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2025年综合测试(二)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0页,23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涂考生号。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阅读(70分)(一)阅读Ⅰ(共5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计算,一直追求的是如何让机器具备智能。机器能思考吗?时至今日,我们发现,对于什么是思考、什么是智能,依然缺乏精确的定义。图灵在1936年完成了奠定计算机理论的一篇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他将理想的机器计算过程与人类的用纸笔的计算过程相类比,建立了离散状态下机器计算过程的普适模型。就图灵而言,这篇论文成功的起点是类比人类计算员的思维规律,因此他一直在试图解答一个终极问题:“机器能思考吗?”这促成了他于1950年发表了另一篇著名的文章《计算机器与智能》。图灵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一个“模仿游戏”:游戏由3个角色组成,一个人类B(比如女人),一个模仿者A(比如男人),以及一个人类提问者C。游戏过程中,C不断地向A和B提问,比如C问A和B:“你的头发有多长?”模仿者A的目标是尽量使提问者C做出错误的判断,于是A可能会说:“我长发及腰。”但这个游戏继续玩下去也可能会很复杂,因为B可能会说:“我是女性,你别听他的!”但A也可以说出同样的话,因此提问者C要做出正确判断并不容易。现在图灵问,如果模仿者A是一台机器,那么会怎么样?提问者做出错误判断的次数越多,机器的智能程度就越高。这样图灵就用模仿游戏代替了原本“机器能思考吗?”的问题。这个游戏最终被称为“图灵测试”,现在其已经成为衡量机器智能程度的重要标准。图灵认为机器能否具备智能,与学习能力息息相关。而认为机器能具备和人同等的智能,其实就是图灵观点的加强版,即认为人脑内在活动机制也是一个类似机器的离散状态计算过程。(甲)在缺乏足够的生物学证据的背景下,这一论断不仅是科学上的,也涉及心灵和哲学领域,由此引发了一场世纪大论战,至今也未见分晓。哥德尔在1972年,针对图灵1936年论文中关于机器并价于人类计算员写了短评,称其为“图灵分析中的一个哲学错误”。哥德尔认为人的心灵而于思维,自然更高于机器的计算过程。(乙)因为人虽然可以判断不可证命题的正确性,但机器在一个逻辑系统中却受制于不完备性定理,显然不具备这种判断能力。由此,以图灵和哥德尔为代表,针对“机器能思考吗?”这一问题的观点放分成了两个阵梦,认为“大脑是一台图灵机”的人,我们称其采持着“围灵信念”,而认为“人的心灵高于机器”的人,我们称其来持着“哥德尔信念”。实际上,这个问题有着更深层次的物理和哲学渊源,秉持图灵信念者,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唯物论,而秉持哥德尔信念者,无疑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理想世界。2000多年过去了,这个哲学问题依然没有答案,两种观点都大有杰出人才存在。对图灵信念的一个最强有力的挑战来自美国哲学家塞尔教授,他在1980年发表了一篇名为《心灵、大脑与程序》的文章,提出了一个名为“中文屋”的思想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有一个只懂英文而完全不懂中文的人坐在一个封闭的小屋内,他手边有一本英汉字典(工具书,或类似的翻译程序)能够进行查询,屋子只有一个窗口与外相通。这时屋子外的人将写有中文的纸片通过窗口递进来,屋子里的人通过查询英汉字典翻译后再将结果传出去。这样屋子外的人会认为屋子里的人是懂中文的,但实际上这个人并不懂中文。塞尔通过这个思想实验反驳了关于机器会具备智能的说法,他认为计算机只是处理了接收到的信息,给人一种智能的印象,而并不理解信息真正的内容。多数计算机科学家坚定地乘持着图灵信念,其中就有候世达。他撰写了一篇文章来反驳与塞尔类似的观点。在这篇文章中,他假想了一个理想的机器智能,站在机器的视角,以创作诗歌为例说明了机器是可能具备人类智能的。文中提到:“语法”这个术语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性,我们从来没有说过语法处理过程不会涉及语义。(丙)当我们从各种结构的变换以及表示概念的可识别半稳定模式开始处理语法、就引发了从无语义到完全语义之间平滑过渡的关键问题。自哥德尔之后,形式系统就将语法和语义区分了开来,图灵机这样的形式系统关注的是语法,然而智能的概念却涉及语义,这正是其中存在混淆的地方。侯世达解释的这段关于如何完成从语法到语义的过渡,说明了机器具备智能的可能性。在1950年的文章中,图灵大胆预测机器要通过他的模仿游戏,成功欺骗人类,需要大约50年时间:“我认为,在大约50年时间里,有可能对具有约10°存储容量的计算机进行编程,使得它们在演示模仿游戏时达到这样出色的程度:经过5分钟提问,一般提问者做出正确判断的机会,不会超过70%……”图灵的预测相当成功。2012年,基于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在计算机视觉领域通过了图灵测试,比图灵预测的时间只晚了12年。(丁)到了2023年,基于深度学习的ChatGPT风靡全球,它的前身GPT-3采用大模型训练了1750多亿个参数,相当于10¹¹量级,只比图灵的预测高出了两个量级,而且还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这样,图灵信念者的不懈努力拉开了机器智能的帷幕。(摘编自吴翰清《计算》)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图灵从类比人类计算员的思维规律开始,最终成功地建立了离散状态下机器计算过程的普适模型。B、哥德尔认为,人的心灵高于思维,更高于机器,这一认识可以视为对亚里士多德的唯物论的顺稷。C.美国哲学家塞尔教授提出了一个名为“中文new”的思想实验,对图灵信念构成了最强有力的挑战。D.侯世达认为机器在语法处理过程中会涉及语义,而语法到语义的过渡说明了机器可能具备智能。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能对“思考”这个概念的认知达成一致,人们对“机器能思考吗”这个“终极问题”就会形成共识B.人工智能的研究不仅涉及计算机领域,还涉及物理、哲学等多个领域,因此需要多领域联合攻关。C.完成中英文翻译是“中文屋”思想实验的关键,如果把中文调换成俄文,实验结论就没有说服力。D.图炅对未来50年计算机发展趋势的成功预测,说明了计算机的存储容量越大,智能程度就会越高。3、下列对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句用“不仅”“也”这组关联词语,说明了“论断”所涉及的领域广泛,交待了“世纪大论战”的复杂性。B、乙句直接解释了上句中哥德尔的观点,连用两个“显然”,语气十分肯定,强调了人与机器的不同。C.丙句用“结构的变换”“平滑过渡”等词语,解说机器智能的工作原理,兼具形象性和科学性,通俗易懂。D.丁句多处引用数据,与前文的数据形成对比,直观地呈现了ChatGPT前身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严谨准确。4.以下表格是对图灵测试的梳理和分析,请在下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内容。(4分)参与者A:模仿者(①)B:回答者(人类)C:提问者(人类评委)测试规则三个参与者对话,对话内容可以是任意的;人类评委C可以提出任何问题,但不知道(②)测试结果如果(③),则通过测试测试局限性(④)5.请依据图灵的观点或塞尔的观点,分析下面Deepseek对自身工作原理的解答。(6分)你是如何工作的呢?已深度思考(用时7秒)ˇ您好!我是一个人工智能助手,通过算法处理输入信息并生成回应。我的工作原理基于深度学习技术,通过分析大量文本数据学习语言规律,从而理解问题并组织回答。每个对话我会独立处理,不会保留历史记录。如果有其他疑问,欢迎随时提出。(二)阅读Ⅱ(共4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梅兰芳[挪威]格黑格那迪内领戒去看中国最伟大的戏剧表演家将兰芳的演出。“这里看的不足为卜生哪。”我们进场的时候,无事不晓的那辿内告诫我说。果然,迎面传来各种陌生乐器发出的铿馁饼锵的尖吼。舞台上半明不暗的灯光下,缤纷的色彩和迅猛的动作组成了一幅光怪陆离的图画。看到的确实不是另卜生,可是得到补偿的却是看到了莎士比亚!是呀,我们西方国家的戏院有一个时期何尝不是这样喧闹和杂乱的?在三百年前,我们刚刚诞生的舞台也何尝不是同它彼此彼此……而在这里,舞台已经存在三千年了。我们进去的时候,台上演的是一出“武戏”。戏里的大英雄身穿华丽服饰,吟诵着关于战争的古文诗句。那出戏剧情十分简单易懂。一个将军领兵去追逐敌人,他成仪堂堂,昂首阔步,斜插在背上的四面三角小旗分列在他脑袋两边。头上戴着一顶中间耸立着枪尖、四周镶有珠宝缨络的王冠,手里握着一根巨大的长枪。他像一阵狂飙似的旋进舞台,然后按照一种巴洛克时代的旋律往后连连倒退。他又朝前交叉移动双腿,站停了片刻,引吭一曲表明必胜信念的战歌,接着提起一条腿横跨一根马鬃做的鞭子,跨过去,然后重新猛如风暴地朝舞台一侧冲过去。“现在他骑上马了。”那迪内解释说。残兵败将为了求生逃命而狼奔豕突,英雄策马扬鞭,驰骋而去。就在同时,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长须绺腮的耄耋长者蹒跚地从另一侧上场了。“这是另一出戏了。”那迪内说道,“讲的是一个法官如何审理一宗从未遇到过的棘手案子。”坐在我们四周的观众马上拱腰缩背,手捧茶杯,闭目凝神起来,也有人开始嗑瓜子。我是剧院里唯一的白种人。看客大多是老年绅士,也有不少丽姝淑女和年肯男人。看客们时常交谈,并向前后左右的熟人点头招呼,年青人看到长辈必须站起身来深深弯腰三鞠躬以示敬意。不过,不管观众怎样精神分散,他们的心思还是在进行的演出上。在法官之后又有一个人登场了。突然之间整个场子陷入了静寂,然后爆发出一阵气愤的尖声哄叫。人人脸上都露出了怒不可遏的神情。“那个演员走错了一步法。”那迪内告诉说。中国的剧院和观众就是这么一丝不苟,演员一举一动,在舞台上走多少步,诸如此类的表演程序都是千年来破坏不得的一定之规。最后那位老爷狼狈不堪地匆匆下场……现在已经十二点钟了,我们在戏院坐了将近五个钟头。梅兰芳在哪儿呢?这几个钟头里没有一分钟菲间休息,那面大鼓只要一遇到事情就像打雷般地敲响。武戏、滑稽戏、对白戏,像这样坐着一出接一出没究没了地看戏,真是一种叫人肉体上受不了的疲劳战。究竟怎么回事?清晨四点钟,梅兰芳终于来了。剧院外面天已经䝉蒙亮,顶楼花厅窗户已经变为紫绛色。可是梅兰芳一出场,所有人的疲容立时一扫而光,人人脸上露出了抖擞的精神和充满了刚刚进发出来的期望。大家都坐得像蜡烛一般笔直,眼睛是年轻的、炯炯发光的。就像一团聚在白色纲塅里的絮云,梅兰芳轻轻柔柔地出现在舞台上。人们看不清楚他做丁什么动作,仿佛没有挪动脚步,人已经袅袅娜娜地飘荡过来,他的双手仿佛徐徐卷舒出一层朦胧的轻纱。他抬起了手臂,连一个外国人都可以看出来,他的这个动作美极了,姿势既优雅,神韵又端庄。整个剧场像是点燃了熊熊的火焰,观众们站立起来,高声呼喊:“好!”“好啊!”观众们为能一饱眼福而欣喜若狂,他们准确地知道这个动作是多么优美,多么难得。梅兰芳演的那出戏,也是我唯一知道的戏。那就是《西厢记》。一轮皓洁的明月服映着寺院,淡淡的清辉投洒在高大的圆柱之间,分外地勾人悲思。那个年青人恍惚之中似乎看到自己心上人变成了朦胧迷人的、似真似假的月光,訉然而至。这就是梅兰芳的演技,来的不是莺莺,不是一个女郎,而是中国之夜迷人的月光!梅兰芳淡的这出戏描述了一个既有相思成疾、又有爱情追求的月夜。在他千姿百态的表演里闪烁着神奇的光彩,忽而是倾吐爱情的温柔,忽而是反唇相讥,忽而是冷漠无情;像是游移在寒夜中捉摸不住的星星磷火,像是碧绿似冰的晶莹美玉,像是金星迸溅的爱情流火。月亮和梅兰芳就这样相辉交映者……不过外面太阳升得老高。我们走出
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2025年综合测试(二)语文试卷(含答案)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2025年综合测试(二)语文答案
2025-04-23 23:44
1页
-
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2025年综合测试(二)数学试卷
2025-04-23 23:44
5页
-
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2025年综合测试(二)语文试卷
2025-04-23 23:44
10页
-
2025届河北省省级联考模拟预测数学试卷答案
2025-04-23 23:44
7页
-
2025届河北省省级联考模拟预测地理试卷答案
2025-04-23 23:44
4页
-
2025届河北省省级联考模拟预测历史试卷答案
2025-04-23 23:44
6页
-
2025届河北省省级联考模拟预测化学试卷答案
2025-04-23 23:44
6页
-
2025届河北省省级联考模拟预测生物答案
2025-04-23 23:44
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