛细胞膜上的K+通道打开,K+内流而产生兴奋。兴奋通过听毛细胞底部传递到听觉神经细胞,最终到达大脑皮层产生听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静息状态时听毛细胞膜外的K+浓度低于膜内B.听毛细胞膜上的K+内流过程不消耗ATPC.兴奋在听毛细胞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D.听觉的产生过程不属于反射15.科学家研究发现突变型棒眼果蝇的出现与常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发生突变有关,突变情况如下表所示。已知赖氨酸的密码子为AAA、AAG,谷氨酰胺的密码子为CAA、CAG。将突变型棒眼果蝇与野生型圆眼果蝇杂交,F1均为圆眼果蝇,F1雌雄交配,测得F2中圆眼果蝇有450只,棒眼果蝇有30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突变基因ⅠⅡ蛋白质变化某个位点的赖氨酸替换为谷氨酰胺多肽链长度比野生型果蝇的长A.突变基因Ⅰ的模板链中所发生的碱基变化为A→CB.导致Ⅱ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的终止密码子延后出现C.突变型棒眼果蝇发生的是隐性突变D.F2圆眼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3/1616.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张翅(A)对正常翅(a)是显性,位于常染色体;红眼(B)对白眼(b)是显性,位于X染色体。从白眼正常翅群体中筛选到一只雌性的白眼张翅突变体,假设个体生殖力及存活率相同,将此突变体与红眼正常翅杂交,子一代群体中有张翅和正常翅且比例相等,若子一代随机交配获得子二代,子二代中出现红眼正常翅的概率为(  )A.9/32 B.9/16 C.2/9 D.1/9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17.(12分)一万多年前,某地区有许多湖泊(A、B、C、D),湖泊之间通过纵横交错的溪流连结起来,湖中有不少鳉鱼。后来,气候逐渐干旱,小溪流渐渐消失,形成了若干个独立的湖泊(如图1),湖中的鱼形态差异也变得明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溪流消失后,各个湖泊中的鳉鱼不再发生基因交流,原因是存在。(2)鳉鱼某对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E和e,该种群内的个体自由交配。图2为某段时间内种群E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则该种群在时间段内发生了进化,判断依据是。在Y3﹣Y4时间段内该种群中Ee的基因型频率为。经历了图示变化之后,鳉鱼是否产生了新物种?(填“是”、“否”或“不确定”)。(3)现在有人将四个湖泊中的一些鱼混合养殖,结果发现:A、B两湖的鳉鱼能进行交配且产生后代,但其后代高度不育,A、B两湖内鳉鱼的差异体现了多样性。18.(10分)某二倍体昆虫(XY型性别决定,且1号染色体为性染色体)的正常眼和星眼、长翅和短翅分别由等位基因B/b,D/d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现有一群星眼长翅雄虫和正常眼短翅雌虫杂交,F1的表型及比例为星眼长翅(♀):正常眼长翅(♀):星眼短翅(♂):正常眼短翅(♂)=3:1:3:1,不考虑致死和基因突变的发生。请回答下列问题:(1)翅形的性状中,属于显性的是。基因D、d位于染色体上。(2)亲代雄昆虫的基因型为。(3)现F1种群中出现一只表型为星眼的三体雄昆虫(2号染色体有三条),减数分裂时2号染色体的任意两条移向细胞一极,剩下的一条移向细胞另一极。欲测定眼形基因是否在2号染色体上,将该昆虫与多只正常眼雌昆虫(未发生染色体变异)杂交,请回答:①三体雄昆虫的变异类型属于;②若后代星眼:正常眼=1:1,则该眼形基因(是/不是/不一定)在2号染色体上。19.(14分)2021年5月22日13时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杂交水稻的推广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知水稻是自花传粉植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没有发现良好的雄性不育系之前,对水稻杂交之前需要对母本进行,育种环节较复杂,工作量较大;发现了雄性不育品系以后,可将其作为,简化了育种环节。(2)杂交育种的遗传学原理是。如果你是一位水稻育种专家,如何利用品种A高产不抗病和品种B低产抗病(都为纯种),较快地培育出高产抗病的新品种?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提示:高产对低产是显性,抗病对不抗病是显性)。(3)在育种过程中,出现了新品种N具有阔叶优良性状,判断该变异性状是否能够稳定遗传的最为简便的方法是;有人认为新品种N的出现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基因突变,二是染色体加倍成为多倍体。某同学设计了最简单的实验方案来进行鉴定,请你写出该实验方案的原理。20.(10分)皮肤上的痒觉、触觉、痛觉感受器均能将刺激引发的信号经背根神经节(DRG)的感觉神经元传入脊髓,整合、上传,产生相应感觉。组胺刺激使小鼠产生痒觉,引起抓挠行为。研究发现,小鼠DRG神经元中的PTEN蛋白参与痒觉信号传递。为探究PTEN蛋白的作用,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机体产生痒觉的部位是_________。兴奋在该反射弧中的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_(填“电信号”或“化学信号”)的形式___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传导。兴奋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抓挠引起皮肤上的触觉、痛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可能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痒觉信号的上传,因此痒觉减弱。(3)用组胺刺激正常小鼠和PTEN基因敲除小鼠的皮肤,结果如下图。据图推测PTEN蛋白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机体对外源致痒剂的敏感性。已知PTEN基因敲除后,小鼠DRG中的TRPV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用组胺刺激PTEN基因和TRPV1基因双敲除的小鼠,据图中结果推测TRPV1蛋白对痒觉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14分)研究发现基因R能够增加玉米产量。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编辑基因R,可培育高产玉米品系。在载体上的限制酶BsaI切点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