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第五次月考试题生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能导致胃部疾病的致病菌,13C呼气试验是检测Hp的有效方法。被测者口服13C尿素胶囊,Hp分泌脲酶催化尿素水解生成CO2,CO2随血液进入肺部并排出体外,然后被测者向专用的呼气卡吹气留取样本。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幽门螺杆菌是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B.感染者吹出气体中的13CO2是其细胞呼吸产生的C.Hp分泌脲酶的过程不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D.服用抗生素期间进行呼气试验会影响Hp检测结果2.研究发现癌细胞线粒体外膜上的D蛋白磷酸化增强,会引起癌细胞线粒体嵴密度增大,乳酸脱氢酶(催化丙酮酸生成乳酸)含量降低等相应变化,癌细胞可通过上述变化调控代谢以适应其增殖速度快、代谢旺盛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蛋白磷酸化可使癌细胞线粒体分解葡萄糖的速率增大B.D蛋白磷酸化增强时细胞耗氧量和NADH产生量均增加C.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生成少量ATPD.抑制D蛋白的磷酸化癌细胞内的乳酸生成速率降低3.异常情况下,机体产生的某种抗体刺激甲状腺细胞,会引发毒性弥散性甲状腺肿—Graves病,体内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个体患Graves病后,体温增高B.个体患Graves病后,体内TSH含量减少C.机体产生的该抗体不会作用于TSH受体D.临床上可使用相应免疫抑制剂治疗Graves病4.DNA复制始于基因组中的复制起点,即启动蛋白的靶标位点。一旦复制起点被识别,启动蛋白就会募集其他蛋白质一起形成前复制复合物,从而解开双链DNA,形成复制叉。DNA复制时,往往以复制起点为中心,向两个方向进行复制。关于DNA复制过程中两条子链是如何延伸的,有观点认为延伸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的短片段子链需要由DNA连接酶连接。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乙链的b端是5’端,d端是3’端B.以甲链作为模板合成的新链和乙链的嘌呤比例相同C.该复制过程中存在氢键的断裂和磷酸二酯键的形成D.甲链对应的完整子链的合成至少需要两种酶催化5.钠钾氯共转运蛋白(NKCC)是帮助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进行运输的一类膜蛋白,其合成过程与分泌蛋白类似。在肾脏的尿液浓缩过程中NKCC利用细胞外相对较高的Na+浓度作为驱动力,逆浓度梯度转运K+和Cl-进入细胞。下图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对离子吸收和转运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钠-钾泵发挥作用时发生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改变B.K+主动运输进入上皮细胞可以借助不同的载体蛋白C.NKCC的合成过程体现膜的流动性D.Na+进出上皮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相同6.我国拥有悠久的农业文明史。古籍中描述了很多体现劳动人民伟大智慧的农作行为。下列对相关描述所体现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分析,错误的是A.“凡种谷,雨后为佳”描述了要在下雨后种谷,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区中草生,茇之”描述了要及时清除田里的杂草,体现了种间竞争对生物的影响C.“慎勿于大豆地中杂种麻子”描述了大豆和麻子因相互遮光而不能混杂种植,体现了两物种没有共同的生态位D.“六月雨后种绿豆,八月中,犁杀之……十月中种瓜”描述了可用犁将绿豆植株翻埋到土中肥田后种瓜,体现了对资源的循环利用7.细胞膜膜蛋白的70%~80%为整合膜蛋白,整合膜蛋白均为跨膜蛋白,其肽链可一次或反复多次穿越膜脂质双层,在结构上可分为:胞质外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胞质内结构域等三个组成部分,具有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等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整合膜蛋白的合成不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B.某些整合膜蛋白胞质内结构域的疏水区域具有催化作用C.整合膜蛋白的存在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D.用放射性同位素15N标记氨基酸可追踪膜蛋白的合成与运输途径8.希尔发现在没有CO2时,给予离体叶绿体光照,就能放出O2,同时使电子受体NADP+还原。在希尔反应的基础上,阿尔农又发现在光下的离体叶绿体,不供给CO2时,既积累NADPH也积累ATP;撤去光照,供给CO2时,NADPH和ATP被消耗,并产生有机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希尔反应能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中的O全部来自于H2OB.阿尔农实验能证明NADPH和ATP的形成与叶绿体的基粒有关系C.阿尔农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不需要光也可为有机物的合成提供还原剂D.阿尔农实验能证明即使没有CO2,光反应阶段可以进行一段时间9.某兴趣小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技术培养胡萝卜细胞并获取番茄红素的实验,实验流程见下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该培养流程应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番茄红素是次生代谢物,一般在特定的组织或器官中产生C.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主要是利用促进细胞生长的培养条件,增加细胞数量,从而提高次生代谢物的总量D.胡萝卜根外植体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后,再用无菌水清洗2~3次10.将某一核DNA被3H充分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液中培养,并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数可能为2N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H的DNA分子数一定为NC.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可能存在四分体D.若每个子细胞中都有染色体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11.B基因是水稻中的“自私基因”,不含B基因的花粉存在一定比例的致死现象,若基因型为Bb的水稻自交、F1中隐性个体比例为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含b花粉的致死率为1/2B.F1产生的雄配子比例为B∶b=7∶5C.Bb与bb正反交,后代表型比例不同D.F1随机交配产生F2,F2中bb占25/22812.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焦虑等应激状态易导致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血糖升高,部分机理如下图,其中CORT表示一种肾上腺糖皮质激素,Ins表示胰岛素,InsR表示胰岛素受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下丘脑调控胰岛B细胞分泌Ins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B.CORT通过与Ins竞争InsR导致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使血糖升高C.激素a与激素b作用的靶器官不同D.CORT和Ins都能够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和转变成糖原和甘油三酯13.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将密闭玻璃罩内的某植物置于适宜光照下一定时间,迅速进行遮光处理,一段时间后给予适宜光照,检测到玻璃罩内CO2含量的变化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b段含量减少是因为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B.bc段含量上升是因为遮光处理后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C.ab段和cd段植物都有有机物积累,有机物含量最多的是c点D.de段CO2含量不变是因为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14.现有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三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三种性状,现将该植株自交产生F1(不考虑互换和基因突变)。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若F1出现两种表型,且比例为3∶1,则基因ABD位于一条染色体上B.若F1出现三种表型,且比例为1∶2∶1,则三对基因可能位于一对染色体上C.若F1出现八种表型,且各表型之比的和为64时,可确定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D.只有后代四种表型的比例为9∶3∶3∶1时,才可判断三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15.如图为某玉米田中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图中甲~戊表示生态系统中不同组成成分,Ⅰ~Ⅲ表示过程,虚线箭头表示流经丙的能量流动情况,A、B、C代表能量流经丙所处营养级的去向,其中数字代表能量值,单位为J/(cm2·a)。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若乙表示绿色植物,则Ⅰ过程为光合作用B.图中丙所处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为100J/(cm2·a)C.由于氮元素不断通过农产品输出生态系统,因此还要往玉米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D.若该农田遭到重金属污染,则丙营养级生物体内该重金属的浓度大于乙营养级生物体内该重金属的浓度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16.(10分)大气中浓度持续升高的CO2会导致海水酸化,影响海洋藻类生长进而影响海洋生态。龙须菜是我国重要的一种海洋大型经济藻类,生长速度快,一年可多次种植和收获。科研人员设置不同大气CO2浓度(大气CO2浓度LC和高CO2浓度HC)和磷浓度(低磷浓度LP和高磷浓度HP)的实验组合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在一定光照强度下,。(2)ATP水解酶的主要功能是。ATP水解酶活性可通过测定表示。(3)由图1、2可知,在较强的光照强度下,HC+HP处理比LC+HP处理的龙须菜净光合速率低,推测原因是在酸化环境中,龙须菜维持细胞酸碱度的稳态需要吸收更多的矿质元素,因而细胞增强,导致有机物消耗增加。(4)由图2可知,大气CO2条件下,高磷浓度能龙须菜的净光合速率。磷等矿质元素的大量排放导致了某海域海水富营养化,有人提出可以在该海域种植龙须菜。结合以上研究结果,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种植龙须菜的理由是。17.(12分)基因定位是指基因所属的染色体以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测定,是遗传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常用方法有杂交实验定位法、单体和三体定位法等。(1)摩尔根通过杂交实验研究果蝇红眼和白眼性状的遗传,首次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该研究中所运用的科学方法是。(2)果蝇红眼和白眼这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W和w基因控制,会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关联,这一现象在白眼(♀)×红眼(♂)亲本组合以及(以基因型表示)的亲本组合的子代会出现。刚毛(B)和截毛(b)是果蝇的另一对相对性状,现有刚毛、截毛雌雄果蝇纯合个体若干,若要用杂交实验定位法推断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仅位于X染色体,还是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应选择(以表型表示)一对亲本组合进行杂交实验。若F1表型及比例为,则说明B/b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若不符合该表型比,利用现有实验材料设计一个简捷的杂交实验,进一步定位基因位置,实验思路是。(3)单体和三体分别指二倍体生物中体细胞的某对同源染色体只有一条或有三条的个体。已知果蝇Ⅳ号染色体三体能存活并能繁殖,其性母细胞中三条同源染色体中任意两条正常联会,多出的一条随机分配。现有一只由基因突变产生的某隐性突变型雄果蝇,为测定该隐性突变基因的染色体位置,让其与Ⅳ号染色体的三体野生型纯合子果蝇(甲)进行杂交实验,如下图:若F2的果蝇表型及比例为,能够确定该隐性突变的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18.(11分)进入夏季以来,我国南方地区高温日数异常偏多,长江流域高温少雨导致部分地区的旱情严重,影响了秋粮作物的生长发育。研究发现,干旱可诱导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增加,以减少失水,同时发现一种分泌型短肽S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人员用0.1μmol/L的脱落酸或短肽S处理野生型拟南芥根部后,检测叶片气孔开度,结果如图甲所示;野生型拟南芥与短肽S基因缺失突变体在干旱处理时体内脱落酸的含量如图乙所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图甲结果显示,脱落酸对野生型拟南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除此作用外,脱落酸的主要作用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2)分析图乙可知,干旱条件下短肽S能够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拟南芥的脱落酸的合成,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发现,野生型拟南芥经干旱处理后,短肽S在根中的含量远高于其在叶片中的含量,在根部外施微量的短肽S可运输到叶片中,减少叶片水分的散失。研究人员认为短肽S是一种植物激素,其依据是
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4月)生物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4月)化学答案
2025-04-24 00:30
2页
-
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4月)物理
2025-04-24 00:30
8页
-
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4月)化学
2025-04-24 00:30
8页
-
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4月)物理答案
2025-04-24 00:30
7页
-
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4月)数学
2025-04-24 00:30
4页
-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三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5-04-24 00:30
7页
-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5-04-24 00:30
14页
-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三模试题 历史 PDF版含答案
2025-04-24 00:30
8页